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將羅興亞難民驅逐到颶風島

2021-01-09 騰訊網

孟加拉海軍成員監督轉移難民的工作(路透社)

2020年12月30日

沒有聯合國參與,孟加拉國海軍艦船開始將第二批羅興亞難民從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運送到孟加拉灣低洼地區的巴山查爾島,而難民和人權組織控訴說一些人可能是被迫轉移的,轉移目的地島嶼不斷遭受洪水和颶風的襲擊。聯合國表示,該島僅在20年前才出現,聯合國僅收到關於將難民轉移到該島的「有限信息」,而且並未參與準備工作。

孟加拉海軍成員監督轉移難民的工作(路透社)

一名年邁的難民婦女在兒子攙扶下走向轉移船(路透社)

一群難民前往孟加拉灣低洼地區的巴山查爾島(路透社)

1804名羅興亞難民被運送到孟加拉海軍的7艘船上(路透社)

聯合國敦促孟加拉國政府不要強迫任何難民搬到巴桑查爾島(路透社)

孟加拉國政府否認巴山查爾島存在任何危險,並表示已建造了可容納10萬名難民的住房(路透社)

人權組織對此表示關注,稱與難民磋商的過程缺乏透明度,一些人表示,羅興亞難民「受到賄賂」和「被恐嚇」等情況都使此次轉移成為充滿問題的過程(路透社)

難民抱怨被驅逐(路透社)

孟加拉灣努瓦卡萊地區巴山查爾島上錫屋的照片(路透社)

拒絕轉移的人解釋說,巴山查爾島海拔很低,如果風暴來襲,難民無處可逃(路透社)

孟加拉國先前試圖根據雙邊協議將難民遣返緬甸,但在遭受佛教狂熱分子的恐怖襲擊後,難民無法返回家園(路透社)

2017年,在軍隊領導的一場行動中,超過73萬羅興亞人逃離緬甸;聯合國認為此次行動的目的是種族滅絕(路透社)

該島僅在20年前浮出水面,以前沒有人居住過,經常有季風雨充斥(路透社)

難民到達巴山查爾島後接受檢查(路透社)

孟加拉國政府在巴山查爾島上為羅興亞難民建立的難民營全景(路透社)

為島上難民準備的睡床(半島電視臺)

島上的廚房(路透社)

羅興亞人到孟加拉國尋求庇護後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路透社)

羅興亞難民女孩被轉移到島上時攜帶家人們的毯子(路透社)

1600多名首批難民於本月初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路透社)

羅興亞難民被運送到一個經常遭受颶風和洪水襲擊的島嶼,前途未卜(路透社)

來源:半島電視臺中文網

相關焦點

  • 更多羅興亞難民被遷至孟加拉灣「漂浮島」來看島上環境如何
    緬甸的羅興亞人(Rohingya)是世界上受迫害最深的民族之一,鄰國孟加拉現有超過100萬的羅興亞難民。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9日,孟加拉國開始將第二批羅興亞難民轉移到孟加拉灣一個地勢低洼的偏遠孤島,儘管人權組織呼籲停止這一進程。
  • 世界上最受到迫害的少數族群 羅興亞難民被送往孟加拉孤島
    2020年12月4日正式啟動安置計劃,首批1,600多人已被送往島上;由於該島環境惡劣,聯合國(UN)與國際人權組織擔憂,將引發更嚴重的人道危機。 將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聚集在科克斯巴扎爾的一個中轉區外。
  • 孟加拉國遣返羅興亞難民計劃受挫,無人自願登上遣返專車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2日,孟加拉國Ukhia,羅興亞難民在當地難民營裡棲身。視覺中國 資料圖8月22日,緬甸和孟加拉國聯手嘗試遣返羅興亞難民。孟加拉國22日準備了5輛巴士和10輛卡車,但等了一個早上,都未有羅興亞難民出現。
  • 緬甸羅興亞危機一周年:仍有難民逃向孟加拉國
    距離緬甸羅興亞危機的爆發將滿一年,但對於不少羅興亞人而言,逃離仍然是他們的選擇。「在緬甸,即使我的孩子們啼哭不止,我也不敢冒著違背燈火管制的危險點燃蠟燭。一旦被發現,我們就會遭到逮捕。」18歲的羅興亞難民哈密達·貝格姆(Hamida Begum)告訴路透社。
  • 緬甸羅興亞人危機3周年,新冠疫情與惡劣天氣夾擊,難民掙扎過活
    引發大批羅興亞人(Rohingya)從緬甸(Myanmar)逃往孟加拉國(Bangladesh)的暴力事件迄今已3周年,這些難民稱受到緬甸軍方迫害而逃離居住地,引起人權組織及多國政府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現時在包括難民營的地方肆虐,他們在疫情之下所面臨的危機更為嚴峻。
  • 緬甸與孟加拉國就羅興亞人遣返問題籤署諒解備忘錄
    2017年11月22日,一名羅興亞難民男孩在孟加拉國一難民營放風箏。視覺中國 圖緬甸和孟加拉國23日就羅興亞人遣返問題籤署諒解備忘錄。路透社當天援引緬甸一名高級官員的話作出上述報導。緬甸勞工、移民和人口部常務秘書Myint Kyaing告訴路透社,在接受遣返前,羅興亞人需要填寫一個登記有個人詳細信息的表格,「一旦孟加拉國將表格發回,我們將儘快接受這些羅興亞人回國。」
  • 2018普利茲專題攝影獎: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
    2017年9月14日,孟加拉國Teknaf,一名羅興亞難民婦女抱著她僅出生40天的兒子哭泣,他們的船在抵達岸邊之前傾覆。(圖:路透社 Mohammad Ponir Hossain)2017年12月4日,孟加拉國一處難民營,羅興亞難民阿卜杜勒·阿齊茲,兩片檳榔葉覆蓋了他的遺體。11個月大的他沒能扛過高燒和嚴重咳嗽。(圖:路透社 Damir Sagolj)
  • 羅興亞人"被驅逐":面對種族問題 聯合國也很無奈
    位於孟加拉國南部的這個狹窄半島目前已經湧入接近100萬羅興亞人,他們多數都無處容身,聯合國難民署在當地搭建的難民營早已人滿為患。阿卜杜勒將帳篷讓給新來的難民,自己只能去附近的清真寺中睡覺。聯想到十個月前自己帶著傷九死一生逃亡的經歷,他對提供幫助感到義不容辭。
  • 「穿梭外交」羅興亞難民問題,中國真金白銀「打水漂」?
    作者:王德華當翁山蘇姬因羅興亞難民問題從神壇趕下來的時候,當美國等西方大國試圖孤立緬甸政府的時候,當孟加拉國面對接收的難民焦頭爛額並與緬甸關係緊張的時候,中國的主動介入給問題的解決帶來了一絲曙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六「勸和促談」,敦促孟加拉國和緬甸通過雙邊談判而不是國際倡議來解決問題。王毅星期六抵達孟加拉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他將從那裡前往緬甸參加亞歐會議。他說:「孟加拉和緬甸都是中國的近鄰和好朋友。中國有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中國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危機,與孟加拉國和緬甸進行雙邊協商」;「這是一個複雜的局面,需要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若開邦需要經濟發展。中國願意提供幫助。」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他們做了什麼?
    這一做法把他們推到了緬甸政府的對立面,雙方矛盾進一步加劇。衝突的不斷發展,最終釀成了這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前後有近百萬的羅興亞人被趕出了緬甸,成為了難民。羅興亞人成為聯合國認定的遭受迫害最嚴重的民族之一。
  • 彭斯與翁山蘇姬就羅興亞人問題交鋒,緬甸今日將接回首批難民
    視覺中國 圖正在新加坡出席東協峰會擴大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彭斯14日會見了緬甸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兩人就羅興亞難民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據路透社11月14日報導,彭斯當天在出席東協峰會擴大會議期間會見了翁山蘇姬。兩人在進入閉門會議前先面對媒體簡短交談。彭斯向翁山蘇姬施壓稱,緬甸軍方對羅興亞人施行的暴力和迫害導致70萬人逃離家園,這樣的行動是沒有藉口可言的。
  • 緬甸的羅興亞人,為何被所有人嫌棄?
    不僅如此,孟加拉移民還試圖將阿拉幹從緬甸獨立出去,甚至是加入剛成立的東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拒絕這一要求後,由於英國人和緬甸政府的壓力,孟加拉移民代表同意加入緬甸。1948到1962年,緬甸是文官政府,當時緬甸的領導人決定給予這些移民緬甸國籍,但是因為行政落後,很多移民沒有入籍成功。
  • 孟加拉欲開發孤島安置羅興亞人:島嶼11年前形成,洪水頻發
    一名孟加拉國政府官員11月30日表示,孟加拉國政府可能從明年中期開始著手推進一項計劃,將數以萬計的羅興亞難民安置到一座位於孟加拉三角洲的島上。不過這一計劃招致了外界的批評,因為這座孤懸海上的荒島11年前才形成,不僅地勢低洼洪水頻繁,周邊更常有海盜出沒劫掠漁民,環境十分惡劣。
  • 與緬甸發生暴力衝突,被全世界踢皮球的民族,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這就是羅興亞人,一個被以緬甸為首的南亞、東南亞各國所驅逐的族群。那麼羅興亞人到底是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被緬甸人所驅逐呢?例如,在緬甸針對羅興亞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嚴苛規定:羅興亞夫婦只允許生兩個孩子;結婚必須獲得政府的許可,並提供新娘不戴頭巾、新郎不擋臉的照片;而這些做法與穆斯林習俗相衝突。羅興亞人要搬到新家或到他們所在的城鎮之外旅行時,也是必須得到政府的批准的。
  • 馬來西亞收留的羅興亞難民 竟在吉隆坡製造恐襲
    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成立後,有少量的羅興亞難民輾轉抵達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了這個極端組織。馬來西亞警方此次破獲的案件,第一次將「羅興亞拯救軍」與「伊斯蘭國」直接聯繫起來。
  • 被譽為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民族 羅興亞人到底得罪了誰?
    長期以來羅興亞人在緬甸沒有合法的身份,緬甸多次出動軍隊驅離羅興亞人,剝奪他們生存的基本權利甚至於奴役他們。許許多多的羅興亞人被迫逃亡孟加拉國,少數人逃到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但除了孟加拉國成立難民營收留了部分難民之外,所有國家都無一例外武力驅逐他們。
  • 中國攝影網專訪|孟加拉國攝影師KM阿斯德《羅興亞人逃亡記》
    阿斯德:第一次專業攝影拍攝始於2007年,當時孟加拉國遭遇了一場大災難,即SIDR颶風。當得到這個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前往受災地區報導當地人民的悲慘遭遇和困難處境,這是在校期間,我的第一份重要專業攝影資料。
  • 孟加拉國推遲原定23日向緬甸遣返羅興亞人:準備工作沒做好
    孟加拉國方面推遲了原定於23日開始的遣返羅興亞難民回緬甸的步調。據路透社22日報導,一名孟加拉國高級官員稱,因為收集和查對被遣返人員名單的工作還沒有完成,這項遣返計劃將被推遲。「還有好多事情沒有處理好,被遣返的人員名單也沒有準備好,遣返難民的過渡營地也還在建設。」這名官員稱。據新華社此前報導,根據孟緬雙方討論的安置方案,孟加拉國將建立5個過渡營地,被遣返人員將從過渡營地回到緬甸的2個接收營地。緬方將提供臨時住所並儘快修建房屋來安置被遣返人員。
  • 羅興亞人現狀震動世界 翁山蘇姬因難民危機被推上道德審判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緬甸羅興亞武裝組織「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通過推特宣布,從10日起單方面停火一個月,並呼籲緬甸政府軍也放下武器,讓救援組織得以運送人道物資。不過這個單方面停火聲明尚未獲得緬甸政府回應。與此同時,這場人道主義危機正將一直受西方社會褒獎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推上「道德審判臺」。緬甸若開邦自上月末局勢動蕩以來,大批羅興亞難民越境逃離。
  • 一個真正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羅興亞人,為何風雨飄零
    1885年英緬戰爭後,英國殖民控制了緬甸地區,由於殖民地的開發,若開地區發展的很快,於是就吸引了同屬殖民地的印度和孟加拉的穆斯林的前來。這些穆斯林和當地的穆斯林混在一起,就產生了集群效應,不可避免的擠壓了當地非穆斯林特別是緬族的生存資源。與此同時大英帝國也在不同族群及不同信仰者之間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人為的製造矛盾引起內鬥和消耗,以便於人口佔極少數的英國人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