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下的立體車庫建設方案探討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0 引言

圖1 TOD模式的概述圖

TOD模式是「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模式,通過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來協調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交通擁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早些年日本就嘗試應用豐裕的停車資源以促進TOD模式的發展,例如2016年8月啟動的所沢站站城一體化項目,該項目設計在18500m2的商業面積配建了500個汽車停車位和1600個自行車停車位,汽車泊位配建比例達到了2.7個/100m2。

圖2 日本所沢站站城一體化項目模型及功能布局

該項目不僅有效緩解了的當地停車問題,還進一步改善了所沢站的核心商業設施,提高這一連接市中心區和郊外的大型樞紐車站設施價值,從而增加鐵路沿線的人口,該項目設計完成後便斬獲了日本工程項目設計大獎。由此可見,以停車促進TOD模式的發展方向可行,我國各城市的開發中值得思考借鑑。

1 項目背景

我國山東省青島市某商業綜合體就符合TOD模式開發的基本要求,該綜合體具有八層建築結構,地上五層,地下三層,總建築面積約40萬m2,其中地下二層與軌道交通出入口貫通,現已建成的自走式立體停車場設有2380個停車位,既滿足內部的商業停車需求,也可滿足P+R停車換乘功能屬性,服務範圍惠及周邊學校、醫院、酒店、政府、生活廣場等。近年我國對停車問題的日趨重視,一大批優良的設備改進技術方案在傳統設備基礎上衍生出來,倘若將該立體車庫進行機械化改造,將會從智能化水平加強、存取車效率提升、商業面積增加等方面,進一步提升TOD項目的競爭力。

2 設施選用分析

圖3 SSP車庫設備組成及適用範圍

對於該停車場改造方案的設備選型, SSP(人工智慧停車機器人)車庫是我國目前發展較為先進、成熟的類型。SSP車庫技術歸屬於PSX類(水平循環類),作為市場最先進的,也是唯一投入規模化使用的第四代人工智慧機器人立體車庫,可充分利用空間,單位空間的容車量達到平面自走車庫的2倍,是目前市場上空間利用率最高的智能化停車設備。

圖4 SSP車庫模型圖(左)、案例圖(右)

3 方案設計

3.1 設計要求

本次停車庫改造方案設計首先要滿足泊位數量供給需求,即既要滿足商城內部自用泊位需求,又需要儘量增加TOD功能服務半徑400~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範圍內的泊位供給;另一方面,應該儘量提升停車用戶的服務體驗,商業綜合體的停車行為具有一定時間特性,而機械式停車庫庫區範圍內是封閉狀態,車輛進行停放服務需從專用出入口進出,車庫出入口數量、設計方法和停車設備運行模式都會影響存取車效率。

3.2 停車行為分析

通過對該商業綜合體停車場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其停車需求高峰主要集中在 11:00-20:00,停車位周轉率高達2.6-3.5,平均停車時間約2.5小時,尖峰時段飽和度約0.85左右,停車壓力較大;夜間21:00-10:00停車需求較小,飽和度0.05-0.5。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停車位最為緊張的高峰期,由於進出車效率和車位使用便捷性影響,仍然有13%車位不能有效的使用。

表1 該停車場特徵調查指標

圖5 該停車場飽和度分布圖

3.3 方案分析

圖6 自走式車庫方案-示意圖

圖7 SSP車庫方案-改造示意圖

對比自走式車庫和SSP車庫兩種方案,在綜合體區域自走方案五層可提供泊位1140個,而經過SSP改造3層可提供約1198個泊位。SSP車庫方案中,根據設備裝配特點,將原方案1層和LGM層合併,B1層和B2M層合併,合併後作為車輛存儲空間,LG層設置SSP車庫出入口,因B2層作為軌道交通連接層,人流量巨大,具有較高商業價值,故保留原有結構設計。

表2 自走式車庫方案與SSP車庫方案對比

停車體驗方面,SSP車庫屬於全自動庫,車主將車輛駛入人車換乘區後即可離開,設備將自動實現車輛停放過程。取車時,人車換乘區內的旋轉平臺將完成車輛行駛方向轉換,以此實現正進正出功能。由於SSP車庫設備將車輛的升降動作和水平循環動作分離,升降由升降梯獨立完成,水平循環由智能停車機器人獨立負責,當車輛到達指定停車層後,升降梯功能解放,可立即進行下次存/取車動作,能有效提升存/取車效率。

圖8 1層設備存儲單元布局

圖9 B1層設備存儲單元布局

SSP方案中,考慮商業區停車行為特徵,故在LG層設置17個車輛人車換乘區(出入口),其中10個口服務1層存儲,7個口服務B1層存儲,合理布置消防分區與行車流線,使得車輛進出互不幹擾,整體提升了存取車效率。經測算,改進方案中連續存、取車狀態單循環僅1min30s,最長取車等待時間小於3min,設備滿載情況下停車高峰小時可實現680輛車次存取。滿庫情況下遇突發狀況,2h內即可實現清庫。

圖10 各類型車庫排隊長度對比圖

圖11 LG層交通組織

原有自走式方案在實際使用中,車主往往會選擇車輛出入庫就近位置停放車輛,容易造成高層或地下深層泊位資源閒置浪費,且8層需旋轉行車通道的停車體驗也不容樂觀,改進方案中固定入口層,且減少了車主庫內行駛距離,整體停車體驗方面明顯優於自走方案。

4 實施效果及結論

SSP車庫建造周期短、費用經濟、方案布局靈活、存取車效率高,適合停車行為較為集中的商業、醫院、辦公區等主體建設,根據本文案例顯示,SSP車庫對比自走式方案,泊位需求實現滿足,商業經濟效果提升明顯,存取車效率得到保障,TOD模式下建設該種優化設計的停車設施可行,同時也可間接提升TOD項目的產品力,該種方案設計理念可供我國其他城市發展停車事業借鑑參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小區投資建設立體車庫的流程步驟
    2)協同小區主管單位推廣「建設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的理念,取得主管單位的認可後,會同主管單位對小區停車情況進行調查。3)依據小區建設布局,尋找可建設立體車庫的置區域、綠化區域、現有停車位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小區立體車庫布局。
  • 鄭州老舊小區立體車庫建設使用情況如何?有的小區沒建好就租完
    今年4月份,鄭州市政府印發《鄭州市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再次提到「合理規劃、增建機動車車位、智能立體車庫」。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有無成功「範本」?停車場建設公司又如何看待其市場前景?河南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杭州建一個立體車庫停車位設備價格-價格
    杭州建一個立體車庫停車位設備價格-價格,以上便是立體停車庫租賃時挑選車位時應該注意的三大問題。了解之後想要挑選車位的就可以百裡挑一。至於,立體停車庫租賃哪個品牌好,則需要業主參照立體停車庫租賃排名和口碑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考量,以確定後的租賃方案。
  • 智能全自動立體車庫停車解決方案
    歐洲全自動立體車庫開創者義大利最早的全自動立體車庫始建於1959年,與1963年建成。該全自動立體車庫位於義大利米蘭市中心,共提供510個全自動立體停車位。歐洲古老的全自動立體車庫這個全自動立體車庫是由義大利設計師畢昂卡設計的,採用了最具代表的SILOPARK立體停車技術。
  • 投資建設立體車庫年收益率24%:大爺大媽們小心了
    對方許諾給他的是——投資立體車庫建設項目。近兩年,本市的立體車庫建設態勢蓬勃,也吸引了不少社會資本入場。其中,有的公司還「另闢蹊徑」,以建設車庫為名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並許諾高額回報。這種投資靠譜嗎?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一些與公司宣傳不匹配的地方。要投資建設立體車庫,您還真得留點兒心。
  • 2018十大立體車庫品牌評選投票結果出爐
    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重要解決方案。早在2015年,國家密集出臺了相關鼓勵建設立體車庫的政策,推進停車設備產業化。十大立體車庫品牌 立體停車設備在國內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粗放式增長,隨著國家政策的加強幹預、規範和要求,競爭市場的優勝劣汰原則,要求立體停車設備朝著高標準、規範化、智能化
  • 立體車庫前景如何?
    談到立體車庫,就必須談到立體車庫誕生之初的緣由。隨著60年代全球汽車工業迅速發展,私人汽車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地區先後得到普及並進入迅速推廣普及階段。在日本這樣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800萬輛。
  • 未來5年智能立體車庫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相較傳統停車場,立體車庫具有建設周期短、成本低、土地節約、停車效率高及智能化等諸多優勢,從而成為傳統停車位的優勢替代產品,未來替代空間廣闊。  立體車庫應用範圍包括住宅小區、公建配套、單位自用三大板塊,2015年,我國機械式泊車位新增供應總量為61.73萬個,其中住宅小區、公建配套和單位自用分別為38.61萬個、14.71和8.42萬個,佔比分別為62.5%、23.8%和13.7%。
  • 立體車庫怎麼用?
    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帶來停車泊位的剛性需求,立體車庫因其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停車貴的現狀,正在受到政府的大力倡導建設,成為當前最火熱的朝陽產業之一。與傳統停車場相比,立體車庫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省空間。一個車位的平均佔地面積為27.5平米到35平米,立體車位的平均佔地面積只有0.9平米到7.5平米。
  • 鄭州停車動態:鄭東新區招標建設平面移動類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
    解決鄭州停車難問題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整合現有車位資源,合理共享;二是政府統籌規劃,財政支出和引入社會資本相結合,加快建設立體停車庫增加停車位供給;三是停車系統信息化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能停車信息系統。
  • 立體車庫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而對比國土面積小、汽車數量多的日本,其立體停車設備已經佔據70%,說明我國在立體車庫上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從國內政策來看,平面停車場在土地資源越來越匱乏的環境下,政府審批嚴格。相反對於立體車庫的建設, 政府則予以大力支持,不僅每個泊位給予補貼,還簡化了審批流程。
  • 4個立體車庫喜提「準生證」
    【深圳商報訊】(記者 肖晗 通訊員 餘曉松)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獲悉,深圳又有4個立體車庫喜提「準生證」,其中包括一個公交車立體停車庫
  • 2020年度中國立體車庫行業榜單
    榮登「2020年度立體車庫行業」榜單的品牌如下:  2015年,偉創自動化與五洋股份強強聯合實現創業板上市的夢想,成為國內車庫行業在創業板上市的大型企業。  偉創自動化把「我們生產安全」為企業發展戰略,把實現客戶安全高效、省時、省力、省地的目的作為發展使命,圍繞立體智能停車、自動化生產線、 立體智能倉儲三大主業務板塊,為客戶提供方案定製、設備生產與製造、安裝與維護等一體化服務。
  • 立體車庫有多貴?或許你也能承受,重點是節省土地資源
    做立體車庫最關心的就是停車設備的價格,作為企業和房地產商來說,建設立體車庫無非兩個原因:運營和配比。對於運營,建設成本倒是次要關心的,主要還是未來的收益問題,然而收益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當地停車收費政策、人員消費觀念、立體車庫使用接受程度、是否停車密集區等。
  • 鄭州為何有些立體車庫停用了?收費價格較高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 停車不再難,福田四個立體機械車庫喜提「準生證」
    近日,福田區召開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會議審議並通過了4處機械式立體車庫建設申報,首次為福田區的機械車庫給予了合法的「特種設備身份認證」。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技術已發展多年,國內許多城市已應用較廣,技術模式基本成熟,對於在土地緊缺的區域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有較大的優勢,包括可立體化擴增停車空間,增加車位供給,改善區域停車環境。以往提及機械立體車庫,報建無門、多頭管理、審批覆雜、報建難度大、違章建築等等關鍵詞卻是伴隨左右,投資商、設備商以及行業相關人員對此頭痛不已。
  • 智能立體車庫帶來城市新氣象
    智能立體車庫來了  智能立體停車場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快停車場及臨時停車位的運轉效率,同時具有多種終端的播報功能和自動化控制方式,促使停車場和車輛能夠相互識別並形成互通,實現「兩個綜合」系統之間的物聯。
  • 全國最大「立體車庫」建成!停車、取車速度相當快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欄目)最近,上海崇明島上的新華醫院崇明分院新建了一個目前國內最大的"立體車庫",即便在尖峰時段,要停車、取車速度也相當快。每天上午8點到9點,正是患者集中停車的時間。往常車輛需要排半個鐘頭,這兩天只需幾分鐘就能進去,這要歸功於醫院中央一個大型"立體車庫"的啟用。記者看到,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車輛有序地進入立體車庫的各個入口,只需一兩分鐘就能停放完畢。據了解,這個停車庫高35米,共有12座塔庫,南北各6個出口,分17個停車層,共有408個車位,平均每個車位佔地面積約1.5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立體車庫"。
  • 可建設單車地下立體車庫
    在這次「兩會」上,致公黨界別的政協委員鍾玉騰就帶來了《關於建設「單車地下立體車庫」解決共享單車亂象的建議》。鍾玉騰說,截至目前,杭州的私人自行車保有量達100多萬輛,共享單車現存60多萬輛,公共自行車有9萬餘輛。
  • 唐山通寶建立體車庫應對城市停車難
    近日,由唐山通寶停車設備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京奧港PJS-5型立體車庫項目正在緊張施工,這是目前國內首個5層垂直同升降立體車庫。當時通寶停車的創始人王忠利還只是市輕機廠的一名技術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第一次見到了一個外國立體車庫的樣機,「立體車庫可有效解決城市用地緊張、停車難等問題」。王忠利認為這是一個扭轉自己所在企業經營困境的好機會,他夜以繼日地學習立體停車庫的結構原理、畫圖設計,多次往返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尋找市場機會,但很多時候都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