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當代美術館大舍建築
Brutalism 英文翻譯是粗野主義,野性主義, 粗獷主義,更為大家熟悉的翻譯是「野獸派」。是一種產生於20世紀50、60年代的建築風格,多採用大塊混凝土板、鋼筋等材料,直白地裸露著混凝土模版澆築的分縫痕跡,以及暴露在外的管線、結構構件,幾乎不帶有任何外修飾。
人們對「野獸派」的出現看法褒貶不一。從最初被批評「像是沒有完工一般」,粗陋欠雅,到如今野獸派的狂熱愛好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人愛上混凝土材料的「真實」,如同日本美學侘寂,一種樸素,帶有殘缺的又安靜的震撼的美。
由法國建築師Paul Herbé和Jean Le Couteur在1955–1963年設計的聖心大教堂
在《今日中國野獸派建築》(Chinese Brutalism Today)一書中,Alberto Bologna 重點關注了 10 座建築(及事務所),探討了從設計過程到成品結構中混凝土的使用,並分析指出了混凝土建築流行趨勢背後的原因、文化和態度。
Alberto Bologna 是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的助理教授。他表示,混凝土建築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編寫此書是為了記錄下這種趨勢,因為混凝土建築風潮得以持續多年,是很不尋常的現象。
寧波歷史博物館,由業餘建築工作室設計
Bologna 在中國生活與工作期間,對此展開了攝影測量,並採訪了多家中國建築事務所。他說:「 我只研究了冰山一角,只是很少一部分建築。我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有意思的案例。目的不是要把所有作品都完整收錄進來,而是要給出批判性的解讀,從這種建築中提煉出一些設計方法。」
Bologna 在研究時重點發現,混凝土在中國建築中主要起到裝飾作用,旨在幫助建築師表達自己獨特的文化身份。
他把這種現象叫做 「 區域演化 」,並指出那些讓中國建築脫穎而出的裝飾和混凝土飾面,與當地建築團隊的施工工藝有關。Bologna 解釋說:「 這種建築透露出強烈的身份意識,只看照片的話沒法清晰體會到這一點。中國的建築師正在通過他們的建築與世界對話。」
下面是 Bologna 在《今日中國野獸派建築》中選取的最重要的幾件作品:
1
天津大學新校區綜合體育館,由李興鋼工作室設計
「 仔細看一看這座建築,你會發現很多由木模澆築的造型。木模在世界各地造價都很昂貴,因為它需要人工搭建。」
「 所以,西化了的地區已經失去了許多建築造型和結構體系,因為它們只能用這種特殊的模板來澆築。再過幾年,這種結構在中國也看不到了。木模讓這樣的結構成為可能。」
2
寧波歷史博物館,由業餘建築工作室設計
「 寧波歷史博物館是裝飾藝術的傑作。它的亮點在於照片中的這個結構節點,我在書中做了具體介紹。
「 這個結構節點既是一種建構,也是製圖練習 — 它的表面使用了混凝土和瓦片,後者是一種經過回收利用的磚石建築材料。」
3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由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
「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是真正意義上的裡程碑,因為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專門在建築表面使用了混凝土。整個博物館為磚石結構,外牆由混凝土覆蓋。」
「 這樣,(事務所)就不用在模板裡使用墊片了。相反,設計師把注意力放在了建築表面,以及光線在空間中營造出的精神氛圍。」
4
長江漂流紀念館,由非常建築設計
「 位於四川的長江漂流紀念館很有意思,一些元素的建築造型比較有特色。亮點主要包括底層的柱狀結構,還有用特殊的竹模澆築的混凝土表面。」
5
海邊圖書館,由直向建築設計
「 海邊圖書館在西方很有名。從空間以及與光線和表面的關係而言,要理解它的建造思路至關重要。我第一次公布了建築工地的照片,其中反映了設計師對模板的關注,這種模板強化了不完美的建築表面。(事務所)知道不可能打造出完美的表面。」
6
龍門文化中心,由西線工作室設計
「 我選擇西線工作室設計的三都縣龍門文化中心,原因和選擇海邊博物館是一樣的。它的表面故意設計得很粗糙,這也說明它的模板相當複雜。當地建築工人非常、非常擅長澆築這種木模結構。」
7
台州當代美術館,由大舍建築設計
「 大舍建築知道,要在這個地區打造出完美的表面是不可能的。」
「 於是他們故意採用了粗糙的表面,哪怕非常粗糙、不成條理也沒關係,最終效果總要比龍美術館要好。之前大舍建築試圖給龍美術館創造光滑的表面,但是以當地的建築水平是做不到的。」
8
桃花峪遊人服務中心,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本土設計研究中心設計
「 桃花峪遊人服務中心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採用了石錘修琢的技術,來修復表面的缺陷。石錘修琢技術在中國已經成了真正的建築裝飾法,用來修復澆築時出現的缺陷。」
9
木心美術館,由 OLI 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
「 木心美術館的混凝土結構是完美的。它是個完美的例子,說明如果設計師的能力出眾,那麼中國的建築公司在建設方面能釋放出巨大潛力。」
「 從空間的概念和這些非同尋常的表面來看,我覺得它是一部傑作。」
10
阿那亞啟行青少年營地,由簡盟工作室設計
「 這座建築使用清水混凝土澆築,在空間布局上非常出色。」
「 特殊的造型和精心布局所形成的功能,創造出了舒適的空間,似乎沒有受到清水混凝土表面處理不當的影響。」
end.
本文轉自 Dezeen 設計雜誌
由新浪家居編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