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消費稅改革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點睛

10月9日國務院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1](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三項改革措施。其中,前兩項改革措施是增值稅改革的延續,第三項關於消費稅改革市場較為關注。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宏觀,汽車行業,白酒行業角度分析消費稅改革可能帶來的影響。

宏觀

此次消費稅的改革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徵收環節後移,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二是穩步下劃地方,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

最先實施消費稅改革的商品範圍較小。「方案」提出,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我國目前對15類商品徵收消費稅,包括煙、成品油、小汽車、酒、貴重首飾珠寶、摩託車、高檔手錶、高爾夫球和球具、遊艇、高檔化妝品、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鞭炮煙火、電池、塗料等。其中,煙、油、車、酒四類商品貢獻近99%的國內消費稅,此次改革並未包括。

圖表: 消費稅徵收範圍

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煙、油、車、酒貢獻近99%的國內消費稅

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消費稅是我國第四大稅種,將消費稅增量劃歸地方將拓展地方政府收入來源。2018年國內消費稅1.06萬億元,約佔當年稅收7%,是我國稅收中僅次於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第四大稅收來源。此外,進口貨物也要繳納消費稅。2018年進口產品消費稅、增值稅合計1.68萬億元,考慮消費稅僅對部分商品徵收,1.68萬億元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消費稅。目前消費稅收入全部歸中央所有,將增量消費稅下劃地方將為地方政府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圖表: 消費稅是我國第四大稅收來源

資料來源:財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如果稅率、計稅方式等其他因素不變,徵收環節後移可能提高總消費稅。商品從出廠開始,經過流通環節,最後到零售環節,銷售價格會逐步上升。如果稅率和計稅方式不變,將徵收環節後移會增加消費稅稅額。生產廠商由於直接稅負下降會在短期內受益,但消費稅上升會抑制最終消費和商品銷量。消費稅除了為政府提供收入,還具有補償外部性和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消費稅主要針對具有負外部性和高收入群體消費的特定商品徵收,擴大消費並不是消費稅改革的重點目標。

未來消費稅改革範圍可能逐步擴大。由於下遊批發零售商數目遠多於生產廠商,將徵收環節後移會增加納稅人戶數、提高稅收徵繳成本。「方案」提出,「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具體調整品目經充分論證,逐項報批後穩步實施」,「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我們預計消費稅改革會是一個穩步推進的漸進過程。

消費稅稅收法定仍待落實。目前我國有關消費稅的法規是2008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9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2]提出力爭年內完成增值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土地增值稅法、關稅法、彩票管理條例(修訂)的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目前尚未公布新的進展情況。

汽車

將消費稅從生產(進口)環節轉移到零售環節,預計汽車行業雖不在首批試點品目中,但操作難度應不大。《方案》中提出「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因此我們預計汽車行業不會在首批試點的品目中。但如果以「徵管可控」作為前提,由於汽車流通體系鏈條短(車企-4S店-終端消費者)、稅基清晰(每款車均有建議零售價MSRP),因此我們認為在汽車行業後移消費稅徵稅環節,操作層面難度不大,核心還是協調好「穩步下劃地方」的節奏。

增量部分歸屬地方,有利於破除限行限購,有利於在現有的公共基礎設施邊界條件下提高汽車保有量。我們一直認為,汽車行業在生產環節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納稅能力強),在使用環節具有顯著的負外部性(需要修橋修路、造成空氣汙染)。因此釋放中國車市的潛能,需要提高對於汽車保有量的社會承載力,解決堵車、停車難等問題,就需要將生產環節的正外部性後移到使用環節。如果地方政府能夠從新增的汽車銷量中獲得更多的稅收,有利於地方政府利用新增稅收改善基礎設施,改善用車環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實施限行限購。

我們估算汽車行業四大稅種中,地稅佔比約17%。目前中國汽車產業鏈的稅種主要有消費稅、增值稅、購置稅和車船稅,其中消費稅和購置稅為國稅,增值稅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國稅75%、地稅25%),僅有車船稅為地稅。根據統計和我們的測算(消費稅沒有單獨披露汽車行業數據),2018年汽車行業四大稅種的稅收收入分別為3453億元、1227億元、1192億元和831億元,地稅佔比僅為17%。

圖表: 全國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全國汽車行業增值稅稅收收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2016-2018年參考汽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估算

圖表: 全國汽車行業消費稅稅收收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採用汽車行業銷售產值*平均消費稅率(3.7%)進行估算

圖表: 全國車船稅稅收收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對於經銷商,營運資本佔用減少形成利好。我們認為消費稅後移能夠使車輛出廠價下調,經銷商提車價從而下降,庫存車資金佔用減少,改善經銷商營運資本,其中消費稅率高的大排量進口車受到影響尤為明顯。

酒類食品飲料

「方案」中第三大項改革措施為「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我們認為此方案的逐步落實將在中長期對酒類行業產生較大影響,主要體現在全行業稅負可能的增加、區域型中小酒企的競爭力下降、稅收不規範的企業競爭力下降等方面。

目前酒類行業的消費稅基本在生產環節徵收。1)白酒按照出廠不含增值稅價格的12%徵收從價稅(20%法定稅率,按照60%比例徵收),1000元/噸從量稅,目前絕大部分白酒上市公司實際消費稅率為12%。2)啤酒按照220-250元/噸徵收。3)葡萄酒,參考張裕營收的3.4%左右。

此方案對白酒的後續潛在影響較大,對啤酒和其他酒類影響較小,啤酒目前只有從量稅,將適度受益白酒行業在流通環節的稅收增加;對白酒行業短期影響較小,中長期影響較大。

整個酒類行業短期內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難度較大,但是地方政府將有積極性先從經銷商對外批發環節徵收:

1) 如果行業整體實際消費稅率徵收不變,那麼我們認為流通行業將因財務透明化而增加較大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資本利得稅,將增加流通行業運營成本,從而間接提升產品價格和稅負。

2) 如果行業稅率保持不變,那麼我們認為整個酒類行業,特別是白酒行業的稅負將顯著增加,我們估算當前整個白酒流通行業各個環節合計的加價率在50%~80%,如果增加12%的消費稅,按照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白酒行業出廠口徑銷售額5364億元計算,白酒行業的消費稅將增加322~515億元,我們預計經銷商批發環節將承擔流通環節此項新增稅負的20~30%。

我們認為新的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趨勢將提升行業集中度,不利於中小企業:

1)高端、次高端白酒企業的影響小於200元以下大眾價位白酒,大眾白酒消費群對價格提升的敏感度更高,高端白酒企業的渠道加價率更低,邊際影響較小,而大眾白酒的渠道加價率更高,對渠道影響較大。參考白酒歷史上的加稅結果分析,如果行業稅負增加。中小企業和低端企業的生存難度顯著增加。

2)大企業受到的影響將顯著小於中小企業。一方面大企業的產品定價權強,同時中小企業的稅負將難以隱藏,和大企業形成公平稅負競爭。

我們認為此次稅改方向將長期有利於白酒中的各類龍頭酒企,他們的定價能力和稅收規範性也將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啤酒行業將潛在受益此次方案的逐步落實。

相關焦點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員劉鎏指出,我國目前對15類商品徵收消費稅,包括煙、成品油、小汽車、酒、貴重首飾珠寶、摩託車、高檔手錶、高爾夫球和球具、遊艇、高檔化妝品、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鞭炮煙火、電池、塗料等(圖表1)。其中,煙、油、車、酒四類商品貢獻近99%的國內消費稅(圖表2),此次改革並未包括。
  • 消費稅改革推新方案 為啥大家都只討論對白酒上市公司的影響?
    具體而言,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未來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財政部稅政司一級巡視員徐國喬在10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方案有利於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增強地方應對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能力,也有利於促進地方改善消費環境。下一步,財政部將兼顧消費稅改革和立法,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對白酒板塊影響幾何?
    來源:一財網消費稅改革方案一出,市場多關注於其對A股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對白酒板塊的影響。在業內看來,對A股市場的影響,更多在於心理層面;針對白酒板塊,消費稅改革方案對區域性的中小酒企不利,將長期有利於白酒龍頭企業。
  • 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從消費稅改革的初步方案看,增量部分來自於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品目,收入額較低,地方財政收入近期不會有明顯增長,逐步調整徵收環節和計稅方式以後才能形成長期穩定收入。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之後,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種可能將激勵地方政府更加關注地區的消費能力,通過優化地區消費環境,吸引人口流入,擴大消費稅稅基,帶來財政收入的持續性增長。
  • 消費稅改革將如何影響消費
    他進一步表示,由於高檔手錶、金銀首飾和珠寶玉石這兩個稅目所貢獻的稅收在整個消費稅中佔比較小,而且其消費者主要是高收入人群,消費地主要是經濟發達城市,因此從稅額和消費群體來看,本次消費稅改革對於普通消費者的影響有限。消費稅稅基由出廠價轉為零售價,在不改變稅率的前提下,是否會導致消費品價格上升,進而產生抑制消費的負面影響?
  • 消費稅改革白酒成焦點 酒業零售端徵稅難在哪
    中金公司近日研報指出,該方案對白酒的後續潛在影響較大,對啤酒和其他酒類影響較小。據其估算,目前白酒流通行業各個環節合計的加價率在50%-80%,如果增加12%的消費稅,按照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白酒行業出廠口徑銷售額5364億元計算,白酒行業的消費稅將增加322億元-515億元,經銷商批發環節預計將承擔流通環節此項新增稅負的20%-30%。
  • 一財朋友圈·羅志恆|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從消費稅改革的初步方案看,增量部分來自於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品目,收入額較低,地方財政收入近期不會有明顯增長,逐步調整徵收環節和計稅方式以後才能形成長期穩定收入。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之後,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種可能將激勵地方政府更加關注地區的消費能力,通過優化地區消費環境,吸引人口流入,擴大消費稅稅基,帶來財政收入的持續性增長。
  • 白酒消費稅改革或抬高行業價格 加速中小酒廠整合
    從去年開始,有關酒類消費稅的改革之言論此起彼伏。9月6日,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國財政部已經將消費稅改革草案報送國務院,目前報送的方案或將根據國務院和其他部委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其中,菸酒類產品消費稅率可能面臨上調。   有關酒類稅費改革的消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箭在弦上。
  • 國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 對A股的影響
    【國金策略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以及對A股的影響今上午A股投資者普遍問到了「消費稅」。經過與機構者反覆交流,我們認為對市場的影響如下。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2)針對消費稅的改革思路與內容,主要的看點在於三方向。消費稅改革思路,將向著「擴圍、調節稅率結構、調整徵收環節」三大方向改革。
  • @各位消費者,消費稅徵收未來將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你買的「菸酒油車...
    如果稅率和計稅方式不變,將徵收環節後移可能會增加消費稅稅額。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市場的議價能力是一個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行業是否新增消費稅稅負,將根據廠商、經銷商、消費者的議價能力而決定。哪些消費品需要繳納消費稅?我國的消費稅到底有多大規模?
  • 中金公司:非洲蝗災影響幾何?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近期非洲蝗災逐步蔓延至亞洲,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較大影響。我們復盤了百年間蝗災的影響發現,蝗災發生時,供應風險會推升糧食價格。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分析了此次蝗災對中國農藥市場和農業企業的潛在影響。
  • 消費稅新政來襲 白酒行業加稅金額或超300億
    10月10日開盤A股白酒公司全線下跌,白酒將被納入調整範圍也成為一致預期,分析人士還指出白酒行業的消費稅或將增加322~515億元。另外,對於消費稅後移衝擊波,多數市場人士認為,高端白酒以及相關行業的頭部公司影響有限,甚至受益,而政策對中小企業和二三線公司的影響則相對較大。
  • 王天龍:消費稅改革應以降低稅負為主要目標
    在此前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決定中,稅制改革被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決定裡特別提到,要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環節和稅率;這意味著,被列為改革計劃重點之一的消費稅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中。消費稅改革對民眾有何影響?改革下一步的方向是什麼?來聽《天下財經》編輯陳璽宇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天龍的採訪。  王天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國經中心副研究員。
  • 消費稅改革意在深遠
    消費稅改革意在深遠張敬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現在消費稅15個稅目來看,繳稅的產品主要是影響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的產品、奢侈品、不可再生資源、高汙染高能耗產品。不難看出,抑制這類產品消費並籌集財政收入,從而引導消費升級,依然是消費稅的根本目的。《徵求意見稿》也明確了相關商品的稅目稅率表。
  • 消費稅改革開啟央地共享新模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前,國務院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明確了消費稅改革的基本內容,消費稅改革進入加速推進階段,開啟中央地方共享的新模式。消費稅是對特定消費品和特定消費行為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將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中國經營報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將產生重大影響梁發芾日前,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提出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我國在前些年進行了影響深遠的「營改增」改革並取得成功。由於營業稅主要是地方稅,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營改增」成功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地方稅收受到影響。雖然「營改增」後通過增加地方共享比例予以補償,但並不能完全補償地方的損失。因此,在當年進行「營改增」之時,即有消息說,將來可以將消費稅由純中央稅劃歸地方稅而補充地方財政的不足。
  • 成品油消費稅:「價外徵收」是改革方向?
    原標題:成品油消費稅:「價外徵收」是改革方向?   據新華社報導,此次消費稅上調後,汽柴油消費稅全年增加400多億元。那麼對於居民出行和物流運輸行業又會帶來多少成本?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劉芸測算,對於運輸行業而言,以載重50噸的貨車(以柴油車為主),每月平均跑10000公裡左右,百公裡油耗38L為例,一個月將多增加532元,一年即多支出6384元。
  • 消費稅「徵收後移」對投資的影響(以茅臺為例)
    那麼,消費稅改革對於投資的具體影響如何?短期內,所有的品目「徵收後移」不會一次性同時實施。同時,結合改革的第二條內容理解,在試點期間,會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都在牛逼哄哄的商場裡)的品目實施改革,因為這幾個品目都在好的商場銷售,徵收條件比較成熟。對於投資的影響而言,很多白酒、化妝品、小汽車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那麼,如果從長期來看,會如何影響?
  • 十問消費稅改革向何處去?
    原標題:消費稅改革向何處去?   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要推進增值稅改革,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財政部專家透露,營改增、消費稅和資源稅這三項改革有望先行,消費稅將成地方主力稅種。
  • 學者:消費稅改革要有大局觀 應從間接稅改直接稅
    近日,有報導表明,消費稅的改革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社會和市場關注在消費稅稅目之增減,以及稅率的變化,進而會影響哪些產業的利益等等方面。    目前關於消費稅改革的思路,主要著重在其對於消費的引導,以及對於產業的導向和節能減排的影響上。這些思路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消費稅變革的指導思想,而消費稅確實能夠起到上述作用,而且未來還會發揮這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