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灰喜鵲外形可愛,象徵吉祥,具有一定觀賞價值。而且它是松毛蟲的天敵,是包括省樹黃山松在內的樹木的天然盟友。灰喜鵲可以通過人工馴化,成為沒有化學汙染的滅蟲機動隊伍。1986年,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灰喜鵲為省鳥。但是,目前我省馴養灰喜鵲的基地因為經費缺乏,已經名存實亡。而野生灰喜鵲的保護,也缺乏得力措施。這是令人擔憂和遺憾的。這裡我們編發金興安同志採寫的《省鳥———灰喜鵲今何在?》一稿,意在喚起大家對於省鳥的進一步關注。
據悉,我國目前正由中國林業協會組織評選國樹、國花、國鳥活動,這將有利於在全國形成關注森林、關注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的良好風尚。在這種時候,我們希望省鳥灰喜鵲的命運能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採取適當的扶植辦法和關愛行動,拯救省鳥,保護省鳥。
1、灰喜鵲,曾經的輝煌
與省樹省花同時命名的省鳥———灰喜鵲,發源於我省定遠縣境內。
灰喜鵲是一種活潑可愛的小鳥,屬雀形目,鴉科,又名山喜鵲、馬尾鵲。它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南部,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的丘陵、平原地帶。在我省沿長江以北分布十分普遍。定遠縣屬暖溼帶半溼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境內丘陵崗地多,森林面廣,為灰喜鵲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
灰喜鵲被人喜愛,它外形小巧玲瓏,是捕捉害蟲的高手,松毛蟲的天敵。上世紀70年末80年代初,我省林區發生大面積的松毛蟲災害。為了維護生態,保護環境,控制松毛蟲的發生和危害,定遠縣林業局在上級林業部門的支持下,於1982年春在本縣國營泉塢山林場設點,對灰喜鵲的人工飼養、繁殖、馴化、防病和放鳥治蟲技術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試驗方案,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斷實踐,證明了人工馴養灰喜鵲不僅可以控制飼養場林區的松毛蟲,還可以「機動作戰」,用於其它林區的治蟲。1983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泉塢山林場將50隻灰喜鵲裝上車,帶到離原飼養地12公裡處的範崗林場石中山林區。試驗林區面積37.2畝,蟲口密度很大,達到每株30條,棵棵樹上都有蟲。林中設59株標準樹,放鳥14天,每天放鳥4小時,結果大量害蟲變成了灰喜鵲的美食,蟲口密度從100%下降到22.1%,治蟲效果明顯。通過馴化放鳥治蟲,當時成功地進行了遠距離流動放鳥治蟲試驗,在國內屬首創。
1984年10月1日,定遠縣的灰喜鵲再一次大顯身手,應北京國慶遊行指揮部的邀請,參加了建國35周年國慶大典。128隻灰喜鵲隨著哨聲騰飛起舞,歡快鳴叫,順利地通過了天安門遊行的表演,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一奇特的景觀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擊掌讚嘆。為此,《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北京日報》、《中國農民報》、《文匯報》等國內許多新聞媒體發表新聞圖片和評價文章,灰喜鵲迎來廣泛讚譽。
1985年定遠縣科委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南京林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安徽大學等科研機構和大學的12名專家對「人工馴養灰喜鵲防治松毛蟲應用研究」的課題進行了國家級專家的鑑定。專家鑑定認為本項研究有五大主要特點:(一)成功地進行了野外林間繁殖試驗,不僅擴大了灰喜鵲食物來源與繁殖種群,也有利於種群復壯,並節約了經費開支;(二)成功地進行了遠距離流動放鳥治蟲試驗,對消滅松毛蟲發生與今後在利用灰喜鵲綜合治理松毛蟲災害的系列中,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三)在江淮丘陵地區,人工馴養灰喜鵲防治馬尾松毛蟲,在國內是首創,為主要分布於古北界的灰喜鵲擴大到東洋界,積累了豐富的飼養技術資料;(四)接受35周年國慶遊行任務,使灰喜鵲隨彩車盤飛,順利通過天安門。這就充分說明馴養技術的高超,在國內外產生良好反響,對愛鳥護鳥工作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五)向省內外進行了引鳥推廣與技術交流,已得到許多省市有關部門的公認和好評,向南方省份引種更有重要的學術意義。鑑定的最後結論是「該課題設計合理,試驗數據可靠,技術業已推廣,可以作為重大科研成果鑑定上報。」主持該課題研究的定遠縣林業局陳力生研究員因此榮獲了「安徽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的光榮稱號,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86年,灰喜鵲的研究成果被評為我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年灰喜鵲又被省人大常委會命名為省鳥。一時間,省鳥灰喜鵲的喜訊在江淮大地上廣為流傳。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遷,與省樹黃山松、省花杜鵑花並駕齊驅的灰喜鵲卻遭遇生存的困境,走向了瀕於滅絕的邊緣。為了弄清事實的真相,呼喚省鳥,近日筆者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走進了省鳥灰喜鵲的發源地,進行了實地採訪。
2、走進灰喜鵲的發源地
距離定遠縣城北郊5公裡處的泉塢山林場是珍禽省鳥灰喜鵲的棲息地。筆者驅車抵達林場時,才發現它已露出頹敗和荒涼,具有皖南民居風格的一幢辦公室破舊不堪,前廊的天花板大部已塌落,蛛網隨地可見,已經難見昔日的修飾痕跡。叢叢野草半遮著門前的水泥路面,不遠處草地上臥著的兩條家狗看見乍來的陌生人也沒有一聲警覺。看來,這裡確實寂寞很久了。
接待我們的是林場場長劉慶成,看上去50出頭,敦實塊頭,給人以一股旺盛精力之感。當他知道我們的來意時,憨厚的臉上頓時流露出畏難之色。他說,省鳥灰喜鵲經歷了從輝煌滑向不景氣的階段。主要是馴養資金不足惹的禍。劉場長指的「輝煌階段」即1984年到1986年這三年時間。那時期的灰喜鵲不僅全省出了名,全國出了名,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特別是1984年國慶節,灰喜鵲在北京天安門隨遊行的彩車上下盤飛,順利地通過天安門進行表演時,國內外輿論譁然,好評如潮。同年12月,日本姬路市中日友好協會會長福田一郎先生就灰喜鵲一事,邀請中方代表去日本訪問。1985年4月定遠縣舉辦了由北京、遼寧、江蘇等8省15個單位參加的灰喜鵲馴養技術培訓班,進行技術推廣工作,並向全國35個單位提供技術資料和260隻灰喜鵲作引種試驗。同時還多次接待外省市林業、科研部門前來實地考察的專家和領導。1986夏秋期間,中央及省領導先後前來考察和調研,饒有興趣地參觀了灰喜鵲的飼養和馴化,高度地讚揚了應用灰喜鵲治蟲技術的研究成果。並指有關部門今後繼續提高對灰喜鵲生物學與治蟲效果的研究,以取得更大的治蟲效果。
劉場長說到這裡,起身帶我們到隔壁的辦公室看當年中央和省、地領導考察灰喜鵲的照片和國家林業部的獎旗。我們一眼便看到靠牆角擺放著一排破爛的皮革面沙發,一張木桌上堆放著一摞子陳舊的鏡框。劉場長小心翼翼地將鏡框搬下來讓我們細看,照片雖已褪色,但還能清楚看出領導們與灰喜鵲戲逗的親情動人場景。獎旗上的貼字卷角雖已脫落了,但「喜鵲通人意,飛舞天安門」兩行金色大字仍依稀可鑑。在場所有的人無不以羨慕的眼光注視著這面獎旗,對灰喜鵲如何馴化、表演都懷有極大的興趣。
接著劉場長向我們講述了人工馴養灰喜鵲的全過程。馴化灰喜鵲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籠內馴化;第二階段是野外馴化。除此之外,還得開展動態馴化。這期中的艱辛和複雜程度可想而知。劉場長邊說邊用手比劃著,筆者打開筆記本邊記邊想,在21世紀的今天,鳥類依然有很多的謎沒有被人類揭開。十九世紀鳥類學家亨瑞·賽波說過,「鳥類學研究最迷人的地方是仍然有大量的工作待人去做」。100多年過去了,這句名言仍然鼓勵著所有鳥類學家去努力探索鳥類的秘密和神奇。
然而當談到灰喜鵲馴養遇到因境以至被迫開籠放飛的內情時,劉場長黯然神傷。他回憶說,1985年應用灰喜鵲防治松毛蟲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被全國權威鳥類專家們鑑定通過,後又被命名為省鳥。省、地、縣林業部門的領導十分重視,1986年底定遠縣成立了「灰喜鵲馴養場」,編制8人,設正副場長、馴養技術人員、會計和門衛人員。1987年由定遠縣人民政府牽頭,縣林業局、縣科委參與制訂了一份可行性報告,要求省財政撥給經費把定遠縣泉塢山林場建設成為飼養、馴化、科研、觀光、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灰喜鵲生養基地。但後來所拔的款額只夠建造辦公室、宿舍和鳥籠等最基本的設施。由於馴養經費緊缺,每年僅保持籠養灰喜鵲100隻左右。飼養灰喜鵲是個細活、勤活,每天每隻灰喜鵲的飼養所需食物與鳥體重基本等量,根據鳥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食物量也不同,還要掌握量少多餐的原則,每次餵食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劉場長伸出指頭給我們細算了一筆帳:每天每鳥需要飼料費2角錢,按100隻計算,每天需要20元,一年需要飼料費8000元左右,另外還需要鳥籠的維修費,鳥病防治藥物費和3名飼養員的工資,這樣算下來100隻灰喜鵲每年至少需要經費2萬多元。地方拿不出這項專項資金。至1988年底,灰喜鵲馴養場只好合併到泉塢山林場。原馴養場的3名飼養員也先後調走,籠養灰喜鵲遇上了生死存亡的挑戰,馴養基地名存實亡。泉塢山林場在經費十分困難情況下,仍艱難地支撐著籠養灰喜鵲達到4年之久,直到1993年實在支撐不住了,為了讓灰喜鵲有一條生路,他們只好無奈地打開籠門將近百隻灰喜鵲放飛於泉塢山的松林之中,讓它們自謀出路。隨後記者看到當年標準氣派的鳥籠,早已面目全非了,只剩下幾根光禿禿的鋼架,地下一片雜草、垃圾。
3、灰喜鵲飛往哪裡去了
省鳥———灰喜鵲於1993年開籠放飛,10年後的今天筆者前往採訪,很關心「灰喜鵲現在飛往哪裡去了呢?」採訪中,筆者問起了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劉場長說,灰喜鵲開籠放飛的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縣林業局的領導批示我們要去尋找灰喜鵲的行蹤,以便心中有數。林場立即組織人員找遍擁有7000畝松林的泉塢山林場,沒見到灰喜鵲蹤影。後又乘車前往40公裡以外的岱山林場尋找,也沒有灰喜鵲的消息。岱山鄉的一位老農告訴尋找的人員,灰喜鵲很可能已變成美味,「飛」上街頭大排檔了。
陪同筆者採訪的定遠縣林業局副局長忽德球接過劉場長的話茬說出了他的見解:一是1994年江淮地區發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旱,池塘河道乾枯,田野裡的小動物四處逃命,灰喜鵲又特別喜歡水浴,所遭厄運可想而知;二是林區遭到破壞,亂砍亂伐常有發生,嚴重破壞了灰喜鵲的生態環境;三是少數貪利的群眾不顧國家的戒令,亂捕亂殺各種益鳥,其中包括灰喜鵲。筆者追問:「是不是你們從1994年至今就沒有見到過灰喜鵲呢?」劉場長轉身指著泉塢山的大片松林說,2000年的春天,他親眼看見灰喜鵲又回來了。它們在松林裡三五成群結伴而飛,邊飛邊叫,具體的數量還說不準。近年來縣政府又出臺了保護林區生態環境的文件,場部根據現有的人力物力在林區內進行值班巡邏,制定出嚴禁林區的四周群眾抓鳥蛋和投毒等保護措施。我們知道讓灰喜鵲在松林中「自謀出路」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眼下泉塢山林場的職工連工資都不能按時足額發放,原有的馴鳥基礎設施現已損壞殆盡,要靠林場的自身力量把灰喜鵲收回籠養馴化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不可能的。劉場長的一席話使在場的人都感到愁腸百結,但同時又都感到劉場長說的是實話,道的是實情。
從古至今,鳥類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現在,全世界都公認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世紀。鳥類和一切生物的研究和保護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關係密切。現在很多國家選出國鳥,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有的則發行鳥幣、鳥票。至於愛鳥周、愛鳥日一類的活動更是比比皆是。如今愛鳥護鳥已成為全人類的熱門話題和神聖職責。我國也是如此,禁止捕捉販賣野生鳥類早就有法律依據。1999年12月,國家林業部起草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頒發了關於「禁止獵捕、出售、收購和出口野生鳥類」的法令。2000年8月,我國又頒布了國家保護有益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地野生動物名錄,其中有很多鳥類都被列入其中。在民間,也有一些環保意識較強的公民開始關注捕鳥、販鳥的問題,他們自覺地加入到愛鳥護鳥的實際行動中。2001年10月24日,青島140名青年志願者自發地組織起來,對浮山非法捕鳥者進行「圍剿」,他們割毀鳥網,折斷竹竿,搗毀捕鳥者建的窩棚,將100多隻貓頭鷹、斑鳩等野生鳥類救出放回大自然。
面對省鳥灰喜鵲的遭遇和它的發源地定遠縣泉塢山林場的實際和困境,我們大聲疾呼:為了保護省鳥灰喜鵲的合法的地位,懇請我省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和資金幫助,儘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護鳥措施,宣傳省鳥、保護省鳥、打出省鳥的知名品牌。(金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