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團玩法分析:拼多多爆紅背後值得借鑑的思路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隨著大量線下廣告的投放,拼多多迅速躥紅,並大量的出現在我們眾多的微信群中。拼多多能將一個戰術層的玩法變為一個產品宏觀核心戰略,背後到底抓住了什麼?

2017年隨著拼多多大量線下廣告投放後,如一匹黑馬迅速躥紅,然後各路科技媒體、資深電商自媒體人發表了各種關於拼多多以拼團模式大規模病毒擴散的文章,大多是比較宏觀的分析。例如:商業模式、消費市場、用戶群體、消費土壤等。相信大家有關注的人,也都有了一些宏觀了解。

很多人不看好,認為不持久,但是當新事物來臨時,不服氣唱衰都是沒有用的,存在即合理。

這個不能簡單粗暴籠統地用消費降級、社交紅利來概括,我有一個堅持的觀點:一切一概而論的下結論就是耍流氓。分析這種模式背後的槓桿點,更接近產品服務的本質,然後變為自己的能力,才是我們職業發展升級打怪路上應該做的事。

能將一個戰術層的玩法變為一個產品宏觀核心戰略,背後到底抓住了什麼?

本文更多是從具體用戶場景、業務落地等具象層來分析其背後的意義,試圖能更深入理解拼多多拼團模式的本質。

平臺玩法

反覆體驗後,我將拼多多平臺玩法主要分為四大類:

直接去拼團;邀請參與拼單;邀請助力:砍價免費拿、團長免費拿、助力享免單;分享互惠:現金籤到、分享領紅包。

其中分享是拼團模式的核心、社交電商的靈魂交互,決定著平臺的很多關鍵指標,分享成功直接影響病毒傳播的效果。廣告價值:即通過反覆曝光增加用戶品牌認知和功能體驗;流量轉化價值:註冊或下單轉化,被引導使用同樣的功能後者購買商品轉化。

很明顯,邀請參與拼單是能直接引起訂單轉化的,能直接起拉新促活作用。第三、四種玩法主要能體現廣告價值、拉新轉化。

砍價免費拿:典型的分享助力模式,選購商品分享出去後,朋友通過在H5或者APP(APP砍價會更多)中點擊砍價按鈕,能幫助你砍價到0元最終免費獲得商品。這個我們在朋友圈、群聊中最常見,能起廣告曝光、病毒擴散作用,最終形成一定的拉新轉化。

團長免費拿:這是一種抽獎團的模式,發起0元拼單後,邀請好友參團人數到開團成功,團長和隨機的一位團員能獲得商品。算是早期「一元購」的優化形式,這種模式的社交門檻相對低,因為好友也有一定概率獲得商品。並且抽獎團本身也有一定趣味性,在拉新轉化、用戶活躍上都能起到不錯的槓桿作用。

助力享免單:典型的好友助力模式,免費下單後分享二維碼給好友,好友通過二維碼下載APP並登陸微信即為助力成功,達到人數即享受免單。這種模式因為好友操作門檻高,主要是定向分享個人,社交門檻較高,但是能帶來確定性的APP拉新轉化。

現金籤到、分享領紅包:本質上是分享有獎模式,步驟有籤到、領現金分享、籤到團分享、滿額提現等。這個玩法裡現金或者紅包都是很好的刺激點,並且融入了兩種分享方式,一種不需要好友參與,每日籤到分享即可獲得紅包,起到促活留存的作用;一種需要好友參團,屬於跟以上提到的一樣的好友助力模式。

總體來說,這種玩法路徑太長太長,自然針對的用戶是價格歧視的最底層用戶,擁有大量閒暇時間去換取確定性低的小優惠。(說真的我忍不住想吐槽這個設計……)

拼多多的用戶組成似乎用電商慣有的分類已經說不通了,例如:三四五六線城市、五環以外下沉用戶等,並且為了切合用戶路徑和場景。

此處從分享、被分享、不分享這個用戶交互行為上來區分,通過我的一些用戶觀察和反覆體驗,這個區分更有實際意義。

分享是拼團模式的核心、社交電商的靈魂交互,決定著平臺的很多關鍵指標。

1. 分享用戶:

分享用戶自然就是平臺老用戶,擅長並樂於利用各種優惠玩法。由於是拼團的發起者,一般是有明確的購物需求,並通過邀請好友助力獲得相應的優惠。這種用戶更關注玩法、其次是商品,因此會有衝動消費,並願意用社交貨幣換取優惠。

2. 不分享用戶:

不分享的用戶自然就跟分享好友助力模塊絕緣,忽略平臺各種分享薅羊毛的行為,一般是直接參與拼團,關注點主要平臺上性價比高的、目標的商品,屬於相對理性消費用戶。並且自身社交貨幣價值相對較高,本身將購物當作比較私人的事情,在這裡社交分享的玩法完全對這類用戶無效,除非是優惠度大的目標性商品。

3. 被分享用戶:

被分享用戶屬於被動觸發,如果是新用戶,則可能在反覆觸發後形成拉新轉化;如果是老用戶,對於玩法有一定了解則有可能帶來留存和活躍。

若被分享屬於邀請參團,這個時候主要取決於商品本身是否剛需、目標商品;若屬於好友助力,則基於對優惠的敏感和合算偏見的消費心理會形成一定的活躍。總體機遇社交的分享,有好友信任背書,能帶來更好的轉化。

關於此處「分享」有一個體現拼團邏輯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商家後臺交流區不少商家吐槽很多新用戶不熟悉操作,都選擇發起拼團,結果超時訂單取消,看著干著急。這一點確實讓我挺意外的,因為,剔除商品不火沒有可以直接參團的,和用戶熱愛社交喜歡分享給好友一起買這兩種少數情況,大多數用戶應該都會選擇不用等待的直接「去拼團」。

而平臺視角,理想狀態肯定是能邀請來好友的能發起拼團,拉新或者增加新訂單。不願意社交分享、被動等待的剛好有能直接參團的拼團成功。當然實際,肯定跟商品的火爆情況、用戶的購買習慣、商品推薦位的流量大小有關。

此處也是拼團邏輯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既能拉新也能迅速成團,怎麼合理控制各個因素讓總體銷量最大化,是個提升用戶價值值得探究的點。(個人思維局限,此處挺期待有更深入、全局的分析……)

平臺特有的特徵

1. 社交貨幣兌換優惠

以上已經展開分析拼團各種玩法,主要的載體功能就是分享。拼多多早起由於快速發展,儘量用戶分享,現在隨著3億用戶群體的逐步沉澱和分層,不分享也成為平臺一種主要的購物方式。

如果說早期的分享是為了邀請拼團的,以一種好友間互惠互利的模式;現在分享免單則是一種消耗社交貨幣的玩法,那麼目標用戶自然是社交貨幣低價值用戶。

所以隨著目標新用戶逐漸飽和,這種長鏈路並且依賴社交的玩法會引起用戶的麻木,並且無克制的分享功能也會變成朋友圈裡的牛皮癬引起人反感。

所以,我的思路:後期縮短玩法路徑,增加好友利益,在平臺廣告拉新和用戶、好友受惠三者利益間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會是一個重要訴求。另外,在選品上根據這個群體特徵做出差異化、精細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思路,畢竟高頻剛需的消耗品,並且還有優惠,還是能給消費者一個原始刺激。

2. 降低決策門檻

全場包郵;沒有購物車;價格實惠;玩法相對單一;好友社交背書;從眾心理。

以上列舉的因素都是幫助用戶降低購物決策成本的因素,由於比較直觀就不展開。那麼更低的決策門檻,對於選擇困難症、剁手族是福音,自然也會產生更多衝動消費、非理性消費,不過目前看來這一點是跟主流目標人群特徵是吻合的。

所以拼多多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試錯平臺,畢竟在商品質量有一定保證時,誰都願意選擇價格低的。

3. 強場景感:追求高性價比

因為從初期到現在都很清晰的低價電商定位,所以在拼多多的場景裡,追求性價比是所有用戶的潛意識了。在這個場景裡用戶都是價格敏感、追求性價比的用戶,因此價格還是重點,商品圖片精良與否、包裝是否精美、展現形式是否豐富這些營銷因素就不是主要了。

拼多多黃崢說:我們吸引的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他會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也會用9.9元買一箱芒果,這與他的消費能力沒有關係。

這個說辭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也要承認,在大家都在主張消費升級的時候,追求性價比還是不少消費人群的根本訴求,不一定是按照電商傳統意義上劃分的所謂三四五線、五環下沉人群等。

艾瑞諮詢的一份消費調查報告:有一類人群叫「單一奢侈」人群,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擲千金,但是其他方面就是極簡主義,最典型的就是攝影發燒友、cosplay愛好者。

我之前在做素材收集,做了份關於拼多多的小問卷,發給身邊一些朋友填寫,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作為一個非典型的拼多多樣本裡,我們能看到這些數據:

所以,到了購買這種極簡、高性價比用品的時候,這部分用戶就會有這個場景,想到拼團、想到拼多多,所以它滿足的是用戶對於性價比商品追求的這個維度。

發展預測

我覺得這裡有一句話可以高度概括:不同的發展時期,根據不同的目標做合適的事。

根據以上對用戶、玩法、平臺場景特點的分析,可以嘗試做出一些預測和建議。

(1)留存復購是重點

在目標市場接近飽和情況下,留存、復購將成為主要方向。

典型的方式有:會員、充值卡、優惠券、紅包、社交觸發、優惠、高頻消耗品的掐點推送等。

這裡應該結合平臺用戶的特徵來選取合適的方式。目前看來,拼多多的高性價比商品優勢比較大,因此我認為優惠的高頻消耗品掐點推送是個很好的方式。

(2)探索非分享、路徑更短的玩法

分享只是形式,就像美團團購只是一張團購券,拼團形式不重要,核心是——用戶佔便宜的心理。隨著大量無克制的分享功能透支社交關係,需要探索出一些微創新的玩法。

例如:用戶A需要分享等待成團時,好友可以使用槓桿紅包即支付3元抵扣30元幫助A提前成功完成拼團,當然這裡細節比較多,槓桿紅包的轉換率是設計重點。

(3)保持性價比優勢

平臺目前最大的優勢:價格,應該是持續把握的重點,根據商家、用戶、平臺三方利益平衡點不同時期再不斷調整。對於商家來說,單件產品的利潤雖然降低了,但店鋪的流量和銷量都有顯著提升。產品流轉周期加快,可以減輕他們的庫存壓力,這也是他們樂見的。

拼多多運營人員談到:「在非常清楚商家的成本,也會將商家的報價和其它電商平臺進行對比,談到一個符合消費者、商家、平臺三方利益的價位。用戶追求高性價比,不該花的錢,我們當然要竭力幫他們省下來。」

保持高性價比是拼多多一個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4)探索社交玩法、沉澱社交關係

沉澱社交關係是為了改善分享助力類功能對社交關係的透支,幫助高契合用戶間建立共生關係。並且這種社交關係要輕,因為是商業化、碎片化的。

例如:為反覆幫助你助力的朋友增加身份標識,優先享受無門檻優惠券等,為帶同樣品類標籤的熟人創建群聊、幫助不同時間點有分享需求的用戶做聚合、好友評價過的商品做tag標識等。

(5)供應鏈升級,做真正的C2B

真正的C2B,應該是反向定製,也就是超級團。

此處引用下曾鳴大佬的話:

未來的商業模式是面向消費者大量定製的模式。

早期淘寶聚划算就是這種模式,拼多多目前應該是因為供應鏈的把握不夠,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C2B,當然這個也是一場比較艱難的拉鋸戰。如果真的能做到這一點,整體從生產商、經銷商、平臺整體的資源利用率都會提升。那麼對於用戶來說,高性價比、低價就都不是問題了。(此處分析比較宏觀、筆者資歷有限,不起高調,交給大佬們來討論)

所以,我現在有關於拼團本質有一個理解:拼團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參與感,為每一個消費者賦能,將平臺廣告渠道的成本均攤回饋給每個普通用戶身上,最後讓大家覺得是消耗了自己的社交貨幣換來的優惠便宜,而不是把這個優惠算到商品的質量不夠上。

對於拼多多現在的目標用戶,社交成本低,因此消耗的這個社交貨幣幾乎是免費的,所以最後他們會產生佔便宜的感覺並且不認為商品質量不行。

後記:

有個朋友說,寫文章要解決一個問題,確實是。但是乾貨技能貼很多,我更願意輸出的是一種分析、總結,是一種思維碰撞點,也是下次引用時的本質對照。

這篇完整的素材收集、產品體驗、用戶調研費時近一個月,至少現在幾乎整個朋友圈都知道我在研究拼多多,試圖從落地層面、產品基本功層面來分析,希望能更有實踐意義。

當然,像文中我做的一些大膽總結,是否本質、是否合理?希望能的到更多的指正交流。

本文由 @Miss right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用戶引導?
    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拼多多在用戶引導上值得借鑑的地方,一起來看看~不管你是否用過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但你一定聽過他。拼多多一路走來,靠著社交電商的思路逐步壯大自己的用戶群並在電商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雖然上市後非議諸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用戶引導方面做的足夠好。
  • 拼團真的那麼簡單?深入解析拼團的模式及進階玩法
    本文詳細地介紹了拼團的幾種常見玩法,同時對拼團商品選品、傳播推廣策略進行了分析,為大家提供拼團模式的具體思路。拼團的火爆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在2016年勢頭突飛猛進,紅遍大江南北。17年陸續誕生了不少拼團產品,拼多多也接著拼團玩法的東風順利上市。
  • 拼多多淘客店群玩法月入2w+
    下面講我們團隊來操作拼多多的主流玩法,做淘客的一些店群,我也是去借鑑咱們淘寶店群這一塊的玩法,它有很多細節的不同,淘寶這一塊他會針對千人千面,以及針對新店的一個流量扶持,七天上下架這樣的一些玩法,但拼多多不是,拼多多不對新店扶持
  • 解密拼多多:並不只是低價和拼團
    據《財經》記者了解,拼多多2017年GMV(網站成交總額) 達到了上千億元人民幣,超過唯品會的729億元,已 成為中國電商銷售額第三大的公司。與第一大阿里(3.77萬億元)和第二大的 京東(1.3萬億元)比,仍差距較遠,但2017年11月其日單量已超過京東。 拼多多是規模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如當年突然爆紅的快手和頭條, 拼多多順應了數億規模新增用戶的大勢。
  • 把「拼多多」搬到線下?實體店也開始嘗試拼團了
    3月綜合電商APP的DAU數據中,拼多多以約4310萬的日活用戶排在第二位,京東約3360萬的日活用戶排第三位。拼多多的發展前景讓很多初創公司看到另一種希望,嘗試把「拼多多」這種模式牽引到線下。不過話說回來,「拼多多」實體版模式早已有了,對用戶來講不是一種新鮮玩法,為何如此說呢?
  • 拼多多產品分析 | 下沉市場破局和發展
    用戶分布分析1)城市分層拼多多目標下沉市場,採取戰略是「農村包圍城市」,以社交拼團方式快速在三線以下城市裂變,並以「百億補貼」項目進攻「五環內」市場;其用戶主要由三線及以下城市構成,一線城市用戶較少,這與拼多多的產品戰略相一致。
  • 京東也做了自己的「拼多多」,低價拼團模式就這麼能打?
    最近,在應用下載排行榜上,拼多多已經力壓淘寶佔據榜首十餘天,風頭正盛。不得不說,它突然崛起的勢頭,讓電商巨頭們都有點慌了。三月中旬的時候,淘寶突然推出了一個名為「淘寶特價版」的 app,主打低價拼團,被當做是阿里正面狙擊拼多多的一個信號。
  • 毀譽參半,一文看透拼多多背後的營銷套路
    其中,溝通分享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購買者可直接訪問拼多多移動平臺,選中商品後,可以將拼團的商品信息通過微信和QQ等社交網絡發布,邀請親朋好友和其它社交網絡好友進行「拼單」,當然也可以由拼多多app內有同樣購買需求的陌生買家組團,來獲取折扣。一旦達到拼團人數的條件,就被認定為拼團成功,各個買家將獲得優惠的拼團價格,且商品將分別發貨。
  • 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為什麼死了?
    新電商拼多多的加入,讓鯰魚效應重新回歸到電商行業。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了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早期的淘集集無疑有一定的先發優勢。16個月前,利用「巨人轉身慢」的競爭優勢,淘集集率先提出了「學習拼多多」的打法,先後試水包括拼購、補貼用戶等玩法。
  • 6策略拆解拼多多上癮玩法,如何讓人慾罷不能買買買?
    過去12年,我的雙十一清單總額加起來不超過1000元,而今年雙十一我竟然在拼多多上剁了5000元。剛開始查看帳單覺得不可思議,回頭分析卻被拼多多的產品設計和運營策略折服。這是一款有魔力的產品!眾所周知,拼多多的經典運營模式很多,每一種玩法單拎出來分析都是行業中的王炸。拼多多如何讓人慾罷不能,沉迷於買買買?產品背後讓人上癮的模式是什麼?
  • 拼多多產品分析報告:喧囂之後,我們能學到什麼?
    (4)退休的老人他們對於電商購物的了解是有限的,也難以分辨商品的質量等,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無窮無盡的時間,對於他們而言,在拼多多上花費很多時間而能夠少花一點點錢也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本來也沒有很多的事情要幹,拼多多不僅讓他們得到了實惠還讓他們有事情可做自然得到他們的青睞。
  • 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最新玩法是什麼?要怎麼玩?
    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最新玩法是什麼?什麼是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最新的玩法是什麼 這也是很多人想了解的拼多多店群起源於淘寶,前幾年淘寶是一個紅利期就出現了很多淘寶店群,和現在拼多多一樣。店群就是我們有多個這樣的店鋪,這個就是拼多多無貨源店群那我們的貨源從哪裡來呢?
  • 拼多多給旅遊「砍一刀」
    日前,拼多多悄然上線旅遊出行業務,在拼多多APP首頁可見,同時在二級菜單充值頁面也有顯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旅遊線路可以享受「百億補貼」,售價幾乎「打骨折」。如此看來,拼多多已基本形成火車票機票、餐飲酒店、景區門票、跟團遊的OTA業務布局。而且,拼多多做在線旅遊的手法也跟電商是同樣的配方——百億大手筆補貼。在「百億補貼」下,拼多多旅遊價格極具誘惑力。
  • 拼多多如何取消拼團拼多多不能取消訂單怎麼辦
    拼多多作為一個低價拼團的知名平臺,現在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不過,有時候有些人在拼多多上買東西,拼著拼著就不想買了,這個時候拼多多如何取消拼團呢?如果大家也還不知道拼多多如何取消拼團,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在拼多多上要怎麼樣才能取消訂單吧。
  • 產品體驗報告:拼多多,「拼」團模式實現優惠「多多」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拼多多誠然滿足了用戶網上購物的基本需求,其售賣品類包含服裝食品電器鞋包百貨等多達十餘個品類,用戶可以在線瀏覽、一鍵下單、快遞到家。除此之外,拼多多與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獨特的拼團模式,基於微信等社交軟體進行用戶裂變快速精準鎖定了大量目標用戶,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商家解決庫存的需求,又通過大量訂單保證了價格優勢,使得用戶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
  • 拼多多爆紅後,阿里終於出手了 | 獵雲網
    「這與現在淘寶整個大框架的運營思路有點相悖」,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全天候科技記者表示。與手機淘寶以各業務模塊來劃分品類不同,「特價版」淘寶APP的首頁以手機、男裝、運動、數碼、女裝、日化等貨品類型來劃分品類,這一點與拼多多極其類似。當然除了這些,「特價版」淘寶還提供充值中心、量販優選、平價超市、特賣清倉、籤到有寶等服務,部分服務也與拼多多有著相似的地方。
  • 拼多多產品分析:社交與低價的遊戲化狂歡
    拼團拼團是拼多多的一項基礎功能,也是其與其它電商的不同特色之處。對於平臺內的所有商品,用戶都可以通過開團或參團的方式,在達到一定人數要求後,用比原價更低廉的價格購買相同的商品。如今拼多多的拼單模式並不強制參與熟人或自己發起的團,用戶可以直接加入其它用戶還未滿員的團。即使此時沒有其他用戶正在拼單,用戶也可以選擇與陌生人插隊拼單,不需要滿團就能享受到更加優惠的價格。
  • 拼多多為什麼能成功?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拼多多做的這些功能、玩法,隨後被各大平臺爭相效仿,包括淘寶。也許這些玩法也好,拼多多也好,很難入一般人的法眼,當你說在用拼多多甚至會被嗤之以鼻。但這一切不能代表所有,反而是拼多多,卻代表了大多數。1. 貪便宜貪便宜是每個人的天性,任何人都有貪圖便宜的時候。只是在拼多多,這種貪便宜的行為更加常見、大眾化而已。比如我所在的小區,一晚的停車費才5塊錢。
  • 銀行學起了「拼多多」,貸款、理財也能拼團
    這不,近幾日「愉見財經」的朋友圈裡出現了好幾家銀行「拼團理財」、「拼團貸款」的信息,參加拼團後,理財的收益率提高、貸款的利率降低。雖然作為金融企業,銀行能給的優惠幅度顯然不可能搞得跟電商一樣野豁豁,但對於有理財或信貸需求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愉記身邊就有朋友來問:「開不開團?」
  •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網易紛紛推出拼團平臺
    拼多多快速成為國內電商的重要一極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京東、網易等也紛紛開始效仿拼團模式。近日,支付寶app內出現「5折拼團」窗口,與拼多多類似,支付寶的拼團也有時間限制,在每日9點、14點、19點「開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