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北京,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天安門,坐落在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端的城樓,已然是北京和偉大祖國的象徵 。這座讓世人矚目的建築景觀,已經在此屹立600餘年,每天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參觀。但你知道是誰設計的這座城樓嗎?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最初命名「承天門」,寓&34;之意。後來更名為天安門。過去只有皇帝才能由此進入,如今已成為眾遊客前去參觀遊覽的景點。尤其是在1949年開國大典在此舉行,後來被設計入國徽,真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見證著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
但你知道這座雄偉宏大的建築是由誰設計的嗎?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其實嚴格來說,天安門的設計者有兩個,一個是被世人公認的蒯祥,另一個是一直存疑的蔡信。其實天安門城樓的修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作為皇家建築,設計建造更是壓力山大。如大多數學者所認同,蒯祥是天安門的設計者,他從小跟隨父親一起學習建築設計,當時朱棣遷居北京,想要修建宮殿,於是從全國各地招募工藝精湛,技術高超的工匠, 當時天才少年蒯祥便脫穎而出,憑藉出色的設計和繪畫技術成為天安門的設計師。但因為年紀尚小,受到眾人質疑,但後來另一位能工巧匠——蔡信出現了。
蔡信在天安門的修建上可以說貢獻出很多大的力量,尤其是皇宮中9999個房間的想法,就是由他提出的,而且他在宮殿建造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為當時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壯年,又工於計算和繪畫,於是後來大量工程都由蒯祥來主持,因此無形中他的地位與作用被凸顯了出來,被更多人認同。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讓人佩服。在古人聰明才智下誕生的天安門也有著獨特吸引的景觀。依照天安門城樓所建造的天安門廣場雄偉壯觀,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可同時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在天安門廣場上,遠遠便可看到屹立的天安門城樓,可以完全觀賞到城樓景觀。
登上城樓,俯瞰整個天安門廣場和川流不息的長安街,視野非常好。在此拍照留念,有種十分奇妙的穿越感和民族自豪感。走進城樓內,便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裝飾,可以參觀當年的會客廳,還有圖文展覽,可以了解天安門各時期的沿革和曾在此舉行的重要活動。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歌聲悠揚,歌頌著天安門的榮耀,也讚美著天安門的美麗輝煌。它就像祖國的一顆璀璨明珠,記錄著祖國的歷史發展,向人們展示著它的輝煌。相信很多人都到天安門前參觀過,尤其是每年國慶節,天安門每天要接待上萬的遊客,現在知道天安門的設計者及重要意義,再去參觀是不是會有其他感受呢?(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