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在《孤獨六講》中說:在這匆忙的城市裡,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
其實,不止在匆忙的城市中,我們生來便註定孤獨。
低級的孤獨,讓你倍感寂寞;高級的孤獨,才是一個人完滿的開始。
01害怕孤獨
大學時,我未曾感受過孤獨,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影不離,吃飯上課買東西都是全程一條龍陪伴。
我說一,她也認同一,總是能夠一拍即合。
即使我說一,她不認同,在我的軟磨硬泡下也會陪著我去做。
那時候,學習生活甚至情感戀愛都是很順利的。目標明確,沒有迷茫虛無感,4年就像滑滑梯一樣,走了下來。
我害怕孤單,我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地去做很多事情。
我不想一個人寂寞的吃飯,不想一個人去看書學習,更不會去一個人逛街,害怕周圍三倆兒人異樣的眼光。
他們的陪伴在會讓我感覺到安全感,否則我的內心會處於深深的孤獨。
慶幸,有他們的陪伴,讓我愉快的像個被包容的孩子。
那時候,我以為的孤獨就是孤單;但現在看來,那只是一種低級的孤獨。
當我被這種孤獨感驅使著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那是一種很可怕的狀態。
因為你不能與自己對話,需要他人的填充,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平靜。
所以,我會盡力用語言說服他人獲得認同,盡力陪伴他來獲得同樣的陪伴,盡力對她好來獲得相同的反饋。
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從他人身上獲得一種身體或是思想的陪伴,不被落單。
每個人在獲得自己想要的安全感時,尋求的對象不同。
有的人會找尋另一半消解情慾孤獨,有的人用被控制的愛消解倫理孤獨,有的人試圖掌控話語權來消解語言孤獨,還有人試圖在認知行動上消解思維孤獨......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段「害怕孤獨」的旅程,總是試圖尋找別人的聲音,這是我們成長出發時,遇到的低級的孤獨感。
所謂低級,就是依賴其他的人和事物來粉飾填充自己心靈的空虛因子。
有些人,在經歷一些事情後會幡然醒悟;有些人,可能永遠都處於這個狀態,一輩子無法逃脫。
02尋求孤獨
昨天和大學朋友一起吃飯,聊了很多,但是共同的感觸是:
在北京生活一段時間,這座喧譁的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擁有一種長期被忽略、被遺忘、潛藏在心靈深處的孤獨。
擁擠的地鐵,匆忙的行人,鮮豔的紅唇,蠱惑的香水,掌心的手機,耳機裡的嘈雜,被粉底粉飾的面孔,被口罩遮掩的話語......
人們好像靠的越來越近,但是隔著的肚皮卻越來越遠。
無人再陪伴左右,無人再與之訴衷腸,湧現在自己內心的是巨大的虛無感,因為曾經被他人填補的位置再沒有人捧場。
但是這種虛無背後隱藏著一種成長,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感受到那種虛無之後,我開始刻意尋找一種孤獨,這種孤獨不再是時間空間上的佔有某些人或事,而是在自己心中尋找另一種聲音。
那種聲音,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所以我一個人運動跑步,走夜路沉思,吃飯逛街看電影,讓自己落單,然後再勇敢的接受這種狀態。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那只是你不敢面對自己的藉口罷了。
那種孤獨是需要自己去尋求的,它是身體內部隱約存在的另一種呼喚。
當你找尋到, 你會打開不一樣的自己。
03享受孤獨
前兩天和媽媽接視頻,她說劉阿姨家女兒結婚了,男朋友是高中同學,在一起五六年了。說完後,囑咐我,趕緊要找對象了。
我嘴上點頭答應著,但內心很平靜。
在宿舍經常調侃,女研究生的日常就是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
尤其夾在二十不惑和三十而立的中間,著實尷尬。
我經常和朋友開玩笑:一個人挺好的,不結婚生子一個人過嗎?
但其實,我不是一個恨嫁的人,也不恐婚。
於我而言,結婚生子是人生的必修課,不是因為我思想傳統,只是覺得它們是人生中神聖而有趣的一種生命體驗。
但在找尋到那一半獨立而完整的個體前,我還想享受單身的孤獨,因為這種孤獨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這種孤獨會豐富自己,也能夠充盈未來的另一半,也是通往美好而快樂的後半生的必經之路。
柏拉圖曾說:」每一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
尋找另一半就是在找尋自己,那一半或許與自己相像,或許是不敢裸露的內心的自己。
但是世界上終究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所以,我們活著需要體會生命賦予我們的獨特的孤獨,在理解或是瓦解別人的孤獨中尋求更高意義上的孤獨感。
那便是一種最高級的孤獨——享受孤獨。
讓自己真正的沉浸在人、事、物中,與身體心靈交織融合,理清我們身邊的紛紛人事,把最本真的內心世界從心底中喚醒,一切的掛與念在孤獨中得到解脫。
那是一個人的憂傷,也是一個人的靜謐。
我們出生時都是一個孤獨的點,在無限延伸的過程中會遇到無數與我們類似的圓點或圓點構成的線,它們會影響我們前進的方向,但終究只是平行或相交的關係。
我們的使命是完成個體的生命圈,重回原點,找到最初的那個自己。
這便是人活著的意義。
04最後
莊子曾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生命和宇宙相互對話,就是生命最完滿的狀態。
蔣勳曾說:「寂寞會發慌,孤獨是飽滿的。」重新認識孤獨,學會享受孤獨,才是一個人生命圓滿的開始。
希望你不要成為孤島,而要成為一座孤獨的圖書館。
不再靜態的看著行人的匆忙,而是接納世間的一切人和物,與他們對話交流,彼此豐盈,然後成就自己生命的圓滿。
你眼中的孤獨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