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完成一萬公裡的滇藏新之旅,帕米爾高原的雪域風光難以忘懷

2020-08-28 遙遙走天下

2020.7.1

今天是黨的生日,我們幾個老頭完成了滇藏新之旅,開始下山,開啟返滬行程。從上海啟程,沿著219滇藏新,到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總行程恰好一萬公裡。由於新疆對疆外遊客的健康檢查甚嚴,而且不同地區、不同縣市規定不一,據最新的遊記,烏魯木齊和吐魯番都不允許疆外遊客入城,若是事實,我們決定明天經和田直接回上海,不再在新疆逗留旅遊。

帕米爾高原之行給我們的印象深刻,中巴友誼公路在翻新改造成高等級公路,今年能完工,明年從喀什至紅其拉甫的通行將更便捷。塔吉克自治縣和塔什庫爾幹鎮發展變化之大出乎意料,與人民努力和國家支持分不開,相信邊疆建設會越來越好。帕米爾高原和中巴友誼公路沿線風光旖旎,一路美景,美不勝收,不知道未來是不是還有可能再來欣賞。

晚宿皮山縣

中巴友誼公路是中巴經濟走廊的生命線,目前正在翻新改造。



剛剛鋪設好的一段段瀝青路面。




防山體滑坡的鋼筋水泥牆。

車輛在臨時便道上行駛。

中巴友誼公路兩旁,一路美景,美不勝收。

整個帕米爾高原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

鐵鏽色的紅巖山。

鋪滿鵝軟石和礫石的谷底,千百萬年來衝刷而成。

峽谷兩岸溝壑林立。


白沙湖。

卡拉庫裡湖

塔爾曼溼地。



遠處的公格爾九別峰。

慕士塔格峰冰川運動的痕跡清晰可見,山體被冰川切割成多條深溝,冰舌幾乎延伸到山腳下。


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氈房。

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戈壁。

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草甸。

帕米爾高原雪山、草地、樹林、村莊,交相生輝。




當地人民與高山雪域相伴相生。

塔什庫爾幹鎮-皮山縣行程路線。

相關焦點

  • 犛牛 帕米爾高原雪域之舟
    因帕米爾高原海拔高,犛牛成了高原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這片高原極地,有了雪域之丹,才能留得住雪山的兒女。
  • 滇藏線速寫,感受高原之美
    10月中下旬,我利用休年假的時間,完成了滇藏線之旅。一路從214國道,到317國道,經歷了下雨、下雪、晴天等天氣,沿途從麗江到拉薩,再次感受了高原的大美,見證了西藏的神奇。這是我第二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雪山、草原、森林、湖泊,無不令人難以忘懷。由於匆匆忙忙,很多照片還沒來得及整理,容我慢慢整理後,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 自駕進西藏,滇藏、川藏、甘藏、新藏頭都大了,我又該選哪一個?
    曾經自駕去西藏那就是許多行走在進藏路上一生難以忘懷的夢靨,山高坡陡懸崖峭壁不說,滑坡、泥石流,堵在路上幾天出不去,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所以曾經被稱為死亡線。滇藏線主要的特點是起落不算太大,處於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39公裡;3000-4000米的有239公裡。這些路段不僅有雪山峽巖、隧道大橋,而且空氣稀薄,氣候嚴寒,是一條集險、奇、美於一身的入藏通道,說起來滇藏相對是比較好走的。
  • 2019年路虎「發現無止境」啟動 新滇藏線將不再神秘
    今年,路虎攜手鬆贊文旅集團與多家媒體,將計劃與「探享家」們共探「新滇藏線」和帕米爾高原,並推出路虎星級路線路探員招募活動。此外,路虎還將於上海打造滇藏文化周,希望將滇藏文化與美景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今年,路虎以「路虎全地形年」為主題,攜手鬆贊文旅集團,探索「新滇藏線」上絕美的風光,以及純粹的風土人情。
  • 滇藏新之旅,歷時38天,行程16000公裡,沒有比安全回家更重要。
    2020.7.7 平頂山是此行最後一個驛站,距上海900公裡不到,所以並沒有一早出發,急於趕路,而是去了當地的露天集市,看了一下百姓的菜籃子,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價格明顯比上海便宜,比如碩大的桃子2元一斤,玉米5元6個。小城市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
  • 西藏阿里,濃縮了雪域高原最極致的風光!
    藏族人心中的神山 岡仁波齊高高揚起的頭 如一座大金字塔 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 素有「神山之王」的美譽
  • 長篇遊記:《滇藏線》
    青春不老滇藏騎行,是追求騎行夢想人的誓言;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是追求騎行夢想人的理想;感受隔裡不同天,一日見四季的魔幻世界,行走在雪域高原到達拉薩,目睹布達拉宮的壯麗,是追求騎行夢想人的最高境界,穿梭雲霧,行之雲之上,與山比肩高 ,在開滿鮮花的草甸上打一個滾,粘一身香,欣賞雪域高原的日出日落,渴了喝一碗酥油茶,餓了吃一塊犛牛肉,這就是對騎行者的最好獎賞。
  • 雪域江南察隅,梅裡雪山後花園,滇藏丙察察入藏新通道
    這裡的人家就生活在山坡或谷中的平坦地帶,在湛藍的天空下移步換景,高山牧場層林盡染,雪山冰川蔚為壯觀,迷人的自然風光與純樸的民族風情相映。這裡更多的感覺不是西藏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那種高亢,而是雪域小江南的精緻秀美。
  • 帕米爾高原,新兵下連即可上線巡邏
    本期推出《邊疆新兵「第一課」》系列報導之二:《帕米爾高原,新兵下連即可上線巡邏 》。 1 海拔4300米的帕米爾高原冰封雪裹 氣溫降至-25℃ 在幹部骨幹的帶領下 喀什軍分區紅其拉甫邊防連 剛下連一周的新戰士周航和劉旭升 圓滿完成高海拔地域巡邏任務
  • 【大滇西旅遊之藏區先行】雪域高原築「天路」
    這條有著雲南「天路」之稱的高速,是雲南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條高速公路,也是打造世界級黃金旅遊線路——大香格裡拉旅遊環線的核心路段。香麗高速全長140.3公裡,在2015年8月開工建設,將於2020年上半年全線貫通。屆時,香格裡拉到麗江的通行時間將從3小時縮短至1.5個小時。
  • 帕米爾高原下,新疆以南,沉浸在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裡
    此時突然出現的美麗湖泊便是【布倫口白沙湖】湖水在帕米爾高原潔靜的陽光下,閃耀著金屬般的光澤。湖水在天空、白沙和雪山的綜合作用下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藍。(宛如一幅油畫的白沙湖)【卡拉庫裡湖】位於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腳下,「卡拉庫裡」意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巍峨的雪山下掩映著一汪透碧的湖水,極目遠眺,雪山皚皚,湖水清澈見底。
  • 極致旅行-哪吒U@滇藏公路公益之旅圓滿收官
    近日,哪吒汽車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極致旅行-哪吒U@滇藏公路」的公益之旅活動,組織哪吒U車主們沿著茶馬古道一路自駕,從麗江出發最終到達拉薩,途中翻越高山深谷,最高海拔超過5000米,活動共歷時;此外,哪吒U電驅動系統同步升級到EPT2.0 版本,可覆蓋寬速比區間綜合效率達90%,百公裡加速不到7s,優異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使得全程順利翻越業拉山七十二拐以及海拔超過5000米東達山、覺巴山等極限路段。
  • 新疆自駕遊走上帕米爾,看高原壯美風光和海拔最高國門
    神秘的刀郎部落景區又稱多浪部落,位於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距阿瓦提縣城約18公裡,是一處以刀郎民族的民俗風情和沙漠、河流、胡楊林風光為主的景區。景區內風光優美,娛樂活動眾多,還可以觀看到神秘刀郎民族的風情,是旅遊的好去處。
  • 欣賞帕米爾高原上的風景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一個坐落在高原之巔——帕米爾高原上的小縣城,其平均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真是名符其實的天上人間。我是間隔四年之後又一次來到這裡。 早晨,從南疆巨城——喀什出發,沿314國道——也被稱為「中巴友誼路」一路向南,向著神秘的帕米爾高原挺進。道路比四年前來時好了很多,記得四年前是早晨天沒亮就從喀什出發,道路崎嶇不平,一路顛簸不斷,而且車子還要翻嶺涉水,到達塔縣已是凌晨了。而今再次走這條路,真的是不一樣的感受。
  • 雪域高原的逆行之旅:甘南州全力推動旅遊復甦工作側記
    雪域高原的逆行之旅——甘南州全力推動旅遊復甦工作側記記者 王朝霞  8月上旬,迭部縣官方媒體發布了一組數據:2020年5據數據顯示,1—7月份,夏河縣共接待遊客 26.14萬人次;6至7月份,就接待遊客16.1萬人次,雙休日單日遊客量達1.4萬人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創,甘南州通過出臺景區景點免費開放政策、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落實旅遊消費侵權先行賠付辦法等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加快推進了旅遊業全面恢復發展步伐,實現了雪域高原的逆行之旅
  •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六天穿越丙察察之雅魯藏布江沿岸風光:加查山南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六天,穿越丙察察之雅魯藏布江沿岸風光:加查、山南由于波密到林芝這個季節實在沒有看頭,在帕隆藏布江邊短暫停留了一下,隨手拍了幾張照片。遇到一堆騎行的驢友。雅魯藏布江邊各種亂石灘高原好幾處,有一處居然受門票,所以沒有停下來照相。但此處免費,還是免費的景點受歡迎啊。這一段風光很有氣勢吧?青稞要熟了。快接近拉薩的時候,沿途很多小型沙漠。
  • 帕米爾高原——既貧瘠、又肥沃,既荒蕪、又宜居,既嚴酷、又溫暖
    >......登之極高,致使人視其為世界最高之地...此高原名稱帕米爾,騎行其上,亙十二日,不見草木人煙,僅見荒原...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它雄踞群山之首,是帕米爾最重要的地標。
  • 神秘壯美的帕米爾高原,號稱「萬山之祖」,新入選國家5A景區
    最近,相關部門選定了新疆喀什地區帕米爾旅遊區和圓明園旅遊區等22個旅遊區,看到帕米爾高原被選定,特別高興。因為今年冬天我訪問了那裡,所以現在對那個美麗神秘的高原美景仍然記憶猶新!人們將青藏高原稱為「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也將居住在那裡的中國塔吉克人視為「世界屋脊」。
  • 帕米爾高原上的村莊:皮勒村脫貧嬗變記
    皮勒村位於中國最西端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馬爾洋鄉,2011年,因中央電視臺專題紀錄片報導了皮勒村孩子們艱難求學的故事,使得這個高原上的村莊頗受社會關注。五年後的今天,在國家脫貧攻堅的浪潮中,這個帕米爾高原上的村莊經歷了怎樣的嬗變?布熱布力·穆斯來提正在為幼兒園的孩子們彈奏電子琴。
  • 上帝眷顧的雪域高原——滇藏線上鹽井天主教堂
    鹽井 天主教堂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1855年由 法國 傳教士創建,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了,但最早的教堂早已在中被推毀,現在看到的是在原址上後來新修建的。最早來 鹽井 傳教的有兩位神父(鄧德亮神父和比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