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平:親歷香港回歸籌備全過程

2020-12-14 央視網
魯平:親歷香港回歸籌備全過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7日 22:49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作為一國兩制的實踐者,身為前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親歷了與英方談判以及香港回歸籌備的全過程。
進入[面對面]>>
專題:CCTV-新聞「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別報導集錦

    CCTV.com消息(面對面6月27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魯平,1927年出生於上海,1978年進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工作,1990年至1997年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受到港人誤解,卻依然鞠躬盡瘁。被查出身患絕症,卻無奈接受秘密治療。舉國歡慶香港回歸,他卻決定退休,悄然離去。作為一國兩制的實踐者,身為前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親歷了與英方談判以及香港回歸籌備的全過程。

    詳細內容:

    人物介紹:

    魯平,1927年出生於上海,1978年進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工作,1990年至1997年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在魯平家中,到處能見到與香港回歸有關的印跡,身為前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參與了與英方談判以及香港回歸籌備的全過程。

    魯平:為了要到7月1號凌晨,準時把他的米字旗下來,我們的五星紅旗上去,這個裡面費了很大功夫,雙方預演了好多次,一分一秒都不能差,操練了好幾次,就是到凌晨,一下就。

    魯平:那個時候我在臺上,眼看著英國米字旗下來,五星紅旗上去,我真哭了,我掉眼淚,我真掉眼淚。

    這是13年前,時任港澳辦主任的魯平接受記者王志專訪時的資料,當時距離香港回歸還有3年時間。如今香港回歸已經10周年了,魯平心中又有著怎樣的情感呢?

    記者:現在有改變嗎?過去10年。

    魯平:沒有,我還是把香港看作我的孩子。我一直關心香港,這個十年裡面我是天天的都要看香港的報紙,都要上網,看香港的新聞 當然我現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我對香港的一草一木我還是有感情的。

    從1978年進入港澳辦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後退休,在魯平的一生中,有20年時間都是與香港回歸緊密聯繫在一起。這20年,成了魯平一生中最難忘的歲月。

    記者:有什麼感慨?

    魯平:我特別感觸深的就是說,小平同志他親自在那掌舵,很多小問題,細節問題他都親自做解釋,但是很可惜的。

    記者:沒有看到今天。

    魯平:沒看到。他那時候跟我們說,我就是到時候我坐輪椅我也要去香港,但是就差那麼幾個月。感到非常遺憾這件事。

    在香港回歸的歷程中,魯平無數次得到過小平同志的言傳身教,特別是在與英方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中,小平同志表現出的智慧與剛毅,給魯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2年9月份,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來到中國,她憑藉100多年前的不平等條約,並不打算將香港歸還給中國,然而令這位鐵娘子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她遇到了更加強硬的談判對手。

    記者:那當時柴契爾的這個口氣

    魯平:很不善,提出了諸多威脅首先就提出來,所謂三個條約有效論,她說雖然這三個條約是你們以前的政府籤的,但是你們新的政府有義務繼承這些國際條約。所以她說這三個條約還是有效的,小平同志聽了就火了,但是我們今天不跟你談主權的問題。

    記者:主權問題不能談。

    魯平:主權問題不能討論,沒有討論餘地。小平同志說,從我們國家解放到97年48年了。我們過去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是因為人民信賴我們,相信我們早晚會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如果48年以後,也就是48年以後,還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人民就要把我們打倒了,就要罵我們是賣國,罵我們是李鴻章。我們決不做李鴻章。我們沒辦法向人民交代,當時他是就是這麼說。

    記者:當時談判的氣氛還是很緊張的?

    魯平:很緊張。也很強硬的這個。所以當時她說這話,你們如果要收回香港的話,(對)香港(來說)是個毀滅性的打擊,會出現大的波動,小平同志說,他針鋒相對的, 如果發生大的波動的話,我們就要重新考慮,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方式來解決香港問題。

    魯平:他這句話就很重的了,他後來在中央講的時候,他說我跟柴契爾夫人,我們重新考慮收回香港的時間和方式。我的意思就是,我們提前收回,如果發生大的波動。我們不能眼看著香港垮下去,他說,我們就得提前收回。

    在小平同志與柴契爾夫人會談之後的兩年時間裡,中英兩方就香港問題進行了22輪談判,在談判中,英方不肯放棄在香港的利益,會設置怎樣的難題,中方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記者:談什麼呢?兩年時間?

    魯平:那談得多了一個是開始堅持,還是三個條約有效,我們還是把它打回去。打回去他後來又提出了這個以主權來換治權,我主權還給你,還是要我繼續管治。我們說這個也不行,打回去。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很久,談到第四輪的時候,1983年月份,23號,第四輪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就耍花招了,他回去就在香港散布,就是說談判破裂了。

    記者:單方面。

    魯平:因為這個談判是保密的,內容始終是保密的,一直保密的。他就是有意識的去透露,說談判破裂。結果到了9月24號,星期六那天,那就是就發生了整個香港經濟,產生了很大的波動。銀行擠提,大家都去銀行擠提,搶購日用品,分工去搶購日用品,港幣匯率直線的下降。香港人叫它叫黑色的星期六,這個是英國人故意製造的,是他故意造出來的,拿這個東西要壓我們。你要收回香港你看,你沒有收回香港現在就垮了。

    記者:他有能力興風作浪。

    魯平:對。

    記者:我們怎麼應對呢。

    魯平:我們研究以後我們覺得這個不擔心。因為畢竟這個13年裡面還是英國人繼續管理香港,還是他的管制底下,如果這個13年裡面香港就垮了的話,對英國是沒有好處的。所以我們不要擔心,我們說我們不擔心,我們看他,他一定會採取措施的。後來果然,他看這樣下去不行了,他不得不收場了,出來收場。

    在中英對於香港問題的談判中,英方想方設法增加它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它還利用香港人對香港回歸的信心問題,打出了所謂的民意牌。

    魯平:民意牌,那時候他的確是做了一些調查,是說香港80%到90%的民眾說,不同意你們收回香港。所以如果你們要收回香港的話,人心要動搖。肯定人心要動搖。大量資金的外逃,造成大量的移民。

    記者:就像後來的回憶也一樣的啊,信心的問題確實是人人關心,也是人人擔憂的問題。

    魯平:開始那時候是這樣,是有信心問題。問題是現在很多香港人,這些香港人都不知道我們1997年以後對香港採取什麼方針政策,他們不知道。

    記者:當時沒有公開。

    魯平:雙方都沒有公開。如果我們這個方針政策公開以後,我們相信絕大部分香港人會接受的。

    通過兩年的談判,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籤訂並發布,宣告中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同時聲明還確立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對於這樣的政策,當時的香港各界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魯平:這個中英聯合聲明後來公布了以後,的確,不出我們所料,絕大多數香港人都是歡迎,非常歡迎。香港有個李柱銘你知道吧,著名的人士。他跟我講,他說聯合聲明要公布的前夕,他去找了港督尤德,他說希望你把這個聯合聲明先讓我看一看。尤德說不行,沒有公布以前你不能看。他說我求求你,你讓我看一下行不行。尤德說你一定要看,可以。我把你鎖在這個房間裡面,把你反鎖了,等聯合聲明我們公布了再把你放出來。他就關到房間裡他就看,看了以後,他就跟我說,我跳起來了,他說我沒有想像這個聯合聲明寫的這麼好啊。

    記者:好在哪兒呢?

    魯平:好在這些方針政策不變,整個不變,實際上還是照原來的這麼做,一切都是維持原狀。我們方針政策。香港人沒有想到會這麼寬的,這個政策,我們的政策會這麼寬。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開始的確是沒有信心,信心不足,的確有不少人移民到外面去,但是後來聯合聲明一出來,好多人都回來。大量的回流,但回流他吃了虧了。

    記者:對,原來房子賣掉了。

    魯平:他房子賣了。

    記者:回來以後。

    魯平:回來以後房子漲價了。他原來的位子給人家佔了,原來在他下面的,現在變成他的上司了,吃了大虧了,這些人。

    《中英聯合聲明》籤訂後,香港回歸進入了平穩過渡時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後來英方突然改變了態度,從合作走向了對抗,致使香港回歸的局勢變得嚴峻起來。

    記者: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由合作走向對抗?

    魯平: 我就是說他對華政策整個估計錯誤,對中國的形勢估計錯誤。他認為不到1997年你們就垮了,所以他根本就不理你們。

    記者:你好像也是這個前後,由港澳辦副主任升為主任?

    魯平:對。我是1990天以後。

    記者:那也算是臨危受命。

    魯平:也算吧,那個時候。

    隨著對華政策的轉變,英方開始在香港回歸問題上設置障礙,特別是在新港督彭定康上任之後,單方面拋出了所謂的政改方案,徹底打破了中英雙方的合作氣氛。

    記者:他來了以後就單方面宣布他所謂整改的方案,就整個採取了一個跟我們對抗的態度

    記者: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心安理得當他的總督不就好了。

    魯平:這個還是取決於整個對華政策的問題,有他個人的因素在裡面。所以我們就提出來,我們說你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不要忙著先宣布,雙方再好好的談一談。那麼10月份他來了,

    魯平:這個人非常頑固,你怎麼講他也聽不進去。所以當時呢,我有一張王牌在那裡。

    記者:什麼王牌?

    魯平:兩個外長交換的七封信件。這個是外交文件,你不能推翻這個外交文件啊。

    記者:他本人會不知道嗎?

    魯平:我說閣下知道不知道,我們有兩個外長交換了七封信件,他聽了,問問旁邊有嗎?他不知道。所以我說你這個是三違反的方案,違反聯合聲明,違反基本法,違反兩個外長交換七份信件,所以後來搞得不歡而散。

    記者:好像你的態度跟他一樣強硬,很多時候你比他還強硬。

    魯平:所以我後來說了,如果你堅持這樣做的話,我奉陪到底,我跟你,我講了三句,我奉陪到底,所以他走了以後,他還沒上飛機我就開機記者招待會。

    這是1994年港澳辦牆上懸掛起香港回歸倒計時牌的情形,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魯平變得更加繁忙,這個時候,一場生死考驗卻突然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記者:1995年的時候你還動過一次大手術。

    魯平:對。那個時候,我們做的事情得不到香港人的理解。特別是這些輿論,不向著我們。我每天吃午飯的時候,我家裡把昨天晚上剩的飯菜,擱到飯盒裡面熱一熱,我就在辦公室裡面就吃,這個時候呢香港報紙來了,我就一邊看香港報紙一邊吃飯,越看越生氣,都是罵我們的。所以後來這個胃就不好了。

    記者:事先沒有徵兆嗎?

    魯平:事先也是感覺到胃有點痛,02:26:5但是呢,我覺得我還能撐得住, 1994年體檢的時候,醫生要我做個胃鏡檢查,我說我太忙了,沒有時間,我就沒去理它,到了1995年體檢的時候,你這次一定要做胃鏡。那就沒辦法了,就做了胃鏡,做了胃鏡,它不是有個異物嘛,在旁邊,他指給我看,他說你看你這麼一大塊黑,他說我當然還得去化驗,但是我可以告訴你,90%你要動刀。他說你在家裡等著,化驗結果出來以後,就馬上動手術。我說不行,我明天就要去香港出差,他說你不能去了,我說不行,我香港行程都已經安排好了,都已經公布了,大家都知道了,我不去我怎麼跟人家交代。不好交代啊。所以我沒理他,我還是走了。到了香港呢,一個電話兩個電話,魯平你快回來,我老實跟你說,你得的是胃癌。

    1995年5月份,魯平在北京進行了胃癌切除手術,因考慮到可能會影響香港回歸的局勢,這次手術是秘密進行的。只是到了回歸後多年,這件事才為人們所知道。

    魯平:北京一再催。當時我沒有辦法了,我到了香港,後來我還要到澳門,最後澳門完了以後,我才回到北京。回到北京他就說你第二天馬上就到醫院來,後來第二天去了,那武院長我很熟,他就抓著我,說魯平,你馬上給我住下,第二天會診,第三天就動刀了,我親自給你動。我說不行啊,我剛回來我家裡好多工作沒交代呢一大堆事,他說不行你不能回去了,他怕我又不來了,走了又不來,他就硬把我扣住。使那沒辦法,我說我什麼也沒有帶,他說你讓家裡送來,就把我扣住,他說第二天回去,第三天他就把我扣住了,他說你要不要把孩子都叫回來。孩子不在北京。我說不用,我相信你,我說我把命交給你了。我當時我的確是沒有那種恐懼,我的確沒有什麼恐懼那個時候。

    記者:那我想也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選擇在那個時候躺到手術臺上。

    魯平:是,那沒辦法了。但是呢,這個又不能夠讓香港知道,所以呢我是換一個名字,我的病例上都換了名字,但是香港人知道我病了,但是什麼病不知道,所以後來我香港很多記者到北京醫院來打聽,北京市有沒有這個人呢,他並不在我們這裡。

    我在化療過程當中,很痛苦,但是沒有辦法。所以以後醫生說你,休息兩個月,過兩個月再來第二次化療,第二療程,我說我不來了,我後來就沒去理他。我怎麼可能呢,你讓我這麼再第二個療程,再化療的話,我怎麼辦啊這個事。我工作怎麼處理啊,怎麼交代啊。我就沒理他。但是那個時候出來的時候,大家知道,整個人都變形了,頭髮都沒了。當時我還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挺住了。

    記者:你有什麼感慨?

    魯平:我覺得,作為一個人呢,總得做一件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情,不管你這個事情大小,哪怕一點小的事情,哪怕有一點小的貢獻,你這一輩子就沒有白活。

    記者:但是一生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啊,不只香港回歸,不只港澳辦主任這一件事情。生命只有一次。

    魯平:對。已經把我放在這個崗位上了,接受了這樣的任務,那拼著老命也得幹,也得完成這個任務。

    記者:我們在評價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說是上天給了魯平這樣一個機會嗎?還是為這個機會,為這個工作,準備了一個魯平?

    魯平:這也是個緣分啊,我是從小就在上海長大,在租界裡面生活,很長時期。我親眼看到外國人怎麼欺負中國人,怎麼欺負中國人,怎麼壓迫中國人,我親眼看到。所以我就一直有這麼一個理想,有這麼個信念,我的理想就是中國總有一天要站起來,總有一天要揚眉吐氣,不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

    記者:這照片都是?

    魯平:這都孩子

    記者:孫子?

    魯平:孫子,這是我。

    記者:這是你嗎?

    魯平:這是我小時候。剛會走路的。

    記者:區別很大,像個女孩。

    魯平進入港澳辦之前是在《中國建設》雜誌社工作,擔任雜誌社副總編輯的職務,也就是在這個職位上,魯平經歷了文革帶來的災難,以至於還不到40歲的時候他就全白了頭髮。在香港回歸過程中,滿頭銀髮也就成了人們所認識的魯平的形象。

    記者:這段經歷有沒有影響到你後來在港澳辦工作的風格?

    魯平:有影響。所以那個時候不是,要搞一國兩制嘛,要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嘛,當然如果來第二次文化革命,我們是首當其衝,搞什麼資本主義呢,肯定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到全盤。

    記者:但是很多問題擺在你面前是很棘手的,對於你的前途,對於你的聲譽,可能就是一句話,可能就是一件事。

    魯平:我是憑著黨性在做事情。我也沒有多大的能耐,我對這個工作,說實在話,我沒有什麼太大的留戀,如果我做錯了,中央不要我做了,我也無所謂,我可以幹別的去。但是還得憑著黨性做,按照原則來做,該說的還得說,該辦的還是要辦。那老是考慮到個人得失的話,那什麼事也辦不成。

    在魯平秘密手術之後,魯平消瘦的身影依然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個時候,香港回歸的步伐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1996年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成立,負責特區立法會以及政府的籌備工作。這一年12月,在萬眾矚目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被選舉產生。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燈火輝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即將舉行,那一個不眠之夜,給魯平留下了永遠難忘的記憶。

    記者:7月1號凌晨的時候你在哪兒?

    魯平:凌晨那天整個晚上我沒睡,在香港,通宵沒睡,因為7月1號凌晨要交接儀式嘛。

    記者:關於慶典的規模,和程序?

    魯平:當時跟英方一塊共同來談的,共同來談的,

    記者:你有什麼感慨呢?你看了那個場面。

    魯平:那時候我非常激動,非常激動我想我這個理想,總算是實現了,

    記者:這一切不都是在你的構想當中,在你的安排當中。

    魯平:是。我也一邊是非常激動,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也聯想到過去這些年來在整個這個過程當中,遇到一些個困難。總算是能夠做到平穩過渡。

    香港的順利回歸引起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作為「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無論對於中國還是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退休以後一下子閒下來,習慣不習慣?

    魯平:我沒有,我沒有什麼這個,沒有一個這麼一個過渡階段,我覺得退下來以後,我還是很多,時間不夠用。

    記者:都做什麼?怎麼安排?

    魯平:我時間的確不夠用,你看我好多CD,好多音樂,過去沒時間,現在有時間可以聽聽這些音樂。

    魯平退休是在香港回歸後的第五天,當時舉國上下還沉浸在喜迎回歸的節慶氣氛中,對於魯平從港澳辦主任的位置上悄然離開,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記者: 7月6號你就離開這個位置,事先的安排還是?

    魯平:其實早就安排,我早就提出來,因為已經超齡了,到了70歲了,超齡5年了,超齡了,已經到了70歲了,已經完成了這個任務,不就應該退了。

    記者:終於等來勝利的這一刻,你又要離開了,沒有留戀了。

    魯平:沒有,應該退了,早就應該退了,但是因為任務在身,沒有辦法嘛,只能夠留下來,等任務完成了我就得退,很自然的,所以我很喜歡這樣,我請寫的這個,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責編:嚴晉

相關焦點

  • 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回憶香港回歸歷程(圖)
    今年3月29日,本報記者專訪回歸工程「操盤手」之一、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閒坐話說當年,點滴仍扣心弦……  1 信念  從小見證屈辱歷史  一直盼望國家中興  記者:您是香港回歸的實際「操盤手」,您以艱苦卓絕的工作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 懷念魯平\廖書蘭_大公資訊_大公網
    圖:二○一四年六月十一日魯平與作者\(攝於魯平家中)  從五月四日一大早開始,香港各大報章皆刊登了這則消息:魯平於二○一五年五月三日十九時二十分,因癌病在北京醫院去世。魯平是香港回歸過程中擔當與英國人談判的重任,同時又是負責香港回歸工作最久的一位京官。魯平溘然離世,但他為香港歷史書寫的莊重一頁,香港人不會忘記!魯平與香港有?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感情,這由他即使回京頤養天年,仍然天天閱讀香港報章雜誌,時時刻刻關心香港可見一斑。這些天來不少人發表了對魯平的追思緬懷文章,談了一些與魯平先生的交往。
  • 他曾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參與和見證香港回歸祖國,88歲去世
    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黨組書記,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等職的魯平,1997年7月卸任。他參與見證了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前後後,於2015年5月3日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新民晚報數字報-香港回歸過程中有哪些隱蔽的梗?
    前港澳辦主任魯平回憶說。  怎樣收回香港  到1981年3月,當時港澳辦主任廖承志覺得這個問題不能再拖了,他帶著港澳辦的同志去外交部,找到部長黃華和其他一些領導,具體談香港問題。廖承志考慮得比較全面。他認為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怎麼樣來收回香港,而非收不收回香港。
  • 大事記| 香港回歸談判期間柴契爾盛氣凌人曾激怒鄧小平
    魯平就是這個五人小組的組長。為了保密起見,他當時的對外身份是外交部西歐司的顧問,香港媒體則稱他為「神秘人物」。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英方雖然步步緊逼,但中方在香港回歸的原則問題上絲毫不讓。於是,英國人方向一轉,又提出了新的問題。1984年4月,訪華的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裡·豪代表英國方面向鄧小平提出:香港人心脆弱,希望中國不要派解放軍駐守香港。鄧小平立刻反駁:香港回歸後國防外交必須由中央直接管轄、掌握,中央一定要在香港駐軍。雙方開始就「駐軍問題」進行談判。
  • 港商孫大倫:親歷香港回歸 見證祖國開放通達歷程
    在7月初江蘇組團赴港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系列活動上,面對荔枝新聞記者,孫大倫熱情講述了自己與江蘇結緣的故事,以及對蘇港未來合作的建議。 7月8日 孫大倫於香港接受記者採訪   親歷香港回歸,見證祖國開發歷程
  • PP視頻《傳家寶裡的新中國》 講述香港回歸交接全過程
    在前幾期節目中,《歌唱祖國》原始手稿以及見證香港回歸交接時刻的97式軍裝這兩件珍貴的傳家寶出現在演播廳現場,兩位持寶人向觀眾們動情地講述了它們背後的故事。一件軍裝 記錄國家新時代  1997年7月1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神聖的領土香港終於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在香港回歸防務交接儀式的過程中,有一名中國軍人向英軍鏗鏘有力地喊出「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
  • 新政協的籌備全過程:在西柏坡、哈爾濱、香港多地進行一年多
    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就籌備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協商在西柏坡、哈爾濱及李家莊、香港等地已進行了一年多時間…… ▲周恩來致香港分局和滬局要求將協議草案給李濟深等徵求意見電(1948.10.30)在哈爾濱協商籌開新政協1948年5月1日,經毛澤東主席親自修改審定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布「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
  • 23年前的往事——回憶1997年香港回歸慶典籌辦工作
    1997年7月1日,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為了迎接她的回歸,許多秘書工作者在臺前幕後付出了大量辛勤努力。今天是香港回歸23周年紀念日,我們重溫一篇曾經參與籌備回歸慶典系列活動的工作人員撰寫的回憶文章。
  • 香港回歸十年十大建築
    香港回歸十年的十大建築  標誌性建築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成為每個城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香港自1997年回歸至今,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湧現出眾多知名建築。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通過香港及內地多位房地產業內人士推薦,特遴選出「香港回歸十年十大知名建築」,以期讓讀者更多地了解香港回歸十年的城市發展歷程(以下建築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新國際機場  (獲「20世紀全球十大建築」)  香港新國際機場於1998年7月6日香港回歸周年之際投入使用。
  • 英國歸還香港是被中國人逼的
    >作 者:蒙汗藥一轉眼,香港回歸中國已快十年了。前兩天,英國外交大臣貝克特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演講時,提及過去十年香港繼續走強,同英國的夥伴關係也不斷加強。在香港,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則對中方通訊社說,英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最新一期《香港半年報告書》的結論是,「一國兩制」在香港整體運作良好,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基本法所承諾的權利及自由也繼續得到維護。
  • 親歷非洲獅捕獵全過程
    (原標題:親歷非洲獅捕獵全過程)
  • 1997年親歷者:華人對香港回歸感情非常深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總編輯林良旗 6月20日上午,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總編輯林良旗、《人民畫報》原副總編輯曾湘敏應邀請做客中國網·《香港回歸10談親身經歷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並回答網友提問。當年大陸的民眾都以非常期盼的心情期盼香港回歸,當時香港人民上上下下都在為香港回歸做準備。林良旗談到親身在香港街頭的感受時說,特別強烈的感覺有兩點:第一,香港的上上下下都在準備香港回歸,一些大的建築物上都在裝飾霓紅燈,霓紅燈的內容多是紫荊花、區旗、國旗,回歸的字樣。
  • 香港回歸前他出任駐英大使,親歷中英交涉中的這些「峰迴路轉」
    我於1997年3月16日晚到達倫敦,出任駐英國大使,當時離香港回歸只有3個半月時間。赴英前,領導接見我時都明確指示, 我到任後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做好英方的工作,配合中國實現香港順利回歸。我到達倫敦的第二天晚上,英國首相梅傑宣布進行新的大選。
  • 回歸18周年 香港各區慶祝活動多彩多姿
    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八周年,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行大型表演及啟動禮。中新社發 譚達明 攝  視頻:慶祝回歸十八周年 香港各區其樂融融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 李焯龍)7月1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8周年。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區慶祝活動多彩多姿,180餘項慶祝活動紛至沓來。各區市民歡欣鼓舞,共慶特區生日。
  •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直播視頻入口 慶典活動+重要講話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直播特別節目 36小時不間斷】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直播特別節目「香港 香港」正在進行。315米高演播室,帶你360°看香港,超20路記者,跨越2000公裡的距離,40個直播單元,邀請親歷者、見證者,分享香港20年來的發展,全景展現慶典活動!
  • 香港回歸會談最後障礙:聯絡小組進駐與解散時間
    魯平口述香港回歸   12.會談的最後一個障礙終於得以消除  由於他們開始反應很強烈,所以後來我們做了些妥協。小平同志後來就說,聯絡小組進駐香港的時間可以稍微推遲兩年,不但推遲兩年,而且可以延長一些,到1997年以後還可以繼續待一會,一直到2000年1月才解散。就是說1997年以後一段時間英國人還可以在有些問題上通過聯絡小組和我們協商。  終於,中央雙方商定將聯合機構定名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該小組在協議生效時正式成立,於1988年7月進駐香港,並繼續工作到2000年。
  • 香港慶回歸要建「小故宮」,本土派:「文化統戰」來了
    港府日前宣布將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珍藏。明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小故宮」項目被視為香港人提前收穫的一份「中央大禮」,香港文化界和旅遊界對此「喜出望外」。但也有香港反對派議員質疑該項目「繞過立法會」「欠缺諮詢」「黑箱作業」,甚至有本土派媒體聲稱這是「文化統戰」。
  • 卓琳替小平見證香港回歸 得到全香港人掌聲(圖)
    第1頁:1997年,她得到全香港人的掌聲 第3頁:捐款10萬助汶川       1997年,她得到全香港人的掌聲董建華:受江主席囑託鄭重介紹卓琳  在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任特首董建華接受媒體採訪,當記者問道,在回歸慶典上,他特意鄭重介紹卓琳女士,引來全場掌聲,這是不是「臨時起意」?  董建華對此表示,其實那不是「臨時起意」的,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典開始前對他特意做了囑託。
  • 迪士尼開始籌備《奇幻森林2》 原班人馬或回歸
    迪士尼悄然開始籌備《奇幻森林2》,導演喬恩-費儒有望回歸續集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鋼鐵俠》導演喬恩-費儒執導的迪士尼版由於該片的先期口碑不俗,因此迪士尼悄然開始籌備《奇幻森林2》。按照目前的計劃,第一部的導演喬恩-費儒有望回歸續集,繼續擔當導演,製片人賈斯丁-馬科斯也將有望和費儒再度搭檔。倘若該片最終在票房和口碑上全面豐收,那麼第一部的配音明星陣容也將集體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