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作欣賞】犛牛:雪中天驕 高原之舟 ##四姑娘山人生果坪!
犛牛:雪中天驕 高原之舟 四姑娘山雙橋溝人生果坪雪後美景!雲之西,莽莽青藏高原。地之高,巍巍邛崍雪峰。長天蒼蒼,犛牛高原之舟。大野茫茫,犛牛雪域之魂。 雪花,一片片,從天際迎面撲來;犛牛,一個個,在雪中悠閒走去……雪花在樹尖上,翩翩起舞;晨霧在群峰間,嫋嫋升騰…… 一抹陽光刺破雲層,灑滿無垠的雪地,蜿蜒小溪傳來淙淙水聲。一群犛牛駝著滿身雪花,走向叢林,閒適自得…… 想問雪何時停,想問風何時歇,想問雲彩向何方,想問犛牛何時回家?
-
新疆:大產業鏈助「高原之舟」變「增收之寶」
中新社新疆塔什庫爾幹7月16日電 題:新疆:大產業鏈助「高原之舟」變「增收之寶」作者 朱景朝 張歡 胡嘉琛「以前我們養的犛牛品質不好、賣價低。這裡繁育出來的犛牛得到了改良,一頭犛牛價格能提升5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
-
犛牛:它被稱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所特有的牛種!
犛牛:它被稱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所特有的牛種!犛牛被稱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種,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是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犛牛分為野犛牛和家犛牛,野犛牛又叫野牛,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體形笨重、粗壯,但比印度野牛略小,體長200~260釐米,尾長約80~100釐米,肩高160~180釐米,體重500~600千克,雄性個體明顯大於雌性個體。
-
順利完成一萬公裡的滇藏新之旅,帕米爾高原的雪域風光難以忘懷
2020.7.1今天是黨的生日,我們幾個老頭完成了滇藏新之旅,開始下山,開啟返滬行程。從上海啟程,沿著219滇藏新,到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總行程恰好一萬公裡。由於新疆對疆外遊客的健康檢查甚嚴,而且不同地區、不同縣市規定不一,據最新的遊記,烏魯木齊和吐魯番都不允許疆外遊客入城,若是事實,我們決定明天經和田直接回上海,不再在新疆逗留旅遊。
-
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成就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
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深圳的都愛吃牛肉火鍋除了大街小巷的潮汕風味外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用一鍋好湯吸引了眾多吃貨紛至沓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藏犛牛養生火鍋的創始人居住在西藏多年品嘗到了直擊靈魂的特色美食發現了許多正宗的藏式美食在深圳其實根本吃不到
-
來自雪域高原的力量,純淨又安心
,犛牛機體的改變已適應了高海拔和嚴寒的殘酷自然環境。並在進行基因測序後發現,犛牛具有部分特殊基因表達,有助於犛牛利用攝入的能量效率更高,利用氧氣的效能更強,從而更能抵禦嚴寒和具有高抗缺氧能力。故犛牛被稱為雪域高原的「生命之舟」!
-
西藏藏羚羊與犛牛
犛牛犛牛是牛屬的一種,體長為2---3米,尾長37---46釐米,肩高1.3米以上,體重約為1000千克。犛牛軀體強健,頸短,頭大,額長而平,四肢短粗,全身為褐黑色或棕黑色,是青藏高原的特產。它不僅是高原牧區的主要家畜之一,還是雪域高原的馱載工具。
-
為什麼青藏高原不能沒有犛牛?
在青藏高原,人們對犛牛有著無盡的感恩之情,因為它承載著牧人太多的現實需要與情感依戀,以至於每頭犛牛就像家庭成員一樣。當我們真正走近犛牛,才會感悟到,它對整個青藏高原都是如此的重要!( 圖片來源 @《犛牛》)距今大約260萬年,青藏高原劇烈隆起,平均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從而使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嚴酷,三趾馬、古象等動物不能適應高原惡劣的環境變化而漸漸消失了,只有原始犛牛在雪域之地逐漸適應高寒氣候而頑強地生存下來,並進一步演化成為了現代犛牛
-
壯哉,帕米爾高原
慕士塔格峰與喀拉庫勒湖金草灘之夏帕米爾盤羊塔吉克族吻手禮地處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屬喀什地區,位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帕米爾高原,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故事發源地,片中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是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根據塔吉克族著名傳統民歌《古麗碧塔》改編而成。塔吉克(塔吉克語意為「王冠」)是我國唯一擁有純正歐羅巴血統的少數民族,世代以「鷹的部落」、「太陽後裔」為榮,傳統的鷹圖騰崇拜文化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帕米爾高原,鷹的嚮往與歸宿!
帕米爾高原,是鷹的故鄉,塔吉克人崇尚的鷹文化,或許正是一種印證。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河流溼地,這裡,是生物的樂園,生命之源甘之若飴水匯集成湖,湖又仰望神山,這是在高原的依偎犛牛,是高原最常見的動物,有時溫馴,有時狂野。
-
在雪域高原,有著「白雪公主」美譽的白犛牛,生存狀況如何?
在雪域高原,有著「白雪公主」美譽的白犛牛,生存狀況如何?文/舒放在雪域高原犛牛數量之多,多到外地遊客可以熟視無睹。但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藏族同胞而言,犛牛是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藏家人每天都離不開的酥油茶、奶茶,來源於犛牛;禦寒的衣物來自犛牛;裝點生活的氆氌也是拜犛牛所賜;帳篷同樣也是犛牛的貢獻。
-
青藏高原犛牛記(中)
世界上現有犛牛大約1300萬頭,85%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省區。剩下的15%,分別分布於蒙古國,中亞地區和俄羅斯的高地。作為青藏高原最大的哺乳動物,犛牛的馴化和放養,主要由高原遊牧民族完成。範曄的《後漢書》中寫道:「冉駹夷出旄牛,重千斤,毛可為旌,觀此則犛牛之名蓋取諸此。」這是古人作出的推測。
-
這是一個比青藏高原更具吸引力的帕米爾高原
「花為何如此紅」,一首歌流傳幾十年,卻依然那麼優美動人;「冰山上的客人」,一部電影走過幾十年,卻依然是許多人心中永恆的經典,電影裡那片美麗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就是位於祖國西北邊疆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在塔吉克語中,意為「世界屋脊」和「萬山之祖」。位於中亞東南部,中國西端的帕米爾高原橫跨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該高原為崑崙山、天山和興都庫什山三大山脈交匯處的巨大山結,平均海拔4000~5000米。
-
神仙地方養成的犛牛,擠的奶香到上頭!
>青藏高原牧場。犛牛常年野牧於天然的高原雪域大牧場喝的是雪山水,吃的是天然牧草幸運的時候還能覓食到珍貴的雪蓮犛牛發源於中國,世界上95%以上的犛牛都分布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周邊是高寒地區,這裡純淨無汙染,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
-
犛牛,是分布於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及其毗鄰的高山地區的特有牛種
犛牛是分布於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及其毗鄰的高山,亞高山地區的特有牛種。飼養犛牛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蒙古,吉爾吉斯,俄羅斯,塔吉克,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國家和地區。蒙古是中國以外犛牛頭數最多的國家。
-
帕米爾高原。新疆喀什帕米爾旅遊區升級為5A級景區
帕米爾高原和新疆石頭城!今年剛剛公布,新疆喀什帕米爾旅遊區「升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帕米爾高原風光哈嘍,大家好,我是地理大毛。2020年1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確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帕米爾旅遊區等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接下來地理大毛就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
帕米爾高原春天的表情
(好幾年沒有再上帕米爾高原了,但每年的這個季節總是能想起高原上的春天。在整理這些圖片資料的同時,欣得新疆知名年輕女作家、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編審駱娟妹妹的這篇美文,這篇文章也是我們一同在帕米爾高原採訪時她創作的,徵得駱娟妹妹的同意,與我的圖片一同編發了。)
-
帕米爾高原,新兵下連即可上線巡邏
本期推出《邊疆新兵「第一課」》系列報導之二:《帕米爾高原,新兵下連即可上線巡邏 》。 1 海拔4300米的帕米爾高原冰封雪裹 氣溫降至-25℃ 在幹部骨幹的帶領下 喀什軍分區紅其拉甫邊防連 剛下連一周的新戰士周航和劉旭升 圓滿完成高海拔地域巡邏任務
-
三月新疆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下,尋一場人間杏花
那一次旅途的目的地,是南疆喀什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大同鄉。是不是不會斷句了?位於祖國邊境的帕米爾高原,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山體高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三月末的帕米爾高原,溫度依舊很低。寒冷、缺氧。並不是去旅行的最好季節,但為了尋一場人間桃花,依舊無悔出發。
-
如何為帕米爾高原的冒險做好準備
壯麗的帕米爾高原充滿了充滿樂趣的時刻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色。但是,它們也為任何旅行者提供了許多挑戰。我能提供給你最好建議是:知道你要去哪裡!研究路線,了解帕米爾高速公路的危險。為帕米爾山脈為您提供的改變生活的體驗做好準備。但最重要的,都以開放的心態,讓帕米爾高原點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