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微信號 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2020-12-17 瀟湘晨報

買賣微信號年「賺」20餘萬

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 聽說過高價收購舊手機、二手車,現在竟然還有人高價收購微信號,驚訝之餘是不是很心動?今天,記者從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獲悉,嫌疑人陽某某販賣微信號,獲利20餘萬元,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2019年6月,高中畢業的陽某某偶然在網上發現,收購的微信號轉賣出去可以獲取高額收益,便開始用盡心思仔細琢磨如何通過網絡實施買賣微信號交易獲利。

「我通過加微信群、或是發廣告等多種途徑從上線手中購入微信帳號。」陽某某交代,這些微信號大多來歷不明,除一部分是從使用人手中購買得來,絕大部分均是上線用各種渠道盜竊得來。

陽某某坦承,除了一部分想繼續轉賣賺錢的買家,大部分買家都是為了借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去從事一些違法犯罪的勾當,以逃避監管機關的追蹤調查。在實施買賣微信帳號交易近一年的時間內,陽某某逐漸意識到這種行為可能已違法,但賺錢來得輕鬆,這對無正當職業的陽某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截至2020年10月案發被抓,陽某某已通過買賣微信帳號牟利20餘萬元。目前,陽某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批准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檢察官提醒:社交軟體、行動支付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容易成為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廣大市民要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輕信高利誘惑,成為他人違法犯罪的幫兇,同時也務必要保管好自己的個人網絡帳號,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劉小蘭 陳呈 實習生 龔正偉

【來源:華聲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買賣微信號年「賺」20餘萬---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本報12月13日訊  聽說過高價收購舊手機、二手車,現在竟然還有人高價收購微信號,驚訝之餘是不是很心動?今天,記者從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獲悉,嫌疑人陽某某販賣微信號,獲利20餘萬元,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
    來源:央視原標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買賣公民個人信息21000餘條,非法牟利24000餘元!近日,雲南大理賓川縣人民法院對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宣判,判處被告人張某航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航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可以從中獲利,利慾薰心的他打起了歪主意。
  • 孫某涉嫌詐騙罪、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一審辯護詞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某市人民法院暨本案合議庭: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孫某及其親屬的委託,指派金翰明律師擔任涉嫌詐騙罪、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的孫某一審階段的辯護人。
  •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20-12-1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賓川小夥獲刑十個月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賓川小夥獲刑十個月 2020-12-18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一招聘平臺員工售賣簡歷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12月4日,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當天,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上表示,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過去主要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為主,如今,包括徵信、定位、行蹤軌跡、住宿、房屋產權在內的動態信息被收集
  • 安徽明光一被告人被判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一男子利用GPS定位器,多次對他人行蹤進行定位,並實施跟蹤、偷拍。近日,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裴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2019年春天,裴某與王某通過微信聊天結識,之後兩人交往發展成情人關係。
  • 侵犯個人信息罪如何定義?擅自傳播空姐命案現場照片,4人被刑拘
    經查,市局警犬訓導支隊警務輔助人員郝某利在專案組協助工作期間,將獲取的案件現場照片私自傳播給朋友劉某洲、張某、張某超等人,其朋友又將照片轉發至各自的微信群中,造成涉案照片在網絡上大量傳播,嚴重傷害受害人家屬的感情,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5月12日下午,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警方對郝某利、劉某洲、張某、張某超等4人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 公安部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三、四川廣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6年6月,經過1年多的偵查,四川廣元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查獲四川全省學生信息及家長的公民個人信息1200萬條,打掉非法買賣學生信息牟利的犯罪利益鏈條6個。
  • 世紀聯線總經理李德義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批捕
    浙江1月19日電 記者今天從浙江省檢察院偵查監督處獲悉,經過檢察機關與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由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高檢院等五部門聯合掛牌督辦的杭州世紀聯線公司侵犯著作權案目前取得了新進展,該公司總經理李德義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已於昨日下午被杭州市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 安徽4個月偵破侵犯個人信息案件132起
    自專項行動以來,安徽共偵破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32起,其中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22起,省公安廳掛牌督辦案件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4名,查獲電信、金融、汽車、戶籍、帳號密碼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56億餘條。  專項行動剷除了一大批犯罪團夥、摧毀了一大批犯罪窩點、斬斷了一大批犯罪鏈條,形成強大聲勢,有力的震懾了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
  • 為牟利買賣微信號 這門生意經念歪了
    2019年6月,已高中畢業的陽某某偶然在網上發現,收購的微信號轉賣出去竟然可以獲取高額收益,便開始用盡心思仔細琢磨如何通過網絡實施買賣微信號交易獲利。現陽某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批准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陽某某首先通過加微信群、或是發廣告等多種途徑從上線手中購入微信帳號。
  • 如何斬斷買賣個人信息的黑手
    「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不接電話還通過微信加我,真是煩得要死。」心煩的同時,韋女士對個人信息遭洩露也很氣憤。她告訴記者,被騷擾的不止她一人,業主群裡很多人都在說這個事。「大家猜測是開發商把業主信息賣給了裝修公司,不然他們不會對我們的信息掌握那麼清楚,除了手機號、姓名,連房子在哪個單元都知道。」
  • 微信號能隨意買賣?小心引禍上身!
    若出售的微信號用於非法活動被騰訊公司凍結,犯罪嫌疑人還可提供付費輔助解封服務。這些被出售的微信號被網絡賭博團夥利用,在微信群聊中以「掌握內部開獎信息」為藉口引誘他人在賭博網站上下注,致使被害人楊某遭受55萬餘元的經濟損失。最終該犯罪嫌疑人被我院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批准逮捕。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 寧波通報首例通過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近日,奉化區人民檢察院同時辦理了兩起通過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案件。該兩起案件屬寧波市首例通過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今年春節後,家住河北省的張某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外出打工,便想在網上賺點外快。他看到網上有人發布出售個人信息的商品,就產生了倒賣個人信息的想法。
  • 威海三名男子微信上做代購被捕 或面臨五年以上量刑
    近日,山東省檢察院官方微信公布了一起關於微信代購的典型案例,處理案件的威海檢察院批准逮捕了首起以帶工方式走私進口外國捲菸並在國內非法銷售的三名犯罪嫌疑人。   男子建起了40餘人的水客隊伍,專門售韓國煙及化妝品   記者了解到,本案主犯張某原來也只是一名普通帶工人員。
  • 代理商侵犯個人信息,深圳警方深挖線索刑拘3人
    購買手機卡辦理入網時需要提供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並進行實名認證,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共識,但這個看似簡單的環節,卻也有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在「淨網2020」行動中,深圳寶安網警掌握了深圳市聯信鴻達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線索,遂展開深入調查。
  • 出售公民信息8萬餘條
    據新華社合肥9月1日電 為了方便自己的貸款業務,安徽合肥一男子從網上購買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電話推銷貸款,後又夥同他人轉賣。記者日前從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依法立案並破獲了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何某、胡某二人共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達8萬餘條。
  • 廈門:建微信群賭博 12人涉嫌開設賭場罪被批捕
    原標題:建微信群賭博 12人涉嫌開設賭場罪被批捕   利用微信群下注豪賭,黃某12人涉嫌開設賭場罪。30日,記者從廈門集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他們被批准逮捕,另有1人因哺乳期被取保候審。   今年10月底至11月19日,黃某等人以營利為目的,在集美租房,並採購相關設備。
  • 微信帳號被公開買賣 你的號「多少錢一斤」?
    根據使用時間長短不同將微信號分為全新、滿月、一年等微信號,根據所屬區域分為國內、國外微信號,根據功能分為直登、實名、站街微信號。記者在網站上看到有關於該平臺的介紹,還有營業執照等照片。記者隨意點開一個出售的微信號,裡面是關於此類型微信號的簡介,並標註了購買聯繫方式。簡介上寫著,實名微信號就是用個人的身份信息認證過,設置了支付密碼(未綁定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