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賓川小夥獲刑十個月

2020-12-20 澎湃新聞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賓川小夥獲刑十個月

2020-12-18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案件傳真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非法獲取公民的個人信息,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近日,賓川法院對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一審宣判,判處被告人張某航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航僅有初中文化,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知道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可以從中獲利,利慾薰心的他打起了發財的歪主意。2020年2月16日至2月25日間,被告人張某航在網絡上購買公民個人信息21000餘條,後通過微信群接單的方式在「恆房通」APP上註冊實名,從中非法牟利人民幣24000餘元。

賓川縣公安局接大理州公安局移送線索後抓獲被告人張某航,對其住處進行搜查,向被告人張某航扣押了現金人民幣24000元,蘋果手機2部、硬碟2個。

法院認為,被告人張小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張某航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願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並宣告緩刑。扣押在案的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應當予以沒收。法院在依法判處被告人張某航刑罰的同時,對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蘋果手機2部、硬碟2個、違法所得人民幣24000元,予以沒收。

宣判後,被告人張某航表示認罪認罰,本案現已生效。

來源:賓川縣人民法院

作者:肖建宏

原標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賓川小夥獲刑十個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
    來源:央視原標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買賣公民個人信息21000餘條,非法牟利24000餘元!近日,雲南大理賓川縣人民法院對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宣判,判處被告人張某航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航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可以從中獲利,利慾薰心的他打起了歪主意。
  • 【以案釋法】非法買賣槍枝彈藥,三人獲刑!
    【以案釋法】非法買賣槍枝彈藥,三人獲刑!在我國,槍枝彈藥是國家嚴格管控物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存儲、持有槍枝彈藥,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近日,廣陵法院依法審結一起非法買賣槍枝彈藥案,三名被告人獲刑。
  • 肅州區一男子非法買賣警用裝備獲刑
    肅州區一男子非法買賣警用裝備獲刑 2020-12-09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斬斷買賣個人信息的黑手
    肥西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康警官介紹,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是許多下遊犯罪的源頭,必須要嚴厲打擊,才能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我知道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是違法的,但那一瞬間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人員劉某某● 「盜取的公民個人信息被成批量售出,第一次流出的個人信息價格最高,能夠掌握一手資源的人可以藉此牟取暴利。」
  • 人臉識別如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
    這些判例披露的犯罪行為,主要集中在網貸平臺通過非法獲取公民人臉識別信息開通網貸帳號,或將人臉識別信息共享給催收公司,或將這些信息變賣獲利。此外,也有電信公司人員在未告知公民的情況下,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開通手機卡。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份判例披露了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人臉識別系統,進而實施詐騙的情況。
  • 公安部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三、四川廣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6年6月,經過1年多的偵查,四川廣元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查獲四川全省學生信息及家長的公民個人信息1200萬條,打掉非法買賣學生信息牟利的犯罪利益鏈條6個。
  • 【延平檢察】誰動了我的公民個人信息
    被告人邵某、康某、倪某、王某、陸某單獨或夥同他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院判處被告人邵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被告人康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被告人倪某、王某、陸某各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 使用公民個人信息不得越界
    作者:李萬祥  近日,成都一位確診新冠肺炎的女性公民遭遇網絡暴力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在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一方面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使得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 民法典 | 買賣個人信息屬違法,情節嚴重的還要「坐牢」
    民法典 | 買賣個人信息屬違法,情節嚴重的還要「坐牢」 2020-10-23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男子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19億元人民幣獲刑
    原標題:臺灣男子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19億元人民幣獲刑  新華網杭州11月24日電(記者陳曉波)一名在大陸做生意的男子,私下從事人民幣與新臺幣的兌換業務,3年內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人民幣19.25億元人民幣,獲利200餘萬人民幣。近日,浙江省遂昌縣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00萬人民幣。
  • 通過倒賣火車票盜取公民個人信息 事涉過億條信息
    今日(28日),佛山鐵路警方通報,佛鐵警方通過一起倒票案件線索,歷經一年時間縝密偵查,打掉一個跨多個省(市)以囤積、倒賣火車票為目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灰色產業鏈條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截獲各類個人信息過億條。
  • 買賣微信號 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買賣微信號年「賺」20餘萬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 聽說過高價收購舊手機、二手車,現在竟然還有人高價收購微信號,驚訝之餘是不是很心動?今天,記者從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獲悉,嫌疑人陽某某販賣微信號,獲利20餘萬元,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2019年6月,高中畢業的陽某某偶然在網上發現,收購的微信號轉賣出去可以獲取高額收益,便開始用盡心思仔細琢磨如何通過網絡實施買賣微信號交易獲利。「我通過加微信群、或是發廣告等多種途徑從上線手中購入微信帳號。」
  • 【20年49期】非法買賣、殺害穿山甲 6人分別獲刑並處罰金
    【20年49期】非法買賣、殺害穿山甲 6人分別獲刑並處罰金 2020-05-29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9年12月,金湖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接到群眾舉報,有一個專門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QQ群,隨即對該線索進行偵查。經過深度研判偵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鍾某(男,23歲,廣東省梅州市人)自2019年3月起,通過QQ向李某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每條價格從0.1元到0.3元不等,共非法獲利一萬餘元。固定證據後,民警迅速組織收網抓捕。2020年4月,專案組民警馬不停蹄趕往廣東梅州、安徽潁上等地,將犯罪嫌疑人鍾某、李某抓獲。
  • 兩對夫妻非法買賣外匯被判刑
    明知自己不具備外匯經營資格,卻結夥買賣港幣,不到1年時間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3億元。12月1日,市中級法院通報一起非法經營罪的終審判決,胡某、何某兩對夫妻分獲4年半至9年不等有期徒刑,一人獲判緩刑。4名被告人還被判10萬至60萬不等罰金。
  • 以公開凝共識|非法收集34699條公民個人信息,是否損害社會公益...
    經查,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總計34699條,信息涵蓋公民身份信息、住址、聯繫電話等。羅源縣政協委員林桃英: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已不再停留在個人層面,這種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行為,侵犯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隱私,也嚴重幹擾了群眾的正常生活,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訟,有利於在社會起到警示和威懾作用。
  • 獵頭公司非法獲取公民信息2億多條 說不定就有你的簡歷
    上半年共偵破網絡主偵案件521起,刑事拘留3780餘人,繳獲被洩露竊取買賣的公民個人信息15億餘條,同比分別上升23.51%、18.04%、78.56%,呈現出戰果數量大幅上升、打擊領域不斷擴展、新型案件偵破能力提升的新態勢。
  • 滬女白領1.8萬元賣全上海學生名單,獲刑8個月,你怎麼看?
    全上海學生名單售價1.8萬元   據法院介紹,2016年3月16日,上海普陀區桃浦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稱,有人在網際網路上利用QQ等工具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多達數千條。當日傍晚,警方在寶山區抓獲涉案嫌疑人林某。
  • 100多萬個人信息已經被買賣,查獲個人信息290餘萬條
    登錄並訪問「暗網中文交易論壇」,向他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然後通過多個聊天軟體聯繫下家出售,非法牟利。2021年1月5日,四川省公安廳公布了「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起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瀘州王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 舟山警方破獲涉黑卡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揭倒賣黑卡灰色產業鏈
    於是,劉某每次有需要就把開卡的工號和數量發給吳某,再由吳某把這些信息發給上家,對方向提供的工號上傳相應的公民個人信息後,劉某就可以根據自己工號下的信息完成開卡。  吳某從上家以15元左右一套的價格買入,再以37元的價格賣給劉某,從中獲利。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吳某和劉某交易的黑卡就近1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