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大城山動物園
園中動物昨起陸續搬遷至唐山市動物園
昨日,大城山動物園閉園開始轉運動物。
工作人員正在準備動物麻醉劑。
工作人員將被麻醉的動物抬出圈舍。
經過半小時車程,動物們到達唐山動物園。
剛剛搬進新家的動物在熟悉環境。
本版照片均為記者 趙亮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最近,大城山動物園裡的長頸鹿「大花」情緒有些煩躁。從家鄉肯亞來到唐山已經多年的它,早已習慣了在大城山的居住環境,但幾天前籠舍門口新添的一個大木箱子令它既好奇又不安。看似溫順其實性格很「神經質」的「大花」不知道,這個幹擾它平靜生活的木箱子就是裝載它的工具,它將同園內其他動物一起被運往位於開平區的唐山市動物園。
動物大搬家昨起正式開始
8月22日8時,大城山公園的所有工作人員在主任兼書記趙俊義的帶領下早早來到動物園前集合,動物搬遷於當日正式啟動。草食類動物是首批運送對象。
大城山動物園裡的黇鹿經過多年繁衍數量已達到28隻,它們是第一批被轉運的。「快點,快點,堵住門,不要讓它跑了……」「小心,這隻麻藥還沒起作用,別讓它蹬到……」圈舍內,黇鹿四處奔跑,橫衝直撞,待一隻被麻醉後,數名工作人員看準時機上前將其捉住抬往運送車處;圈舍外,獸醫們忙著配比麻醉針劑和解麻劑,同時還要負責用吹管麻醉這些動物。記者在黇鹿圈舍前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忙碌又有序的「捉鹿」場景。「別以為草食類動物就沒有危險,它們受到驚嚇後發起狂來也是難以控制的。」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說。
一隻黇鹿從被麻醉、捕獲再到裝車、解麻,聽著容易,其實需要幾十名工作人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獸醫們幾乎頭都不抬地配比藥劑。捉鹿的工作人員在圈內與受到驚嚇的動物不停「周旋」,稍不注意就被蹬到,皮膚馬上紅腫起來。一隻成年黇鹿重約60公斤,需要3個人才能搬動,對於一些有角的鹿還要現場割角以免造成互相傷害。工作人員楊海濱負責解麻,為避免受傷,他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在約40℃的車廂裡為麻醉的黇鹿們逐只解麻,2個小時下來,人幾乎虛脫。
10時左右,28隻黇鹿全部裝車完畢。此時,每位工作人員都汗流浹背,氣喘籲籲。
10時30分,這些黇鹿就到了唐山市動物園。從車上下來後,活蹦亂跳的它們在新址草地上四處張望,由頭鹿帶領著巡視新家,一切正常。
中午稍作休息後,工作人員於下午3時與盤羊、梅花鹿、蒙古野驢的「角逐」又開始了。
動物對遷入新居可沒有概念。上午轉運黇鹿時,隔壁圈的盤羊們還在頭羊的帶領下一動不動看著這人喊鹿鳴的場面,仿佛在看熱鬧。下午輪到它們時,反應比黇鹿還激烈。下午轉運的這些動物幾乎沒有使用麻藥,工作人員徒手上陣。看著盤羊大大的犄角,記者也不禁為他們捏把汗。
7月份時已著手準備動物搬遷
動物搬遷不是一件易事。為了保證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從7月份起,大城山公園的全體工作人員就加班加點開始進行準備工作。
運送動物首先要解決運送工具問題。獅子、老虎、棕熊、長頸鹿等大型動物的裝運籠(箱)全是大城山動物園員工日夜趕工制出的。特別是裝載長頸鹿的箱子,全木質,3米長、1.8米寬、3.5米高,是最大的一個。
為了動物們能夠順利進籠,大城山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準備了多種方案,適應訓練、實物引誘、麻醉藥品等。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對於一些大型動物儘量少用或不用麻醉,因此搬遷前,飼養員都會對這些動物進行適應訓練,提前把裝載用的籠箱放在圈舍(籠舍)內,讓它們逐步適應這些東西,搬遷時再加以食物引誘,希望這些動物能夠順利進籠(箱)。
怕動物們到陌生環境後不適應、生病,大城山動物園專門為它們定製食譜增加營養,以增強抵抗力。獸醫們實行24小時值班制,為全園動物進行檢查防疫。
「我們為了動物順利搬遷做足了工作,就怕它們出現應激反應,希望一切順利吧!」大城山公園辦公室主任呂錚一邊告訴記者一邊忙著捉盤羊。
8月底所有動物將搬遷完畢
搬遷首日,大城山動物園共轉運黇鹿、犛牛、盤羊、蒙古野驢等草食動物50餘只(頭)。整體搬遷轉運工作預計8月底結束。
據了解,8月22日至25日為普通食草類動物搬遷日;26日至28日為肉食類動物、雜食類動物、靈長類動物搬遷日;8月28日至29日是長頸鹿的搬家日。總計將有包括東北虎、非洲獅、棕熊、白眉長臂猿等在內的20種84隻(頭)動物由大城山動物園搬遷至唐山市動物園。
「我們園裡的動物有些是從北京、秦皇島、石家莊等地的動物園交換來的,有些是從內蒙古等地買來的。」大城山動物園副園長許元猛提起這些動物如數家珍。他在此工作多年,對每種動物的習性都非常了解。「我們的白眉長臂猿『圓圓』還曾上過中央電視臺的動物徵婚節目呢,是動物園的明星。」許元猛有些得意地告訴記者。
「你現在聽他說覺得動物們很可愛,但他的腿曾被猴子生生咬掉一塊肉。」呂錚告訴記者,動物們發起狂來非常危險,許元猛的腿就曾被園內的豚尾猴嚴重咬傷。搬遷過程中,動物們隨時可能情緒失控,給工作人員造成傷害,所以搬遷時既要保證動物的安全更要保證工作人員安全。
動物搬遷時,趙俊義一直在現場。他自2004年到大城山公園工作至今已經12年了,曾出版過《走進大城山》一書,對大城山公園歷史非常了解。他說,大家都知道大城山動物園是1999年建園成立的,但其實它的歷史要追溯至30年前。1986年起,大城山公園就已圈養動物了,只是那時叫公園動物區,後來才成立了動物園。
「別採訪我了。今天動物開始搬家,看著它們我有些不舍。」趙俊義說。
「大城山動物園將於2016年8月22日閉園,並實施搬遷。敬請廣大市民和遊客諒解。」大城山公園在公園及動物園入口處均貼出了《閉園公告》。記者在公園入口處看到,一位市民帶著孩子在那看了很久。「以前經常帶孩子過來看看動物,現在這個陪伴一代唐山人成長的動物園要搬遷了,感覺心裡酸酸的。但不久後,一座嶄新的動物園將對市民開放,我很期待!」他對記者說。
別了,大城山動物園!
記者 楊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