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晝短購物不便網上買菜漸成潮流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天冷晝短購物不便

  網上買菜漸成潮流

  本報訊(記者 覃巖峰 實習生 李雅薇)隨著天氣轉冷、白天變短,消費習慣的網際網路化,網上買菜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

  「在線選購,隨時支付,既方便又快捷。」昨日,在經三路與廣電南路一家屬院,市民張先生說起他的「買菜經」頭頭是道。因為家裡有老人,張先生原來從來沒有過問買菜的事,但最近老人身體不適,加上天氣越來越冷,張先生也開始搜索有沒有網上買菜的平臺。日鮮送網上商城、優膳房、菜籃網……通過搜索,張先生發現了數家鄭州本地的網上賣菜網站、APP平臺。

  網上買菜靠譜嗎?記者通過走訪菜市場和親身體驗發現,網上賣菜還真有不小競爭力。在鄭州菜籃網,記者發現,蔬菜種類眾多,價格也比較優惠,其中葉菜類如生菜、大頭青,平均比菜市場每斤便宜0.5元到0.7元,瓜果類如黃瓜、茄子,每斤便宜0.5元左右。河南省新大牧業集團旗下的優膳房,則主要以銷售自繁自養豬肉和廚房食品為主,價格方面也有較大折扣。

  採訪中,多家賣菜網站客服均表示,站點是與鄭州周邊和省內蔬菜主產區生產合作社對接,以標準化加工及包裝,全程可追溯,很多網站通過自建物流系統,不但可以配送水果蔬菜、米麵糧油等傳統產品,也可以配送雞蛋、豆腐等易損壞的非標品。

相關焦點

  • 網上購物、網上買菜、網上追劇、網上看房……「雲消費」帶來生活...
    網上購物、網上買菜、網上追劇、網上看房……「雲消費」帶來生活新體驗  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的消費產生了衝擊,特別是購物、餐飲、旅遊、文化、教育、娛樂等領域都受到很大影響。
  • 足不出戶享受送貨上門 白領流行網上買菜
    網上買菜滿20元就免運費近年來,買菜網在南方很多城市相繼湧現,瀋陽也有了專門提供網上購生鮮熟食產品的網站。昨日下午,記者從瀋陽一家買菜網的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這裡對蔬菜實行全天配送,起送價在20-30元之間,一律免費送貨上門,貨到付款。除了蔬菜和水果,網站還提供調味品、肉類、熟食、糧油。
  • 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網上買菜品質有沒有保證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真的是忙到連去菜市場買菜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網絡的發達使得這些人選擇在網上買菜。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一提到網上買菜,可能會好奇的問題之一就是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像蔬菜這種東西,在網上買就已經讓大家不免擔憂了,所以自然就更加關注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
  • 網上買菜送 上門
    網上買菜送上門「買菜網」前景看好省會進入生鮮網購時代  □本報記者 吳 溫  只需在家中點擊滑鼠,網站就會把配送好的蔬菜送上門——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不光網購服裝等受人追捧,網上買菜也成為不少市民的消費選擇。這種消費形式有著怎樣的優勢?運營狀況如何?如何才能走得更遠?
  • 網上買菜成新零售風口,又一生鮮電商加速入局武漢市場
    楚天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 石倩)疫情期間,不少武漢市民養成了網上買菜的習慣,這一習慣一直延續至今。這也吸引了不少電商巨頭紛紛搶佔網際網路買菜領域。業內人士分析,該領域已經聚集了盒馬、美菜等玩家,網際網路買菜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
  • 網上買菜難?買菜貴?實際是快遞員「缺貨」
    近日,受疫情影響和返城人員的增加,不少人反映,線上買菜難,買菜貴。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現象:網上買菜,漲價售罄現象時有發生近日,很多網友反映網上買菜不但貴,還不容易買到。記者在盒馬鮮生、多點、美團買菜、七鮮等多個APP上發現,部分蔬菜價格確實不算便宜,有的土豆每斤都10元起。但也有很多蔬菜價格沒漲太多,平均5元1斤的白菜,3元1斤的土豆,4元1斤的黃瓜等,還是有的。尤其是雞蛋,和疫情前相比,幾乎沒有漲價,盒裝平均價格約1元1枚。
  •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文/孫新合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總是收到不同網絡平臺推送的相同信息,那就是網絡買菜。著實讓人厭煩。我這人本身就不喜歡網絡購物,至於讓買菜,更加不可能。我始終認為,到菜市場能隨便直觀挑選,質量有保證,能大模大樣的和攤主討價還價,還能順便閒逛,比較有趣。網絡買菜呢,你看到的圖片都是精心做出來的,和實物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送上門發現有問題,怎麼辦?是的,可以申請退貨,但是很鬧心啊。如果再等著下鍋,更是極度窩火。
  • 杭州開展「網上買菜App」評測活動
    杭州開展「網上買菜App」評測活動到貨及時和稱重測量情況普遍較好,農殘快檢和售後服務有待改進 本報訊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消保委選取部分在杭州城區能提供1小時送達服務,且有自己倉儲貨源的買菜服務類App,開展了消費評測活動。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應用,一種新的居民買菜服務方式——「網上買菜App」在杭州迅速增多。
  • 網上買菜,真的便宜了嗎?
    我這人本身就不喜歡網絡購物,至於讓買菜,更加不可能。我始終認為,到菜市場能隨便直觀挑選,新鮮有保證,能實際地了解到菜價,還能順便閒逛,比較有趣。然而網絡買菜呢,你看到的圖片都是一群年輕人精心做出來的,和實物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至於這些菜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消費者還真的不得而知。
  • 網上買菜很方便 動動手指,肉菜送上門
    江門日報訊 (記者/陸沿任) 疫情防控期間,市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少出門、不出門,催生了新的買菜方式——網上買菜。
  • 說說網上買菜那些事
    網上買菜的不斷拓展方便了不少市民,但在使用服務的過程中,市民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品質參差不齊  家住河西區的馮女士經常使用網上買菜、送菜到家等服務,用她的話說,網上買菜節省了買菜時間,下班時下個單,到家就有新鮮的蔬菜送上門,很是方便。
  • 抗疫期間買菜指南,生鮮購物App盤點從此告別買菜難
    一時之間,各大生鮮購物App成了大伙兒的「菜籃子」,平臺需求量蹭蹭蹭往上漲。 不過,眼下這麼多生鮮購物App看的頭暈目眩,不同的買菜App線上買菜預約和送貨的時間也不大不相同,一旦沒掌握買菜良機,只能在家乾等到次日清早重新下單了。 鑑於此,小編給大家收集了各大平臺的買菜信息,到底哪家平臺最靠譜?哪家平臺的蔬菜水果最有安全保障?
  • 「網上買菜」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在美國這麼難普及?
    編者按:同樣是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中美兩國人民上網買菜的感受卻是天壤之別,不得不說國內的生鮮電商和物流配送真是太方便了,只要你想,幾乎什麼都可以在網上買到,很快就送到家門口,但發達的美國為什麼生鮮電商發展得如此之差?來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 深圳14大購物中心地鐵樓層業態大起底:輕餐飲超四成 快銷類漸成主流
    地鐵樓層業態分布解析   1.餐飲業態佔比超4成 年輕快銷業態漸成主流   贏商網盤點深圳福田COCO PARK、益田假日廣場、南山寶能·allcity、怡景中心城、壹方城、卓悅匯購物中心、來福士廣場、皇庭廣場、羅湖萬象城、KKONE
  • 【流金歲月】夫妻買菜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夫妻買菜文/趙基開新冠病毒襲來,買菜忽然成為日常生活大事情,不由回憶起近五十年來的買菜往事。問題是有時購物人流眾多,結算排長隊,近年推出綠色通道,自行結算平臺,減少排隊時間,在回程路上我們拉著小推車,邊走邊聊,似當年談戀愛時逛馬路的感覺。本世紀初為改善居住條件,在近郊有了住宅,附近大型農貿集散中心,兼批發零售於一體,規模之大,品種之多,刮目相看。熱鬧非凡,比當年廟會還鬧猛,我們夫婦駕著私家車買菜也很符合時代潮流。
  • 網上買菜增多 平臺連夜補貨
    來源:北京晚報今早8時左右,記者通過手機登錄各平臺,看到盒馬APP上已正常售賣韭菜、菠菜等綠葉菜,每日優鮮APP已上架了萵筍、冬瓜等加工淨菜和根莖蔬菜,美團買菜APP上也上新了油菜、海鮮菇等。為防範疫情傳播,春節假期裡很多市民都通過網絡平臺採購生活用品,網上訂菜也成了不少家庭的新選擇。突然增加的購買量,讓多家生鮮配送平臺中的蔬菜都提前售罄了。「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的綠葉菜都斷貨了,連香菜蒜苗都沒了。」昨天下午,一位網友在朋友圈發布消息說。
  • 這個春節柳州網上買菜太火了!疫情過後,又會出現新的「淘寶...
    非典之後,大多數人養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淘寶、京東電商巨頭得以崛起。 新冠肺炎期間,政府號召國人宅家裡,不少人養成了網上買菜的習慣,柳州各大社區電商和商超電商平臺訂單增多。居民:春節網上買菜可選品種不多靠搶疫情之下,出門戴口罩,進門消毒洗手,宅家裡不僅改變了柳州人對健康的訴求,也改變了柳州人的購物方式。 「非常時期,在淘鮮達買菜也是要拼手速的。」2月5日凌晨,柳州市民劉女士在朋友圈裡發出了這條動態。
  • 社區團購、網上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貪婪,該收一收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社區團購崛起以前買菜購物大家都是到菜市場親自挑選,但是現在,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布局社區團購。把人們買菜的習慣也搬到了線上渠道,這讓很多人逐漸養成了在網上購買菜品的習慣。
  • 天貓網上購物商城下載
    天貓網上購物商城下載是一個生活購物的軟體,這裡有百萬商家入駐,給消費者帶來種類豐富的商品,滿足你的一切購物需求,快來下載試試~
  • 受疫情影響網上買菜需求激增 面線糊外賣訂單多
    過去一個月,購物平臺菜品訂單量增幅明顯——網上買菜 土豆成最愛受疫情影響,不少市民選擇宅在家裡網上買菜、點外賣。根據餓了麼網購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泉州外賣平臺買菜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8倍,商超訂單增長1.4倍。其中,泉州人買得最多的菜品前三位分別是土豆、大蒜頭和嫩豆腐,面線糊、雞爪等特色美食成為外賣訂單量增長最快的食物。在南安洪瀨一超市,工作人員正在為外賣買菜訂單配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