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自閉症孩子的,基礎認知能力提升小技巧!

2020-12-06 杜佳楣說自閉症

一、認知能力是什麼?

什麼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二、為什麼自閉症會缺乏認知能力?

有些自閉症孩子從嬰幼兒時期起,認知能力就嚴重發展不足。所謂的認知能力,一般泛指認識基礎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經過大腦的信息加工、轉換合成最後表達出來,而自閉症兒童的大腦對信息的整合有一定的障礙,他們對外部的認知比較有限、被動,也就是認知能力較差。

認知能力差,也就無法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合理的分析、綜合、歸納、整理,使自閉症兒童對人際交往、溝通中的最基本的語言都無法理解。

三、認知能力為什麼那麼重要?

認知是大腦接受外界信息,然後經過加工處理, 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取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認知是人類心智能力的整合,可以引導人的思維和執行功能的運行,是人進行日常生活活動的基礎。

自閉症兒童的認知功能障礙多源於心理方面的異常和腦組織損傷,導致存在感知、言語、理解、認知行為和人際關係等方面表現異常,這些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日常行為活動。

因此,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基礎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關乎自閉症兒童今後對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兒童的認知活動是有規律地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的。新生兒出世後具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反射活動,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遊泳反射、步行反射等。不久,又在這些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條件反射。當然,這些活動還不是認知,只能說是認知發展的最初基礎。嬰兒出生4~5個月,還不能認識外界物體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來,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東西。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滾到地下看不見了,他不會去找皮球,而是轉移注意去看或玩別的東西了。從半歲到2歲,才逐漸認識到物體的永存性。

五、兒童認知發展的內容:

兒童認知發展包括兩個方面:基礎認知,綜合認知。基礎認知是奠定孩子對事物的基本認識。綜合認知就是孩子對事物的思維反映和理解。

基礎認知包括10個方面:

命名

為了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我們一般要求孩子掌握150種的命名量,主要從身邊常見的事物作為切入點。例如:蔬菜,水果,動物,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等等。

配對

1) 實物與實物配對

2) 實物與卡片配對

3) 卡片與卡片配對

模仿

1) 大動作模仿:拍手,舉手,等

2) 精細動作模仿:抓扣子

3) 聲音模仿:啊,喔,鵝……

物品的功能

1)例如:杯子是幹什麼用的?喝水!

2)用什么喝水?用杯子喝水。

認識顏色:紅,黃,藍,綠,黑 ,白

在教授孩子顏色時一定要切記:紅色與黃色要分開,綠色與藍色要分開。

例如:我們一般先教給孩子紅色,黑色,白色三種顏色,有利於孩子掌握。因為這三種顏色的色差比較大,利於孩子在視覺上分辨。

認識形狀

1)理解 例如:我們拿出2個形狀,問:哪個是圓形,哪個是三角形?

2)表達:這是什麼形狀的?

3)泛化:例如:桌子是什麼形狀的?長方形。餅乾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

對人物的認識

1)基本人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弟弟,姐姐等等......

2)職業人物:醫生,警察,老師,司機,廚師等等。讓孩子知道這些職業人物的基本工作性質。例如:醫生是幹什麼的?治病救人的。

對地點的認識

1)命名 例如:超市,醫院,學校等等。

2)對地點的應用:例如:生病了去哪?去醫院。買東西去哪?去超市。

區分比較

大—小,多—少,長—短,高—矮,厚—薄

1)理解:用明顯的相同的東西

2)表達:哪個是高的?哪個是矮的?

3)泛化:例如:我們拿出2個不同的物品,提問孩子:哪個大?哪個小?

分類

1)能吃的----不能吃的

2)水果,蔬菜,動物:例如:讓孩子把一類的放在一起,動物放在一起,水果放在一起。一定要切記:水果----蔬菜不能一起教給孩子。水果一定要選擇顏色鮮豔的,蔬菜一定要選擇綠色的,否則孩子容易混淆。

相關焦點

  • 9個訓練方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理解能力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我家孩子自閉症,認知理解能力太差了,我們該怎樣鍛鍊來提升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呢? 有些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做閃卡訓練,來提升孩子的認知。這樣訓練,對於普通孩子和自閉症孩子同樣適用。但是,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其實是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 人的認知發展絕對不是孤立的,而認知發展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漸進性。因此,我們不能單獨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自閉症的發病率在呈上升態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2018年最新公布的發病率達59∶1,即每59個兒童中就有1個是自閉症兒童,其中男孩自閉症發病率是女孩的4~6倍。1、自閉症能夠完全治癒嗎?即使是那些看起來最有徹底治癒希望的高功能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很好,但是他會做事不著調,會在現實的生活中遇到很多麻煩和困難。因為這種社交能力缺陷,他雖然比低功能的孩子能說話能交流,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晦澀的社交概念和社交信號是不能理解的,對於一些社會規則方面的理解和遵守執行情況也很困難,也不會使用那種比較高超的社交技能,仍然需要時不時的幫助與指導。
  • 4個方法,無口語、語言能力差的自閉症孩子也能溝通說話!
    AAC適用於任何一個無法用口語準確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如語言障礙者,漸凍人、自閉症患者、腦癱患者等等。不少自閉症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就著急要教小朋友發音,教詞彙,結果壓力之下,孩子的口語更出不來。只能焦慮求助言語治療師,「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學會說話?」
  • 自閉症孩子聯歡會彈琴 教師夫婦用音樂喚醒「星星的孩子」
    日前,兩人的著作《音樂元素與特殊兒童教育幹預》出版,用長期試驗數據證明:對自閉症、智力落後、視覺障礙等特殊孩子,音樂教育幹預可在不同程度激發他們的潛能。   自閉症孩子聯歡會彈琴   洋洋今年15歲,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他曾經只會用一隻手指敲擊琴鍵,10周的音樂教育幹預後,他自信地走上學校聯歡會的演奏臺。
  • 18個認知場景100種互動遊戲,啟蒙2-6歲孩子數感、想像等認知能力
    最近,在家陪娃的日子裡,我們又找到了一件寶貝,即使不去幼兒園,每天也玩得不亦樂乎,最重要的是,在玩的過程裡,啟蒙孩子觀察、對比和數數,練習表達、思考和想像……這些認知能力,簡直不要太全面。要知道,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是學習力培養的基礎,絕對不能忽視。不是說不要「超前起跑」嗎?
  • 《海洋天堂》:當父母老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
    十年後,作為一個在公益領域工作了幾年,實際接觸過自閉症家庭的工作人員,除了深切感知到自閉症家長極大的壓力之外,我也真正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當父母老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鄢成的弟弟是自閉症,母親在多年前自殺,父親終日照顧兩個殘障孩子,只能靠低保勉強度日,這樣的家庭,拿什麼來信託呢?《海洋天堂》的結局是:大福得到了一份在海洋館的的保潔工作,可以自主生活。電影對大福的工作場景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個小畫面,卻指出了自閉症群體的最好歸宿: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
  •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症家庭的傷悲和憂慮
    「自閉症」絕不等於「天賦過人」有些人對自閉症患者存在「稟賦過人」的誤讀,這首先與疾病種類認知有關,過去國內診斷大多憑藉肉眼和經驗因而易做誤診,錯將唐氏綜合症、精神發育遲滯病等判成自閉症。其次,只有極個別的自閉症患者才表現出對數字、文字、音樂、運動等的特殊興趣,但他們均缺乏基本的社交功能,與所謂的「天才」相距甚遠。
  • 《忘不了餐廳》孩子自閉症,黃渤呆了,李佳琦的做法彰顯高情商
    這檔節目已經第二季了,節目的宗旨就是為了幫助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減輕症狀,這個餐廳的店長是由黃渤擔任,服務生是由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擔任,整部綜藝的氛圍感覺很溫暖。這部綜藝的明星嘉賓除了黃渤還有容祖兒、王彥霖兩人,每一期都會有飛行嘉賓來助陣,現在節目已經播出四期,第四期節目中的飛行嘉賓是李佳琦。
  • 孩子確診自閉症,到底要不要用ABA來幹預?
    事實上,ABA原則是可以被運用到各個年齡段的人們,不止年齡小的孩子,也不止自閉症者。ABA的老師一開始可能會先使用「食物」,然後再移至更大範圍的強化物,例如:玩具、擁抱或讚美,以使孩子的學習動機經歷正面的回饋,繼而建立自律和好奇心。這是何等奇妙和重要的發展過程!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如果孩子可以和普通孩子共同遊戲,證明其社交能力逐步形成,這時我們可以創設一些真實的社交機會,如:幫媽媽給爸爸遞個拖鞋;幫媽媽將這塊蛋糕給小明等等。 這些簡單的交往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開始真正的主動社交,創設這些社交活動要根據孩子的能力情況逐步遞進,從孩子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開始,逐漸過渡到同齡的小夥伴和老師。
  • 自閉症並非「內向的病」,超6成的孩子都「多動」
    多動症和自閉症這兩種疾病本來相差很遠,但有時候自閉症的不合理的無序的行為,以及百叫不應似乎注意力不好的狀態,會被誤診為多動症,而且50%自閉症會合併多動症的症狀,所以就更容易誤診和漏診。自閉症並非是一種「內向的病」,實際上有超過6成的孩子都「多動」。
  • 音樂的神奇魔力,自閉症的症狀用唱唱跳跳來緩解
    在《我可以抱你嗎,寶貝》這本書中,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小女孩非常害怕雷雨天,每當聽見雷雨聲她都會害怕地捂著耳朵尖叫,這是因為自閉症兒童大都具有感覺異常,尤其是聽覺異常靈敏。4、提高兒童的認知和語言能力在音樂幹預中除了聽旋律,還存在記歌詞和舞蹈動作,這些都能為自閉症兒童提供聽覺和節奏訓練,提高兒童的聽覺辨別能力和節奏感,還能培養兒童在說話時能夠控制好說話的節奏,改變說話的語調和輕重音等語言現象。
  • 什麼是兒童發育遲緩,跟自閉症有區別嗎?
    在兒童期,任何因大腦發育問題導致的肢體、認知、語言、情感、社交、注意等問題,都屬於發育遲緩。因此,在醫生診斷過程中,如果由於孩子太小而分不清到底是智商高於情商還是情商高於智商,或者很多無法區別的問題,一般歸為發育遲緩。發育遲緩與自閉症的關係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即自閉症屬於發育遲緩的特殊一種。
  • 一個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的小技巧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小技巧(主要針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嗷),在這之前,大家肯定也聽過各種提升英語的小技巧啦,比如看美劇、聽英語歌、和外國人交流等等,但是,我今天想分享的是一個最笨的方法,那就是---刷題!刷題?大家肯定會說,刷題誰不會啊,這算什麼技巧?
  • 下雨呆在家,推薦四部適合自閉症兒童的動畫
    孩子觀看重點從一個個簡單的故事中學習到可以對身體進行一定的認知學習,以及進一步開發與練習孩子的語言能力。觀看提示1、 在講故事之前,動畫中會有出現一個「喇叭聲」,家長可以讓孩子留意這個聲音,來提醒孩子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聽力上。
  • 自閉症女孩在沙畫中找到了快樂
    〖新聞回顧〗自閉症女孩在沙畫中找到了快樂《遼寧日報》記者年旭春「畫大眼睛用漏沙,小眼睛用捻沙。」8月8日,阜新市愛心啟智園的沙畫教室內,志願者董航耐心地為自閉症學生張津寧講解著沙畫表演的技巧。學習一個月基礎沙畫手法後,7月20日,張津寧作為唯一孤獨症選手參加東北首屆沙畫大賽,並獲得銀獎。張津寧沙畫大賽獲獎再次讓董航驚詫:「這孩子模仿能力特強,我應該好好地培養她。」此後,張津寧成了董航的VIP學生——董航固定時間去啟智園陪張津寧畫沙畫,張津寧也可隨時來培訓中心練習畫畫。功夫不負有心人。
  • 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有什麼區別?如何讓孩子趕上同齡孩子的水平?
    很多專家都認為發育遲緩與自閉症是不同的,只有少部分專家認為二者之間有「部分交叉」表現。其實,二者之間的成因是相同的,表現方面有所差異,恢復的方法是一樣的。
  • 4個方法,讓自閉症孩子聽懂你的話
    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然,孩子現在還小,理解力弱,聽不懂很正常,只要持續不斷的輸入,孩子總能聽懂的。 按理講,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孩子長期聽不懂我們的話,孩子對於溝通的嘗試也會逐漸減少,長此以往,孩子和我們溝通的動機就會隨之消逝。 所以,如何給孩子做好語言的輸出,也是一門大學問呢。
  • 18個情景主題活動,100多個小遊戲,讓孩子提升專注力又收穫認知
    英國作家、插畫家和動畫師阿爾諾·布託寫的《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一書,做到了這一點。感謝作者為2-6歲孩子專門打造的《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這本書,通過豐富多樣的遊戲,色彩鮮豔的畫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探索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世界關懷自閉症日 關愛「星星的孩子」浙江力量在行動
    杭州康乃馨自閉症康復中心,一名自閉症孩子在獨自玩耍。4月2日,第11個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造成兒童交流、語言、情感、認知、行為等方面的障礙。得自閉症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獨自閃爍,所以也被稱之為「星星的孩子」。2008年,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4月2日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今年的主題是「有你,我們不孤獨」。近年來,自閉症發病率上升成為一個世界難題。據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自閉症患者數量已達6700餘萬人,大約每20分鐘,地球上就有一名自閉症兒童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