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孤獨,是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孤獨

2020-12-24 情感那點小事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小時候,我們總盼望著趕快長大,長大後我們卻喜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不在的同時,我們發現:孤獨,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都說萬家燈火總有一盞為你點亮,但是我無數次頻頻回頭,除了孤獨還是孤獨!

孤獨是一個的狂歡

一個人久了,也漸漸的習慣了孤獨的感覺,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去看電影、甚至一個人去吃火鍋,這些21世紀的現代孤單體驗,我全都有幸體驗過,並且樂在其中。只是後來慢慢的發現,自己變得越發孤單和寂寞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特別喜歡洗澡的時候水從頭流到眼睛,鼻子再到嘴巴的那種窒息感,似乎只有那一瞬間才是最真實的我,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雖然孤獨總是讓人感到迷茫,但若能走過孤獨,便是成長。

有一種孤獨,叫做別人覺得你孤獨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曾說過:「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會感到自己很孤獨,更多的是旁人覺得你會很孤獨。在他們眼裡,一個人做事就是孤獨。

但事實上,座無虛席的話劇院裡,近乎一半都是一個人來看話劇的,他們正是因為熱愛話劇,才自己一個人去看話劇。甚至電影院裡那些一個人看電影的人,也都是因為對影片感興趣才來的。

至於為什麼都是一個人,這裡大家要知道的是:任何人都不能也沒有必要,強求別人迎合自己的需求,因為那樣才是真正孤獨的體現。

最大的孤獨,是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孤獨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為了顯得自己不孤單,努力的去「合群」,他們似乎和每一個人都認識,每個話題他們都能聊的進去,他們看似是想要在人群中出挑,想要追求與眾不同,但其實他們只是想要追求一種和所有人相似的共鳴而已。

當你努力融入別人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剝離,帶著驅殼享受完燈紅酒綠之後,披上原來的那個自己,拖著疲憊的身影獨自回家。可是一旦安靜下來,頓時空虛無比,倍感孤獨。

而當你假裝自己很合群後,沒有人能夠看出你的偽裝,周圍的人都以為你並不孤獨,並發出羨慕的言論,這時候才是最可怕的,一直戴著面具生活,是一種非常大的負擔,真正的自己永遠無法被人所理解。

事實上,有些孤獨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跟孤獨的自己好好相處,當你嘗遍了所有的孤獨之後,會成為你迎接美好未來的籌碼,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成為自己更喜歡的自己。

孤獨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孤獨!

相關焦點

  • 你是一個孤獨的人嗎?
    不愛說話,不愛熱鬧,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的習慣,有時候下樓買菜碰到鄰居都很好奇:你天天不下樓,在家幹什麼呀?我說在家忙的很。她們好像不相信。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才是自由的。孤獨是最本質最昂貴的自由。孤獨是一次次的自我管理。絕大多數的人都害怕孤獨,害怕寂寞空虛,特別是當夜深人靜時。而一個人選擇了孤獨,其實就是選擇克制恐懼去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它是一種能力,但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可以說,孤獨是最高級的自律。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人與人之間那麼擁擠,距離靠得那麼近,卻幾乎沒有任何視線交集,完全不知道彼此心裡在想什麼。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我們在各種打著「關心」旗號的問答下,幾乎喪失自己的所有隱私,不誠懇回答都是「不給面子」。因為大家一方面自己害怕孤獨,一方面不允許別人孤獨,所以容不下別人的「不透明」或者特立獨行。
  • 蔣勳《孤獨六講》之革命孤獨、暴力孤獨、倫理孤獨
    思辨最大的敵人大概就是結論吧!任何一種結論,來得太快的時候,就會變成思辨的敵人。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所有的考試都是立刻要有結論的。可是這結論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思辨的過程是什麼?我們容易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的判斷力和思考力都越來愈弱。作者認為思維孤獨,是六種孤獨裡最大的孤獨。作為一個不思考的社會裡的思考者,他的心靈是最寂寞、最孤獨的。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孤獨
    我感覺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問題的本身不在於孤獨,而在於如何看待孤獨。孤獨有時候是只屬於自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世道都喧囂,行走在其中,被各種事,各樣人牽扯,有時候孤獨是只屬於自己的棲息地,這裡的風景只屬於自己,不必與人分享。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其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部很難讀的書,讓人根本看不進去的一本書。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也一樣。
  • 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
    署名「喬木」的於小姐說,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人。34歲的女人,一直一個人,有事業,打拼得來了物質上的東西,別人眼裡是成熟又成功的女人,卻只有自己才明白,到底有多孤獨。
  • 《你並不孤獨》:老爺爺孤單卻不孤獨,因為他懂得如何與孤單共處
    但他一直穿著古板的西裝,繫著領帶,就給觀眾一種矛盾感,認為他很孤獨。其實不是,內心深處孤獨的人才會發此感慨,快樂的人看到憨豆先生只會記得他是一直用幽默帶給大家歡樂。原本會以為老爺爺是個非常孤獨的人,因為就他一個人在晚上上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像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上夜班的人。
  • 孤獨是所有傑出人物的命運
    孤獨是所有傑出人物的命運——叔本華智慧悟語馬克思一生漂泊流離,他在大英圖書館,在自己的小書房中孜孜不倦,歷時40年,完成了《資本論》;達爾文孤身踏上貝格爾號艦漫長的不只是歲月,還有他們堅守自我的歷程。傑出的人物,傳世的名著,是在多年的孤獨中練就而成。沒有風光煊赫,沒有前呼後擁,只有清燈一盞,孤身上路,卻成就了不朽。「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凡成就大業者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他們在寂寞、冷清、單調中扎紮實實地做學問、在反反覆覆的冷靜思索和數次實踐中獲得成就。
  • 如果不學會走出孤獨,你有可能會被孤獨殺死丨21讀書
    面對孤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態度。有些人不喜歡孤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渾身難受,坐立不安,可是出去社交,和別人待在一起,又覺得尷尬、無聊、厭煩,於是大多數時候,只好不尷不尬、不情不願地孤獨著。阿德勒這位智慧老人給出了幾點頗為有效的方法:1.挑戰消極的自我看法由於童年生活經歷的影響,很多長期孤獨者都對自我形成了一些負面看法,認為自己不被他人接納和喜愛,所以不願走出去和人接觸,嚴重的甚至會把曾經和他人的一舉一動都當作是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別人一聲咳嗽、一個眼神、一次心不在焉
  • 一個人孤獨的傷感句子,看了讓人心疼,送給孤獨的你!
    五、我好像什麼都不缺,又好像什麼都沒有。I don’t seem to lack anything, and I don『t seem to have anything.六、當孤單變成習慣,就不再奢求有人陪伴。
  • 《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每個人都是孤獨而又燦爛的
    鬼怪宣傳照都說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肉體上的終結,當你咽完最後一口氣,便結束了這一生所有的活動;第二次,形式上的結束,當你的親人為你辦完葬禮,向所有人宣告最後一次送別你,你又在一次活在人們的心裡眼裡
  • 人害怕的不是「孤獨」,而是孤獨時遇到的「真實的自己」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如果人註定要孤獨的走過自己簡短卻又含義豐富的一生,那你希望如何渡過呢?「一上來就說這麼嚴肅的問題,你還真是不客氣呢。」確實,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狡黠又嚴肅的哲學問題。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一直很容易被孤獨影響」、「一直都沒有怎麼被孤獨影響」,以及如我一般「剛開始確實挺受影響,但慢慢的也能和諧共處」的朋友,如此便不能單純的因為「我是這樣經歷的」,就認為自己的想法可以覆蓋很多人。但「前面受影響,後面不受影響」這段經曆本身,我覺得確實蘊含著一些比較通用的東西。
  • 你必須知道,孤獨是人生常態,而自由是你孤獨地站立
    《百年孤獨》中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生命中所擁有過的所有燦爛中江都要用寂寞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過後便是成長」。是的,我們每個人始終都是孤獨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去。
  • 你的孤獨是什麼——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本詩集的第一首詩,也就是引誘小編我「入坑」的《你的眼睛和我之間》寫的非常美,我們先一起欣賞一下:「當我把眼睛沉入你的眼睛我瞥見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看到我不能領悟的一切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動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間」這是小編認為其中最美的一篇,但是我們不僅要讀這開篇的一首,還有詩集裡面其他所有的詩,不過小編再次就不一一介紹了,直接就一起來解讀分析詩集裡的藝術手法和思想感情吧,詩集還是要各位私下靜下心去細細品嘗。
  • 別喪了,孤獨的人不止你一個!
    一個人,不知道出去該幹什麼,只好宅在家裡,外面好多新鮮的事物都沒有嘗試過,與其說是不想去,倒不如承認是怕出去會將自己的孤獨暴露無遺。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這種感受:很怕一個人出門,絕對不會自己去看電影,就連出去吃飯,都羞愧於服務員問你:「幾位。」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讓你明白孤獨的真諦
    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真正讀這本書的人很多,但真正讀懂的人很少。為什麼對這本書的評價這麼好,我們還要從它的作者說起,《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
  • 《百年孤獨》: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百年孤獨》這本書你讀懂了嗎?如果這輩子從此以後只能再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我想我的答案會是《百年孤獨》,其實這本書我在讀第一次的時候並沒有讀懂,重讀之後才發現,透過孤獨的表象,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是愛。
  • 孤獨是,在你需要的時候,遍尋不著;在你不需要的時候,自給自足
    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人也許能夠忍受諸如飢餓或壓迫等各種痛苦,但卻很難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種一一那就是全然的孤獨。雖然輕微的、短暫的孤獨不會導致心理與行為的紊亂,但長期的或嚴重的孤獨則可引發某些情緒障礙,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 現代城市不孤獨
    孤獨者,每個時代都有,你不能單純得將它歸為某一時代的特色。只因某些缺憾而使之背上如此"罪名",未免有些不妥,對吧? 況且,我們都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也都是民族之希望、中華之未來,辯證看待尤為重要。這是一個發展的城市,一個發展的社會,其發展總趨勢是向上的、積極的,存在便有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