臺北信義區微風廣場地庫有家吃海鮮丼的餐廳,據聞是日本品牌,地點在「誠品書店」的旗艦店附近,逛完書店正好去醫治轆轆的飢腸。
餐廳從中午十一點開始營業,至晚上九點半。供應的產品也不多,總共四款套餐,飲品四款,散點三款。餐牌沒有配圖,白字黑字寫得清楚明了,不像時下的「高級」餐廳,將餐牌圖文並茂地做得像本字典。
要看圖片,去掃二維碼好了,這一點值得學習。現在的年輕食客已被溺愛得沒有一點想像力,在「吃」方面與白痴無異。
菜品已在候座時下單,甫一坐下,小菜和刺身便馬上呈上。魚肉是新鮮的好貨,但配的不是現磨山葵就有點失色;奉上主食,「梅」和「松」兩款,區別在於後者多了雪場蟹和海膽。
澆上醬油,混合碗內的數種食材,和著米飯吞下,若說美味得令人感動到掉眼淚,那是騙人,但的確是真材實料;吃到一半,可以叫廚師注入海鮮湯,丼飯變成泡飯。而我偏好用茶泡,如果能用上「玉露」,那更是極品。
甜品是紅豆配抹茶蛋奶布甸,囗感極細膩柔滑,甜度剛好,但綠茶粉比起天河南的「筅」,還是差了一點。
人均消費六百多臺幣,折合一百多大洋,這樣的出品算是對得起價錢。同樣是潮流食肆,「日本橋」還是做得貨真價實的,不像內地的網紅破店,整天穿著皇帝的新衣去搔首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