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派藝術是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一種表現形式,並進一步由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建築運動演變而來。野獸派主義建築的特點是硬朗的大型幾何體,整個建築都是用混凝土建造的。這類建築主要是為某些功能類型而建,例如官方建築、政府項目等,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其石質的外觀被認為是非人道的,最終導致了這種獨特表達方式的衰落。德國是最早使用這種建築風格的國家之一,下面是其最具代表性的8個建築。
1、維爾伯特朝聖教堂
這座教堂是一個有尖銳稜角的混凝土建築,由戈特弗裡德·博姆建造,是許多朝聖者禮拜的地方,教堂容納了朝聖者的停留、禮拜空間、展覽空間和較小的日常雜務空間。
2、帽子廠
兩家以生產帽子著稱的公司在這裡合併,建立了一個帽子形狀的建築。這種形狀在功能上是為了給加工過程中釋放的有毒氣體排出空間。兩條對稱的軸線是生產所需的染色空間和發電站空間的分界線,由混凝土、玻璃、鋼鐵、木材等材料構成。
3、聖阿格尼斯教堂
聖阿格尼斯教堂位於柏林,教堂由一個二十米高的塔樓組成,最初的建築在世界大戰中被摧毀,建築師Werner Duttman再次建造了這座教堂,現在這裡已成為人們的文化展示空間。
4、柏林柯布西耶之家
野獸派主義運動據說是由已故大師勒·柯布西耶本人發起的,他在馬賽的「聯合居住」住房項目,因戰後社會住房的需要,又在柏林建造了一個仿製品。建築由預製混凝土板和澆築混凝土板建造,可容納530套公寓,由於其易於組裝,適合當時的需要。
5、捷克斯洛伐克駐柏林大使館
大使館由兩位傑出的建築師Vera Machoninova和Vladimir Machonin於1978年建造,至今仍保持著原貌,沒有任何改變。大使館的特點是稜角分明,從地面向上抬起,挑戰了地心引力。建築通過其動態的幾何形狀和變化多端的體量,成為野獸派建築的典範。
6、衛生和環境醫學研究所
位於柏林的衛生和環境醫學研究所,是德國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典範,它象徵著一艘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的汽船。建築的特點是雕塑般的曲線、直線平面和三角稜柱,所有這些都是由混凝土製成的。
7、鼠堡
鼠堡建於1971年,外觀看起來像一架宇宙飛船。三角形的窗戶可以引人自然光,對比鮮明的藍色管道朝外,就像宇宙飛船上突出的大炮。這座建築被用作醫學領域的實驗研究機構,由於投入了8萬多隻小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因此被命名為鼠堡。
8、柏林阿姆烏爾班醫院
阿姆烏爾班醫院建於1887年,位置獨特,面對著一條開闊的運河。醫院在世界大戰期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但在戰後被建成了該市的第一所市立醫院。這座V形建築是一座九層樓高的建築,共有750張病床,至今仍在使用。
* 這是眾房匯百家號官方帳號,在這裡,你可以淘到真實的低價房源,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