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市鎮三和村:探索農旅融合,
打造觀光農業,走出田園致富路
12月7日下午,三和村貧困戶胡清明趁著閒時拿起鏟子清除光伏電站旁邊的雜草。雖然天氣寒冷,但是胡清明感覺暖身又暖心,光伏電站這裡的工資雖然不多,但是不用在外奔波和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處理農活的工作讓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對政府政策的感激。
「政策是越來越好了,我們三和村的群眾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胡清明如此感嘆。
屈原管理區河市鎮三和村毗鄰汨羅江,由原和平村、三合村、三星村合併而成,寓意著國家和平、生態和諧、鄰裡和睦。省道S307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沿線綠樹成蔭,江南水鄉風格的民居若隱若現。村莊總面積約3.7平方公裡,共有14個村民小組,人口約1867人,56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205人,已於2018年全部脫貧,貧困村也於2017年順利摘帽。
近些年來,三和村利用得天獨厚的外灘資源和近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外灘農旅結合第三產業,以「旅遊+觀光農業」作為我村「一村一品」發展目標。至目前為止,河市鎮三和村有正德公司、海泰博農公司2家企業,各類農業合作社3家,農旅合作社1家,回鄉創業作坊1家;種植湘蓮280畝,草莓種植48畝。
三和村先後被評為市級生態村、市級文明村、市級「同心美麗鄉村」,2019年被選為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2020年兩度入圍國家重點旅遊鄉村。
三和村充分挖掘「羋月故裡水上草原」等歷史、人文、自然資源,做活溼地文章,不斷豐富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服務要素。羋月旅遊度假村項目位於河市鎮三和村,北鄰四萬畝汨羅江溼地草原,與屈子文化園隔江相望,距G240僅有4.8公裡,距許廣高速河市互通僅3公裡,距武廣高速僅16公裡。
羋月旅遊度假村由湖南龍船頭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建,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以遊樂項目為主,投資1.2億元,佔地402畝,建設六大營地:低空飛行營地、野奢度假營地、露營及燒烤營地、房車營地、遊樂及親子樂園營地、拓展及研學營地。現已建成羋月廣場及旅遊停車場,建成露營燒烤營地、低空飛行營地,並馬上啟動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其餘營地將在2020年12月前建成並逐步對外開放。第二期以貫通水系及發展民宿為主,擬投資2億元,利用現有河汊、池塘,以人工渠將水系貫通,沿水岸適當位置修建小碼頭、古景點,沿水道兩岸建立文化長廊,修建民宿小木屋供遊客遊賞、住宿並進行親水活動。第三期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主,擬投資4億元,規劃建設三和花海和大地稻田藝術供遊客駐留及觀賞,建設有機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並開辦農作物深加工企業,促進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形成以三和旅遊度假村為中心的產業閉環。度假村優先考慮貧困戶就業,為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其收入。
三和村在脫貧攻堅工作方面,河市鎮黨委、村支兩委高度重視,每年的扶貧項目向貧困村傾斜,今年我村實施的扶貧項目3個,有利於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群眾滿意度。我村今年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關鍵舉措來抓,積極探索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為全村貧困戶脫貧增收提供有力支撐。積極發揮農業鄉鎮特有優勢,扶持產業扶貧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積極探索「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三方參股、抱團發展的精準扶貧新模式,利用夢姿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鑫泰電子吸納貧困戶,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跟蹤服務,利用資源優勢為其提供選種、播種、收割、入庫、銷售一條龍服務,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收1200元左右,通過流轉土地賺「租金」、基地打工掙「薪金」、資產入股分「股金」等形式,使貧困群眾固定增收,穩定脫貧。
屈原管理區現代農業經濟優勢突顯,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飼料之鄉」、「養殖之鄉」,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糧、商品豬和淡水產品生產基地,2010年確定屈原管理區為第一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有效帶動三和村的經濟發展。為了推進村莊規劃工作,嶽陽市提供大力的支持,也為鄉村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和村緊鄰著汨羅江國家溼地公園,隨著來旅遊的遊客增多,為遊客提供服務,大力發展服務業是三和村接下來重點發展的產業,這樣有效拓寬我村村民的就業渠道,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增加致富路子。(河市鎮)
稿件審核
一審:朱海波
二審:姜靜
三審:周江
編輯丨朱海波
監製丨周江
總監製丨宋政軍
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