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問答:人們老是說學佛人很孤獨,他們是真的孤獨嗎?

2020-12-12 每日一首佛歌

問:我心中一直有個結,六年前一個很好的女孩跟我談朋友,因為當時一心想著戒色,就沒和她談下去。(戒來戒去也沒有個所以然還弄得很大了也沒對象)後來一直懊悔,因為那是一個很好的女孩。請問我應該怎麼調節自己?答:你如果喜歡這個女孩並希望對方好,你或許可以為對方慶幸沒有選擇你,畢竟你當時忙於自力修行,確實可能沒法給她想要的生活。

二、婚前戒色是對的,但這個和交友並不矛盾。戒來戒去也沒有個所以然,這是因為靠自力修行很難修成正果,你現在還好好地活著,如今遇到了念佛法門,應該珍惜這個緣分,不要再錯過。

問: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守護神嗎?答:本來生而具有,隨著惡多善少,慢慢護法神都離開了,反而多了很多冤親債主。如果念南無阿彌陀佛願往生極樂,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菩薩都是我們的守護神。

問:人們老是說有的人學佛的很孤獨,他們是真的孤獨嗎?答:外人看念佛人不喜歡和不學佛的人湊熱鬧,可能會覺得念佛人孤獨。對一個信仰阿彌陀佛、願生極樂淨土的念佛人,心裡不會孤獨,心裡反而充滿光明而溫暖。

問:吃五辛阿彌陀佛保佑嗎?答:吃五辛者,護法神會遠離。如果你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阿彌陀佛仍然會護佑你,佛菩薩不受五辛氣味影響。

問:誦經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嗎?誦經時有儀規嗎?答:能靜下心來的話,無論在哪都可以念(除了廁所和浴室這些地方),自己誦經就無需其它儀軌,畢竟不是在寺廟。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更好更方便,念佛無禁忌,也無需各種儀軌。

問:想早點往生可以嗎?有辦法帶著身上或者身邊的我放不下眾生一起往生嗎?答:不用我們帶,當你臨終往生之時,有緣眾生也會跟隨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

問:有的師兄說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和菩薩之母,請問下念南無阿彌陀佛能代表文殊菩薩一切嗎?答: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等於總念一切諸佛菩薩,也包括了文殊菩薩。

問:我最近總是被身邊人罵,有沒有什麼佛經可以改善現況?答:最快的辦法是直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回向給罵你的人,有助解怨解結。

問:請問什麼是淨土法門的菩提心?答:就淨土法門而言,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菩提心,因為往生必定成佛,成佛自然能度眾生。

問:如何才能打開抑鬱症患者的心結,她現在對念佛反應激烈,就是不接受,怎樣引導她進入佛呢?答:不念可以開念佛機聽佛號,聲音不要太大,如果排斥聽佛號,那就沒辦法。或者自己在別處為患者念佛,並回向他信佛念佛。

問:我們學佛女居士,能向社會男性人士宣說邪淫害處嗎?方便送些有關戒邪淫的光碟或勸說嗎?答:勸說當然可以的,可以根據對方的接受程度而宣說,但不要引起反感。

光宣傳害處還不行,還要給予好處,那就是告訴念佛的利益,勸導他們念佛,念佛即有佛菩薩護佑,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命終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問:現在社會晉升職稱等各種事情都靠搞關係,沒關係會被有關係的擠掉,職稱總不上又很無奈,感覺自己很無能,該不該為了晉升職稱這種事情去求別人呢?去拉籠關係呢?答:靠關係的有,憑能力也很多,還是要從自身入手,有句話說得好: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另外,念佛可以提升自己的福報,化解與周圍人的冤結。

相關焦點

  • 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孤獨
    孤獨有時候是只屬於自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世道都喧囂,行走在其中,被各種事,各樣人牽扯,有時候孤獨是只屬於自己的棲息地,這裡的風景只屬於自己,不必與人分享。孤獨有時候是一種與自己和諧共處的境界,當自己成熟到一定的程度,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孤獨有時候是一種享受,是不將就,能夠獨自品味,無需應和,無需喝彩,與自己和諧共處,或平靜,或澎湃,唯有自知。我感覺每一個孤獨的人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孤獨。
  • 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感性的人。甚至很多時候,還會覺得自己,心硬如鐵。署名「喬木」的於小姐說,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他們說,這樣的人最孤獨,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人。34歲的女人,一直一個人,有事業,打拼得來了物質上的東西,別人眼裡是成熟又成功的女人,卻只有自己才明白,到底有多孤獨。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人與人之間那麼擁擠,距離靠得那麼近,卻幾乎沒有任何視線交集,完全不知道彼此心裡在想什麼。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越來越孤獨的社會在網絡與通訊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內心那個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卻愈發沉重。以前每天打開報紙、電視消磨時間,現在一部手機就足以佔據我們一天睡眠以外的16個小時。
  • 佛法問答|女眾學佛更不容易成就嗎?
    自然法師問:請問師父:為何女眾情執比男眾重,女眾學佛者比男眾多?男眾學佛的人很少,原因是什麼?因男眾情執相對輕,他們的煩惱少,所以他們不學佛,是這樣嗎?男人學佛人少,但成就者多,女人學佛人多,但成就者卻很少!就是因為女眾情執重,往往很多東西放不下?還是因為業障本身就比男眾重?答:男眾女眾,其實都是墮在紅塵之中,眾生相裡面的業感分別。真正要是出家的行者,還要破這個男女相。什麼叫破男女相?
  • 大學宿舍裡那些形單影隻的人,真的孤獨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我們在大學裡不免會遇到一些總是單獨行動的人,他們看起來好像身邊總是沒有朋友相伴,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這時人們的好奇心不免去猜測,這個人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很難相處,或者想到是受舍友排擠了嗎? 但是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表面上看起來融入不進去的人,可能在另一個圈子裡怡然自得。
  • 你是一個孤獨的人嗎?
    我出去不是活受罪嗎?記得小學的時候,鄰居都說我是個小啞巴,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說話,看到她們微笑一下就算打招呼了。我在家真的很忙,老公和孩子們都去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看看花,看看書,看看電視唱唱歌,思考人生,暢想未來,很享受這樣的既忙碌又自由的時光。現在又多一件事,那就是看頭條寫頭條,我看頭條會後來者居上,大有把用在其他幾件事的時間搶過來的勢頭。一個人,一整天。除了唱歌幾乎不說一句話。孤獨嗎?孤獨,但是我不寂寞。我很享受這樣的孤獨。
  • 能忍受孤獨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人都有朋友。不定期的人情往來,交際聚餐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在這樣的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似乎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是孤獨,反而覺得是人氣和熱鬧。在他們的眼裡,孤獨簡直就是一種煎熬,一種幾乎無法忍受的處境。
  • 《百年孤獨》: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百年孤獨》這本書你讀懂了嗎?如果這輩子從此以後只能再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我想我的答案會是《百年孤獨》,其實這本書我在讀第一次的時候並沒有讀懂,重讀之後才發現,透過孤獨的表象,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是愛。
  • 一個孤獨的人,感情真的會迷路,因為……
    每個人都會孤獨,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但是孤獨是歡樂的,因為孤獨是無拘無束的,不受人管教的,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孤獨也是一種病,時間久了真的很可怕。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沒得選擇,那就是孤獨,人就是這樣,孤獨的時候想找個人陪伴,有人在身旁了,又想自己靜靜,人是最糾結的動物。當一個人在外面忙了一整天回到家中時,打開門的那一瞬間,發現家裡冷冷清清,很不是滋味。
  • 北京靈光寺師父談佛理:心中有愛,就不會孤獨
    初識靈光寺,我沒有拜會師父,只是先認個門。  再訪靈光寺——  與當家師父談佛理「心中有愛,就不會孤獨」  我第二次步入靈光寺是傍晚時分。我敲開一間禪房,走出一位年輕的師父,黃袈裟,戴眼鏡,手握佛珠,他就是靈光寺的監院,又叫當家師父:法柱。他把我帶到客堂,娓娓道來。以下是我和師父的答問錄。
  • 《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一個吃獨食的人的孤獨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
  • 比企谷八幡:孤獨的人似乎也擅長發現其他孤獨的人
    孤獨的人似乎也擅長發現其他孤獨的人。深受人們的認同和喜好,並被稱為:「大老師」。他之所以會說這些讓人感同身受的「金句」,源於自身經歷,深知人際溝通的險惡與複雜,能夠看穿一些人性的本質。所以索性將自己孤立起來(在小時候的陰暗經歷也有一點關係),並不是出於什麼傷痕。
  • 快過年了,一個人在外工作,真的會很孤獨嗎?
    一個人在外過年,真的會很孤獨。我體會過那種心境,不是因為一個人過年,而是周圍萬籟俱寂之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卻發現前途一片迷茫。但是過年那幾天,人大多都回家過年了,整個樓層空蕩蕩的。本來想自己包餃子,嘗試了一下,沒感覺,還是決定去附近的飯店去吃。別的店鋪大多數歇業了,可是飯店裡面的人很多,大多是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大家能想像那種場景嗎?
  • 學佛是為了出家?師父把我拉黑了!七非先生如是說
    原創 七非先生答疑解惑專輯01群友 :老師,請問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證悟出家成佛嗎?學佛沒有最終目的,只有自己分階段的目的。家的概念不一,「出」什麼「家」源於自己的認知層次。很多人把拋妻棄子的出走當出家,是不完全準確的,「家」字上面一個寶蓋頭,下面一個「豕」,豕是豬的意思,豬在佛法裡常用於比喻無明,換句話說,拿無明當寶的人,就是在家人,能出離無明的人,就是出家人。究其實,和衣服髮型無關的。同時,佛經是你實現自我目標的參考指南,而不是命令書,至於自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要不斷問自己。
  • 父親,是這世上最孤獨的人,尤其是父愛你真的懂嗎
    父親,是這世上最孤獨的人,尤其是父愛你真的懂嗎?父愛如山,它與母愛同樣偉大,但就是表達方式不同。父愛多了份凝重與責任,負I應是沉默的,你若是感覺得到,那並不是父愛了。所以很多人都說父親是這世上最孤獨的人,還有人說父親也是這世上最難懂的人,他一邊鞭策你,教育你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可背地裡還是會偷偷的再給你零花錢。當你犯了錯他狠心的責罰你過後,事後又會主動的來安慰你,他從不會當面誇獎你有多厲害,可背後他會使勁的向親朋好友吹噓自己的孩子有多棒,他的內心早已為你驕傲到爆。
  • 蔣勳《孤獨六講》:享受孤獨,是一個人完滿的開始
    他們的陪伴在會讓我感覺到安全感,否則我的內心會處於深深的孤獨。慶幸,有他們的陪伴,讓我愉快的像個被包容的孩子。那時候,我以為的孤獨就是孤單;但現在看來,那只是一種低級的孤獨。每個人在獲得自己想要的安全感時,尋求的對象不同。有的人會找尋另一半消解情慾孤獨,有的人用被控制的愛消解倫理孤獨,有的人試圖掌控話語權來消解語言孤獨,還有人試圖在認知行動上消解思維孤獨......
  • 他們學佛學成迷信,夢參老和尚道出學佛本質,你還沒覺悟嗎?
    佛是教人認清這個世界本質的,可是為什麼有的人越學越迷信?佛是覺者,能讓人覺悟生命的真實,可是為什麼有的人卻把佛當成生命的神?在學佛之路上,只要你細心觀察,你總能發現在你的身邊會出現零零星星的迷信學佛的人,在學佛之路上「漸行漸遠」,偏離了正信、正學、正知見,在學佛的過程中雜入了我慢心,見不到「真佛」,也讓周圍人把自己看成了學佛之路上的「神棍」,實在惋惜!一、為什麼學佛會進入偏執的迷信?
  • 孤獨的經典的語句 百年孤獨經典語句
    2、有的人一個人孤獨了,只是還沒找到另一個人,而有的人孤獨了,卻是還忘不掉另一個人。3、一個人的孤單,未曾有過的寂寞心情被這暗夜層層包裹。4、如果別人不愛我,我寧願死去而不願活著--我受不了孤獨和被人憎惡。5、但到現在,我已經不年輕了;一個人倘若不想孤獨終老,是不是真的只能屈服,退讓。髒了的東西,也只得撿起來洗一洗便吃。
  • 最大的孤獨,是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孤獨
    都說萬家燈火總有一盞為你點亮,但是我無數次頻頻回頭,除了孤獨還是孤獨!孤獨是一個的狂歡一個人久了,也漸漸的習慣了孤獨的感覺,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去看電影、甚至一個人去吃火鍋,這些21世紀的現代孤單體驗,我全都有幸體驗過,並且樂在其中。
  • 一個人去旅遊,那個人就一定是孤獨的嗎?
    一個人去旅遊,那個人就一定是孤獨的嗎?大家好,我是旅樂音,一個熱愛旅遊的獨行俠。由於我經常一個人出去旅遊,所以在後臺會收到一些網友關於一個人旅的問題來信。這次有網友直言問我:一個人去旅遊,那人不孤獨嗎?說真的,當我沒有一個人旅遊過的之前,我也覺得一個人去旅遊,可能存在很多人身安全和比較孤獨的問題,但是很多東西,你沒有嘗試過,你並不知道身在其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