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評論丨Airbnb發力中國 短租市場的「戰國時代」來了?

2020-12-12 第一財經

嘉賓介紹:

戴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旅遊產業經濟、旅遊企業管理,主持全面提升旅遊業發展質量研究、中國旅遊經濟運行監測與預警研究、全國遊客滿意度調查等國家級研究項目、各級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委託課題70餘項,專題演講800餘場。

馮陽松—易觀亞太執行總裁

易觀亞太執行總裁,17年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從業經驗,在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2007年易觀提出)、「網際網路+」(2012年易觀首創)、網際網路+三大戰役:賣貨聚粉建平臺(2013年)的大潮下,幫助各行業優秀企業實踐網際網路戰略的轉型加速升級。

新聞背景

上周,住宿類共享經濟的「鼻祖」Airbnb在官網正式對外宣布Airbnb中國誕生,將把用戶個人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自12月07日起儲存和處理中國用戶信息。這意味著Airbnb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將中國的出境遊遊客導入其在國外的短租和民宿資源,而是真正開始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根據Airbnb官方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50萬中國旅行者曾在國外使用過Airbnb,在Airbnb的出境遊用戶中,2015年來自中國的出境遊用戶增長了500%,這也使中國成為Airbnb成長最快的出境遊市場之一。其實自今年9月份起,Airbnb便開始加快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分別與深圳、重慶、上海、廣州4個城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而Airbnb在入住中國後,還將面臨著來自途家、去哪兒、小豬短租等中國本土短租平臺的競爭。

觀點提煉

看好Airbnb在中國的發展嗎?

馮陽松:我總體的一個感覺是說歡迎進來,但不看好它在中國的發展。如果簡單來講就是第一個從過往的歷史來看,國外的巨頭除非它是提供標準品,無論是IT企業還是說像蘋果,他們在中國還是相對成功的,網際網路類的,總體上還是服務業,非標服務,沒有一家國外的公司在中國能站住腳能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是非標,中國的特點,中國有中國人的這種特殊的需求,政策法規,國外它還是高傲的,不願意為中國做改變,所以總體上不看好。

哪些地區的市場可能最先得到發展?

戴斌:實際上真正有潛力的我們還是看好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因為這部分市場我們注意到很多休閒客來這些地方,住一般的酒店價格會比較高,而且這部分年輕人體驗生活的訴求比例也是比較高的,北上廣的房間供給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感覺這部分市場應該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也有可能是一線的品牌市場,真正的基礎我認為還是在大城市。

文字回顧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首席評論。

Airbnb在中國的正式成立,一方面讓人不得不聯想起很多國外的領頭羊企業進入中國的境遇,另一方面面對同類的在中國已經存在的企業,他們之間的差異在哪裡?之後會走向一個什麼樣的格局?我們先來看一段小片。

主持人:歡迎兩位的到來,我們知道Airbnb是在2015年8月份的時候進入到中國,那個時候中國人出境遊是可以選擇Airbnb的,在今年的11月2號,Airbnb中國正式成立,也就是說外國人來中國,或者中國人在中國,都可以選擇中國人的這個居民提供的房子了,戴老師我想了解的就是這一年多的時間裡,Airbnb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現在才宣布正式成立Airbnb中國呢?

戴斌:我相信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進入一個市場,是企業基於政治、商業各種方面的原因綜合考量以後做出的一個決策,在這個時間點上正式以商業存在的方式在中國向國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我想可能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們國內市場的需求在不斷的擴大,去年2015年我們國內有40億的國內旅遊人次,我們有1.3億人次的入境旅遊人次,創造的旅遊消費達到了4萬億人民幣,這是個龐大的數量。而與此同時,我們市場從供給方面來看,我們的星級飯店只有1.2萬家左右,但是我們的住宿機構很大,有30萬家左右住宿機構,還有更大量的數以百萬計的鄉村旅遊的住宿設施和城市的民居住宿設施,那麼更重要的是我們全國有6千萬套已經可以使用,但是實際上沒有人入住的民居房屋。所以從市場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講,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已經形成了。

那麼第二個方面,我們看到國內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湧現出了像途家、還有去呼呼這種我們稱之為非標準化住宿的業態,而且事實上也在慢慢慢慢的成長起來了,像途家已經成為獨角獸的公司,在國際國內的財經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應該說有人在試水,已經做得比較成功了。

第三個方面,我相信從去年開始,中國正式提出了包括共享在內的五大發展理念,這是我們國內的理念,那麼在共享理念下,對共享經濟的發展勢必會迎來一個高峰期,所以從市場從商業和政治和治國理念大的環境去講,我覺得Airbnb可能認為進入中國的時機成熟了。

主持人:所以我覺得戴老師剛才這一番講述是我們描述了一下國內現在短租行業的市場到底是什麼樣子,以及它的發展前景,能聽出來您的語氣也是非常的看好,那為什麼Airbnb它要花一年的時間來準備呢?因為這一年的時間裡,其實我們的中國很多本土企業已經在分這杯羹了,他們現在進來會不會比較晚呢?馮老師您的觀點。

馮陽松:我想是這樣,如果真的有競爭力的話,中國市場很大,現在進來也不晚,當然主持人問是不是看好Airbnb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我總體的一個感覺是說歡迎進來,但不看好它在中國的發展。如果簡單來講就是第一個從過往的歷史來看,國外的巨頭除非它是提供標準品,無論是IT企業還是說像蘋果,他們在中國還是相對成功的,網際網路類的,總體上還是服務業,非標服務,沒有一家國外的公司在中國能站住腳能成功的。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是非標,中國的特點,中國有中國人的這種特殊的需求,政策法規,國外它還是高傲的,不願意為中國做改變,所以總體上不看好。

主持人:您對Airbnb進入中國觀點是比較悲觀的,我們再回到Airbnb本身的這家企業,先不說它進入中國會怎麼樣,它從2008年創立一直到現在,其實已經在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拓展這些地方了,所以說它這個成績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我們也看見它的成長一直就是伴隨著監管,可以說是非常的嚴格,尤其是最近我們也了解到他們好像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而且他們危機可以說發生在他們的誕生地——美國,隨後其他國家也開始進行了一些政策的打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戴斌:我覺得第一任何一個創新,都會遇到傳統勢力的強烈的抵抗,你的影響力越大,抵抗的力度也就越大,就像我們看Uber網約車,它每到一個城市計程車司機就罷工,司機一罷工他的股價就往上越跳一級,所以這兩股力量在互相博弈,我們回到Airbnb,它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引起了包括紐約、巴黎等很多國際城市上的監管方面的打壓,我想,一它的力量已經足夠大了,它已經足夠影響到傳統的旅遊住宿市場,就是我們講的酒店。

主持人:觸及到他們利益了。

戴斌:對,因為海外市場過去的分工是很清晰的,30天以上視為租賃市場,酒店是按照間業來出售的,我們過去的民宿,利用民間的居民住宅進入到住宿市場,面臨著兩個法律方面的挑戰。第一,我作為民用住宅,可不可以轉化成商業住宅,無論在中國還是海外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主持人:這在監管上還是一個空白。

戴斌:對,沒有人說它行還是不行,但是過去來講肯定是不行的,未來行不行,沒有人來背書。

第二個,這部分企業,租賃到海外去的,已經300多萬人使用過Airbnb,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這些人用完之後他勢必就不會住酒店了,那就意味著酒店的市場需求拉低了,酒店業的協會、工會、商會就會向政府部門施壓,要遊水,要管它,因為它不是傳統的住宿業。

我們也看到了Airbnb也在向聯邦法院提出上訴,就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博弈,這是個好事情,對於一個大家說不清的問題,通過公眾的討論,通過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多元利益主體的博弈,我相信這是個歷史的進步。

主持人:博弈帶來的結果就是多方受益,因為現在我們也聽見了國外有很多抱怨的聲音,希望通過這些事情也能夠把一些好的元素帶到中國來,屏除掉在國外發生的不好的事情。那麼我們也知道住宿共享市場,剛才已經提到了,其實可以分為三個場景,一個就是中國人到外國人,外國人來中國,還有中國人在中國,李開復跟您的觀念差不多,他提到Airbnb在中國發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中國人去外國出境遊還可以,但是外國人在中國,或者中國人在中國,就不大可能了,您是不是非常贊成這個觀點?

馮陽松:我認為差不多,Airbnb聰明一點側重於做前面兩塊,中國人出境,老外到中國,來住中國人的房子,我認為這是它的特色,因為這裡面實際上從是一個全球範圍內的一個供給,或者說需求的一個匹配。而中國人在中國旅遊,我認為它真的沒機會。

戴斌:從市場上來說,多一個市場主體,對消費者就會福利的增加就多一種可能性,我們當然希望任何一個市場是一個競爭的市場,當然從本土心理上去講我們希望像途家這樣的本土企業能夠成長的更快,能夠有一天也到國際上去。但是我們對它們的感情上的希望發展的更好,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封閉,我們希望Airbnb進來,這是一個態度問題,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當我們市場開放的時候,企業進來,能不能佔領這個市場,這是你的事情了,這裡面可能會面臨到外國人入境市場,我們去年1.34億的入境人次,我們旅遊過夜人數,不到6千萬,這部分市場是不是可能會成為Airbnb的潛在的客源市場呢?從國內來說,它運營的理念,我們說潛在的房間供給量是6千萬套,一套按照兩室一廳來算,1.2億每天的可供房量,這個量我相信對Airbnb是一個最重要的客源市場。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第一,我們歡迎它進來,第二我們給它分析這個市場空間是有的,第三至於它如何對非標準住宿市場用它在海外的商業模式,怎麼跟中國的國情結合,我相信他們有自己的布局,他們本土化的團隊構建方面已經做了相應的調整。最終能成還是不能成,這是市場選擇的問題,但作為我們這樣的機構,我們歡迎它進來。

主持人:但是我們也通過觀察發現,很多國外的領頭羊企業,進入到中國之後,可以說是結局都不是很好,雖然很多我們現在本土做的成功模式都是從國外借鑑來的,但是最後成功的仍然都是我們本土的企業,像滴滴,還有淘寶等等,那麼Airbnb到底要發揮自己什麼樣的優勢,或者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才能夠和我們本土的這些企業進行競爭呢?

馮陽松:它專注於跨國這麼一個匹配,另一方面如果它真的要在中國有所作為,它必須看到中國跟國外這兩個市場的主要差異點在哪裡,它必須要了解這個,把這個差一點能夠針對性去解決,我覺得還是有一丁點的可能性,差一點在短租、共享領域,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中國跟國外相比,中國的信用體制跟包括實名社交體制是做的不夠,所以信用,因為你又是一個非標的,這裡面對中國一定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要去解決的。Airbnb能不能去解決,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中國國情,我自己認為,我說的不一定對,這個行業不僅僅是跟旅遊相關,好像跟房地產也有一定的關係,中國人民平均的住房面積還是人口多,面積少的,所以在中國有沒有國外這麼多閒置的,因為共享經濟一個核心有閒置的有價值的資源共享出來,所以在中國這個特點怎麼解決。

主持人:總之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同時要本土化,那就必須要了解中國的市場,我們先進一段廣告。

歡迎回來,其實像我自己去旅遊,去日本去臺灣的時候,我跟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日本、臺灣那邊的民宿很有特色,正好可以體驗一下當地的特色,但是到其他地方的話還是會選擇酒店,所以我想問的是這個短租行業在中國有多大的市場?這個規模這個潛力有多大?

戴斌:首先標準住宿市場還是一個本地市場,我想是一個基礎市場,多數人出去第一選擇還是酒店市場。但是我們感覺到願意選擇Airbnb這種非標準住宿的人群在上升,它的增速是快於我們傳統的住宿的,比如出境市場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了,去年2015年我們官方發布的數字,出境旅遊年度的同比增幅是9.8%,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同比增幅是4.3%,就是說增速在逐漸回落,但是這部分人群中間我們看到推動增長最快的是什麼?是年輕人的市場,是休閒市場,是到一個城市到一個國家待下來住三天住五天甚至更長時間,這個市場在增加,我說這些意義是什麼呢?短租市場的基礎在增厚,儘管它的量,一個是1.8米的,另外一個1.1米的,但是我們看到1.1米這個小孩成長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我感覺到在短租的市場上,應該說是未來旅遊住宿市場創新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個領域。

主持人: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其實現在中國人在中國旅遊,去廣西、雲南或者江南一些小鎮,現在習慣做民宿,做的也是比較好的,是不是這些地區會發展的比較好,會有一個帶頭的楷模的作用?

戴斌:您剛才提到這些地方,有些民宿、民居發展的並不好,實際上真正有潛力的我們還是看好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主持人:為什麼呢?

戴斌:因為這部分市場我們注意到很多休閒客來這些地方,住一般的酒店價格會比較高,而且這部分年輕人體驗生活的訴求比例也是比較高的,北上廣的房間供給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感覺這部分市場應該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也有可能是一線的品牌市場真正的基礎我認為還是在大城市。

主持人:所以戴老師認為中國人在中國這塊市場也是很有的做的,馮老師怎麼看?

馮陽松:戴老師很權威,我這邊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如果從房地產的角度來講,從政策風險考慮,一二線城市房價已經很高了,如果是短租,我自己認為無論是要去租房,實際上把租房的供給進一步去需求變大,或者閒置的房我再去作為投資客我變成短租了,總體上來講我認為好像會不會不便,我只是提出問題,本身大城市裡供給就不夠,會不會進一步推高房價,這個我們從國計民生角度來講,政府是不是更多的要關心一下,我提出這個問題。

戴斌:從道理上講肯定會推高房價的,因為需求在增加,我在自己用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一塊商業用途,我的動力更足了,推高房價,從邏輯上會成立的。

主持人:其實已經發生了。

戴斌:很多國家會推高房價。

主持人:租金也在漲。

戴斌:對,這個問題會不會成為對它進行更嚴厲制裁的理由,我覺得可以再研究,從道理上來講對房價的提高是有正向影響的。

主持人:好,我們來共同期待Airbnb到中國來會有什麼表現,以及後續的發展如何,我們都會共同關注。

相關焦點

  • Airbnb借力支付寶 搶佔短租市場
    自今年上半年,愛彼迎(Airbnb)公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一系列新計劃後,可謂動作不斷。近日,Airbnb與支付寶聯合推出「旅行儲蓄」,進軍中國短租市場。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市場龐大,當前短租市場一直被途家、螞蟻短租等佔據。此番Airbnb與支付寶合作,其中一個主要目的便是借力切入中國市場。
  • 短租四大競品分析|兩年了,Airbnb在中國還好嗎?
    本文作者將通過分析中國短租市場現狀,對比四大短租產品的情況,總結出Airbnb在中國市場的優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市場規模艾瑞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7.8億,較去年增長106.1%。預測2018年整個短租市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169.6億元,幾乎是2016年的兩倍,同時增長率較2017年環比增長35.5%。短租交易規模將越來越大,短租市場前景在中國可以說是無限好。
  • Airbnb中國推新業務 小豬途家發力海外
    繼發布十周年戰略之後,在線短租平臺Airbnb(愛彼迎)昨日宣布最新戰略正式落地中國,推出了"Airbnb Plus"房源,並啟動愛彼迎房東學院。此外,3月13日,小豬短租宣布與Booking Holdings Inc.旗下的全球酒店預訂平臺Agoda達成合作,發力海外。在線短租平臺在國內國外加速拓展業務。據Airbnb創始人柏思齊介紹,Airbnb的四大戰略支柱包括推出四種全新房源類型、全新的房源分級、Airbnb主題房源及升級版"Superhost(超讚房東計劃)",以及全新會員獎勵計劃。這些功能將陸續在中國上線。
  • 民宿短租競爭將入下半場 流量不再稱王
    端午節假期來了,民宿短租平臺上,熱門房源再次一房難求。途家民宿平臺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假期民宿預訂量預計同比增長180%以上,熱度有望超過五一。不斷攀升的市場需求,使得近年來民宿業入局者不斷增多,熱門城市的民宿房源正在趨近飽和,在熱門城市民宿間進行白熱化市場爭奪的同時,隨著線下託管模式的引入和2019年集中提出上市,民宿短租平臺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 Airbnb發力中國市場 論如何做個會賺錢的好房東
    Airbnb發力中國市場 論如何做個會賺錢的好房東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5-08-19 摘要:8月19日美國在線短租巨頭Airbnb宣布,引入紅杉資本中國與寬帶資本兩家中國戰略合作夥伴
  • Airbnb短租模式,為何在中國火不起來?
    Airbnb短租模式,為何在中國火不起來?  Airbnb成立於2008年8月,將自己定義為一個旅行房屋租賃社區,曾被時代周刊稱為「住房中的EBay」。作為世界短租行業的領袖,Airbnb目前已經覆蓋192個國家,超過34000萬個城市,估值已經達到300億。
  • 評論:國內短租適合先HomeAway後Airbnb模式
    搜房網COO、遊天下負責人劉堅  日前,易觀智庫發布《中國在線租房市場研究報告》稱,經過2011年的起步,2014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28.87億元。毫無疑問,在線短租在國內是一個新興領域,同時,更是一個引人想像的市場。  作為海外成熟模式的又一群COPYCAT,國內的在線短租創業者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法則?巨頭進入市場後又將面臨著怎樣的機會和挑戰?本報邀請了眾多業內人士共同探討。
  • 2019年中國「短租市場」超級數據:途家、Airbnb、小豬誰是老大?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旅遊人次達47.2億次,同比增長11.4%,住宿需求量巨大,民宿行業的市場潛力巨大。  途家與Airbnb並駕齊驅,民宿行業進入戰國末期:在線民宿預訂行業通過巨額資本投入快速擴張階段已經結束。
  • 短租民宿安全隱患不斷 Airbnb再現隱藏攝像頭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Airbnb在中國的競爭者螞蟻短租也被曝出了負面消息。有媒體稱,今年7月,一位名叫畢然的房東通過在線短租軟體螞蟻短租將自己位於杭州的一套婚房出租給一對年輕夫妻。6天後,當畢然回家收房時,卻發現家中物品所剩無幾,除了大件家電和家具外,小區監控顯示所有日用品都被已租客搬空,包括廚房用品和床上用品,甚至還有衣櫃裡的衣物,損失共計2萬元左右。
  • 以Airbnb等平臺為例,探索網際網路短租市場的未來
    本文將針對網際網路短租市場,通過回顧 Airbnb 興起時其創始人的關鍵做法、分析短租房源的類型/優勢和房客群體、從宏觀數據角度分析市場狀態,對短租市場做一遍梳理;然後重點分析行業存在的問題、大平臺的近期動作及其背後的發展思路;最後綜合整個各項因素,提出關於新平臺的發展思路。
  • Airbnb聯合創始人及首席戰略官Nathan Blecharczyk:2020年中國將...
    聽到《財富》雜誌高級記者亞當·拉辛斯基的發問,網際網路短租平臺Airbnb聯合創始人及首席戰略官Nathan Blecharczyk不假思索地說,「我認為我會選Airbnb。」看好中國短租市場發展舉著「共享經濟」大旗,網際網路短租平臺Airbnb(中文名稱:愛彼迎)在全球迅速躥紅。12月5日,Nathan Blecharczyk來到廣州參加2017年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與兩年前在韓國首爾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相比,Nathan如今在舞臺上的表現已自如很多。
  • Airbnb、美團兩巨頭入局,民宿短租的風口能吹起來麼?
    隨著Airbnb和美團的入局,短租正迎來新的機會,但仍要面對長久以來的靈魂拷問:如何提高頻次和規模,從極為成熟的酒店市場搶食更多的蛋糕?Airbnb出招了2015年,Airbnb就宣布要正式入華。但和它在全球的知名度相比,中國區的成績從來都沒有站上及格線。2年多的只聞空響不見水花,使得Airbnb在國內的短租市場存在感微弱,幾乎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 短租Airbnb起了11個中文名,最終發布的「愛彼迎」有點一言難盡
    美國短租平臺Airbnb真的打算在中國好好「淘金」了,進入中國兩年後,他們終於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2017年3月22日,前一天剛剛在復旦進行演講的Airbnb聯合創始人、執行長(CEO)兼首席社區官Brian Chesky(布萊恩·切斯基)在上海正式宣布了該平臺的全新中文品牌名稱,他背後桃紅色的背景板上印著Airbnb的新LOGO,原本的英文名下排列著三個中文字:愛彼迎。
  • 淺談短期民宿房東的構成以及民宿的市場
    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短期民宿市場也在不斷的壯大,它們也時刻在準備迎來行業的爆發。本文主要是結合目前中國短期民宿的現狀來談談,民宿房東的構成,以及它的市場現狀和未來如何發展。airbnb幾次進入中國,發現水土不服就說明中國與國外民宿短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迫使airbnb進入中國必須做出改變。國外的思想比較開放,沙發客文化盛行,國外建築風格和裝修風格極具個性化,再加上良好的信用體系和開放的思想文化,為國外的短租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國外的大多數人有度假的習慣,短租民宿的個性化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而這種需求是酒店無法滿足的。
  • Airbnb正式進入中國,除了開始規模性招聘外還有哪些新動作? | 獵雲網
    )】2月27日報導2016年12月初,Airbnb官方發表文章,宣布Airbnb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15年8月,Airbnb就曾宣布已經與紅杉中國以及寬帶資本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共同遴選中國區執行長,以拓展中國市場。如今,Airbnb團隊正式落地,開始大規模的招聘。Airbnb成立於2008年8月,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人們可以通過網站、手機或平板電腦發布、發掘和預訂世界各地的房源,用戶分布在全球191個國家的34,000多個城市。最新估值超過 300 億美元。
  • Airbnb上市創紀錄,中國Airbnb在哪?
    自2015年Airbnb進入中國以來,國內共享住宿領域就形成了愛彼迎、途家、小豬三足鼎立的局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助理李彬分析指出:美國與中國共享住宿市場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二者都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市場的容量和市場規模,但同時無論是經濟水平、社區管理、政策監管等方面均有不同,也表現出不同的發展階段特徵。
  • 來了中國兩年還不火,改叫「愛彼迎」的 Airbnb 能講個什麼故事?
    對於矽谷那些有著最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公司而言,在中國的生意從來都不好做,無論是愛彼迎、領英這樣的網際網路新貴,還是賽百味、任天堂這樣的巨頭,在中國市場都或多或少遇到了阻力。我們將用 4 篇文章,來談談這些在華水土不服的「外來和尚」們。
  • 短租巨頭Airbnb投資印度最大經濟連鎖酒店
    短租巨頭Airbnb愛彼迎開始越發頻繁地將手伸到了酒店領域。4月2日,有市場消息稱Airbnb將投資印度酒店集團OYO。Airbnb向澎湃新聞確認了這一消息,Airbnb愛彼迎房源業務總裁Greg Greeley稱,「此舉旨在為人們提供更為豐富的旅行體驗。」OYO是印度最大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
  • 在評論中公布客人姓名?Google與Airbnb、TripAdvisor等有分歧
    Vacasa首席分析官兼收益負責人Scott Breon說:「 Airbnb和TripAdvisor的品牌實力可能足以彌補用戶生成的內容/信任信號的損失。它也可以是一個A/B測試由市場內的供應商——未經Google協調。」圖1:一條在Google度假租賃頁面上的Airbnb用戶評論。
  • 「新租房時代」:剖析長租公寓和在線短租的優勢和未來
    自如的40億融資不僅刷新了中國長租公寓行業最高單次融資的紀錄,也讓資本市場對長租公寓的潛力有了更深認知。就在不久前,同為租房市場的中堅力量——在線短租也刷新了新的融資記錄,比如國內外同時發力的途家,比如已坐擁60萬套房源的木鳥短租,都拿到了不菲的融資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