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為何難形成大城市?

2021-01-09 地圖情報員

01

四川盆地中部,主要是指遂寧、南充、資陽、內江、自貢等地,特別是遂寧,正好處在四川盆地的幾何中心。四川盆地中的兩座大城市成都和重慶分別處在盆地的西部和東部。

為何在四川盆地中部,沒能形成如成都和重慶一般的大規模城市呢?

首先,對於中學地理教科書的地形圖,我們可能有個較深的誤會。

△ 地理教科書上的中國地形圖

地形圖上,深綠和淺綠的分界是海拔500米,淺綠和淺黃的分界是海拔1000米。就是因為這個海拔分界,讓很多人對中國真實地貌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廣西。從這張圖來看,廣西大部分地區海拔都在500米以下,應該擁有充足的平整土地用來發展才對,但為什麼廣西經濟一直不行,廣西的真實地形是一馬平川嗎?當然不是!

▽ 這是華北平原的典型地貌:

▽ 這是廣西北部丘陵地帶的典型地貌:

上圖中這些廣西的小山包,海拔高度都在500米以內,所以在中國地形圖上面,顯示的全都是深綠色,看上去就像一大片平原一樣,但其實全都是丘陵山地,根本沒法發展大規模的農業和工業。

同理,中國地形圖上面的四川盆地,看起來全都是淺綠色,但其實全都是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的丘陵。只有成都附近,才有一塊相對平整的大片土地,因此形成了成都這個巨無霸城市。

▽ 這是成都平原的農村

▽ 這是四川盆地中心地帶的農村

02

那麼四川盆地真實的地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四川盆地由西部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中部起伏不平的川中丘陵和東部的川東平行嶺谷三部分組成。真正的平坦之地只有西部的成都平原。

下圖是整個四川盆地全貌,已經能看到裡面有很多破碎的丘陵了。然而,成都附近一馬平川。

▽ 四川盆地全貌

下圖是四川盆地的幾何中心遂寧、南充附近,全都是小丘陵。遂寧市區也是建在河谷中間狹長的平原上。

▽ 遂寧城區地勢

▽ 遂寧南充附近小丘陵

在這樣的土地上建設城市,難度不亞於在黃土高原上建。位於盆地中部的資陽、內江、自貢這些城市的城市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平整土地上。

▽ 丘陵上的城市——自貢

自貢因為出產井鹽,在古代內陸地區非常缺鹽的時代,成為了四川盆地中部富甲一方的城市。近現代鹽不再是稀缺品,自貢就衰落了,車牌照川C是自貢最後的榮光。

坐擁整個四川盆地內最大面積平原的成都市,自然而然地從古代就成為了四川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對東南方向支離破碎的丘陵產生了天然的輻射力。

03

以上只解釋了成都,重慶的情況就比較特殊。如果純粹按照地形來說,重慶的位置完全不適合建設大型城市。但是重慶之所以成為了另一座巨型城市,完全是因為水運優勢。要知道中國古代的交通運輸,以內河航運為絕對主導。

▽ 四川盆地水系(來源:地球知識局)

重慶的市區地形極其崎嶇,比四川盆地中部地帶的丘陵還要崎嶇,建設成本非常高。在現代乾脆就不平整了,直接在山上建高樓,挖深洞修地鐵,成了魔幻立體3D城市。

在古代沒有高速公路的情況下,崎嶇的丘陵自然阻礙了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但是古代有船。水流充足並平緩的河道,為古代的船運提供了便捷的天然交通網絡。水運時代的重慶和武漢,就像鐵路時代的鄭州石家莊一樣,迅速崛起成為了地區的中心城市。

四川盆地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嘉陵江,在重慶市區匯入長江。

04

有人一定要問,為什麼岷江匯入長江的宜賓和沱江匯入的瀘州都沒有發展壯大,而唯獨是嘉陵江匯入的重慶,成為了大城市?

這個仍然和地形有關。雖然對於河流交匯處而言,三座城市的地形都差不多,但是匯入的河流上遊形態就完全不一樣。以水運為中心的城市,在古代的輻射範圍,主要是由河流的通航能力和流域面積決定的。

岷江從都江堰走出大山,沿著四川盆地的西側,在樂山與青衣江和大渡河交匯,然後在宜賓匯入長江:

岷江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流域的一側,尤其是從樂山到宜賓的通航能力最佳的一段,緊挨著大山。在古代,川西的高山裡的人口數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地圖上大渡河和雅礱江那麼長,其實沿岸的人口數量在古代非常稀少,像是康定、西昌這些城市,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口才大幅增長的。

同時,這些大山裡的河流,落差非常大,水流速度很快,在建國後大修水電站之前,基本上沒有通航能力,在古代基本除了提供水源之外,在交通上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岷江雖然水量比嘉陵江大,但是流域面積卻相對較小,而且流域面積有一半都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高原山地,只能輻射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小片地區,這就導致了宜賓發展的上限,也就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

我們再來看看沱江流域:

沱江是一條更小的河,第一是流域太狹長,輻射面積不夠;第二是水量太小,通航能力不足,先天的自然條件就沒法在河口處誕生一座大型港口。因此瀘州也被排除在外了,發展上限和宜賓接近。

最後看看嘉陵江流域圖:

嘉陵江比起岷江和沱江,有其天然的優勢。首先它足夠長,一直延伸到了甘肅和陝西,其次因為涪江和渠江兩條次級支流同時在合川區(古名合州)匯合,它的流域是扇形的。

流域為扇形的河流天然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珠江。珠江分為東江、西江和北江三條河流,在廣州匯合,因此廣州在古代就成為了華南第一大城市。

▽ 珠江水系

北江和東江都比較小,但是西江輻射了從雲南貴州一直到廣西的一片面積非常大的地區。西江有很多支流,因此流域面積也是扇形的。加上秦朝還在桂林修有靈渠,連接了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更是大大提升了珠江的通航能力。

回過頭來說嘉陵江。嘉陵江流經的大片地區,地形都是丘陵地帶。丘陵地帶的河流,雖然河道比較蜿蜒曲折,但是高差很低,水流平緩,適合航運。雖然很難大規模建設城市,但是古代的小農經濟,發展一畝三分地的農業還是能夠養活大量人口的。因此嘉陵江流域的人口數量,在古代也是最大的。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岷江和沱江都在上遊,因此岷江和沱江流域的船,都可以開進金沙江之後順流而下漂到重慶,而嘉陵江流域的船要想開到宜賓或者瀘州去經商,都需要在長江上逆流而上,在古代開船要靠風帆或者划槳的情況下,逆流而上又是一筆很高的人力成本(四川盆地一年中絕大多數時候靜止無風)。任何四川盆地的人想要走水路往東出川,都必須經過重慶,重慶可以說是四川的東大門。

流域為扇形的嘉陵江,有著不錯的通航能力,在古代就擁有很高的人口承載力,因此嘉陵江匯入長江處的重慶,儘管地形不適合建城,但因為交通極其便利,能夠通過水運輻射整個四川盆地,靠著市場經濟自發地發展成了一座巨型城市。

相關焦點

  • 冬天的四川盆地為何不下大雪?
    相信很多在四川盆地生活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冬天的時候,位於盆地中的區域幾乎都不會有大雪天氣。比如,哪怕是下的雪還沒掉到地上就化了,成都人民們的朋友圈都會感嘆:成都下雪了!不要驚訝,對於冬天的成都而言,皚皚白雪和明媚陽光都尤為罕見。那麼,冬天的四川盆地為何不下大雪?四川盆地冷氣進不來、而熱量又散不開的氣候特徵,與其地理位置又存在哪些關聯?
  • 四川盆地比關中平原大幾倍,為何古人建都多選擇關中平原?
    除了面積廣闊,四川盆地還是一塊天生地設風水寶地,西部是高聳的橫斷山脈,南部是烏蒙山和雲貴高原,北部是岷山、大巴山以及秦嶺,東部是大巴山和巫山交匯,長江穿越盆地而過,盆地內有岷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從軍事防禦意義上講,四川盆地可謂之易守難攻,是建都立朝的理想之地。
  • 汪洋大海,大江西去,四川盆地發生了什麼?
    打開衛星影像地圖,會發現四川盆地四面環山,周圍的平均海拔高度比四川盆地要高出近五百米,那麼問題來了,水往低處流,地勢較低的四川盆地為何沒有成為大型湖泊呢?流經四川盆地的長江如何翻山越嶺,衝出四川盆地,向東而去呢?
  • 四川盆地:紅層盆地出「藍金」
    四川盆地曾有過顯著的海陸變遷,經歷了海盆、湖盆、陸盆的滄桑之變。從古生代到早三疊紀,四川盆地經歷過兩次大規模海侵。第一次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延續到3.7億多年前的志留紀,使當時的四川盆地不斷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紀末期,那裡發生了「加裡東運動」,使除了西部龍門山地槽外的其餘地區均上升為陸地。到了2.7億年前的石炭紀末,發生了範圍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被海洋佔領。
  • 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地區的「川東平行嶺谷」是怎樣形成的?
    四川省的地形分部可以分為東西兩部分,川西地區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越往西部總體海拔越高,從地形單元的角度來說,屬於我國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其中貢嘎山是四川的最高山峰,海拔為7556米。
  • 四川盆地是隕石坑嗎?它曾是世界最大湖泊之一,形成原因揭曉
    打開中國的地形圖,不少人對四川盆地的存在感到非常困惑。因為四川盆地背靠青藏高原,周圍不是高原就是高山,唯獨它是一個形狀接近圓形的盆地,如果跟周圍的地形結合起來,也很像一個巨大的環形山,因而一直以來就有人認為,四川盆地其實是因為小行星撞擊而形成的,是一個隕石坑,支持者還不乏一些專家和學者。那麼,四川盆地究竟是不是隕石坑,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四川中部縣城的深度遊結束了,孩子為何不想離開?
    暑期旅遊第四站:四川省中部一個縣城樂至縣,距離省會成都一個半小時路程。為何會選擇一個縣城進行深度遊?因為縣城的旅途有滋有味,幾天的旅程,看到了鄉村美景,感受到縣城的變化,品味到縣城的悠閒氛圍,品嘗到縣城的百味小吃。請跟隨我的鏡頭,來一次縣城的深度遊。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地形圖從四川盆地的大小來看,確實也只有這麼巨型的隕石才可能導致恐龍在全球範圍內滅絕,不然很小的隕石坑影響的範圍基本不是全球性的,比如在世界上存在很多隕石坑,但是這些隕石坑可以判斷出撞擊的隕石非常小,只有一顆隕石才能形成四川盆地那麼大的隕石坑,也只有那顆隕石才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災難,從這一點去看的話四川盆地真的有可能是
  •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為何歷史上蜀國定都於此而不選重慶?
    四川省面積約49萬平方公裡,西部是青藏高原,東部是四川盆地,四川省省會成都位於四川盆地的西部,距離青藏高原不遠。有人覺得奇怪,四川盆地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一說為20萬平方公裡),除去重慶直轄市佔據四川盆地東部外,剩下大部分都屬四川省。那麼,四川省的省會為何放在盆地西部的成都?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發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    △黃河三角洲示意圖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衝積平原。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
  • 四川盆地易守難攻,張獻忠為什麼很快就滅亡了?
    1643年,張獻忠率農民軍放棄長沙,從荊州沿長江溯流而上進入四川,攻佔重慶、成都,控制了四川盆地。然後在四川稱帝,建立大西政權。 圖-古蜀道示意圖 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優越,四川盆地位於長江上遊,東西南北四面環山,都是海拔1000米~3000米的崇山峻岭。
  • 四川盆地是怎麼形成的?看完驚呆我了!
    四川盆地又叫四川陸臺,地質結構歸於比較安穩的區域,但仍然通過兩次大規劃的海浸。第一次是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初步,延續到3.7億多年的志留紀,不斷下陷被古特提斯洋佔有,成了海洋盆地。5億到3.7億年前,大面積海洋盆地。
  • 被稱為「信封盆地」的四川盆地,地處內陸為什麼氣候卻十分溼潤?
    我國四大盆地發分布圖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中緯度最低的盆地,大約為30°N左右,西部靠橫斷山脈,北依大巴山,南臨雲貴高原,東依巫山山脈,盆地內部為成都平原,形態呈現為類似信封的長方形,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稱為「信封盆地」。
  • 中國四大天然氣盆地:打造西氣東輸工程,將惠及東部各大城市
    中國作為天然氣儲量豐富的國家,以塔裡木盆地、四川盆地、陝甘寧盆地、柴達木盆地為的四大氣都,每年為全國各大城市源源不斷奉上出環保、綠色的天然燃料。隨著人類生產資料的改進,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色發展的社會訴求是越來越社會的歡迎,低碳清潔的天然氣成為了重要的能源。位於中國中西部的四大盆地,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佔全國的72%。
  • 近期四川盆地的降雨天氣,什麼時候才能過去?
    據氣象部門統計,近一個月來,在四川的西部、西南部區域,總降水量普遍超過600毫米,在中部沿東北至西南一線的部分區域甚至超過1500毫米,大量集中性強降雨直接造成了長江第4號洪峰的出現。與此同時,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順著副高的邊緣,順利進入華北東部和南部、黃淮平原、東北中部和南部地區,在這些區域與來自北方的冷渦相遇形成一系列的強降雨。還有兩個區域受副高東退和北移的影響出現了強降雨的過程,一個是華南地區,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深入到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地,與周圍冷渦相遇形成強降雨,從而結束了華南大部分地區長達近1個月的高溫少雨天氣。
  • 全力推動中部盆地城市群加速崛起
    9月19日,我省召開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進會,吹響了中部盆地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開啟了太原、晉中、忻州、呂梁一體化發展的新徵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今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對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出重大要求。
  • 北方和四川盆地新一輪強降雨上線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北方及四川盆地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今日開啟,而第8號颱風「巴威」已在臺灣島以東洋面生成。此次降雨如何發展,哪些地區需格外警惕?颱風對我國有何影響?記者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進行解讀。
  • 被雪包圍的四川盆地,不下雪?
    據@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3-5日,隨著冷空氣不斷南下滲透,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四川中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一線。丁真的家鄉--四川甘孜州有可能下雪。△截圖據中國氣象愛好者#四川被包圍了,但......
  • 華北四川盆地等地有較強降水
    昨日,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和東南部、山西中西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東部以及浙江東部、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雨或暴雨,陝西榆林和商洛、山西呂梁和臨汾、河南南陽、湖北十堰、遼寧大連和丹東、吉林四平、浙江寧波和台州
  • 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哪個盆地最大?
    準噶爾盆地是準噶爾汗國的主要構成部分 ,稱得上是腹地 。 準噶爾汗國 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準噶爾盆地的地名卻留存了下來 。在我國第三大盆地就特別出名了,便是四川盆地 ,被稱作天府之國 。東漢末年 ,諸葛亮 在初出茅廬 時就給一無所有 的劉備 畫了一張 大餅 ,「益州 (四川盆地 )險塞,沃野千裡 ,天府 之土,民殷國富 ,將軍豈有意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