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80歲的阿婆牛雜,30年都是這個味

2020-12-16 紹興美食圈

這位傳奇婆婆,是在廣州芳村陸居路的一條叫民治大街的小巷子裡面,推車賣牛雜的,是我吃過廣州味道最好、最牛的牛雜,更神奇的是30年都是這個味。

這個阿婆牛雜很牛的嗎?據說全廣州沒有人不認識她這個檔口。但是阿婆不是每天都會擺檔,能不能吃到阿婆牛雜要隨緣,於是很多人都加了街口裁縫店的老闆,老闆一有消息就會通知大家去吃。據說星期天那次開檔,只是今年第三次開檔。

當時排了2個小時的隊才能吃到

這個位置,有緣你才會吃到

「阿婆牛雜」究竟有多牛?

阿婆牛雜,沒有門店,也沒有招牌,就連名字都是當時的吃貨們給起的。更沒做過網絡推廣,就靠口碑,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而火遍整個廣州。

沒店面沒招牌,名號也是食客們封的,也不會做網絡推廣,卻能硬生生成了火遍廣州的,靠的就是材料足味道好。

1、材料好、火候足

這麼多年,阿婆都是堅持用煤爐,慢火熬製牛雜。所以,阿婆的一碗牛雜裡面,無論哪個種類的食材,都是十分的足料和火候。牛肺夠爽、牛腸夠嚼勁、牛膀夠入味、魚蛋夠彈牙、就連蘿蔔都煮得十分入味。

而其中的精華,就是那份「牛膀厚切」,在每一次阿婆出來擺攤時,都有一份牛膀放在鍋底。因為阿婆的牛雜每次都會提前熬好,火候十分足,而且相當厚切。一口咬下去,當牙齒與牛膀接觸的那瞬間,那濃鬱的牛雜濃湯夾雜著甜辣醬,一起湧入口腔,這種味蕾的體驗,沒有一家牛雜底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阿婆的牛膀厚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碗牛雜阿婆都總會送一兩顆魚蛋,雖說魚蛋不是牛雜的精華,但是魚蛋卻也十分彈牙。

2、滿帶花生香的牛雜湯底

每次去吃,捧著那碗濃鬱的牛雜,細細一聞,就能聞到濃濃的花生香味。如果在排隊的時候,仔細留意,每隔十碗左右,阿婆都會從推車下面拿出一罐牛雜老湯,加一點到湯底裡面。時不時,還會倒入一些花生醬和黃糖。

其實牛雜湯底加花生醬和黃糖,也不算是什麼商業機密,只不過沒有多少家牛雜店能夠這麼不惜工本地就為了做一口老湯底。

總說阿婆的牛雜與眾不同,其實沒有特別的配方,只不過是用最靚的花生油同柱候醬去熬製牛雜湯,讓這口湯都不算是湯了,濃得像醬汁。這才是阿婆的牛雜香味濃鬱、美味出眾的秘訣。

3、醬汁也是經過配製的

吃牛雜,第一重要的是湯底,那麼第二重要的就是吃牛雜的指定配料——甜辣醬。阿婆的「秘制」甜辣醬,不僅僅在於辣,傳說她是用白醋、糖加上番茄辣醬一起配製的。

再配上那濃鬱的牛雜湯,又把這碗牛雜的美味拉高几分。阿婆有兩款醬料,一款偏酸,一款偏辣,任君選擇。

「阿婆牛雜」的創始人叫陳桂姐,今年已經82歲的高齡了,在這裡推車賣牛雜已經快30年了。

據當地的街坊介紹,阿婆在1989年退休後,因為生活艱難,再加上兒子是殘疾人,於是推著小推車出來賣牛雜。當時,為了生計,阿婆一年365日風雨無阻出來擺攤,這一賣就賣了29年了,因為牛雜的材料、味道都很正,於是很快火遍芳村,後來火遍整個廣州。

現在,隨著阿婆年齡越來越大,阿婆已經是嚴重的彎腰駝背了,擺攤的時間會根據天氣和身體情況而定,有時幾周一次,甚至兩三月一次。

能賣牛雜賣到成為「網紅」,阿婆其實憑的就是「良心」二字。還記得以前每次去排隊,阿婆總是念叨著「做食品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吃得入口才可以給別人吃。」

還記得有次,一個食客在旁邊說「好食最緊要」,阿婆馬上就話「好吃系第二,新鮮乾淨先系第一位,洗呢d野(指牛雜)啊,幾難洗啊」。聽旁邊街坊說,阿婆都是凌晨三點多就要開始洗牛雜的了,還洗得超乾淨,乾淨程度是就算那碗牛雜冷了,都不會吃到羶味。

很多人說,她是個城市傳奇,相信不會有人會反對。當年放學來吃牛雜的小學生們現在都長大成人了;當年屬於廣州「偏遠郊區」「又荒又村」的芳村現在都已經大廈林立了;但當年普普通通的一個牛雜小推車還是那個牛雜小推車。

阿婆做了二十多年的牛雜,從普通做到網紅,她卻沒有想著去做大、也沒想過利用「阿婆牛雜」的名字去賺錢。她始終守著那個小推車,守著那股味道,守著那群老舊街坊,守著廣州吃貨的胃口,不忘初心。或許,這也是一種廣州精神。

排了三個鍾,幾分鐘吃完,大家慕名前來,吃上了傳說中的阿婆牛雜,說不上是什麼天上有地上無的美味,但實實在在的是那份情懷。對於慕名前來的食客來說,可能也就是一次短暫的記憶,可是生活在這裡吃著阿婆牛雜長大的廣州人、芳村人,那破落的小巷子,陳舊的麻石路,和30年不變的味道,卻是一輩子的回憶。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料材泡製一方風味~

要認識這座城,就需要從當地的傳統特色風味小吃開始探索。因為,這股「味道」,是後來移植不了的,要認識白雲山下的這座城,就從這碗小小的阿婆牛雜開始吧。

相關焦點

  • 沒上舌尖的廣州美食:80歲的阿婆牛雜
    老太太今年已經80多歲,擺攤已經30多年,現在只有周末才能出攤,很多顧客都是直接提前排隊,就怕吃不上這一口。牛雜的味道,就是普通鹹鹹的味道,可以加辣椒,更提味。 這位傳奇婆婆,是在廣州芳村陸居路的一條叫民治大街的小巷子裡面,推車賣牛雜的。那是我吃過廣州味道最好、最牛的牛雜,更神奇的是30年都是這個味。
  • 80歲阿婆賣牛雜30年,生意好到爆,全程一個人操作,太壯觀了!
    80歲阿婆賣牛雜30年,生意好到爆,全程一個人操作,太厲害了!最美味的東西總在大街小巷中,身為吃貨總是要不停地尋找美食。但如果你實在沒時間,也沒關係,現在就讓小編帶著你們去"品嘗"一下來自廣州芳村的阿婆牛雜,到底為何生意如此火爆!這就是80歲的阿婆賣牛雜的生意狀況,一輛小小的手推車,一個很平常的太陽傘,這就是她賣牛雜的全部家當的,但是來吃的人卻不少,阿婆沒有出現的時候,食客們就已經排起了長龍,都是為了吃到這一碗正宗的廣州牛雜。
  • 再見,巷裡的阿婆牛雜!路邊擺攤30年,如今謝幕在即但好消息是
    廣州市荔灣區花蕾路甜園甜品店前人頭攢動一陣喧鬧聲後,83歲的陳桂珍踱步入甜品店系上圍裙,微笑看著眾人人們都在排隊,等著嘗她親手做的牛雜場面還是一如以往那樣「火爆」阿婆陳桂珍不常擺攤阿婆牛雜謝幕的前奏已經響起但如今——阿婆牛雜開固定檔了!
  • 終於吃到傳說中的阿婆牛雜
    但阿婆牛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得到,阿婆年事已高,從以前的每天出檔,漸漸變成隔天出檔,後來又減少為一周兩次,一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2019年春節過後,阿婆就再也沒有在陸居路出現過。    有人說她生病了,有人說是因為陸居路要拆了,正在圍蔽改造。4月7日,沉寂已久的阿婆重新出現在芳村花蕾路,粉絲們慕名而來,在這裡排起長龍。重新出山立刻成網紅,芳村阿婆牛雜值得你馬上「幫襯」。
  • 廣州阿婆牛雜,我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吃下去!
    說起牛雜,廣州人一定會想起一個名字:阿婆牛雜。憑藉一份三十年的堅持,一份老街坊的情懷,「阿婆」陳桂珍用一檔牛雜路邊攤,感動了無數人的心,徵服了無數人的味蕾……當年還在陸居路附近擺攤的時候,無論來自何方食客,無論男女老幼,為了一碗阿婆牛雜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似乎都是值得的。
  • 阿婆牛雜時隔兩月開檔:清晨排隊、現場派籌限1碗
    原來,阿婆牛雜時事隔兩月再度開檔,並且因為慕名而來的人太多,為了有序進行,並且讓排隊的人儘量吃上阿婆做的牛雜,現場會有專人幫忙派籌,且規定每人只能買一碗。所以如果不想錯過這兩月才有一次的舌尖盛宴,就得有這個等待的耐心和毅力啦。排隊的人們注視著阿婆忙碌的身影和嫻熟的操作,看著鍋裡翻滾的各類牛雜和配菜,聞著小店裡飄來的陌生而熟悉的專屬香味——在這樣的時刻,等待也成了享受。
  • 阿婆牛雜、陳添記、恩寧劉福記……藏在廣州老字號裡的人間煙火
    送牛肉的車一來,四五副牛雜就被壯漢扔在剛清掃好的位置,桂珍伸手一摸,血淋淋的牛雜,熱乎乎的,新鮮。桂珍只選水牛的牛雜,黃牛不行,牛雜不夠厚實,沒嚼勁。 她抬起牛雜裝進紅膠桶裡,放上手拉車,拖著回家。路上會經過陳年的青石子路,輪子摩擦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這聲音,她聽了30年。
  • 老廣非遺美食阿婆牛雜傳承人助力 2020龍民節「龍民中餐廳」美食曬...
    提到老廣們共同的味覺記憶,有著三十多年歷史的阿婆牛雜要數其中之一,在阿婆牛雜傳承人阿亮的經營下,這個先前險些失傳的老字號再度煥發活力,將這份手藝和味道帶給更多的食客們。被人問及他的經營秘訣,阿亮總說:「做美食,最緊要是用心。」
  • 霸氣阿婆牛雜攤,7天開一次,食客搬板凳來等!排隊3小時才能吃上
    霸氣阿婆牛雜攤,7天開一次,食客搬板凳來等,排隊3小時才能吃上大家好,在咱們的飲食譜中,關於肉類,咱們一般都從來不吃內臟,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它比較髒,很難處理,而且想做出味道來比較難,不過有一款小吃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或者是聽到過
  • 沒有了阿婆的「阿婆牛雜」,你還捧場嗎?
    前一段時間,在芳村把牛雜賣成了一道風景線的阿婆決定不再出攤了。當年排隊在陸居路排隊四五個小時只為吃一碗阿婆做的牛雜,排晚了還不一定能吃到。有人說能吃上阿婆的牛雜簡直是緣分。然而阿婆宣布了「退休」,她的牛雜卻沒有「退休」。並且在4月7日,搬進了芳村花蕾路的甜園甜品店,每天下午三點準時出檔。價格是20元一碗,有幾條青菜,牛雜,魚丸,還有麵筋跟蘿蔔。看起來是很大一碗, 20元也不算特別貴。作為曾經有幸嘗過一次阿婆親手賣的牛雜的小編決定再吃一碗試試。然而實話實說…並沒有特別驚豔的感覺。
  • 「民間殿堂級」的美食竟來自於這一家30年的廣州老字號!?
    從芳村陸居路到越秀的文明路從只有廣州人知曉到成為廣州城市必吃的一道美食一份牛雜承載著廣州人30年的美好回憶「阿婆牛雜」不止是一份牛雜的味道,更多的是一份情懷圖片來自:信息時報從1989年開始,陳桂珍婆婆就開始賣牛雜了,至今已經有30年了。婆婆現在已經80多歲了,加上芳村圍蔽改造,桂珍婆婆的牛雜也不再擺攤啦。
  • 「越秀·北京路B口」麵筋牛雜阿婆牛雜,傳承30載的經典美味小吃~
    阿婆牛雜,傳承30載的經典美味小吃~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火遍全網的阿婆牛雜堅持用最新鮮的食材專心做一件事…匠心手作的牛雜套餐現在9.9就能開吃坐標:越秀區人均:9.9元從街邊檔到爆紅廣州
  • 廣州最任性的阿婆牛雜,下一次開檔時間沒人知道,碰上了是緣分
    廣州的大街小巷,到處遍布蘿蔔牛雜的小店或小攤,老城區隨便一條街道都能看見賣」蘿蔔牛雜「的,所以競爭十分激烈,沒點"真功夫「根本無法立足。要做到讓廣州市民心甘情願排長隊好難,幾個月不開檔也不遺忘還願意排長隊等候是難上加難,做到這個的真是牛雜界的高手中的高手,世外高人了。
  • 地攤經濟,再也不用擔心北京路阿姨牛雜店,阿婆推車牛雜消失了
    得於國家的政策,這些天地攤經濟又活過來了,再也不用擔心我最愛的北京路阿姨牛雜店,阿婆推車牛雜消失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也從越秀區去到增城區。所以就遠離了平時幾個公交站就能觸及到的美味——牛雜。(牛雜,又稱"牛雜碎",是牛內臟的統稱,是發源於老廣州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
  • 終於吃到限購的廣州阿婆牛雜!阿婆重出江湖街坊大排長龍
    廣州有句老話,「牛雜滾一滾,神仙都企唔穩(站不穩)」。而吃過芳村阿婆牛雜的人,都紛紛表示,「比神仙還快活!」 除了實打實的花生油,阿婆還會在湯裡放幾塊黃塘與花生醬,這樣熬煮出來的湯汁濃鬱又帶著焦糖的甜與花生的香。就連蘸醬也是她親手調製,一種酸甜,一種偏辣,兩種都很好吃! 阿婆從1989年開始在芳村陸居路賣牛雜,一賣就是30年。
  • 席捲地攤&夜經濟,阿婆牛雜手推車來襲!
    政策紅利釋放,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鼓勵「擺地攤」,小吃品類也迎來高光時刻。 阿婆牛仔,從三十年前,就靠著一輛手推車,一個小攤,一份牛雜,成就了經典。
  • 遠近聞名的街頭小吃「阿婆牛雜」強勢入駐超級文和友
    ,遠近聞名的街頭小吃的「阿婆牛雜」與超級文和友不謀而合。「阿婆牛雜」強勢入駐超級文和友啦!這一份有著30餘年的老廣情懷的極具人間煙火氣息的牛雜,終於在這一刻與文和友牽手!「阿婆牛雜」品牌全新升級,食材甄選極致嚴苛,不忘初心,堅守傳統烹煮工序,打造出這一碗「民間殿堂級」的牛雜!
  • 街邊攤活化 牛雜也玩周邊
    「我就住在文明路附近,以前要專程到芳村買牛雜,無奈市內相隔太遠,加上阿婆年紀大了很少出來擺攤,吃上一次都要靠緣分,現在隨時想吃阿婆牛雜都有得吃!」早早就抱著小女兒到達現場等候的張先生看起來興高採烈,他手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牛雜,濃鬱的香味瞬間飄蕩而出,「從小推車到門店,環境更好了,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 華輝美食人:廣州最火爆的「牛雜」都在這,幾十年前就是網紅小攤
    阿婆牛雜-甜園甜品 地址:花蕾路1-9號(甜園甜品花蕾路店) 老廣都知道芳村最出名的牛雜就是阿婆牛雜,每次開檔都會大排長龍,甚至有6點多就從花都搭地鐵過來的粉絲。現在阿婆將自己的手藝傳給了甜園甜品的創始人,並於每日下午三點到五點親自到店坐鎮。
  • 借道支付寶 阿婆牛雜、冬陰功等粵味參戰天貓雙11
    原標題:借道支付寶,阿婆牛雜、冬陰功等粵味參戰天貓雙11   10月20日,記者從天貓雙11啟動會上獲悉,今年,支付寶將首次以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身份參加雙11,通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