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有三個兒童節,其中兩個起源於中國!
1950年毛澤東第四次題詞:慶祝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與中國兒童節可謂大相逕庭。中國兒童節不分性別,只要是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兒童,都可過兒童節。日本的人偶日本的男孩節「子供の日」是由中國的端午節發展而來的。
-
中國的端午節,被日本人過成了兒童節,看看日本端午節幹什麼
就連起源於印度的佛教,都是通過中國才傳到了日本。唐朝時期,日本經常派留學僧到大唐進行學習,「端午節」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傳入日本。不過日本有「五月祭」的民俗,久而久之,他們的端午節就與中華大地上「正統」的端午節大相逕庭。日本的「端午節」叫什麼?
-
端午節,為什麼在日本成了「男孩節」?
作為一枚歪果仁,我最近才知道,原來,日本「男孩節」竟然跟咱們中國的端午節有著很深的聯繫。那麼,日本的「男孩節」有什麼來歷?日本的男孩節又是怎麼過的?今天,且聽我來說一說。日本的「男孩節」竟源自「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日本和中國一樣,也有端午節,被稱為「端午の節句」。
-
日本人的端午節是什麼樣?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一些習俗就已經傳入日本。南朝梁人宗懍撰寫的《荊楚歲時記》,就在那以後流傳到東亞諸國。傳入到日本的時間,大概是奈良時代初期,也就是中國唐朝時。日本通過派遣大量的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了許多諸如飲食、建築、禮儀、服飾等文化,這其中就有端午節、人日等習俗。
-
從中國傳到日本的端午節,反而過的更精彩!
端 午今天就是端午節啦,各位小夥伴們都吃粽子了嗎?其實不止國內,在日本也有端午節。那日本的端午節和中國端午節有何異同呢?一般認為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飛鳥時代(約始於公元593年,止於710年)由中國唐朝傳入。當地農民在農曆五月有一個被稱為「五月忌」的祭祀活動,後與中國唐代端午習俗的內容結合,開始形成具備日本本土特色的端午節。不過,端午節最早在日本是屬於貴族享受的節日,通常只在皇宮內搞一些活動,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在江戶時代以後。
-
日本的端午節竟然是兒童節!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原來中國的一些節日放在了新曆,這樣農曆的五月初五就被固定在每年的新曆五月五號,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節?!也就是男孩節,日語叫「子供之日」。所以5月5日既是日本國民的端午節,又是孩子們喜愛的「兒童節」(こどもの日)。
-
日本男孩節:一項起源於中國的當地特色歷史傳統
雖然現在有很多地方專門選擇一天作為祝福男孩的節日,但是真正意義上重視起來的是每年5月5日的日本男孩節。日本男孩節的起源其實日本男孩節跟中國還是有很大淵源的(好像很多都是哎)。早在公元834年,中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就被傳到了日本,雖然現在端午節比較流行的是划龍舟以及吃粽子,但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是放鯉魚形狀的風箏,這樣的風俗也就傳到了日本。
-
除了端午節,日本還有這些節日和中國的節日習俗完全一樣
同樣,在公曆5月5日,也是日本的端午節,日本人民在這一天也會有吃粽子的習俗。5月5日這天,大家小巷懸掛鯉魚旗,因為這天也是日本的兒童節(男孩節),是和端午節重合的。奈良時代之後的平安時代,中國端午節的粽子傳入日本,但只有日本皇式在端午節才能吃上這份來自中國的供品,後來才得以普及。而寄託的情懷也沒有被歲月侵蝕所改變,一樣也是願消災驅魔,祈願健康。
-
充滿童趣的日本端午節
大約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中國端午節傳到日本。 隨著日本的節假日普遍採用公曆,日本端午節也改在了公曆的5月5日,只有極少的地方還在6月5日這一天過端午節,在時空上與中國的端午節保持著最短的距離。 所以嚴格來講,日本端午節已早於我們過過了。不過,傳到日本的中式節日仍然保留了諸多的原汁原味中式元素,比如,在門戶上掛菖蒲和艾蒿、泡菖蒲澡、吃粽子等。
-
關於端午節,你其實並沒有那麼了解
端午節位於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列(其他三個是春節、清明和中秋),但其實我們對它的誤解,似乎較其他幾個節日為多。今天我搜羅了其中幾個有趣的事實,希望給你在團聚、吃喝、旅行之餘,可以一樂。·你不知道的端午節·1、為什麼粽子大多是四面體和立方體?
-
日本也過端午節,這些習俗和我們不同
今天就是端午小長假了,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2008 年被國家列為法定休假日,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是對民意的尊重,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過不過端午節呢?和中國的過法有什麼不同呢?這是很多同學非常感興趣的事情,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在平安時代後傳入日本。
-
第一次在京都非旅遊區住民宿,遭遇日本的端午節和男孩節,看看日本人如何過端午!
那時才知道,五月初的前幾天,是日本的公共假期,天皇的生日、憲法日和兒童節(端午節)湊一塊放假。中國的五一假期、日本的國假、韓國的勞動節和兒童節(韓國兒童節也是5月5號),東亞三國齊齊放大假,房間如何不緊張?
-
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何時?你知道嗎?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叫做端陽節、重午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與此同時,端午節還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因此,端午節具有著非常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
一幅介紹中華臺北兒童節的六一兒童節黑板報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
日本的兒童節是哪一天?-南京環亞新語言日語培訓
日本兒童節分為女孩節和男孩節,女孩節是每年的3月3日,男孩節則是每年的5月5日,另外11月15日的「七五三」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叫做「兒童日」(日語:こどもの日),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
-
端午節起源於佛典
2020年6月25日,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
環遊世界:世界各國兒童節時間、風俗介紹
1、中國——6月1日、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並宣布廢除國民黨政府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國二十年(1931年),「上海中華慈幼協會」發起建議,希望政府規定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隨後,教育部制定了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隔年的4月4日實施。
-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中國古代有沒有兒童節?
1949年,新中國剛剛一成立,「六一國際兒童節」便正式被確立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那麼在中國古代,有沒有屬於兒童自己的節日呢?小編使勁的翻閱古籍史書,很遺憾地告訴小朋友們,或者過兒童節的大朋友們,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專門的兒童節的。
-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過端午節的,是誰傳過去的?你可能想不到
在歷史上,日本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從春秋時期開始,就有吳國、越國的移民漂洋過海遠抵日本,他們是第一批影響日本文化的中國人。唐朝時期,日本熱衷中國先進的文化與文明,派遣大批使臣赴中國學習,他們歸國後,為日本帶來了更多的中國文化。日本也過端午節,他們的端午節,與中國有相同也有不同。
-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起源於什麼時候?上古祭祀活動?
今日看到有人在網絡提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民間節日嗎?六甲番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奇怪,有誤導的嫌疑,傳統節日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有什麼關聯?這是要給傳統節日貼上什麼標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