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農村有很多的池塘,夏季乾旱的時候就可以去裡面挖泥鰍,但是人們卻很少吃。那個時候樹林裡面也有很多的斑鳩,因為身上肉少不受人待見,只是把捉泥鰍和打斑鳩作為一種娛樂的方式。然而農村的老人有句話這麼說: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泥鰍在西歐地區,人們稱呼它「氣候魚」。因為不僅可以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一旦水中缺氧,就會躍出水面用口吞入空氣。遇到夏季乾旱的時候,便會鑽入泥土中,僅僅依靠少量的水分就能存活,全靠腸呼吸來維持生命,是不是非常的神奇?
農村老人所說的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指的兩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特別是泥鰍,由於肉質細嫩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屬於大補之物,適宜各類人群食用,一向有「水中人參」的美譽。特別是與豆腐一起,更是人間美味。
而斑鳩對於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不陌生,甚至小時候都抓過。斑鳩怕冷,平日棲息在山地或平原的樹林,主要在樹林邊緣、耕地附近數隻小群活動,秋冬寒冷的時候就遷至平原。由於肉質細嫩,口感好,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泥鰍其名。
可惜現在由於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導致生態惡化,在農村已經很難發現這兩者的蹤影。有人通過人工養殖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但口感肯定與小時候的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