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閩西組雕之古田會址》(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展示技藝傳承脈絡
作為名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名錄,也是目前福建名氣最大、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傳統工藝,壽山石雕當之無愧是此次大展最矚目的門類,除了 「石以名志」單元全部是壽山石雕作品,「藝韻百態」「東方神韻」兩個單元也均有部分壽山石雕作品。約70件(套)壽山石雕展品中不僅有清代至今各壽山石雕技藝流派精品,還有頗具代表性的政治題材壽山石雕作品《紅色閩西組雕》,以及多位壽山石雕大師新近創作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歷經1500多年發展的壽山石雕技藝傳承脈絡。
記者粗粗統計了一下,除了南朝、宋代、元代的隨葬壽山石雕外,還有楊玉璇、周彬、林清卿、林文寶、林元珠、陳可銑、黃恆頌等名家作品,以及郭功森、王雷霆、林亨雲、馮久和、林發述、林元康、林飛、葉子賢、陳禮忠、黃寶慶、鄭幼林、潘驚石等大師精品。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劉磊
《竹根瓶》(脫胎漆器)
福州漆藝:世界漆藝最高水平
福州漆藝歷史悠久,自南宋時代就可以生產精美的雕漆作品,清代沈紹安家族首創的脫胎漆器更是名列中國傳統工藝三寶之一。此次大展的「千文萬華」單元全部是福州漆藝作品,「藝韻百態」「東方神韻」兩個單元也均有部分福州漆藝作品。
「福州漆工藝擁有一整套獨特的表現手段和製作體系,其中造型工藝、彩髹手段、裝飾手法、推光技術等仍代表著當今世界漆藝的最高水平。」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說。
此次展出的約30件(套)福州漆藝作品,除了部分金漆木雕展品外,為主的就是脫胎漆器展品,不僅有沈紹安家族幾代人創作的漆器精品,還有高秀泉等漆藝大師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了福州脫胎漆器「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大方典雅,色彩瑰麗多姿」的特點。
《「四快」人物擺件之醉酒》(福州木雕)
傳統雕刻:木雕木畫相得益彰
福州傳統雕刻技藝植根民間,深受百姓喜愛。除了壽山石雕外,福州傳統雕刻還包括福州木雕、軟木畫等。此次大展的福州木雕、軟木畫雖沒獨立成單元,但在「藝韻百態」「工致精巧」「東方神韻」三個單元中均有展示。
此次展出福州木雕、軟木畫約20件(套),木雕與木畫可謂相得益彰,反映了福州傳統雕刻家們對工藝極致的追求以及對藝術表達的思考。現場展出的清代福州木雕《「四快」人物擺件》,選取醉酒、打噴嚏、捶背、挖耳等四個生活化題材,人物動作誇張、神態詼諧,雕刻線條遒勁有力,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