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究竟是什麼?它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還是簡單的書寫工具

2020-12-18 藤樹先生

書法在中國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對於中國人而言書法是一門古老藝術。然而直至今天,關於書法的具體概念,至今都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確切說法。它是一門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的藝術,它是漢字的一種書寫方法,它是傳播文字的一種工具。從書法的概念、範疇、本質等不同的方面考慮,關於中國書法的解釋,缺少一個明確、符合科學的界定範圍。那麼到底何為書法呢?

書法的概念

《中國書法大字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書法是一種藉助於漢字書寫,來傳遞書寫者精神之美的藝術工具,能夠書寫形象豐富的漢字;在《辭海》一書中,又有這樣的解釋:「中國傳統藝術之一,特指以毛筆表現漢字的藝術」。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解釋,對於書法的闡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書法確實是一種寫作方法,二、書法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三、書法的書寫對象為中國漢字。上述這三個方面,大體概括了書法所具有的特點,但是對於當下時代而言,詞典中的這些解釋具有極大的局限性。

當代社會的書法概念,早已經與古代書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有目共睹的就是書寫工具的變革,古代書法的專用工具為毛筆,最佳的書寫紙張為宣紙;然而現代社會書寫工具已經發展為鋼筆、鉛筆、原子筆、粉筆等多種工具,用這些工具所寫的漢字,也能夠稱之為書法藝術;書法藝術家可以選擇在紙上、地上、牆面上等多個地方進行書寫。很顯然,如果單純地將書法定義為毛筆字,這就陷入了一個局限的書法概念,從而難以認識到書法的藝術性。

拋開了書法概念的客觀因素,再來探討一下人們對於書法的主觀認識。如若問人們「何為書法」,有人給出的答案為用來記錄語言文字的一種書寫工具,也有人認為書法是具有創造性和審美性的藝術作品。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答案,是由於每個人的藝術修養不同,因此對於書法藝術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給書法下定義這件事,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解釋得清的。不過筆者得出了這樣的認知,毫無疑問,中國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同時它也是用來表現書法家精神審美的漢字。

書法的藝術本質

討論完書法的概念,接下來將要從多個方面討論書法作為藝術時的本質。由於書法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因此在世界藝術的範圍內,很難對書法藝術進行一個本質的歸納。因為書法藝術與繪畫、雕塑、抽象、表現藝術等截然不同。它的獨創性讓書法站在了藝術的對立面。有些藝術家糾結於藝術哲學名詞,對於書法藝術的評價各執一端,所以對於書法的藝術歸類,至今是一個有始無終的爭論。

在筆者看來,首先,書法是一種寫字活動。但是寫字對於人們而言,並不是簡單的筆畫組合。人們寫字時,往往帶有目的性與意識性,要寫一些什麼東西,寫的這些字將要表述怎樣的含義,這都是需要考慮的方面。當人們考慮到寫字活動中的這些情感與精神,並產生創作欲望之時,寫字才能上升為書法藝術。想要用心創造一幅書法作品,並不是隨意的書寫就能完成的,這也是書法作為藝術作品存在時的難點所在。

其次,中國書法的藝術性,與中國繪畫藝術性是相通的。中國古代繪畫中的經典水墨畫,與中國書法所使用的工具相同;無論是古代中國繪畫又或者是中國書法,其實都是一些線條造型的組合。這兩個共同之處,讓中國藝術界素來有「書畫同源之論」。當然繪畫與書法畢竟是全然不同的兩碼事,但是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家用抽象線條追求美學之意。兩種藝術作品相比較,繪畫表現出來了顯性的藝術美,書法的藝術美則成為了難以捉摸的隱性之美。

最後,書法的藝術本質其實就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具體形態化。縱觀中國整個書法藝術長廊,沉積了幾千年華夏文明的書法,靠著極為有限的筆畫線條,傳遞著文人墨客的精神哲學理念。其實古人對於書法的精神形態,早已經給出了答案,比如書法能夠「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再比如再《書譜序》一書中,認為書法「窮變態於豪端,合情調於紙上」。對於不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外國人而言,書法只是一種簡單的寫字工具,對於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書法是一種表達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的藝術品。

書法的藝術特徵

既然書法具有藝術本質,那麼它必然也存在著藝術特徵。雖然「中國書法」是華夏民族特有的一門藝術,但是「書法」一詞在西方詞典中也同樣存在,西方詞典中將書法解釋為「優美的書寫」,所以從西方書法的傳統意義而言,「書法」的本質特點在於「書寫」而非「優美」,所以西方書法並不具備藝術特徵。中國書法卻是截然不同的,從「剛柔、疏密、曲直、點線、大小、開合、抑揚、頓挫」等諸多書寫方法就能夠看出,這是一門需要細心琢磨的書寫藝術,而非簡單的在平面上進行寫字。

其次,西方書法只講究美觀型,而中國書法卻講究抒情性。同樣是寫字,西方字體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工藝美術,而中國書法在寫字之時卻賦予了漢字靈魂。中國的漢字是方塊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造型,每個人所書寫出來的漢字,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與不可重複性。有的人寫字有大有小,有的人寫字有疏有密,正是由於高低、連斷、長扁不同的漢字形態,才使得中國書法具有了藝術性。

西方漢字書寫起來卻沒有這麼多麻煩,幾十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翻來覆去也就是26個字母的形態變化,因此毫無藝術性可言。但是漢字卻不同,每個漢字的完整性與複雜性就體現在「合之則深,分之則死」上面,漢字的一點一畫,一撇一捺各有規律,如果漢字形態進行過細微的調整,就會延伸出不同的含義。所以當書法與漢字碰撞之時,就會產生令人沉醉的書法藝術,書法是鋼筋鐵骨,是風花雪月,是宇宙哲理,也是愛恨情仇,這才是書法真正的藝術本質與藝術魅力所在。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中國書法藝術本斷想》

《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書法核心價值追問》

相關焦點

  • 不要被便宜鋼筆害了你,硬筆書法,書寫工具真的很重要
    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出自《書林藻鑑》,書法最開始的起源,是因為信息的傳播不便,所以出現了文字,最開始是一些象形文字,通過不斷的發展,文字體系的不斷完善,隨著人們日常使用的滿足,文字逐漸由實用屬性為主到了藝術屬性,書法就產生了,書法是書寫的方法,是書寫的藝術,在現代,由於書寫工具的巨大變化(由毛筆到硬筆),人們的書寫水平,書寫習慣也隨著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書寫工具對書寫的影響,更是越來越大。
  • 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老子句》 方立作品 什麼是書法,書法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其實質是什麼?並沒有絕對統一的概括。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日常書寫:寫什麼,怎麼寫
    這些書寫的字跡永遠不會重複,和人極端複雜的內心生活融合,使中國書法朝向精神生活深處發展,作品、書寫技巧、感受的敏銳……都統合在日常書寫中並獲得推進。日常書寫的文字與抄錄他人詩文的心理狀態不同,但書法家沈鵬曾指出:書法「寫什麼」只是書寫的素材而非內容。而把書寫的「素材」當作書法作品的內容,幾乎是最常見的誤解。他認為書寫內容非書法作品的內容,而書法形式才是書法創作所要表現的內容。
  • 藝術號·專欄|劉驍純:書寫書法書象(上)
    [iii]中國書法,在筆墨點畫的狹窄通道中極盡了對抽象形式的精神感受力。藝術號·專欄 | 劉驍純:書寫書法書象(中)藝術號·專欄 | 劉驍純:書寫書法書象(下)一、書寫與書法書法即寫字,書法又絕不同於寫字。
  • 不斷刷新記錄的天價抽象藝術品!鈔票可再印,藝術品無法複製!
    她創造的自由奔放的極簡主義風格獨一無二,是第一位用抽象極簡主義藝術為英國女王創作的畫家。德米特用簡單的形式表達複雜的思緒,摒棄一切幹擾畫面的不必要的東西,體現了畫家驚人的創造力。她的標誌性黑白線條畫,單純而明快,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情感,顯現了藝術家超凡的藝術修養。人們在直面她的繪畫作品時能感受到情緒的釋放,或欣喜或憂傷。
  • 書法中說的「橫易縱難」究竟是什麼意思?
    書法中說的"橫易縱難"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凡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在書法的學習中,要經常加強對書法理論的學習,這樣的好處是能用前人的書學指導自己的書寫,否則,黑著頭寫下去,始終成不了大氣候。從黃伯思所說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這是針對蘇東坡的書法而提出的批評話語。這裡他說"橫易縱難,方正在二者之間",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求人們在學習古人書法的同時,也要進行創新,但創新的尺度不宜過大,否則就會失去"古人之妙",而"不斜則濁"。那麼書法中的"橫易縱難,方正在二者之間"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學習、研究書法有什麼好處呢?
  • 書法簡史:為何漢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
    有廣狹兩方面含義:狹義專指籀文(先秦刻石書體),以戰國時的秦國石鼓文為其典型代表,其特點是筆畫凝重,構形多重疊,比金文更為規範、嚴正;廣義指「書同文」之前包括金文、籀文及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刻石文字。秦統一以後為小篆代替。 【引例】 《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大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六篇矣。
  • 拿什麼拯救你 漢字書寫?
    近日,陝西師大老教授手寫入學通知書的新聞受到網友關注,人們追捧這種飽含情誼的通知書,不僅因為它承載著教育者的真摯,還因為它帶給人們對於漢字書寫的久別重逢感。早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漢字會消亡嗎?有人說,只要我們還在說漢語,漢字就不會消亡。事實或許如此,漢字或許不會消亡,因為我們還看不出任何的勢衰之象。
  • 傳統書法與高效練字:靜墨軒書院的田丼(井)格書法練字為什麼受歡迎
    再回過頭來說學校的書法課程,很多學校的書法課不是專業老師任教,有的學校為了節省開支或省事直接派書寫方面寫的好的其它學科老師任教,平時寫字好的非專業書法老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對漢字方面做深入地教學研究,更談不上漢字思維訓練技巧,硬性地把中國傳統軟筆書法中的知識點拿到課堂上來講,暫不說老師對傳統書法知識掌握如何,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怎麼能掌握比如書法中橫畫書寫要求起筆頓行收、捺畫的一波三折等!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文字結構的發展
    但是到後來,筆畫呈現出不同的審美效果,筆畫成了書法藝術形象構成的基礎,書寫的技能工力,首先反映在用筆寫好各種筆畫上。如何寫好?什麼叫寫好?筆畫的藝術效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是這回事?就作為數學上的問題,逐漸為後代書人關心了。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前言:筆、墨、紙、硯,是書法書寫的基本工具,也稱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地位,只講喜好和熱愛,我們書寫文字都會使用到筆墨紙硯,用它們傳遞情感,傳承文化。
  • 中國好人汪太銀文: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中國十大國粹書法名列弟一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藝術,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到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又到漢代的隸書,後又形成了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
  • 《梵文書法字帖》 助梵文愛好者書寫莊嚴
    中國除漢字書法之外,各少數民族書法有其重要的傳統和特色2018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羅薩經師的《梵文書法字帖》,從實用和創作的角度,介紹和演示了「蘭札體」和「烏爾都」兩種字體的書法,為梵文愛好者提供了由深到淺、梯度合理、便於模仿、耕耘練習、進行創作的理想範本。
  • 書寫四季「視覺比對法」獲中國書法教育高級專家委員會、中國硬筆...
    8月28日—29日,中國書法教育,專家委員會、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等多位書法專家蒞臨書寫四季參觀考察,了解書寫書法教育相關工作,書寫四季董事長張峰攜公司主要項目負責人熱情接待。
  • 如何靈活書寫筆畫線條,是書法藝術的精髓所在
    搞書法的人都懂,筆畫是書法藝術構成的最基本要素。而書寫筆畫展現出來的線條,不管粗細、長短、枯澀、傾斜、曲折等等,都有其約定俗成的規律。書法藝術就是按照漢字的構成,用筆畫線條的長短、傾斜、粗細、曲折、鉤尖相互搭配組合而成的一種線條藝術。
  • 書法中的「勢」到底指什麼?
    判斷一個人會不會寫書法,學沒學過書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看他懂不懂在書法中營造「勢」。勢,這個字,既可以理解為書法創作中的字體姿勢,可以理解為書寫姿勢。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人的書寫姿勢會影響一個人的字體姿勢,而字體姿勢是人書寫姿勢的最終呈現效果。
  • 由文字構造的書法藝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獨到之處呢
    那麼這小小的字究竟能變換出多少玄妙的藝術呢?書法是「寫字」,離開寫字無從談書法。但書法又不僅僅是寫字。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書法是一種極特殊的藝術。說它特殊,第一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再沒有這樣一種藝術,利用了如此平淡無奇的生活實用工具——文字作為其藝術的載體。
  • ——揭開中國古代書法的神秘...
    其實呢,真相很簡單。來看看這是啥:這種大號的毛筆,筆頭粗過筆桿,形似蝌蚪,其書寫的文字,是謂「蝌蚪文」。那麼蝌蚪文,其實就是大一些的毛筆字。書法,本意指書寫的方法,任何書寫方法,最首先的功能是交流,如果別人看不清,無法交流,這種書法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那古代的草書,究竟何意呢?我們先來看古文字「草」,上面草字頭,代表分類;下面的早字,代表象形。那麼這個草字,代表的是哪種植物呢?
  • 硬筆書法|學生實用硬筆書法常用偏旁部首書寫結構方法分析
    現代考試答題明確要求用籤字筆或鋼筆書寫,自然硬筆書寫的規範性與快捷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學生實用硬筆書法練習並不是要求學生一頭扎進藝術書法的練習。藝術書法練習追求個性化或者精巧,這對於考試答題書寫都沒有任何太大價值的作用。
  • 寫硬筆書法,這些方面也要注意才更有效果
    首先說說什麼是硬筆硬筆就是說除毛筆之外的所有書寫筆,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原子筆、蘸水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有幾十種或上百種。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廣泛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