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孤獨

2020-12-12 小甜碩鼠

我感覺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問題的本身不在於孤獨,而在於如何看待孤獨。

孤獨有時候是只屬於自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世道都喧囂,行走在其中,被各種事,各樣人牽扯,有時候孤獨是只屬於自己的棲息地,這裡的風景只屬於自己,不必與人分享。

孤獨有時候是一種與自己和諧共處的境界,當自己成熟到一定的程度,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孤獨有時候是一種享受,是不將就,能夠獨自品味,無需應和,無需喝彩,與自己和諧共處,或平靜,或澎湃,唯有自知。

我感覺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孤獨。孤獨有時候是一道保護自己的隔牆,有的人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習慣遷就別人,總是委屈自己,久而久之,為了讓自己不被傷害,大都數時候選擇獨自一個人去面對這個世界。但其實內心渴望有人關心,能平等的交流,渴望人群的溫暖。

孤獨主要是指心靈的孤獨。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滿是人流,而沒有一個是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心中有話沒處去訴說,眼裡有淚不敢流出來。一杯清茶,一卷舊書。百無聊賴打發時光。

孤獨的樣子每個人都有,而每個人終將學會與孤獨相處。唯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深入內在的心靈花園,發現存在之美。誠如周國平在《孤獨:回歸自我》的推薦序中所說,我們並非只是為愛而生,親密關係也不是我們獲得價值和幸福的唯一要素,如果沒有過在孤獨中與存在合一的感受,精神世界未免狹隘。

總之,我們不能一頭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際關係裡,放棄了享受美好的孤獨。

除此之外,我感覺孤獨還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孤獨的人,實質上就是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是內心孤獨,外表沉默寡言,在生活中,不善於與人溝通,自己獨來獨往。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往往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孤獨是一個人,內心的傷感,哪怕是曾經歷過,不孤單滿心的回憶,也是滿惆悵的。對這樣內心,孤獨的人,需要的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從孤獨中,改變自己的心態。多交些朋友,才能打開心扉,改變對生活態度。

人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孤獨感增升、壓力感增加。著名的作家塞萬提斯曾經說過:"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要想擺脫孤獨感首先要有自信,需要很大毅力,要有信心和勇氣,因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已手裡。創造一切可能、克服一切困難,孤獨感才會逐漸消失。

所以,我感覺即使是孤獨也應該區別看待,這樣的話才能具體分析自己的孤獨是什麼類型的,自己是需要沉下心來享受屬於自己的世界而孤獨,還是壓力過大產生了無助感而感到孤獨。

相關焦點

  • 最大的孤獨,是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孤獨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特別喜歡洗澡的時候水從頭流到眼睛,鼻子再到嘴巴的那種窒息感,似乎只有那一瞬間才是最真實的我,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雖然孤獨總是讓人感到迷茫,但若能走過孤獨,便是成長。有一種孤獨,叫做別人覺得你孤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曾說過:「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會感到自己很孤獨,更多的是旁人覺得你會很孤獨。在他們眼裡,一個人做事就是孤獨。
  • 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一場音樂節上孤獨的巡遊者們
    從出生到逝去,我們都在獨自與世界對話——孤獨,是每個個體不可複製的內心狀態。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一場草莓音樂節,聚集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子,也許有時候會面對更孤獨的內心,這時候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用一次狂歡去逃離。
  • 《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每個人都是孤獨而又燦爛的
    鬼怪宣傳照都說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肉體上的終結,當你咽完最後一口氣,便結束了這一生所有的活動;第二次,形式上的結束,當你的親人為你辦完葬禮,向所有人宣告最後一次送別你,你又在一次活在人們的心裡眼裡
  • 人的一生註定是孤獨的旅程,杜甫的唐詩名句更是寫出孤獨最高境界
    尤其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所有的親戚朋友到現在已經斷絕了聯繫,天各一方,不知道他們都在哪裡生活,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存在於這世界。此時詩人的內心是無比悽涼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是人際關係,就是親朋好友在一起才會有的那種溫暖。而現在不但那些面容、話語見不著,甚至連書信聯繫方式都找不到了,其中悽涼如何不讓人心痛不已?而後邊那一句「老病有孤舟」,更是讓人讀罷淚流。
  • 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感性的人。甚至很多時候,還會覺得自己,心硬如鐵。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朋友說,「以後的以後,再也沒什麼可以打動我,打疼我,一切都無所謂了。」彼時不解,後來慢慢懂了,才發現,自己也老了。前兩天,收到一位網友朋友的來信,讀了,自己卻突然感性了,想流淚的感覺。
  • 蔣勳:我們在不同的年齡,就要面對不同的孤獨
    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不同年齡層所面對的孤獨也不一樣。
  • 孤獨的經典的語句 百年孤獨經典語句
    6、世上最無法掩飾的是你不愛一個人的時候的那種眼神。 7、一個人還在幻想,還在等待。於是,喜歡一個人用文字記錄稀薄的憂傷,用文字記錄淡淡的哀愁。1、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盡的不是血,是愛你的錯。8、我不要孤獨,孤獨是醜的,令人作嘔的,灰色的、我要和你相通,共存,還有你的溫暖,都是迷人的啊!可惜我不漂亮。
  • 《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一個吃獨食的人的孤獨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人與人之間那麼擁擠,距離靠得那麼近,卻幾乎沒有任何視線交集,完全不知道彼此心裡在想什麼。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那個沉默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每時每刻,只要打開手機,熱鬧滾滾的新聞都會撲面而來,人們跟隨著各種媒體的喧譁,急著對事件的人事物指指點點,習慣性地不斷發言,同時也習慣沒有機會把話說完。因為只有人在說,而沒有人在聆聽。
  • 孤獨的美食家都在吃啥?
    最近好多人跟小編說去扒一下,《孤獨的美食家》,小編懷著好奇的心情,看了一下,沒想到已經到了第七季。小編看了一下,深深地吸引小編的,一是簡單的劇情,不是帶著行程,簡單的說幾句評語,讓我們擱著屏幕憑空想像。看著五郎吃飯,瞬間覺得,自己也在吃。怎麼做到的呢?
  • 並不孤獨的「瓦納卡孤樹」
    瓦納卡湖有著數不盡的動人美景,而湖中的一棵孤樹,吸引著無數攝影愛好者前來留下專屬的瞬間。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在瓦納卡藝術家Gwenda Rowlands的記憶裡,1939年這棵樹已經在湖中成長,長久以來都是大自然的寵兒。
  • 師父問答:人們老是說學佛人很孤獨,他們是真的孤獨嗎?
    問: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守護神嗎?答:本來生而具有,隨著惡多善少,慢慢護法神都離開了,反而多了很多冤親債主。如果念南無阿彌陀佛願往生極樂,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菩薩都是我們的守護神。問:人們老是說有的人學佛的很孤獨,他們是真的孤獨嗎?
  • 能忍受孤獨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因為人都是有自尊心和羞恥心的,一旦自尊心和羞恥心受到嚴重的傷害,那麼他們患病的機率是會大大的增加的。比如失戀,比如高考失敗,比如工作生活壓力很大等等都會釀成這樣的心理疾病的。他們之所以孤獨,就是無法戰勝他們自己,長時間的消沉和寡歡,所以逐漸就喜歡孤獨的環境來構建休憩的港灣,來進行自我保護。嚴格意義上來說,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並不算真正意義上孤獨的人。
  • 每一個孤獨的人,都能在這本書當中看見自己
    孤獨,是所有偉大詩人的共性,同時,也是我們普通人需要面對的生活常態。只有學會與自己相處,學會享受孤獨,才能更好地進行生活。今天小據要推薦的這本書就是由伊莉莎白·畢肖普而寫的《唯有孤獨恆常如新》。作者簡介伊莉莎白·畢肖普, 這位一生都在流浪和漫遊中度過的詩人,詩作很少,卻囊括了美國國家圖書獎、普立茲獎、紐斯塔國際文學獎等眾多大獎,深受布羅茨基、謝默斯·希尼、帕斯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推崇。
  • 蔣勳《孤獨六講》之革命孤獨、暴力孤獨、倫理孤獨
    所以我說「革命者」是現世的失敗者,因為他們沒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獨。古今中外的革命者,都是詩人,他們用血淚寫詩,他們用生命寫詩,他們留下的不只是文字語言的美好,更多是生命華貴的形式。思維不應該是學院裡空洞的理論,而是生活在一個城市、一個社會裡的人,對一個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我們都好希望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莊子卻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 世界最孤獨國家:人和人之間永遠保持距離,連說話的人都沒有
    世界之大,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國家不同的文化和風俗。對於人們來說,不同的人文景觀造就的不同文化,讓人們深深的痴迷於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對於人們來說,前往這些地方旅行,為自己的人生閱歷添上厚厚一筆,讓自己對於這世界的未知感又減少了一分。
  • 人都不喜歡孤獨,偏偏這3大星座享受孤獨,最後才發現真相是這樣
    就是因為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美好世界,才導致了現在很多人寧願選擇自己孤獨地過一生,也不願意去,再愛一個人,當你真正選擇孤獨的時候,你就要承受很多,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飯,這都不算什麼,而是在重大事情來臨之際,你連一個依靠的人都沒有,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孤獨,今天這三個星座卻享受孤獨,最後才發現,原來是這個樣子。
  • 能把人繞暈的《百年孤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孤獨會讓人喪失對生活的希望。沒有人喜歡孤獨,布恩迪亞家族的人付出了一輩又一輩的努力,卻依然是一場空,書也表現了人類的抗爭,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以及天性的頑固。為什麼沒有擺脫呢?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他們沒有愛,沒有心靈的溝通,沒有情感交流,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兜兜轉轉繞圈子。他們以為有了權力,有了財富,有了更多的孩子,就可以不再孤獨,他們錯了。
  • 吳曉波:我們為什麼孤獨?
    站在那群染著一頭黃髮的十八、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中間,儘管也只比他們大了七八年,我卻感到青春的枝葉正從我的身上譁譁地落下。這一刻,我會突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這種小小的孤獨,其實是很私人的,其實與別人無關,與生活無關,與哲學的孤獨和歷史的孤獨都無關的。它僅僅是一種偶爾會發作的病。
  • 孤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被村上春樹的經典名言一語道破!
    孤獨的人能有什麼心理?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孤獨的人,都會有一個寂寞的心理。因為孤獨,所以寂寞。但有些人的孤獨,卻成了一種高尚,叫獨處,他們還一本正經地說獨處不孤獨,也不寂寞,這真是獨處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