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人的隔離島 孟加拉重新安置難民目的地卻是荒涼無人沙洲

2020-12-11 四川人在香港

2020年12月,孟加拉當局啟動重新安置計劃,已將1600名羅興亞難民送往巴贊查爾島。

孟加拉3日開始大規模執行羅興亞難民的重新安置計劃,最新的難民營地點卻是一個遺世獨立的貧瘠無人島,羅興亞難民與人權組織都曾表達憂慮,孟加拉政府卻不顧他們的意願強行安置,已有約1600位難民被送往島上。

無人島難民營環境堪憂

孟加拉政府4日已啟動羅興亞(Rohingya)難民安置計劃,約1600人被送往位於孟加拉灣吉大港外海的巴贊查爾島(Bhasan Char),並稱已經獲得所有難民的同意。

問題是,巴贊查爾島是個2006年才由淤泥衝積而成的無人島,面積約300平方公裡,而且海拔只有幾公尺高,極易受到熱帶氣旋侵襲。早在2017年傳出當局有意把部分難民安置在此時,人權團體與聯合國都紛紛表示擔心,把數十萬人移到對外聯繫僅靠船隻的小島上,恐怕會釀出更多人道災難。

孟加拉目前收留了至少70萬名羅興亞人,他們是在母國緬甸遭受迫害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緬甸軍隊從2017年開始大幅清洗羅興亞人,迫使他們穿越孟緬邊境,目前多數都居住在當地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地區,也讓該地成為世界上最擁擠的難民營。

違反難民意願強行安置

不少羅興亞難民曾透露不想移居至島上,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訪問了12個羅興亞家庭,他們都在安置名單上,但都不願意前去。聯合國(UN)則表示他們對安置地點所知有限,也沒有涉入此計劃。

孟加拉外交部長莫門(AK Abdul Momen)3日表示,政府「不會強迫任何人去巴贊查爾島,我們堅守這個立場。」

羅興亞人口約100多萬,15世紀起定居在緬甸西北部若開邦(Rakhine),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在上個世紀被緬甸當局認定為孟加拉非法移民,剝奪了公民權與教育權。近年羅興亞人與緬甸軍方衝突不斷,最終導致緬軍暴力掃蕩,殘忍殺害、虐待羅興亞男女老幼,遭聯合國批為「種族滅絕」。

一名55歲羅興亞婦女拉席達(Rashida Khatun)10月份告訴BBC,孟加拉政府早已開始實施安置計劃,今年年初,他的孩子就是最早被帶走的306人之一。這306人試圖透過海路逃離孟加拉,結果被當局抓到,而且政府禁止他們接受採訪。

12月3日,也有一名31歲難民告訴記者:「他們硬把我們帶來這裡,三天前我聽說我們家在名單上,我就從營區逃跑,結果被抓來這裡。」他當時正坐在駛離科克斯巴札爾的巴士上。

孟加拉主管難民事務的負責人穆罕默德(Mohammad Shamus Douza)仍堅持,獲得重新安置的人都是自願的。

「他們去那裡很快樂,沒有人被強迫。政府已經處理了所有麻煩事,包括他們的生活條件等等,」他說。

孟加拉在巴贊查爾島興建的羅興亞難民營,預計將容納10萬人。

疑似遭受虐待

今年稍早,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曾發布報告,譴責孟加拉政府漠視最先移至島上的306人的權益。報告指出,島上營區的衛生環境和生活環境極差,食物有限,醫療資源也不足,也不提供電話讓難民對外聯繫,有些人還遭海軍或營區人員性騷擾或敲詐。

孟加拉海軍否認所有指控,發言人阿布杜拉(Abdullah al Mamum Chowdhury)說:「我們對待他們就像客人一樣,給予他們適當的飲食,也能接觸到所有設施。」

聯合國難民署(UNHCR)只能呼籲孟加拉當局,要求他們信守不違反難民意願的承諾,難民署發言人巴洛赫(Babar Baloch)表示,只要孟加拉政府允許,他們隨時準備好協助改善島上環境, 「以確保難民可在安全、永續的環境中生活」。

孟加拉在巴贊查爾島興建的羅興亞難民營,預計將容納10萬人。圖為難民營廚房區。

某種程度上,孟加拉也可說是有苦難言。孟加拉是世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高達1.7億的人口中,至少3成仍屬於極度貧困。數十萬難民湧入引發民怨,也造成政府沉重負擔。2019年2月開始,孟加拉即宣布不再接受羅興亞難民入境。

孟加拉從3年前就開始籌備,慢慢建設起巴贊查爾島,耗資約3.5億美元,他們希望至少將10萬難民(一說是20萬)送過去,以減輕目前營區內的負擔。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受到迫害的少數族群 羅興亞難民被送往孟加拉孤島
    一名將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婦女在臨時安置的中轉區外哭泣。路透社報導稱,孟加拉政府12月4日已啟動羅興亞難民安置計劃,約1,600人被送往位於孟加拉灣吉大港外海的巴山查爾島,並稱已經獲得所有難民的同意。美聯社則稱,科克斯巴扎爾當局沒有說明難民是如何被選擇安置的。
  • 更多羅興亞難民被遷至孟加拉灣「漂浮島」來看島上環境如何
    載有羅興亞難民前往巴山查爾島的軍艦在海上航行。軍艦上一名羅興亞難民抱起嬰兒。緬甸軍方2017年8月對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展開血腥鎮壓行動,導致超過73萬名難民湧入鄰國孟加拉避難。加上之前已陸續有40多萬羅興亞人逃入孟加拉,被當局安置在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裡的羅興亞難民現已超過100萬人。軍艦上一名羅興亞少女穿著救生衣。
  • 18年來首次 美國2019年10月接收難民數為零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2019年10月,是18年來美國首次出現單月內來美難民人數為零的月份。  報導稱,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國務院向難民安置機構發出通知,所有獲準前來美國的難民航班都將被推遲,這是10月以來國務院第三次發布同樣的通知。
  • 荒涼灘涂變風情小鎮 看北海市僑港鎮的美麗蝶變
    > 2019年04月20日 08:0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管林華 編輯:覃鴻圖 昔日荒涼灘涂
  • 瑞士:難民該不該被安置在古堡裡?
    瑞士:難民該不該被安置在古堡裡?    用城堡和防空洞安置難民    洶湧的難民潮讓瑞士官方大傷腦筋,但該國仍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想方設法安置難民。    據美聯社報導,雖然並非歐盟成員國,但瑞士聯邦委員會9月18日宣布,將參與歐盟安置4萬名難民的首期配額計劃,並決定接收已在義大利或希臘登記的1500名難民。
  • 緬甸羅興亞危機一周年:仍有難民逃向孟加拉國
    如今,一年過去了,在緬甸政府宣布準備迎接羅興亞難民回歸,並與孟加拉國探討合作後,由於行動進程緩慢,依然有大批羅興亞人生存艱難。五千人的村子只剩下100人據路透社23日報導,兩個月前,貝格姆和丈夫一起帶著兩個孩子舉家逃離緬甸,來到位於孟加拉的一處難民營——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
  • 巴黎富人區安置449位難民引不滿
    海外網8月21日電 近日,法國政府一項安置難民的行動遭到地方政府代表及議員的反對,其中包括在巴黎富人區第15區安置449名難民。政府的安置難民的行動引起了巴黎第15區區長的強烈不滿,他表示將在最短時間內使這些難民撤離當地體育館。
  • 埃及富豪支招歐洲難民潮:欲買小島安置中東難民
    正當歐洲國家為應對來自中東的難民危機焦頭爛額時,埃及一富豪表示,願意出資購買希臘或者義大利閒置的一個島嶼,來安置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近日,敘利亞3歲小難民伏屍海灘的照片震動歐洲。在此之前,在奧地利的一輛廢棄的卡車裡發現了71具難民遺體。
  • 2018普利茲專題攝影獎: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
    2017年11月12日,羅興亞難民乘坐簡易的筏艇穿越納夫河,前往孟加拉國泰克納夫。(圖:路透社 Mohammad Ponir Hossain)2017年11月2日,孟加拉國考克斯巴扎爾附近,逃離緬甸後的羅興亞難民們的身影倒映在稻田裡。(圖:路透社 Hannah McKay)
  • 孟加拉國將羅興亞難民驅逐到颶風島
    孟加拉海軍成員監督轉移難民的工作(路透社) 2020年12月30日 沒有聯合國參與,孟加拉國海軍艦船開始將第二批羅興亞難民從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運送到孟加拉灣低洼地區的巴山查爾島
  • 孟加拉欲開發孤島安置羅興亞人:島嶼11年前形成,洪水頻發
    一名孟加拉國政府官員11月30日表示,孟加拉國政府可能從明年中期開始著手推進一項計劃,將數以萬計的羅興亞難民安置到一座位於孟加拉三角洲的島上。不過這一計劃招致了外界的批評,因為這座孤懸海上的荒島11年前才形成,不僅地勢低洼洪水頻繁,周邊更常有海盜出沒劫掠漁民,環境十分惡劣。
  • 約旦戈壁灘建8萬人「難民之城」 揭秘敘難民都去哪兒了
    敘利亞難民危機不僅給歐洲出了個大難題,也讓敘利亞鄰國約旦招架不住。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稱,最初只有100戶人家的約旦阿爾·扎塔裡難民營現在安置了8萬多敘利亞難民,規模直逼英國名城巴斯。聯合國估計,該難民營最多可容納6萬人。擁擠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去年,扎塔裡難民營就曾發生過一場大火,大量帳篷被火燒毀。  不過,人們還是努力在這裡過上正常的生活。目前,這個「難民之城」約有300家店,都是難民自己開的,包括披薩店、理髮店、咖啡店等等,甚至還有一家婚禮商店。  「難民之城」還有一條路被命名為香榭麗舍大道,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同名。
  • 荒涼灘涂變身美麗漁港——探訪「中國最大的歸僑安置點」廣西北海僑港
    1979年,中國與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在北海市郊區電建村附近的一個天然港灣建設「華僑漁業公社」,也就是當年的北海市僑港鎮人民公社,後來更名為僑港鎮,是唯一安置歸僑的鎮,集中安置越南回來的歸僑7700多人。當時的歸僑踏浪奔波,逃離越南,回到祖國,在荒涼灘涂安營紮寨。
  • 探訪「富人區」難民營:巴黎將向外省輸送難民
    開學之前,這裡的接待點將完成使命,所有的難民將被重新安置到法國各地。」威爾卡澤斯透露,「儘管幾乎所有難民都希望留在巴黎,但我們只能為他們提供其它有接待能力的外省,比如剛剛離開這裡的難民們的目的地是布列塔尼,之後幾批的安置目的地是勃艮第和奧弗涅省。」對於附近居民對難民可能造成的街區安全問題的擔憂,威爾卡澤斯說,「這裡是接待中心,不是看守所。也就是說,難民們是自由的。」
  • 孟加拉確診飆升,最大難民營危機重重,向外擴散疫情風險急速增加
    孟加拉返緬人員中,已有7人確診新增的確診患者,是從孟加拉返回緬甸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從孟加拉返回緬甸後確診的人數累計有7人,分別是C-234、C-244、C-247、C-248、C250、C262、C291。
  • 德國內政部長宣布重新開始接收難民,歐盟國家及瑞士進德國無需檢查...
    鑑於新冠疫情目前態勢良好,聯邦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表示德國將接收一部分從馬爾他和義大利入境的被救援難民。上周末馬爾他的港口收留了400餘名難民,無處安置,表示求助。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地中海國家義大利和馬爾他就表示無法給難民提供安全港口,呼籲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援。由於新冠疫情,兩國政府起先拒絕船上的難民入境。這些難民在救援船上漂了幾周。
  • 斯洛維尼亞艱難應對難民潮 抵斯難民已超3萬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0月22日消息稱,在匈牙利17日關閉與克羅埃西亞等國邊境後,歐洲的難民潮危機轉移到中南歐小國斯洛維尼亞,該國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地時間10月21日到22日的24小時內,共有1.2萬多名難民抵達這一僅有200萬人口的國家,打破記錄。從17日以來,已有超過3萬人經克羅埃西亞到達斯洛維尼亞。
  • 希臘最大難民營毀於火災 超1.2萬人亟待安置
    (新華社發,帕納吉奧提斯·帕拉斯卡斯攝)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吳寶澍)位於希臘萊斯沃斯島的莫裡亞難民營9日凌晨起火,這座希臘最大難民營幾乎完全燒毀。希臘政府需要緊急安置超過1.2萬名難民和非法移民,同時防止新冠病毒傳播。
  • 人性和現實的對決:羅興亞難民收還是不收,大馬進退兩難
    難民也並非洪水猛獸,同為人類的我們,正處於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共同為三餐打拼。然而,拋開接收難民對一個發達國家來說都是一種壓力,更不用談一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發展中的國家了。同樣不得不承認,確實存在著部分難民有些陋習在影響著國家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所以接不接受大批難民也成了很多國家的愁緒。
  • 維謝格拉德集團稱支持將難民安置在歐盟之外的國家
    新華社華沙11月21日電(記者韓梅 石中玉)維謝格拉德集團21日在波蘭華沙舉行成員國內務部長會議,支持將難民安置在歐盟之外的國家,宣布將成立移民危機管理中心。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維謝格拉德集團宣布將成立移民危機管理中心,旨在為在歐盟之外的難民,如在黎巴嫩和約旦的難民提供幫助。該中心由波蘭負責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