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義和幸福生活的啟示錄

2020-12-16 人民網傳媒

摘 要:「我們怎樣渡過自己的一生?我們如何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現代倫理學最為重要的哲學命題,也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無法迴避的生命抉擇。早在公元11世紀時期,維吾爾族著名詩人和學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創作的維吾爾族古代的文學經典巨著《福樂智慧》中,對幸福的來源,如何獲得幸福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做了極為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對於現代社會與精神文明建設,都有深遠的啟發意義和借鑑作用。

關鍵詞:《福樂智慧》;現代倫理學;幸福觀

一、《福樂智慧》的作者和梗概

維吾爾族古代的文學經典巨著《福樂智慧》?1?,是一部創作於中世紀歷史時期的偉大作品。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約1010~1092),是維吾爾族的偉大思想家、詩人和學者。他出生在喀喇汗王朝的首府巴拉薩袞(遺址在今吉爾吉斯坦共和國楚河南岸),後來生活和創作於喀喇汗王朝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喀什噶爾(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

喀喇汗王朝是公元9世紀到13世紀初突厥回鶻人與葛邏祿人(也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和烏孜別克族)在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今新疆喀什、阿克蘇、和田、伊犁地區建立的伊斯蘭王朝。亦稱 「哈拉汗王朝」,「大石(大食)」、「黑汗王朝」。起初,喀喇汗王朝實行雙汗中央集權制,國力強盛。1041年,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兩部分別於1211年和1212年滅亡。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就生活在喀喇汗王朝的分裂時期,也是王朝的衰敗時期。在這一時期裡宮廷內訌加劇,外部戰亂不斷。正是處於對這種法度毀壞、世風日下的社會現實痛心疾首,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創作了這部以闡明治國之道為主題,試圖「把人們引向幸福之路」的敘事體長詩《福樂智慧》。全詩長達85章,共計13290行。

這部巨著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回鶻文(古代維吾爾語)寫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學作品。著作原名《庫達德庫·比力格》,可以直譯為「帶來幸福的知識」,可見這是一部探究人生意義的文學作品。《福樂智慧》寫成於回曆462年(公元1069~1070年),作者玉素甫把它獻給當時喀什的統治者布格拉汗阿勒·哈桑·本·蘇來曼,這位王者大為讚賞,賜予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侍從官之意)的稱號。這就是作者姓名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由來。

《福樂智慧》的文學結構採用對話和形象比喻的形式,講述了大臣月圓和兒子賢明輔佐國王日出治理國家的故事。表現出他在哲學、醫學、天文學、軍事學等各方面的真知灼見。而這種把對話與形象比喻相結合的文學形式,為伊斯蘭文學中的首創,他還開創了維吾爾詩歌古韻律雙行體的先河。

二、現代倫理學的基本理念

這部巨著的第十一章《論書名的含義和老年》,是這部經典著作最重要的的章節之一,也是我們深入理解《福樂智慧》的思想意義和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

這一章節開頭的第一段就表明:「我給此書起名叫《福樂智慧》,願讀它的人幸福,得到幫助。」開宗明義,從這部著作的命名,就是要表達他的創作意圖,他要用自己的思索和體驗,來回答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得到幸福等人生重大問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親身經歷過國家的興衰變化,也看到過許多人的命運遭際人生沉浮,他在總結和探究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些「智慧」不僅僅是針對每個現實中的人,同時也是他治理國家的理念和哲學思想的精華。

「我們怎樣渡過自己的一生?我們如何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現代倫理學最為重要的哲學命題,也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無法迴避的生命抉擇。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這裡,對幸福的來源,如何獲得幸福等一系列問題做了極為深入的思考與研究。

我們知道,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關於道德的科學。亦稱道德學、道德哲學或道德科學。倫理學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探究人生的意義、人的價值和生活態度等問題。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倫理學是關於道德的科學,但是,倫理和道德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卻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先說道德,它的定義是一套指導我們行動的原則或規則。再說倫理,它的定義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道德」與「倫理」,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有很長一段時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有觀點認為這是兩個基本通用的近義詞,也有觀點認為道德是倫理範圍內的二級概念。

筆者認為,這是兩個意義不同的概念:道德做為一種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它所追求的,是對與錯的是非問題,它強調的是原則性,採用的方式是命令式、規範式,主題是「這件事是否正確」或者「我應該做什麼」等原則性選擇。「道德與道德規則——無論是否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形成了每一個社會的基本結構,規定了被允許事物的限度,也規定了什麼是可以期望的。根據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看法,道德的關鍵是義務——做你應當做的事情?2?;而倫理追求的,是好與壞的價值判斷,它強調的是特殊性,尊重的是個人的直覺,採用的方式是吸引式、德性化,主題是「我應該成為什麼」或者「什麼樣的人生值得度過」等自主性的抉擇。

《福樂智慧》正是這樣一部宣揚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本人「怎樣做人」的觀念的獨創性巨著,而且是在喀拉汗王朝時期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後,第一部系統地運用伊斯蘭教的道德標準來宣揚怎樣做人的道理的倫理作品。

相關焦點

  • 《嚮往的生活》平淡生活的幸福意義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這個生活了十幾、二十多年的城市,見證了我們多少年的喜怒哀樂,難道自己真的要在這個城市生活一輩子麼?換個地方,完全沒有人認識自己,沒有任何故事和回憶,是不是就可以忘卻過往的煩惱,過得幸福些?
  • 《日本人的生活哲學》:Ikigai,從生活中發現幸福和人生價值
    今時今日生活哲學,領悟生活的意義和目的,感覺就像是在焦慮不安的人群中,尋找一個擁有安定心靈的少女,很難,但很必要。如果丟掉生活的目的,我們就變成行屍走肉一般,沒有靈魂只有軀殼。一位居住在洛杉磯的日裔自由撰稿記者——三橋由裡香,在今年1月份出版了一本關於探索生活哲學的書——《日本人的生活哲學,Ikigai讓你每天充滿意義和喜悅》,讓中國人第一次從真正講解Ikigai的書中知道,什麼是生活哲學,什麼是Ikigai。
  • 生命意義與幸福人生——我校舉辦生命教育專題講座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4日電(唐婧)12月12日晚19:00,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請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原主任費俊峰教授為我校學子帶來題為「生命意義與幸福人生」的翱翔雲課堂心理健康講座講座中,費俊峰老師首先借用本·沙哈爾的「幸福四象限」引導大家區分「快樂」與「幸福」的不同含義,他提到大學生擁有很多的知識,但是知識並不能提供快樂,必須要有正確的行動才能使得知識活過來,只有在朝著目標不斷前進的路上才容易收穫幸福。
  •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翻成大白話就是問:人活著有什麼價值和人存在於世間有什麼意義? 這裡面的「價值」和「意義」兩個關鍵詞,需要著重地拿出來說一說。什麼是價值?想把「價值」這個詞完全弄明白,你得讀許多哲學方面關於「價值」概念多種定義的文章才能弄懂一些,一般用文字解釋文字概念會很繞,不容易理解。
  • 幸福是什麼意思 人生幸福的四個標準
    幸福這個詞語是從小學開始就會讀的,但對於它的意思和含義,即便是長大了還是會感到有些不解和懵懂,那麼幸福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對於人生幸福又有什麼標準呢?  幸福沒有階級,取決於一個人對生活是否滿足產生的情緒。
  • 《當幸福來敲門》:得到幸福前的苦難,比幸福更有意義
    人們生活在其中,容易被時代同化,最終成為偽善者口中評判的對象。主人公克裡斯在那個時代中有著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做著一份很難得到收益的工作,回家接受著妻子的嘲諷,在外頻頻遭受冷眼與拒絕。乍一看,克裡斯非常可憐,人生處處充滿不如意,但卻很少見到他自艾自憐。他積極樂觀的生活著,沒有愁眉苦臉,沒有怨天尤人,仿佛有些不合邏輯。
  • 旅行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意義和改變?
    關於旅行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改變,不乏自己去體驗一番,畢竟別人口中的和自己去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旅行中許多東西對我們生活也是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讓一個喜歡平時待在家裡面的人告別懶惰,愛上運動;也能讓一個從來不會規劃生活學會提前規劃旅遊計劃等等。所以旅行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寶貴實踐。
  • 生活的意義,就是努力把自己的人生變成藝術品!
    二、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發現你所擁有幸運,少抱怨上蒼的不公,把握屬於自己的幸福。你,我,我們大家都可以經歷幸福的人生。三、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山谷當中的喊聲,你沒有必要期望要誰聽到,但那延綿悠遠的回音,就是生活對你最好的回報,新的一天新的開始!
  • FB上千萬贊的一組漫畫:《人生的意義》
    體驗出現在你選擇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可追求的太多,但是給你的感受,就是體驗給你的幸福。前陣子FaceBook上有一組非常火的漫畫《人生的意義》已傳播了近千萬贊,今天分享給你一同感受下。你來到世上如果每個人都遁入平淡如水的生活模式,你不禁要問,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This is the story no one's going to tell you, but you will experience for sure:下面的故事沒人會告訴你,但你一定會經歷: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思考過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看法不同,觀點也不同。我們看起來是走在追尋幸福的路上,但實際上的我們卻離幸福漸行漸遠了。我們早就已經違背了幸福的初衷,走上了愈加痛苦的道路。現在大多數人為了房貸和巨大的生活壓力被逼得沒有喘息的機會。沒日沒夜,拼死拼活都是為了一個字「錢」。
  • 江漢大學「江漢大講堂」:美食是生活的智慧,人生的意義
    講座上,李老師從怎樣認識美食,理解美食和享受美食,科學理性對待美食和大家娓娓道來,帶領大家走入美食的世界。豐富的事例,精美的畫面,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美食文化的饕餮盛宴。在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中」,李老師給大家講述了不時不食的道理;在「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中講述飲食的禮儀之道,特別是面試的禮儀非常實用。
  • 阿德勒心理學: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義,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幸福的定義又是什麼?如何獲得人生的自由?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去思考這幾個問題,但是每個人所得出的答案都可能會不一樣。阿德勒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義,不管好還是壞,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 人生中每一段旅程的意義
    陳綺貞 - 旅行的意義第二次旅遊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一個人踏上求學的旅途,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感覺是去旅遊,又像是去生活。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只能勇往直前,大學是人生的第二個故鄉,有人是一陣子,有人是一輩子。旅程就是從一個你熟悉的地方,離開你自以為是的地方,去到一個別人熟悉的地方,結識,日常生活以外的人和風景。
  • 《山茶文具店》|如何在生活的平淡無奇中,獲取人生幸福
    大概是因為女主的生活契合了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吧。再過兩個月我就可以搬進屬於自己的小房子裡去,所以女主的生活就像一道閃閃發光的指引,讓我忍不住在心裡附和著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未來的日子裡去模仿她的生活方式:黎明即起,撣掃起居,煮水烹茶,等待甦醒,於茶水暗香中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於心中的寧靜溫暖處感受平淡生活中的幸福。
  • 人生的幸福哲學之道
    或許說明了人生的困苦吧。嬰兒之所以哭泣,是因為他有需求和意願得到不到滿足。如果我們從更哲學一點的方式去看,人一旦生下來,就意味著和這個世界建立一種對立的關係了。世界既是他生存依賴的對象,但又是他的一個非我的對立面和矛盾體。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於幸福。所以,這是否也就是說,因為人生本來不幸福,人生本來的困苦,所以要去尋獲幸福。 這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罷!這也就是幸福的緣起吧!
  • 《教父2》和《現代啟示錄》都是科波拉執導,哪部是其巔峰之作?
    筆者首次觀看《現代啟示錄》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那時候會覺得《現代啟示錄》製作完成的1979年是何等遙遠,其實不過20年,這和2000年與今天的距離約略相等。但以自我生命的這20年去衡量之前的20年,則能獲得非常微妙的時光感受。而今天對於《現代啟示錄》的觀後體驗的提升,則不僅僅是由於觀看媒介的差異,還在於對某種精神性的體會和理解。
  • 在安靜有序的生活中 品味人生的詩意和豐盈
    但是,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閒暇時間,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來我往上的交際和應酬上。因為,過度的,毫無意義的社會交往,不但會浪費寶貴的時間,而且還會,使人變得浮躁和忙亂。人生需要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短暫的人生時光中,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該做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 普通人的人生哲學: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他和他的家人在納粹時期,全部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被毒氣毒死,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如此悲慘的境遇並沒有讓他消沉,而是讓他在極端的境遇之下,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並開創了有名的「意義療法」,還在集中營內寫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的初稿,出版後被稱作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十本書之一。
  • 不丹:幸福的地理意義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英國雜誌書《Cereal(穀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本「有點高冷」的旅行生活讀物,不同於主流的旅行指南或手冊,它遵循的理念是「不追逐流行,只忠於內心的選擇」,用冷靜克制的文字、清新自然的畫面向讀者娓娓道來「什麼是好風景,好生活」。
  • 遊戲、權力和財富,朋友,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所有遊戲的設計,無非就是利用人們的成就感和好奇心,融入積分、遊戲幣、榮譽稱號等,並設計難度逐級增加的晉升次序,讓人沉浸其中,欲罷不能。在遊戲中,有的人尋求精神放鬆,有的人尋找現實中缺失的成就感,有的人悟出不少生活道理。可曾想過,人生其實也是一場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