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建豬圈那裡種水稻,浙江倆爸爸買下300畝山頭,為孩子造農場

2020-12-21 薔薇姐姐看世界

口述:大熊(浙江德清農場老闆)

老二還在他媽媽肚子裡時,我跟好友GG一起買了塊300畝的山林,當時他老婆肚子裡也懷著個老二。

籤下這塊地後的兩個月內,兩個老二相繼出生。

這塊地,就是我們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我跟GG站在這一片荒山野嶺中暢想,暢想我們兩家的四個孩子,將會在這塊300畝的山林自由成長,快樂玩耍。

他們盡情奔跑,呼吸清新的空氣,喝甘甜的山泉,吃有機的蔬菜和雞鴨魚肉。

▲西瓜豐收了,特別甜,GG抱著西瓜開心

農場一點點建設。

大孩子們經常會指手畫腳:這裡修個湖,那裡放個鞦韆,養點馬養點羊駝……

最初我和孩子們一樣,每周來一次。

後來我變成了天天來,有時候也住在了這山裡。漸漸的,農場也成了一個我喜愛的孩子。

慢慢的,我和GG蛻變成了專業的地球修理師。

這其中有驚喜:到農場的動物都很快有新的生命誕生;有痛苦:花了將近100萬搭建的葡萄大棚,當著我的面幾秒內被大雪壓塌夷為平地;有氣憤:種了三年才等到結果的桃林,一夜間樹上的桃子人間蒸發……

來玩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本來不對外開放的自留地,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親子農場。

好吧,搞大就搞大吧,把它變成更多孩子的成長禮物。

好不容易不用種田了,我又想當農夫了

我老家是浙江東陽,祖輩都是農民。7歲下地幹活,8歲會做飯。燜一鍋飯,加點鹹菜或者梅乾菜醬油湯,就是全家人的正餐了。父母在田裡幹活,我把飯菜送到田埂。

在東陽中學上高中的時候,GG是我的同桌。他也從小幹農活,他們家打草蓆的,長期的勞作讓他臂力超常,十幾歲就能做幾百個伏地挺身。

大學我去了瀋陽學工業自動化,GG去武漢學的矽酸鹽工程。

每年的暑假我們回家頂著烈日在田裡幹活。那時候都覺得,當農民真苦啊。

畢業後我幹過國企幹過民企幹過外企,2009年自己創業掘到第一桶金。而GG也已經是電商界的教父級人物了。

生活條件的改善也讓我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食物品質的要求。2013年偶然談起了自己種塊地的時候,竟然又同時兩眼放光了,我倆有了再當回農民的衝動。

那時候我家老大4歲,他家老大3歲。

孩子,爸爸送你一個300畝的農場

這種衝動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也可以當農夫了

我和GG常會回憶我們的兒時,田埂裡的生活雖然勞累,但也有勞作後的快樂。那時的空氣,那時的水,那時簡單的一餐飯,都好像格外有滋味,菜都帶著鮮甜。這些,都是城市裡的孩子所無法感知到、享受到的。

我們想送給孩子一片足夠純淨的土地。在那裡,我們一起種菜種糧食,吃到嘴裡的每一口東西都健康。我們和孩子一起盡情奔跑撒歡,他們不再是城市裡的困獸。

母親堅決反對:「好不容易不用種田了,你又來?我可不幫你!」但我還是決定去做。

安吉、富陽、臨安、諸暨……我們走遍了周邊的角角落落,直到來到德清莫幹山南麓一個叫山民村的地方。

這裡距離我杭州的家車程半小時,四面環山,邊上是萬畝竹海,而且是AAAA級旅遊景區,更難得的是又很封閉,難得的清靜,山好水好空氣好。

我們站在當時的荒山上暢想。這300畝的山林似乎就在跟我們的孩子招手。

2014年5月,通知我們籤約的時候,GG在卡薩布蘭卡,我在雲南獨克宗古城自駕遊,我把車丟在雲南,直接飛回來籤約。

兩個月後,我們兩家的老二就出生了。

種菜建遊樂場,我的孩子也養起了豬

我們沒請設計師,兩個人就站在山上,手一指:這裡建個豬圈吧,先養豬;那裡種水稻,再種點櫻桃,桃子好吃,也種點水蜜桃……

兩家的老大都幾歲了,沒有遊樂設施不行,還要給他們建片遊樂場。

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搞基礎建設,修路、挖湖、平整土地、搭這個種那個,多頭並進。

一開始,我倆是每周帶著孩子來一次,查看施工進度,讓孩子們跟著我們、工人們一起幹活。

農場的第一座房子,是為「二師兄」建的,隱藏在竹林深處。兒時我養過豬,現在我的孩子也養豬了。

▲我給「二師兄」造房子

大山裡都是茫茫的毛竹林,原材料就選了它。我們靠著柴刀、手工鋸和電鑽把小豬的竹屋給造好了。

小豬仔放進去,孩子們興奮地大喊:「小豬,小豬!」

到年底,我們請來朋友,一起殺年豬慶賀。喝山泉水、吃百草長大的小豬,滋味和我兒時的一模一樣。就是,真的好肥好香啊。

我大兒子說,爸爸,能再多養點小動物嗎,我喜歡小羊。

好的,我買了兩隻羊。沒過多久,它們居然又生了兩隻小羊,特別可愛,跟人很親。老二說想要狗,我們就養了卡斯羅,養了德牧。

▲孩子說想養狗,我們又養了狗

不知不覺的,養了梅花鹿、羊駝、馬……還有一隻小浣熊在來農場的路上。

▲想養羊駝,養

有了動物,農場就有了活力。

有次養了香豬,其中有隻懶洋洋不愛動,也不愛吃,以為生病了。一天它突然不見了,找到時發現在一個角落竟然悄悄生好了8隻小豬,孩子們在驚喜的同時,也潛移默化間接受了一次生命教育。

最早來農場的三匹馬,孩子們不止能餵養,還能騎了。我給三匹馬取名小特、小朗、小普。

遊樂設施從簡單點的鞦韆、吊床,再到建各種攀爬設施,我們的老大建好就能玩,老二稍微大點也能玩。再搞個叢林穿越,他們再大一些就能來挑戰。

我們種了很多的蔬菜水果,遵循自然的規律,不打農藥。孩子們跟我們一起接受這自然教育,當起小小農場主,種迷你胡蘿蔔、櫻桃蘿蔔,收割水稻。

▲帶孩子們秋收

四月櫻桃熟,五月楊梅紅,六月藍莓甜了,七月葡萄豐收。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啊,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色彩。幸運的是,如今這樣的美麗和神奇我們的孩子都能親眼見證。

近百萬搭建的大棚,幾秒內被大雪壓塌

也有大把辛酸。

我們投入了近百萬元,建了三四十畝大棚,種葡萄。

2018年冬天,山上下起了大雪。

此前有過雪壓垮大棚的經歷,那些天我就乾脆住在了山上,隨時應變。雪剛開始下的時候,我就和工人們開始鏟大棚上的積雪。雪到晚上也沒停,我們實在鏟不動了。

第二天大早我就醒了,帶著工人直奔大棚。大雪還在下,積雪像石頭一樣壓在棚面上,眼看就要撐不住了。我們瘋了一樣拼命鏟,後來拿刀子直接割大棚薄膜,想讓雪掉下來。

可是來不及,怎麼也來不及。

我下令撤退。我們十來個人剛退出去十幾秒鐘,眼前那一大片看不到邊的大棚就轟然倒下,裡面搭的葡萄架子全被壓平。

幾年的心血,化作烏有。

沒了。

我站在那邊說不出話來,一方面是慶幸撤出及時,大家沒有因此受傷,但另一方面,真的心痛。

那一年,葡萄沒有收成。自己家吃不成,也送不了朋友。

當農夫要承受的還不止這些。

我們養了幾百隻雞,野狗跑進來一晚上咬死幾十隻。

▲雞被野狗衝進來咬死好多隻,我們現在

我們種了很多水蜜桃,等了三年,終於,第一批桃子紅了。

高高興興正準備帶孩子們一起去摘桃,結果去的時候發現,所有成熟的桃子一夜間都不見了。有人說,晚上看到一輛大車開出桃林……

投入兩千多萬,一不小心搞大了

GG的兩個孩子一個叫小布,一個叫小熊。我們給農場起了個名字,叫布布熊。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這就是兩家孩子的成長禮物,我們自娛自樂,想吃什麼種什麼,想玩什麼儘可能就去玩什麼,竹筒飯、露營、篝火、殺年豬、烤全羊……

▲烤竹筒飯,特香

我們的孩子在這裡探索世界,都長得很結實。幾天不來,孩子們會想念農場的動物,期間也有動物離世,他們會特別悲傷。孩子們也會牽掛自己播下的種子,幾個孩子會比較誰種的長的好。

我們除了自己玩,也會帶朋友來玩。朋友很喜歡,又帶朋友的朋友來……我們的人 氣居然就旺了起來,甚至還有親子機構和企業找到我們,問能不能進來做活動,這裡很 適合親子遊或者團建。

這時候我和GG也發現,好像我們投入的有點太多了。原本只是想投個幾百萬自己體驗一下,結果一建設就停不下來,養了豬還想養雞,種了水稻還想種桃林,遊樂設施也越造越多……我們細算算,嚇了一大跳,竟然投入了兩千多萬了。

當農民的這幾年,我和GG在這片土地上投入了汗水、時間和金錢。這比我們之前做的任何一個生意都辛苦,也比我們任何一個生意都不賺錢。

但我們的家人卻不像一開始那樣反對了。我們一年四季的食物都安全可靠,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我們結識了好多朋友,收穫了好多快樂。我也從來沒有後悔過這個決定。

▲我們的成果

我跟GG越來越熱愛這片土地。我發現,這不僅是孩子們的成長禮物,也是我和GG送給自己的禮物。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我們精心布置的,是我們意志的體現。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把這份禮物與更多孩子分享。

2017年,我們給農場建了公眾號,讓更多朋友知道我們在幹什麼。一開始是推親子採摘,摘櫻桃啊桑椹啊,吃竹筒飯。

到了夏天我們推露營。我自己的孩子就很喜歡露營,在農場聽著蟲鳴,仰望星空,追逐螢火蟲。現在,我們有能力讓更多孩子也體驗到這些了。

孩子們還可以來我這裡認領田地,當小小農場主,自己種菜、管理,體驗播種和豐收。稻穀熟了,一起來收割。番薯大了,一起來挖番薯。

▲全屬於我們的孩子

我幾乎從來不打廣告,靠著口碑傳播,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對這裡的喜愛超過了我的想像。他們讚不絕口,說這就是嚮往的生活啊。

有的是自己先帶孩子來玩,後來帶了全班同學來玩,後來班上同學的朋友也來了……有的孩子大早就來,天黑也不願回去,我就勸他下次可以來露營。

▲孩子們玩手搖船

如今,我跟GG放下了手中的其他生意,全職來打理這家親子農場,必須全身心投入進去,才可以把細節做得更好。

我們開始組建運營團隊,繼續進行農場建設,造更多好玩的設施,還設計了很多親子項目,比如創意木工課、恐龍考古、植物捶染、做石磨豆腐、、做弓箭、畫石頭……不止小孩覺得好玩,大人也會愛上這裡。

▲我和我的寵物

疫情期間我們沒法營業,乾脆靜下心來專心研發新菜式。我愛吃,孩子也愛吃,我們用泥巴和稻草搭了個土窯,一起烤雞;我們用新鮮的竹筒做竹筒宴;我們嘗試了烤全羊的新配料;我們嘗試了醃製新的醬菜。

▲烤全羊

前陣子,我們寬闊的草坪上還舉行了草坪婚禮,洋氣極了,新人非常滿意。

▲草坪婚禮

接下來,我們還要搞烤全羊大會,伴著篝火吃烤全羊,想想都很開心。

未來我們還要造民宿,建更大的餐廳。

我現在幾乎連周末都泡在農場,我的孩子光著腳丫在玩耍,我幹活,接待朋友。這樣的日子,雖然還沒賺到錢,但很充實,很健康,很享受。


相關焦點

  • 一個有機農場,它的生意從「中國最美豬圈」開始有機這生意怎麼樣了①
    在清明節小長假接待了600人之後,浙江臨安的太陽公社非常安靜。正處於休耕階段的水稻田裡開滿了紫雲英和油菜花,沒有農民在工作,只有幾隻雞在田裡散步。幾乎可以算作是旅遊景點的豬圈也正在修繕清理,看不到那些被稱為「全中國最幸福」的一百多頭黑豬。
  • 留德海歸爸媽租地建農場 造生態園散養孩子(圖)
    實踐:  百畝農場種蔬果養動物  申請租地成功後,Lily爸媽正式投入了農場的建設工作中,由於兩人均是學習環境工程出身,對於生態農場的規劃自有一番設想。  農場被規劃為兩大塊功能區,分別為免費的親子活動區和會員社區,具體有社區農園(8m×8m小菜園)、牧場、池塘、寶寶菜園、小沙灘等。 「為了節約成本,更為了環保,我們親自選購搭建材料,然後由農場裡的師傅動手構建。」Lily媽媽說。如今,原先滿是油菜花的地裡種上了各類蔬菜、瓜果,葡萄、草莓、番瓜、豆苗。一大片空地裡還散養了兔子、雞、鴨、母羊和小馬等。
  • 雲南曲靖80後鄉村校長建120畝「開心農場」沒親吻過土地的孩子 沒...
    原標題圖:曲靖80後鄉村校長建120畝「開心農場」 師生三餐免費 每頓兩葷兩素 沒親吻過土地的孩子 沒有童年在孩子們口中的「雷爸爸」的帶領下,一所鄉村學校有了吃不完的肉和菜。「雷爸爸」便是這所小學的校長雷應飛,在不久前舉行的2018馬雲鄉村校長頒獎典禮上,雷應飛與保山施甸縣水長鄉中心學校校長王國光均獲獎。本報記者近日聯繫到了這位出生於1981年的鄉村校長,聽他分享他與學校「開心農場」的故事。
  • 稻海花開意正濃——農墾建三江管理二道河農場萬畝大地號隨感
    7月末,8月初,正是農墾建三江管理上千萬畝水稻揚花的時節,本人應鴨綠河農場宣傳部長祖守和之約,參加該農場的通訊員培訓班。由於自從當編輯後,很少到墾區去採訪了,也沒有到田邊走一走,看一看的機會,每天都在報社的編輯部裡咬文嚼字。
  • 武漢楊氏家庭農場:20畝小農場,毛收入最高20萬元
    前不久,楊家雄為兒子在吳家山購置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準備給兒子結婚。  稀奇蔬菜點燃荒地希望  從黃陂橫店大道向南,走了二十分鐘,就開進新年村,在村民的指引下,再走過一段小路,記者來到了一片布滿大棚的階梯狀田地,一眼看不到邊,這裡就是胡偉橋的特色菜家庭農場。  胡偉橋的表哥杜國全正在幫著打理。記者跟著杜國全一路走下去,可以數出二十多個大棚。
  • 180天,在廣州也能DIY出屬於自己的農場!
    去到農村租塊地,建個小院,約上三五知已聞著稻花香、在蛙鳴聲中入睡,享受著回歸田園的慢生活。他和朋友們選擇在從化風雲嶺森林公裡打造屬於自已家庭的艾米農場。一共有300畝水稻田,三面環山,流溪河支流黎塘河從水稻田間穿流而過。
  • 海歸爸媽租地建農場 打造生態樂園「散養」孩子
    」Lily爸爸說,「在郊區擁有一塊田地,培育新鮮、健康的蔬菜水果,品位辛勤勞動后豐收的喜悅,休息日可以請上三五好友前去參觀、聊天,這一直是我嚮往的生活方式。 」 在奉賢區政府低碳農業項目的支持下,2010年1月,Lily爸爸的想法得以實踐,他們在奉賢區租下一片面積超過100畝的地。
  • 32歲孝昌小夥在非洲當農場主 打開市場買下240畝地
    一番考察後,他決定留下來,在這裡辦農場種蔬菜。4年過去了,他種的蔬菜一直是當地的搶手貨,他的農場從最初租地60畝發展到買地240畝。當地農業部門組織各個農場主,到他的農場學習。他發現,南非大部分的土壤都很肥沃,雨水也比較豐沛,但是除了幾個農場外,當地人很少種菜,而綠色蔬菜,在南非很有市場,且價格較高。幾經考察,王明川決定留下來,在約翰尼斯堡辦農場種植蔬菜。他暗下決心:「我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農場主,把這裡建設成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經過考察後,王明川在約翰尼斯堡租了60畝土地,投入150萬元人民幣,建起了20個簡易蔬菜大棚。
  • 鹽鹼地上的立體農田:「海水稻」漸成產業鏈
    2019年,廣東省臺山市海宴鎮與陳日勝教授在海宴華僑農場建立了海水稻研究院,利用750畝由鹽鹼地墾造出來的水田試種海水稻,主要開展海水稻的選育、試驗與示範等工作,晚造(即晚季作物)畝產超過450公斤。今年早造,海水稻研究院已經實現海僑片區核心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3000畝,試驗種植區種植海水稻面積約2000畝。
  • 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水稻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10日電題: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水稻新華社記者高晗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緣,有一片綠油油的300畝海水稻田。這裡是「90後」女孩布合麗切木·沙迪爾的工作地點。又到秋收,這些天布合麗切木正組織農民在試驗田裡選種、收割,為來年基地育種和種植做準備。作為一名海水稻田管理員,布合麗切木幾乎每天都會來察看水稻長勢。「這塊地就像我的孩子,見證了3年間戈壁到良田的變化。」她說。布合麗切木居住在新疆喀什地區嶽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這裡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
  • 看這些不到10畝的迷你農場是怎麼做的
    幼兒園是一位名叫天野的女士創辦的,其創建靈感來源於看到日本的新一代孩子在生活上有嚴重的依賴性、缺乏生存和創造的能力時產生擔憂,從而引發思考,孩子們需要怎樣的能力?於是森林幼兒園便誕生了!整個農場幼兒園呈"回"字型布局,中央為種滿綠植的庭院,走道向四面八方展開,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觀測植物、嬉戲休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十年九旱滴水貴如油的地方能種水稻了,萬畝水稻豐收場景實在感人
    說明這裡的水是何等的金貴。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縣城的幹部、職工、居民是憑票供應水的。這就足以說明水在萬榮縣是非常奇缺、珍貴的。圖為萬榮縣飛雲樓。當地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農民非常想吃大米。前多年,也嘗試在黃河灘種植水稻,但是都失敗了。但是從2017年開始,這裡種植水稻成功了,去年黃河灘涂種植了3萬畝水稻,今年種植面積更大。
  • 毀掉林海建荒地——龍泉「農保田」上山事件調查
    新華社杭州9月9日電(記者 謝雲挺)最近有群眾舉報反映,浙江龍泉市出現「農保田」造在高山頂上的怪事。這些新開發的「耕地」不僅破壞山林生態,而且無法種植莊稼,留下了一片片光山頭。目前,這樣的開發還在繼續。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在高山頂上造地?嚴厲的「農保田」保護政策在基層為何走了樣?「新華視點」記者赴龍泉進行實地調查。
  • 米娃娃家庭農場:「讓老百姓吃上好吃的水稻」
    2014年,焦三軍成立鄭州米娃娃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公司以服務社會為宗旨,致力於農業科技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承包鄭州東新區楊莊村土地30畝作為試驗田,承包開封杜良土地200畝作為示範展示田。焦三軍與其團隊培育出香1218等多個水稻新品種系,並註冊「鑫米娃娃」、「種香」、「膠泥地」等商標,為沿黃稻區水稻的優質高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 9畝荒廢農場,只用了2年,如何引流40萬人?
    豬圈、穀倉變成藝術空間,牛棚改成美食餐廳,老農房變身為獲得設計大獎的民宿……沒錯,這座舊農場裡有很多值得細數的驚喜……Durslade農場在1960年代全貌這處農場起初購置時一片廢墟,牆皮斷裂,多處屋頂塌陷,歷史可以追溯到
  • 城市人到農村當農場主 杭州有人玩起生態農場
    生態農場裡的黑豬。杭州臨安市太陽鎮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裡黑豬會聽著鑼聲跑,貴妃雞停在竹棚裡,水稻田是五顏六色有花樣的……聽上去是不是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它叫作「太陽公社」,是一個佔地500畝左右的生態農場。太陽公社距離杭州不遠,從武林門出發大約1個半小時車程就能到達。這個農場是誰建的,為什麼裡面的豬會聽鑼,水稻可以作畫,農場主想做些什麼?近日,時報記者帶著一連串疑問,驅車前往太陽公社,見到了農場三位主人之中的當家人——陳衛社長。陳衛告訴記者,這是他理想中的有機農業的模式。
  • 一家由豬圈改成的住所,卻成今年網友最想住的Top3
    6月初,一條社區舉辦了最美民宿徵集活動,全網用戶從百家中票選出了3家:杭州90後女生,辭職回老家,造了一家「網紅白馬」民宿;70後單身男生,發現了一處絕美山谷,造賞櫻小道、建民宿;重慶男教師,把陌生女孩變合伙人,花600萬,把豬圈改成民宿……國慶小長假第五天,
  • 碧桂園首開全球萬畝級無人農場先河:建三江無人農場科技感十足
    而自去年10月以來,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已經完成了玉米大豆水稻三大農作物單機無人駕駛田間作業耕種(插)管收運五大環節20多個作業項目的試驗示範任務,預計到秋季作業結束全年累計可完成田間作業面積16000畝。
  • 江浙滬小清新農場推薦!端午小長假就帶孩紙去當農夫吧~
    歡樂佳田農場,一家綜合性農業主題樂園,位於浙江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山頭村,屬寧波市一小時交通圈範圍。園區東臨石浦漁村、伍山石窟;西攬前童古鎮、浙東大峽谷;北靠寧海溫泉、許家山石頭村;南邊三門灣近在咫尺。小朋友們還可以參加稻草人大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稻草編織各種可愛的小稻草人~~Tips:地址:浙江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山頭村票價:17元起(PS:去採摘前一定要記得到網上預約哦)上海·崇明泰生農場完善的花園式農場
  • 臨安太陽鎮,這裡藏著中國最美豬圈和稻田餐廳
    和滿是民宿的莫幹山想比,這裡安靜,乾淨,同時有大片的有機農場,生態和居住的環境更好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寫酒店之前,我先從太陽鎮開始和你們慢慢說。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給兒子買的日本的一套繪本《開著電車去旅行》,這裡有點像日本的小鎮,比較原生態,非常乾淨,空氣也很舒服。酒店所在的區域,就是太陽公社覆蓋的區域。太陽公社地形狹長,所有的稻田、豬舍、雞舍、兔子谷、羊谷都像樹幹一樣,在一條長3.6公裡的公路為軸向四周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