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消費稅改革的重要性

2020-12-16 財新

  【財新網】(專欄作家 唐大傑)財政部於2019年12月17日公布了當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由於減稅降費效果顯現,2019年稅收收入僅增長0.5%。與整體稅收減收反向而行的是國內消費稅的高速增長,2019年已經同比增長了19.4%,如果按此比例計算,全年收入可望達到歷史新高的12694.31億元,佔稅收總收入的8.28%,成為僅次於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

  在稅收法定的總體要求下,2019年12月3日財政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加快了消費稅立法的步伐。但縱觀這部徵求意見稿,並沒有回應社會上對消費稅改革的期待,立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的消費稅條例,筆者認為,此次立法可能浪費一次推動消費稅改革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消費稅改革「破冰」前行
    三項調整啟動消費稅改革  消費稅是政府向特定消費品徵收的稅項,在我國有14個稅目,徵收對象包括汽車、摩託車、成品油、煙、酒、高檔手錶、遊艇等。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此次消費稅改革主要涉及到三個主要內容。第一,是按照「不因提稅導致油價上漲」的原則,適當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的消費稅。
  • 消費稅改革意在深遠
    消費稅改革意在深遠張敬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現在消費稅15個稅目來看,繳稅的產品主要是影響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的產品、奢侈品、不可再生資源、高汙染高能耗產品。不難看出,抑制這類產品消費並籌集財政收入,從而引導消費升級,依然是消費稅的根本目的。《徵求意見稿》也明確了相關商品的稅目稅率表。
  • 我國消費稅徵收現狀與改革建議 - 中國稅務網
    、納稅企業規模較大、現行徵管模式效率較高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現行消費稅出現的稅額佔比下降、區域結構固化、分配效應不對稱等方面的問題,結合國際特別消費稅改革實踐,從原則、目標、稅制要素的調整和稅種協調四個方面對我國當前的消費稅改革提出政策建議。
  • 探尋消費稅改革思路
    此後,消費稅政策也幾經調整,但仍存在徵收範圍偏窄、稅率結構不合理、徵稅環節單一等問題。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和稅制改革的發展趨勢,具體建議有三項。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合理擴大消費稅徵稅範圍  建立消費稅徵稅範圍的動態調整機制。
  • 消費稅改革將如何影響消費
    《方案》明確,上述改革一是為了拓展地方收入來源,二是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受訪專家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本次消費稅改革既保證了中央的稅收,又增加了地方收入,同時將激勵地方政府採取措施促進消費。《方案》明確,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據統計,煙、油、車、酒四類商品貢獻了我國近99%的消費稅,但此次改革並未包括。
  • 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如果消費稅下劃給地方,還採取目前的徵收方式,將導致各地間消費稅極不均衡,因此徵收環節有必要後移至銷售環節。  消費稅改革的內容及影響  2019年9月,《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明確調整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關係的方案,消費稅方面則提出後移徵收環節和收入下劃地方的重大改革措施。
  • 消費稅改革開啟央地共享新模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前,國務院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明確了消費稅改革的基本內容,消費稅改革進入加速推進階段,開啟中央地方共享的新模式。消費稅是對特定消費品和特定消費行為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 成品油消費稅:「價外徵收」是改革方向?
    原標題:成品油消費稅:「價外徵收」是改革方向?   「價外徵收」是未來改革方向   自2012年9月起就有消息傳出,成品油消費稅下一步的改革將會由「價內徵收」改「價外徵收」,讓消費者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也能進一步增強消費稅的引導功能。然而在有關部門11月28日公布的調整方案中,徵收方式並沒有進行改革。那麼,為什麼只是提高了消費稅,沒有進行更深入性的改革?
  • 十問消費稅改革向何處去?
    原標題:消費稅改革向何處去?   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要推進增值稅改革,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財政部專家透露,營改增、消費稅和資源稅這三項改革有望先行,消費稅將成地方主力稅種。
  • 消費稅改革 步子不妨再大些
    一個多月前,「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的新提法撬開消費稅改革的口子,再加上一周前菸酒稅率上調的傳言沸沸揚揚,此次立法文件的公布自是備受矚目。實際上,自「營改增」之後,關於消費稅改革的議論已經多見報端。一方面,營業稅這一地方主要稅種劃歸增值稅後,地方財源吃緊;另一方面,國內消費結構日益嬗變,原有稅目難以發揮稅收調節作用。
  • 消費稅改革的目標定位及制度優化分析
    內容摘要: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消費稅改革應以抑制有害性消費、調節奢侈性消費、促進健康性消費、拓展消費稅稅收增收潛力為目標定位,並在改革目標的牽引之下,明晰消費稅改革的實施路徑,從而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央地財稅體制完善、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撐與財力保障。
  • 適時推進我國消費稅的貨物勞務稅改革
    白彥鋒我國現行的消費稅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時開徵的。我國消費稅作為特種消費稅,與「普遍徵收」的增值稅搭配使用,有效調節消費、籌集財政收入。但是,除了現行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的「兩稅」之外,其實之前還有營業稅。它們之間的功能定位是,增值稅作為貨物稅,而營業稅作為勞務稅。
  • 成品油消費稅改革再成議題
    記者獲悉,來自石化行業的部分兩會代表委員,包括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黃河,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兆林等都提交了關於成品油消費稅改革的議案。其實早在2018年年中,關於降低成品油消費稅的消息就開始出現,2019年兩會期間,民盟中央關於大幅降低柴油消費稅的提案也引發市場討論。
  • 消費稅改革:生活必需品或被調出徵稅範圍
    至於營改增之後地方缺失主體稅種是事實,但這是表面,如果調整好中央和地方財權和支出責任,地方支出責任大幅減少後,收入減少也沒問題]  小排量摩託車、汽車輪胎、含鉛汽油和酒精四類商品的消費稅正式被取消,今年消費稅調整邁出了第一步,而更多的改革舉措還在醞釀中。
  • 中金公司:消費稅改革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其中,前兩項改革措施是增值稅改革的延續,第三項關於消費稅改革市場較為關注。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宏觀,汽車行業,白酒行業角度分析消費稅改革可能帶來的影響。最先實施消費稅改革的商品範圍較小。「方案」提出,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我國目前對15類商品徵收消費稅,包括煙、成品油、小汽車、酒、貴重首飾珠寶、摩託車、高檔手錶、高爾夫球和球具、遊艇、高檔化妝品、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鞭炮煙火、電池、塗料等。
  • 臺灣的賦稅改革與消費稅
    最近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委任了一個賦稅改革委員會,目的是編寫一本書,向當局提出稅改建議。我是委員會三位顧問之一。本文我想討論如何用消費稅來代替現行的三種重要稅收。所得稅是一種流行的稅收,但經濟學家指出它會減少人們工作的努力程度。所得是生產的結果,不應當在生產時收稅以致減少生產。
  • 國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 對A股的影響
    【國金策略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以及對A股的影響今上午A股投資者普遍問到了「消費稅」。經過與機構者反覆交流,我們認為對市場的影響如下。主要內容:1)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其中提到「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 消費稅改革將引導消費行為推動產業轉型
    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中賦予國務院調整消費稅稅率、出臺免徵或者減徵政策以及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的權利,為未來消費稅政策的調整以及立法後可能進行的消費稅改革預留了較大的空間。「《徵求意見稿》對於現行消費稅規定基本採取了平移處理,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消費稅政策的延續性,將消費稅立法對於企業及財政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
  • 王天龍:消費稅改革應以降低稅負為主要目標
    央廣網財經北京3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昨天在出席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媒體見面會期間表示,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加緊研究消費稅改革方案。在此前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決定中,稅制改革被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決定裡特別提到,要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環節和稅率;這意味著,被列為改革計劃重點之一的消費稅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中。消費稅改革對民眾有何影響?改革下一步的方向是什麼?來聽《天下財經》編輯陳璽宇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天龍的採訪。  王天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國經中心副研究員。
  • 唐大傑:不應浪費這次消費稅改革的機會
    但是,這部徵求意見稿並沒有回應社會上對消費稅改革的期待,此次立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的消費稅條例,浪費了一次推動消費稅改革的機會。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徵收範圍,優化稅率結構,改進徵收環節,增強消費稅的調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