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知乎,中國人吃早餐嗎?為什麼美國沒有中餐館提供早餐?

2021-01-07 飲食部落

吃早餐是人類共同的飲食習慣,很少有哪個國家的人不吃早餐。當然因為每個國家的飲食方式不同,早餐出現的形式也就不同,以歐洲為例,這裡的早餐就和中餐大不相同,早餐主食一般都是土司或者黑麵包加牛油,肉片和芝士等。而在中餐因為地域文化差異早餐也不一樣,比如在武漢人們早餐可以吃熱乾麵,當然也有很多在其他地區流行的如包子、油條、豆漿等等多種多樣的食物。

在美版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中國人吃早餐嗎?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美國沒有中餐館提供早餐?

是的中國人也吃早餐而且種類豐富多樣,那麼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館不提供早餐呢?顯然在美國的中餐館更了解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也知道如何計算成本盈利。

從飲食習慣上來看,很多傳統中國早餐並不受當地人喜歡,他們會覺得軟軟、滑滑、綿綿,口感糟糕,沒有實質的口感。並且以很多美國人對中國菜的理解,他們也很難區分哪些食物出現在早餐,概念特別模糊。

這裡就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包子。在中國很多時候包子都出現在早餐。在美版知乎上曾經就有這樣的提問:為什麼包子在中國只出現在早餐?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們能選擇的食物太多,而不像老外們早上午餐晚餐都出現的麵包。

當然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館不提供早餐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在美國很多中餐館都會營業到很晚,也很少在節假日放假。所以中餐館也是很多老外在飢餓之餘最容易找到的餐廳。

而對中餐館來說,早餐的盈利成本太小了,工人、食材、儲存都是一種消耗,特別是當餐廳員工精簡到最合理的時候,整個團隊也發揮了最大的作用,提供盈利不大的早餐,無疑增加了工作負擔和成本支出,還會打亂整個工作計劃。

這點在我們身邊也顯而易見,很多餐廳早餐並不會營業,相反出現早餐的是一些像路邊攤這樣的成本支出不大的餐館,或者流動攤位。

這裡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美國餐廳比如肯德基、麥當勞這些連鎖店,他們不僅在國外還是國內提供午餐和晚餐也提供早餐,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快餐文化,食物流水線化,可以儲存可以大量批量生產(沒有技術含量)食物就不在乎早晨還是傍晚,可以快速批量量產。人工和成本也沒有多大變化,相反24小時營業還會增加營業額。

這和中餐就有很大區別中餐烹飪很多時候都更有技術含量,比如燉一道菜,沒有幾小時很難完成,也不可能大量批量生產,風險太大(過期、儲存、成本等等)。

簡而言之,在美國的中餐館如果提供早餐是一種額外工作,還會再次轉移人工,增加供暖,冷卻等工作,這會給廚房帶來壓力。在飲食上很多美國人也不會將中國食物作為早餐後。因此,在大多數社區提供這種早餐服務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所以餐廳老闆不會冒險把資源花在中式早餐服務上。當然中國人多的地方如華人街早餐提供是存在的,我們懂得怎麼享受中國美食。

相關焦點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在中國餐館,中國人吃東西這麼吵鬧?
    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在中國餐館,中國人吃東西這麼吵鬧?事實上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說明一點:大聲吃東西發出嘖嘖聲、用筷子敲擊碗盤、大聲打嗝、吧唧嘴的確這都是不太禮貌的,也不是我們文化鼓勵的。當然任何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
  • 美版知乎提問:外國佬在中餐館怎麼做,能吃到第二份菜單食物?
    但從傳統中餐角度看,這些迎合他們口味的食物,並不能吸引我們的口味,所以一些中餐館就會針對這兩種狀況,推出一些老外喜歡的中國菜,也會針對中國人推出一些傳統中國菜。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外國佬在中餐館怎麼做,能吃到第二份菜單食物?從提問中我們能看出這位老外顯然已經知道他吃的中國菜並不是傳統我們吃的中國菜。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中餐館的菜單上有這麼多東西?老外回答亮了
    關於中餐食物的豐富度,在國外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餐館的菜單上有這麼多東西?」在這位老外的提問中,顯然這位老外並不了解中餐文化,也不了解中國菜,他好奇於中國食物的豐富,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食物種類或者菜餚。
  • 美版知乎:為什麼中國人經常剩飯,珍惜食物不是他們的文化嗎?
    在美版知乎就有老外提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在中餐館經常會發現中國人的剩飯,珍惜食物不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嗎?」當然我們愛面子是一個原因,但珍惜糧食一直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和西方的飲食文化相比,中餐可能更直白一些,吃不完的食物會出現在大眾面前,原因我們已經說過我們喜歡分享食物。
  • 美版知乎提問:幸運餅乾為何在美國被視為「中國人的主食」?
    事實上他們不知道這些菜餚其實是迎合他們口味烹飪的菜餚,中國人根本不喜歡。就像幸運餅乾這種只出現在美式中餐裡的中國菜,很多老外會認為也是中國人吃的食物,隨著文化交流的頻繁,一些西方人也會意識到原來他們吃的中國菜根本不是真實的中國菜。在美版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提問:幸運餅乾為何在美國被視為「中國人的主食」?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中國人吃任何一種動物?瞧瞧外國人怎麼說
    在國外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話:中國人吃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除了潛艇和飛機。實際上這是一種中國菜刻板認識,並不是我們什麼都吃,而是我們吃了一些西方人想像不到的食物,他們就刻板的認為中國人什麼都吃。在美版知乎上就有外國人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吃任何一種動物?現在我們就來瞧瞧一些外國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外國人是怎麼說的。
  • 美版知乎提問: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面是什麼?老外的回答亮了
    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面是什麼?實際上關於中餐菜單我們不得不說在國外中餐廳那些將中餐菜名直接翻譯成英文的菜單,比如夫妻肺片,紅燒獅子頭,會把老外嚇一跳,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菜名翻譯不同會讓老外驚訝,還比如我們吃的一些食物如鴨舌,一些老外會認為是蝸牛(蝸牛在法國菜種中是一種知名食材),但當他們吃到這道菜的時候會發現這根本不是蝸牛。
  • 為什麼老外會覺得:中餐館有一個「秘密」菜單?原因讓人捧腹
    有意思的是,當一些老外在一家他常去的中餐館,發現有一些中國人吃的食物是他從來沒見過的食物,於是在外國人腦海裡就出現了一些疑惑,甚至覺得「中餐館有一個「秘密」菜單?」沒有給他們吃。在美版知乎就有老外提問到「所有的中國餐館都有「秘密」菜單嗎?」在很多老外的回答中,他們也的確覺得中餐館是有秘密菜單的。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中國人吃兔子?」外國網友回答很解氣
    世界上的任何動物,只要是對於人體沒有什麼危害的,這些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食物,在後來的發展中,有些看起來非常軟萌的動物成為了我們的寵物,這是和食物完全不一樣的待遇,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比如兔子看起來就非常的可愛,於是很多人會把它當成寵物,在外國論壇上,有人提問為什麼中國人吃兔子?一起來看看怎麼回答的吧!
  • 「為什麼中餐館沒有真正提供土豆菜?」老外的回答是認真的嗎?
    有趣的是在一些老外看來土豆在中餐很少出現,就有老外在quora中提問道:為什麼中餐館沒有真正提供土豆菜?這種提問顯然是很無知的,實際上在中餐菜餚裡,土豆是很好的一種食材。和老外們習慣吃土豆的方式不同,在中餐裡我們喜歡將食物切碎,包括土豆。而在西方人的烹飪中土豆大多時候成塊狀,有時候直接水煮食用。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在中國沒有汽車餐廳?
    在傳統中餐裡幾乎沒有汽車餐廳的出現。在國外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也有這樣的提問:為什麼在中國沒有汽車餐廳?這裡就要先說道快餐文化了。快餐文化在國外非常興盛,表面的原因是城市化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但實質上這凸顯了很多問題。
  • 美知乎:為何中餐館定位都比同行低,但在中國可能非常昂貴美味?
    在國外美版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何中餐館定位都比同行低,但在中國可能非常昂貴美味?這個提問可能給我們一個錯覺:我們吃的中餐要比國外的貴,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這是因為我們吃的中餐不同於西方人吃的中餐,不僅是食物更深層次是文化差異。
  • 美版知乎:為什麼印度反華情緒強烈,而中國人幾乎不反印?
    近日,美版知乎上有網友提了個問題,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網友問到:為什麼印度反華情緒強烈,中國人卻不反印?客觀地講,這的確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政府方面自始至終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限制印度在華企業的發展;而民間也沒有發起所謂抵制「印度產品」的狂熱活動。事實上,在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印度產品值得抵制。當然,國人對此看得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的老百姓愈加自信了,我們非常相信政府可以採取最優的策略維護國家利益,於是就沒有必要開展諸如藉口抗議與反印抵印的行為來釋放愛國訴求了。
  • 為什麼美國人聖誕節愛去中餐館?
    早年來美國打工的中國老闆們並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不同,許多回家過節的生意人暫停營業,街道冷清,中餐館湧進了包括猶太人為首的大量移民,生意火爆。猶太聖誕節,中國菜做早餐中餐和晚餐勤勞的華裔掌握了財富商機,百年來堅持節日營業的職業操守讓越來越多民眾在這一天自發走進中餐館。
  • 美版知乎:漢語會在未來取代英文嗎?中國網友的回答意味深長
    下面是來自美版知乎Quora論壇的問答貼!網友問:中文會取代英語嗎?雖然他的普通話遠沒有完美,但學生和教師為他的努力而歡呼。「說中文意味著你開始像中國人一樣思考。你開始理解中國人如何組織世界,他們如何看待事物。如果你想成為具有文化能力的人,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扎克伯格的談話提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中文是未來的語言嗎?它能代替英語作為世界的國際語言嗎?
  • 為什麼日本的大街上幾乎沒有賣早餐的?他們吃早餐嗎?長見識了
    為什麼日本的大街上幾乎沒有賣早餐的?他們吃早餐嗎?但是與我們有愛恨情仇的日本就不一樣了,有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會說,在日本的大街上幾乎找不到賣早餐的,因此我們國人去日本想大清早吃個早餐那真的是很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果把我們中國的早餐比作為多才藝且外向的小子,那麼日本的早餐就是個講究且內向的小子。為什麼這樣說呢?
  • 中國早餐小店千千萬,美國街上卻基本看不到,網友:不吃早餐嗎?
    文/咖啡小芝士中國早餐小店千千萬,美國街上卻基本看不到,網友:不吃早餐嗎?工作日的時候,每天早高峰,經常會看到街上急匆匆穿行的人,大多都是著急趕到工作單位的人。可是中國這麼多早餐攤和早餐店,可是為什麼美國街上卻幾乎沒有早餐店呢?中國:我們有句古語說早晨是一天的重要開始,春天是一年的重要開始,所以早上的這頓飯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得好,這對身體健康和一天的工作狀態都很重要。
  • 美版知乎:中國菜和義大利菜怎麼樣,它們是被高估的嗎?
    在美版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你認為中國菜和義大利菜怎麼樣,它們是被高估的嗎?其實從飲食文化上來看二者都沒有被高估,一個是西方美食的基石,一個是東方美食的起源。它們都歷史悠久對世界烹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比起食物的多樣性,中國菜比義大利菜多出數倍。就像有西方網友說道的那樣:中國菜比整個歐洲菜的總和還要多。
  • 美版知乎:為什麼印度造不出好東西?印度人把問題歸咎到中國頭上
    而一直依賴盲目進口的印度,近來開始便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印度造不出更好的東西?於是有人在美版知乎上提出類似問題,有網友回答道「印度的高質量人才太少了,而且大部分都從事高科技產業去了,印度底層人連識字的都不多,溝通起來特別困難,而且印度的基礎設施極其落後,交通運輸成本非常高,這樣一來,各種成本的增加,就會導致印度製造出來的產品價格要比想像中貴得多。」
  • 日本街頭,為什麼沒有早餐店?難道不吃早餐?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日本街頭,為什麼沒有早餐店?難道不吃早餐?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對於中國人而言,早餐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餐,其實要知道早餐對於人們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早餐也是養胃的一個必要關鍵,早餐也是一個人開啟一天生活的來源,早餐吃得好不好,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一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