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將產生重大影響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將產生重大影響

梁發芾

日前,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提出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我國在前些年進行了影響深遠的「營改增」改革並取得成功。由於營業稅主要是地方稅,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營改增」成功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地方稅收受到影響。雖然「營改增」後通過增加地方共享比例予以補償,但並不能完全補償地方的損失。因此,在當年進行「營改增」之時,即有消息說,將來可以將消費稅由純中央稅劃歸地方稅而補充地方財政的不足。消費稅是我國的一個比較大的稅種,年收入達到萬億元規模。將消費稅劃歸地方,可以極大增強地方財力,加強地方支出能力和責任。現在,這項改革終於出臺,這是央地稅收劃分的一次極為重要的舉措。

此次消費稅改革,不但將消費稅劃歸地方稅,而且還將從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這項技術性的改革,也將產生一些重大影響。

將消費稅劃歸地方稅,為什麼要改變目前的徵收方式呢?這主要是因為作為消費稅課稅對象的消費品的生產和消費,在各地分布很不平衡。有些地方是某種消費品的生產大省,其產品在全國各地被消費;但有些地方是消費大省,卻並不是這些應繳納消費稅產品的生產大省。以白酒為例,我國白酒的生產大省,主要分布在西南,但是這些白酒的消費者在全國各地,消費稅也是由全國消費者繳納貢獻。在消費稅作為中央稅的時候,不管在生產環節還是零售環節徵收,稅收都是中央的,與生產地和消費地沒有什麼大的關係。這種情況下,徵收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應該是最適宜的徵稅方式。國內外數百年的徵收經驗證明,從徵收成本來說,生產環節和進口環節最省事。所以,目前的徵收環節,國內消費稅主要是在生產環節,進口消費稅在進口環節。

但如果消費稅劃歸地方稅,那麼,就不能只考慮徵收成本,還要考慮稅收的公平分配問題。從生產環節和進口環節徵收,稅收就會落到生產所在地和進口所在地政府囊中。但事實上,消費稅本質是由終端消費者負擔的,是由各地的消費者貢獻的。完全由生產和進口地政府獨享消費稅,真正貢獻了稅收的地方卻享受不到稅收的好處,當然不公平。這樣的不公平,在營業稅時期也是有過教訓的。營業稅是一種地方稅,但是一些營業稅是由企業總部所在地徵收的,結果在全國各地開展業務,營業額很大的一些公司,其營業稅最終繳納到總部所在地政府,這對於非總部所在地是非常不公平的。這種狀況一直到「營改增」後營業稅消失,都沒有解決。現在,消費稅劃歸地方,將消費稅徵稅環節從生產和進口環節移到零售環節,就可以避免當年營業稅那樣的不公。

消費稅變為地方稅,將成為地方政府最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是地方最大的稅種。如果地方政府不切實改善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促進和提升消費活動,那麼,就會影響政府的稅收,影響政府職能的發揮。所以,消費稅劃歸地方,將徵收環節後移,也可以誘導地方政府增加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促進當地商業繁榮。當然,這種改變應該不會造成反向誘導,即各地政府都爭相去扶持商業,而忽視生產。雖然消費稅不在生產環節徵收,但生產環節仍然要貢獻增值稅,地方政府可以由此獲得一定比例的共享,而且發展生產首先能夠提供就業崗位,而促進就業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所以,可以合理推定,地方政府不會由於消費稅的後移而忽視生產。

但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也有不利影響,這些不利影響也應該被認真對待,努力克服。

一個不利影響是,這種徵收環節的後移會加大徵收成本。在生產和進口環節徵收消費稅,稅務部門要管理的主要就是為數有限的生產廠家和海關。因為廠家和海關數量有限,管理起來就相對簡單方便。如果將徵收環節後移到批發和零售環節,批發零售環節必然要多於生產廠家和海關,這樣可能會增加稅務部門的管理難度。如何減少徵收成本,當然需要認真對待。

另一個不利影響是,徵收環節後移,稅收總額一定會增加,很可能增加消費者稅負。消費稅額的計算方法是銷售額乘以稅率,而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應稅消費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顯然,從生產廠家再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每增加一到環節就必然要增加價格和費用,有些商品零售價遠遠高於出廠價。那麼,越到後面的環節,銷售額越大,稅額就越多。從政府來講,增加稅收自然是好事,但也可能增加消費者的負擔。所以說,徵收環節的改變可能意味著一次漲價。當然,由於價格彈性不同,增加的稅額也可能被經銷商消化一些,但總的來說,主要是由消費者承擔。這個問題,恐怕也是應該深入研究,把不利影響控制到最小。

此次消費稅改革,對於調整中央和地方的分配關係,增加地方財力,具有重大意義。此項改革完成後,地方政府有了穩定可靠的財源,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同時也可促進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這正是人們拭目以待的。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孫玉棟 梅正午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研究將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出臺文件和意見來推動和完善消費稅徵收環節的改革。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對白酒板塊影響幾何?
    消息面上,10月9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下稱「《方案》」),其中第三大項改革措施為「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此次消費稅的改革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徵收環節後移,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二是穩步下劃地方,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2018年進口產品消費稅、增值稅合計1.68萬億,考慮消費稅僅對部分商品徵收,1.68萬億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消費稅。目前消費稅收入全部歸中央所有,將增量消費稅下劃地方將為地方政府帶來新的收入來源。商品從出廠開始,經過流通環節最後到零售環節,銷售價格會逐步上升。如果稅率和計稅方式不變,將徵收環節後移會增加消費稅稅額。
  • 李書福代表:將汽車消費稅徵收後移至銷售環節
    來源:經濟日報全國人大代表李書福在本屆兩會上建議,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並實現中央與地方共享。「消費稅在我國的稅收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李書福代表說,2019年我國財政收入中,國內消費稅12562億元,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佔當期稅收收入8%。消費稅中,煙、酒、成品油、小汽車四大稅目佔了收入九成以上。其中汽車製造業全年消費稅逾900億人民幣,佔消費稅總收入的8%。根據現行的消費稅政策,除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徵消費稅外,其他小汽車均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
  • 高檔手錶等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你要多花錢了嗎?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張澍楠) 13日,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公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包括調整優化部分消費稅品目徵收環節,將高檔手錶、貴重首飾、珠寶玉石消費稅由進口環節後移至零售環節徵收
  • 消費稅徵收後移何時普惠汽車業?
    前不久,財政部在《關於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1570號(財稅金融類169號)提案答覆的函》中明確表示,下一步消費稅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目前正在按照國務院部署,逐個品目論證可行性和方案,統籌推進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改革。
  • 消費稅稅目表單列徵收環節,鋪路徵管環節後移
    西北政法大學席曉娟副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本次徵求意見稿稅率稅目表有一個新的變化,即在規定稅目稅率的同時,增加徵收環節的規定。根據消費稅生產(進口)環節、批發環節及零售環節分列稅率,明確不同稅目所在徵收環節對應的稅率,明晰同一稅目多環節徵收時不同的稅率。
  • 李書福:建議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李書福代表公布了《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 並實現中央與地方共享》、《適度放開「禁限摩」 科學規劃城市摩託車行駛》三項建議。
  •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稅收改革利好車市
    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促進車市消費。這對車市消費是長期的趨勢性利好,我們要堅定車市發展的信心。一、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如此將提高持有成本,降低去收益預期,擠壓出大量的社會存量房產,加大供給,遏制房地產的投資需求,促進消費,對車市是長期利好。二、研究將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
  • 消費稅「徵收後移」對投資的影響(以茅臺為例)
    來源:雪球昨天(2019年10月9日),國家印發《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消費稅改革的措施,主要改革的內容包括:1、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
  • 解讀|消費稅徵收環節未後移,但不意味著白酒行業高枕無憂
    白酒還在生產(進口)環節徵稅,稅率為20%加0.5元/500克(或者500毫升)。值得關注的是,《徵求意見稿》增加了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的表述,並授權國務院規定具體實施辦法。即「國務院可以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調整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和徵收環節,試點方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這一調整也符合之前「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的市場預期。
  • 石化領域人大代表建言成品油消費稅改革:後移到零售環節徵收
    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成品油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徵收,給一些不法分子偷稅漏稅以可乘之機,影響了國家稅收,衝擊了成品油市場。特別是在「地板價」機制下,部分市場化定價的非應稅化工品如芳烴類、異辛烷、MTBE等流向調油市場,影響了消費稅政策實際執行過程中的公平性、導向性。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及央地分成機制,都是近年來熱議的話題。
  • @各位消費者,消費稅徵收未來將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你買的「菸酒油車...
    每經記者:張鍾尹 每經編輯:陳旭本月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將「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
  • 消費稅改革將如何影響消費
    近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消費稅品目的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 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如果消費稅下劃給地方,還採取目前的徵收方式,將導致各地間消費稅極不均衡,因此徵收環節有必要後移至銷售環節。  消費稅改革的內容及影響  2019年9月,《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明確調整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關係的方案,消費稅方面則提出後移徵收環節和收入下劃地方的重大改革措施。
  • 成品油消費稅可能改為零售環節徵收 時間表未明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昨日報導稱,即將出爐的石化振興細則提出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消費稅將在零售環節徵收。記者昨日從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處獲悉,石化業振興規劃細則中明確提出將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由生產環節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但規劃中並未提及明確的時間表。
  • 中金公司:消費稅改革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宏觀此次消費稅的改革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徵收環節後移,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二是穩步下劃地方,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圖表: 消費稅是我國第四大稅收來源資料來源:財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如果稅率、計稅方式等其他因素不變,徵收環節後移可能提高總消費稅。商品從出廠開始,經過流通環節,最後到零售環節,銷售價格會逐步上升。如果稅率和計稅方式不變,將徵收環節後移會增加消費稅稅額。
  • 一財朋友圈·羅志恆|消費稅改革的影響與下一步方向
    但與增值稅不同,消費稅是價內稅,作為產品價格的一部分存在,影響產品價格,而增值稅作為價外稅,其稅基是包含消費稅的;消費稅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企業生產行為產生影響。消費稅徵收方式不同於增值稅環環相扣的方式,徵收環節單一,多數在生產或進口環節繳納,但金銀首飾、鉑金首飾、鑽石及鑽石飾品改至零售環節徵收,捲菸在批發環節加徵一道消費稅,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徵消費稅。
  • 國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 對A股的影響
    【國金策略李立峰】消費稅改革的思路與時間表,以及對A股的影響今上午A股投資者普遍問到了「消費稅」。經過與機構者反覆交流,我們認為對市場的影響如下。主要內容:1)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其中提到「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 消費稅改革將引導消費行為推動產業轉型
    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中賦予國務院調整消費稅稅率、出臺免徵或者減徵政策以及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的權利,為未來消費稅政策的調整以及立法後可能進行的消費稅改革預留了較大的空間。「《徵求意見稿》對於現行消費稅規定基本採取了平移處理,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消費稅政策的延續性,將消費稅立法對於企業及財政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