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顯剛老師聊聊小提琴左手基本功問題

2020-12-23 李想小提琴

大家好,分享一下前段時間卜老師為我們群關於小提琴左手問題。下面把卜老師發布的全文為大家分享,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最近一直比較悠閒,也就有了空閒來寫點東西,續上回的技法解析,這次來談談左手。由於現在正在朋友家,可能不能一次性寫完,請見諒。

左手的訓練教材和方法在這裡就不佔用時間多寫了,今天主要談論一下指法問題。

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在演奏中,指法不僅僅關聯運指舒適度的問題,還同時關聯了音樂性質和樂曲風格還有個人風格理解等多方因素。所以,在演奏和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指法上的訓練也是豐富多樣的。

舍夫契克,卡爾。弗萊什音階等指法練習固然很重要,但只是將手指練快,靈活是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做法。

教材本身並沒有錯誤。實際上,教材本身的目的才是我們應該探究的所在。

卜顯剛老師

大多人都知道,練習是解決技術的唯一途徑。但好的練習方法比長時間的練習更加重要。要知道,練習方式的順序應當是這個梯隊:1.讀懂樂譜並粗略將其用習慣指法或樂譜記錄的指法演奏出來。2.定義樂曲速度,根據速度重新定義指法。理論上,速度越快,指法選擇越考究。這是指技術指法。3.定義樂曲風格,根據樂曲風格再度定義指法。這一點,跟隨名師學習過的人會有深刻的體會。某些教師在學生演奏樂曲之前,會讓你標識出自己的指法。而根據這些指法,就可以看出你的演奏風格,特點,習慣和合理性以及音樂性等等問題。

綜上所述,小提琴的指法練習是建立在合理性,音樂性,風格特點,手指長短,速度等一系列因素基礎上的。同樣的東西,指法,有些人演奏會很舒服,而有些人演奏就會彆扭。有些人拉出來好聽,而有些人拉出來就難聽。道理就在這裡。

所以,在演奏中,指法的選擇才是關鍵的問題所在。

當然,若干指法練習也並非無用。例如音階,指法訓練等。但你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並不是手指移動速度越快就可以拉的越好聽,不合理不符合樂曲特性的指法選擇不僅不會給你的樂曲增添色彩,反而會影響樂曲結構以及正確的表達。問題就在這裡。舍夫契克等練習中所涉及的指法或速度練習一定可以將你的手指最大限度的練快,練靈活,但它們對音樂的表達無疑是蒼白的。

而在學習中,把「過多」的時間投入到手指練習中簡直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做法。只需要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手指移動的合理性並全面考慮音樂性之後稍稍練習即可。當然,所謂的稍稍練習,必須是建立在所練習的東西絕對的熟練並牢固掌握基礎上的。

也許很多朋友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都碰到過同樣的問題。即學過小提琴達到一定水平後,再學習其他樂器,會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簡單感。對於我們來說,這種感覺就來自於你手指的合理分配和練習的積累。例如吉他,尤克裡裡等按指彈撥樂器。

所以說,手指練習指需要在你需要的時候去做即可。而真正需要你做的則是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點。這種練習方式,會讓你在短時間內達到你的需求,並為將來更難的指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同時會節約很多練習時間轉化到其他練習中去。

可能有人會說,舍夫契克等手指練習已經流行了上百年,必然會有它的獨到之處。

是的,實際上,我並沒有否認這一點,因為手指一定是越快越靈活越好,但不是越快越好聽。我只是想表明一個觀點。現在的孩子練習時間越來越少,我的闡述是:在有限的時間裡,能最大化練習效果的方式。

而對於專業的學生亦或是時間大把多的愛琴人來說。通過不同的指法訓練來折磨自己,提高自己,這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

文字的形式可以表達的東西確實很少,但練琴的朋友們只要記住以下的幾句話,便可以解決很多指法問題了。

練琴中:1.練慢不練快。

2.手指能保留的儘量保留。

3.半音換把移動範圍小,音準容易掌控,在速度飛快的練習中儘可能選擇在半音上換位。

4.連續換把不可取,一旦出現這種現象,立刻冷靜分析指法的合理性。

5.正拍換把最容易,樂句銜接沒縫隙。

至於雙音,我的辦法和所有老師無疑是一樣的,多練慢速音階,儘量放鬆手指找手感,注意音準。

在指法選擇問題上,除了以上所涉及到的問題,還同時涉及到了流派。在歷史發展的今天,很多指法被不斷的淘汰,又被不斷的重新定義。而實際演奏中,沒有幾個演奏家會完全遵循定義去演奏。當演奏者在平時練習時使用的指法在舞臺上驗證容易出錯或不合理時,一種情況是熟練度不夠,而更多的則是指法沒有規則。

例如在拉音階時,A弦一把位2指1(鬥)轉換三把位1指2(來)這個音,通常的做法是2指轉1指,那麼總這樣進行練習的學生在演奏樂曲時,速度很快時,就會出現習慣性換把,而這種換把有時候通常是不符合樂句,不符合音律規則的。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音階中尋找其他類似的練習和指法,將新的指法通過練習完全掌握。

當你的練習越做越多,且越來越複雜的時候,那麼你的手指就會根據不同的樂曲進行自我調節。而這種調節的前提是,熟能生巧,音由心生。這樣才能出現你所需要的聲音。。。

在幾年前的一次大師課中,我的老師告訴我,樂曲的處理分幾個步驟:1,宏觀演奏。(把整曲大致演奏下來,對樂曲有基本的了解。這個過程還要參考其他音樂家的演奏。)這裡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演奏家在演奏風格,流派,弓法,指法,節奏的把握上是完全不同的。那麼這裡就需要做一個選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演奏方式。

2,深度解剖。將已宏觀布局的樂曲分解成若干小部分,將其中技術難點和藝術性難點勾畫出來然後進一步規劃其指法弓法,然後進行初步嘗試練習。隨後在練習中剔除不合理運用方式的弓指法,規劃新的,直至尋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定型,再加以規劃練習。

3,尋找和技術難點有關的技巧練習進行關聯訓練,速度要慢,進而直接影響到樂曲。

4,樂曲完整性指法感覺是否通暢。有不合理再度解剖整理練習最後成型。

這就是在大師課中,我所學到的指法處理方面最直接的方式。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音階 如何練好音階 小提琴音階這樣拉 卜顯剛老師講解
    前幾天卜老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關於音階的網課,重點講解什麼是音階?怎麼練?卜老師把整理好的課件又發給了每個學生,現在我把本課件分享給廣大的網友們,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卜顯剛老師的講述提綱:卜顯剛老師給李想上課卜顯剛:課件:音階音階的概念:音階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順次排列的一串音。
  • 琴羽小提琴呂老師專業解答:小提琴入門很難嗎?
    在琴羽小提琴工作室教學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是很多朋友會問:小提琴入門很難嗎?我一點基礎都沒有能學好不?今天琴羽小提琴呂老師就從專業的角度來和大家解答一下小提琴入門要學什麼?到底難不難? 二、基本姿勢小提琴分為坐和站兩種演奏姿勢。那麼琴羽小提琴呂老師主要和大家說一下獨奏和練習時採用的姿勢——站姿。★站姿的標準是:身體自然直立、放鬆,雙腳左右分開成八字形(與肩同寬)。演奏時可隨情感自然擺動身體,但要避免過多的肢體動作。
  • 學習小提琴千萬不要為趕著考級忽略了基本功!
    很多學習小提琴的小朋友們的家長,當孩子在家練習時,只能看著而幫不上孩子,覺得有些什麼地方不對勁,可又說不出來。尤其是初學小提琴時,持琴姿勢、握弓姿勢、左右手手型,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有沒有一個通俗易懂的標準。 今天我們就找到一個視頻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 ...時候開始學小提琴?找什麼樣的老師好?好動的孩子適合拉小提琴嗎?
    「雖然他的左手還不夠準,揉音也許才剛剛學,但是我聽到了他很想用琴來說話的心情,他很真誠地為大家演奏,這就是我們學琴中最寶貴的。」胡靜老師評價。「男孩是怎麼學琴的,孩子家長能來說說嗎?」好幾位網友回家後上快學網發帖打聽。男孩叫徐嘉祺,9歲。周日下午5點多,聯繫上嘉祺媽媽,她和嘉祺剛出上海地鐵,準備搭車回杭州。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小提琴應該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了吧 我們小提琴老師曾說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為小孩子的手指比較柔軟和靈活 從小學習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較能活動得開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學琴更快 像小提琴裡有《梁祝》裡第二部分的內容 要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處愉悅的時光 就對手指要求特別高 按弦換弦都要快小提琴沒有本身固定的音
  • 學小提琴,音準想要好,這3個基本功必須打好!
    小提琴業餘愛好者和小提琴初學者更是數不勝數。作小提琴的愛好者在學習和演奏小提琴時往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音準問題,自己所演奏的旋律總是那麼刺耳,卻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本文主要說的是小提琴提高音準的幾個妙招。日常練琴如何建立良好的音準?
  • 這些學習小提琴的心得體會,新手和老手必看!
    今時今日的小朋友,懂得一兩樣樂器可能已經是平常事,而小提琴一直是熱門之選,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學小提琴要注意的事。學生在下面練得很好,一上臺,面對千、百雙直視的目光,或面對監考老師嚴肅的面孔,產生怯場心理,不能正常發揮。這種失誤往往是過多擔心結果而產生了思想壓力,使演奏動機與效果出現負效應。
  • 小提琴課堂:學習小提琴時3個大忌,是不能有的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學習小提琴時3個大忌,是不能有的。在拉小提琴時只能勉強拉下來,但是無法估計音樂本身的感情。長此以往,寶寶就會出現逆反心理,不願意再去學習小提琴。解決方案:每天都做大量的練習,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
  • 學小提琴,為什麼老是總讓你練音階?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譜遍對單純的小提琴音階練習沒有興趣,即使老師布置音階練習,也是為了還課,更多的則是為了應付考級。當然也有些教師本身不夠重視音階訓練,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小提琴音階的重要性,這在考級中得到驗證,音階掌握好的學生聊聊無幾。
  • 中道禪舞基本功波浪手
    ,由左向右自然划過定格(要點:左手掌心朝下,置於左胸前,不要超過身體的中軸線,且高度略高於右手。要注意眼神,眼隨手走,定格後要看給出去手的中指),3)180°把愛給出去:大臂帶動小臂在空中划過,180度把愛給出去,(左手把愛給出去,右手保持拉弓的狀態,感受肩胛骨被擠壓的感覺,眼睛仍然是看著給出去手的中指,注意給出去的手肘要有弧度。)
  • 刻在心裡的旋律——小提琴演奏家顏柯|導師面對面
    顏柯老師:我的父母都非常喜歡音樂,他們年少時沒有條件,於是很希望把孩子往這個方向培養。像大多數孩子一樣,父母最初想送我去少年宮學習鋼琴,但報名那會兒我才四歲,少年宮只有小提琴接收這麼小的學員,機緣巧合下我就開始學習小提琴。
  • 中國小提琴教父——林耀基先生使用的練琴口訣
    林耀基是廣州臺山縣人,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傑出的音樂教育家。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196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後赴前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
  • 聊聊小提琴東歐俄羅斯學派與西歐法比派
    在小提琴演奏史上有法比學派這一名稱,是因為這兩個學派不僅在形成時間上相距不遠,而且又都受維奧蒂的影響。比利時小提琴學派的奠基人C.-A.de貝裡奧的老師是維奧蒂的學生,貝裡奧也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過。他把帕格尼尼的輝煌技巧和法國的優雅風格結合在一起,從而把古典的法國演奏學派現代化了。貝裡奧不是法國學派的直系門徒,他能突破傳統,創造一個新的浪漫主義的法比學派。
  • 小提琴課堂: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小提琴初學者在練習小提琴時要學聽和發展心智能力。包括聽聲音、培養內心節奏、學習閱讀樂譜和記憶樂譜等等。
  • 新手學習小提琴,掌握這些,一定會讓你練琴事半功倍!
    對學習小提琴的運弓需長時間累計練習,才能準確的掌握標準的運弓姿勢「直、平、穩」;針對新手的小提琴運弓練習方法有讓新手在空弦和音階練習時做好全弓和半弓結合練習。養成幾個好的習慣,如何長時間的去練習小提琴需要按摩的部位,也是至關重要的。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
  • 拔苗助長誤了孩子 琴童學小提琴為何"半途而廢"
    原來,她的女兒也學過十年小提琴,然而頻頻走彎路的痛苦,讓她深深了解了學琴的艱辛和不易。她不能看著別的孩子誤入歧途,因此見一個問一個,然後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告訴他們。宋女士的急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小提琴是最難演奏的樂器之一,教師必須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能力來制定合理的技術進程,讓他們掌握紮實的基本功,積累演奏中必要的音樂語言。
  • 小提琴教學的基礎
    下面我想分別從右手技術的左手技術來闡述一下什麼是科學小提琴教學的基礎,因為萬丈高樓從地起。文革中有學生不滿地貼大字報說:「打基礎,拆基礎。打了基礎又拆基礎。」這恰恰反映了當時的小提琴教師在探索什麼是真正的科學的小提琴演奏基礎,以及基礎的重要。現在好了,花開遍野。還應該感謝這些不斷探求真理的老師。  關於右手技術  小提琴的運弓是多關節活動的。
  • 論小提琴教學的基礎
    下面我想分別從右手技術的左手技術來闡述一下什麼是科學小提琴教學的基礎,因為萬丈高樓從地起。文革中有學生不滿地貼大字報說:「打基礎,拆基礎。打了基礎又拆基礎。」這恰恰反映了當時的小提琴教師在探索什麼是真正的科學的小提琴演奏基礎,以及基礎的重要。現在好了,花開遍野。還應該感謝這些不斷探求真理的老師。  關於右手技術  小提琴的運弓是多關節活動的。
  • 小提琴教學跳躍式學習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教材選擇;跳躍式學習;教學內容的省略;社會與家長的作用,對小提琴教學跳躍式學習進行講述。任何一所學校都用統一的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教科書進行教學,從未將考卷代替教科書施教,這是教學的基本規律。教師應從基礎教材起步,循序漸進地指導習琴者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教師應當認識到:任何一個新知識點的掌握,都必須經過一個學習過程。  讓我們解析上海2001年小提琴考級曲集。第一級有三條音階、四首練習曲和四首樂曲組成。
  • 孩子學習長笛兩年多卻「水平抱歉」是老師有問題還是學生有問題
    前段時間同事小王一直睡不好,原因是鄰居孩子在學小提琴,吱吱呀呀的聲音愣是讓他失眠了三個月,不過現在好了,他不失眠了,因為鄰居孩子自己都受不了了,不學了。其實學樂器這事產生點噪音還好說,怕就怕學了一兩年還是「沒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