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年味變淡還是變濃了?老農民的一席話,讓人醍醐灌頂!
每一個新年,都是這360天交替的節點,我們向過去揮揮手,說一聲永別了;然後張開我們的雙臂,去迎接美好幸福的明天,就這樣周而復始,一直未曾改變。然而有些人說現在的年味味變淡了,可是有人卻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濃厚了。到底是誰說得對呢?聽了村裡百歲老農民的一席話,讓人醍醐灌頂,覺得非常的有道理。
因為我們小時候對過年的盼望,就是為了一身新衣服,或者是一些好玩的玩具,以及父母能夠給買一些好吃的糖果,所以每當到了冬季的時候,都是掰著手指頭數,天天盼望著大年這一天。確實到了這一天,即使平時再節儉的人家也會大方起來,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也會捨得花錢去買,這在平常素日,這種浪費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些農民,特別懷念那時候的日子,認為那個時代過年的年味很濃。眾所周知,那時候農民日子並不好過,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是省吃儉用,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捨得大手大腳。因此那時候過年看起來喜慶又熱鬧,每個人臉上都流露著滿足的笑容,過年互相打招呼問好,都起沉浸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然而年節一過,很多人家種地都要靠借錢,所以在大家的印象裡,過年這段時間既開心又快樂,所以總感覺到那個時期的年味特別濃。
而另外一些農民認為,現在的年味比從前更加濃了,因為過去過年只是為了吃吃喝喝,而現在還能看到新年聯歡晚會,農民也能夠組織各種文體活動,而且形式更加豐富,甚至農民也可以合家出去旅遊。當然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是現在農民富了,這一切很多農民家庭都能夠做到。因此這些農民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濃了,過去和現在幾乎是無法相提並論,兜裡有錢了,農民才能夠選擇各種不同的過年方式。
到底是年味變淡還是變濃了?這個話題在這幾年農民經常爭論不休,一直都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有些農民堅持說現在的年味變淡了,而有一些農民也固執地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濃了。那麼到底誰說得對呢?百歲老農民的一席話,讓人醍醐灌頂。
老人說:因為現在是歷史上,農民遇到的最好時代,所以才有了爭論的話題,有人認為年味變淡,有人認為年味變濃了,這都是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俗話說得好:「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覺得年味變淡了的人們,是因為他們喜歡吃吃喝喝喝,更喜歡過年的熱鬧鬧氣氛,而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天天都像過年,所以這些人就覺得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老人接著說:而那些說現在年味兒越來越濃的農民們,是因為他們對生活品質,提出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吃穿上,而是多元化。一家人趁著過年這段時間,不僅享受了家人團團圓圓這種天倫之樂,而且在這個資訊時代,一個電話就可以拜年,節省了很多繁瑣的禮節,因此也放鬆了自己,能夠更好地享受這段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聽了百歲老人的一席話,大家確實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啊!之所以有人覺得過去的年味特別濃,也很隆重,那是因為他們在平常的日子過得不好,只有這幾天才能夠享受。之所以有人覺得現在的年味更濃,那是因為這些農民認為,現在過年不僅僅是為了走親訪友,而是喜慶佳節的形式已經多樣,不再拘泥於表面風光,而是能夠更加的享受生活。
你認為到底是年味變淡了,還是年味十足變濃了?聽了百歲老農民的一席話,你有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嗎?說出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