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的日本 中途島戰役之前的海軍艦艇

2020-12-15 舊影閣

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衝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裡處。

瑞鶴號航空母艦(Zuikaku)是翔鶴級的二號艦,二戰中日本帝國海軍主力航空母艦之一。1938年5月25日由kawasaki, kobe船廠開工建造,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完工。參加了珍珠港偷襲和珊瑚海海戰。在菲律賓海戰中受損。在雷伊泰灣戰役中命中七枚炸彈沉沒。

日向號(日本語:ひゅうが)戰列艦,二戰時期日本聯合艦隊所屬戰列艦,為伊勢級戰列艦(日本語:いせがたせんかん)第二號艦,以位於現在宮崎縣的日向國(日本語:ひゅうがのくに)命名。該艦為扶桑級的改良型。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現代化改造,在二戰期間因為過於老舊而很少參加大規模的戰役。

愛宕是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高雄型2號艦。於吳海軍工廠建造。艦名來自京都府的愛宕山,亦為繼承自上一代在未完成就被迫停工的天城型巡洋戰艦3號艦。在日本海軍中為第3艘使用該名稱的艦艇。愛宕於1944年10月23上午6時53分被美軍擊沉,機關長(輪機長)堂免敬造中佐以下360人戰死。

赤城號航空母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天城級重型航空母艦二號艦,艦名是以關東北部的赤城山來命名。赤城號活躍在太平洋戰場上,從初戰的偷襲珍珠港到最後中途島海戰被美國海軍企業號(CV-6)擊傷,鑑於堅持損管沒有意義,被山本五十六下令用魚雷擊沉,於北緯30度30分,西經178度40分,1942年6月6日凌晨4時55分沉沒。

磯風(いそかぜ)為日本海軍的驅逐艦。驅逐艦是以天氣現象命名。磯風意即「吹向海灘的風」,是陽炎級的驅逐艦。陽炎級和夕雲級並稱二次大戰中帝國海軍最優秀的量產驅逐艦。1942年6月4日,磯風擔任航空母艦蒼龍的護衛,曾被命中接近彈一枚。1945年4月7日,磯風參加了大和特攻,被美國海軍第58特遣艦隊擊沉。

雪風號驅逐艦(日語:ゆきかぜ,Yukikaze,英文:「Snowy Wind」 destroyer ),1938年8月開工,次年3月24日下水並被命名。它參加了太平洋戰役大部分戰鬥,自身未受嚴重損傷。日本投降後被改名丹陽號,編號DD-12,加入中華民國海軍。1966年11月16日退役,1971年拆毀。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繼妙高級重巡洋艦之後建造的一型萬噸級重巡洋艦。高雄級重巡洋艦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1945年7月31日,停泊在新加坡的「高雄」號遭英國潛艇「XE3號」的攻擊,到日本投降時仍未修復。1946年10月29日,由英軍拖曳航至馬六甲海峽自沉。

響號驅逐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為吹雪型(特型)第22號艦(III型2號艦)。是在經歷了殘酷的戰場之後仍然存活下來的艦船。戰後作為賠款交付蘇聯,被用於練習艦;一直使用到1953年。【攝影資料:昭和日報】

相關焦點

  • 決定日本命運的5分鐘——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的日軍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1942年4月18日,美軍杜立特航空隊空襲東京後,日本認為威脅來自中途島,山本五十六遂決心實施中途島戰役,企圖奪取中途島,迫使美軍退守夏威夷及美國西海岸,同時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過日本的努力在西太平洋地區建立了明顯的空軍和海軍的優勢,雖然日本在珊瑚海戰役中經歷了不少的挫折,但是當時的日本的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自己部隊在數量上比起美國更加佔優勢,所以想要蠶食更多的海洋區域,奪取更多的海洋主動權。
  • 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
  • 中途島戰役是日本走向滅亡的轉折點!
    日本為中途島這一主力戰,動用:(1)一支先遣潛艇隊,在三條警戒線上巡邏,旨在削弱美國海軍的對抗手段;(2)近藤海軍大將指揮的一支入侵軍,計十二艘有護航的運輸艦,載有五千名士兵,另有四艘重型巡洋艦在附近接應,還有兩艘戰列艦、一艘輕型航空母艦和四艘重型巡洋艦組成的一支艦隊在較遠處掩護;(3)南雲指揮的第一航空母艦艦隊,由四艘艦隊航空母艦組成,載有二百五十多架飛機,有兩艘戰列艦
  • 如果二戰日本海軍贏得中途島戰役,會佔領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嗎?
    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中途行動是為了讓美國人把他們的海軍撤出珍珠港,這樣日本海軍就可以擊沉剩下的航母。為了做到這一點,山本認為他需要入侵並佔領中途島,這場戰鬥足以讓膽小的美國航母部隊離開珍珠港的安全地帶,投入他們寧願避免的戰鬥。
  • 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會怎樣?或將一舉攻佔夏威夷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月8日發表題為《如果日本打贏了中途島戰役會怎樣?》的文章,作者為班傑明·戴維·貝克,編譯如下:傳說(這很可能是杜撰的)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軍演人員曾很多次重新推演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顯然,失敗的總是美軍。這場戰役的勝利幾乎比二戰期間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都更多地依賴於情報、作戰計劃以及(最重要的)運氣的僥倖組合。
  • 太平洋戰爭7大血腥戰役:中途島勝負就在5分鐘
    衝繩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因此該戰役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據戰後統計,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衝繩居民,多數人並非死於美軍槍炮之下,而是被日軍強迫自殺或者被日軍殺害的。
  • 四種飛機決定了中途島戰役的戰術特點,而日本人只擁有其中三種
    在中途島大海戰的整個戰鬥過程中,日美艦隊之間的距離都很遙遠,實際上,他們是看不到對方的。自從大型艦艇編隊首次在公海上出現以來,如何找到敵人就一直是海軍將領們所面臨的戰略難題。 相比之下,太平洋戰爭中的交戰雙方除了要面對「如何搜尋對手」這個古老的戰略難題之外,還要面對戰術上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 中途島海戰時的日本海軍有多強大?出動8艘航母、上百艘戰艦
    近日中途島海戰再次成為軍迷們熱議的焦點,在這場規模龐大的海上對決中,美國和日本均出動了大量的航母、戰艦和作戰飛機,展示了當時各種類型的海戰艦艇。中途島海戰時日本海軍的實力很強大,僅航母就出動了8艘,還有上百艘各式艦艇。相比之下,美軍的作戰艦艇規模要小很多。
  • 解密中途島海戰,實力明顯佔上風的日本海軍為何幾乎全軍覆沒?
    在二戰當中有幾次戰役是決定整個二戰走向的,這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美日中途島海戰。要知道在太平洋海戰一開始階段,日本的海軍實力是明顯要強於美軍的。可是到了1942年,在經歷了一次非常關鍵的海戰後,局面發生了極大扭轉。日軍實力佔優的情況下,在一場戰役當中幾乎全軍覆沒,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海戰。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在將勝負雙方對調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場戰役的真實結果:日方沒有能夠攻取中途島,損失4艘主力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248架艦載機,陣亡3057人;美方成功守住了中途島,損失1艘主力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約150架飛機,陣亡307人。由此可見,決定了戰役結果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戰略要地中途島的歸屬;二、雙方的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的戰損比。
  •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一炸就廢,被擊沉4艘,為何美航母堅不可摧
    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從天而降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群幾乎是在瞬間就投彈命中了日本海軍的「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母,一舉奠定美海軍中途島海戰大勝利的基礎。最終在這場具有轉折點意義的大海戰中,日本損失了四艘航母,而美海軍只損失了一艘航母。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海軍司令壕以及海軍在衝繩戰役中的表現
    在二戰末期的衝繩戰役中,衝繩本島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隨後又是漫長的美國統治時期,雖然美國在1972年向日本移交了衝繩的治理權,但仍然設立了大量軍事基地。因此時至今日衝繩縣仍然是日本經濟最不發達的縣份。所以日本中央政府對發展衝繩的服務業也費了相當心思。面向中國大陸遊客的三年多次籤證便是其中一項措施(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前想獲得三年多次籤證只能前往衝繩)。
  • 從戰無不勝到一蹶不振,《決戰中途島》展現日本海軍「被虐過程」
    導讀:從戰無不勝到一蹶不振,《決戰中途島》展現日本海軍「被虐過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戰無不勝到一蹶不振,《決戰中途島》展現日本海軍「被虐過程」!
  • 確認,日本二戰航母「加賀」號殘骸|航母|日本_軍事|中途島戰役|...
    由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領導的一個沉船搜索團隊「Nauticos」宣布,其科考船「海燕」號(Petrel)發現了日本二戰中途島戰役期間被擊沉的日本航母「加賀」號(Kaga)。該團隊此前已發現過日本「比睿」號戰列艦及美國「大黃蜂」號航母殘骸。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杜立特突襲東京,不僅導致了中途島海戰,還有浙贛戰役
    引發中途島海戰 這次空襲引起日本皇室、政府和陸、海軍的極大震驚,他們感到本土已經不安全了。日本不得不分出力量以加強國內防務,特別是美國航空母艦在珍珠港事變後又開始活躍起來,這迫使日本重新考慮整個太平洋的作戰攻勢,放棄全面進攻的戰略。
  • 日軍慘敗中途島,全是因為南雲忠一的指揮失誤嗎?還有哪些原因?
    而日本聯合艦隊則想趁美國戰爭潛力尚未轉化之前,全殲美軍太平洋艦隊,於是日本聯合艦隊則在珊瑚海海戰一個月發動中途島戰役。 其二、日本聯合艦隊慘敗中途島原因。 1、日本聯合艦隊驕傲自大,狂妄輕敵。
  • 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慘敗,身為首相的東條英機,竟沒有接到戰敗消息
    1942年的夏天,對於德國來說,戰局開始變得不利,而且日本也在他自己的戰場上開始節節的敗退。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本名將山本56曾經告訴過東條英機說,日本只能夠獲得前六個月的勝利。果然不出所料,在接下來的戰役當中,膨脹的不得了的日本就像被扎破了的氣球。1942年的6月4號,日本艦隊在中途島海戰當中遭到了重創,日本海軍損失了四艘大型航空母艦以及大批的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