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爆雷、連咖啡關店……中國咖啡市場今年陰雨綿綿,但包括前述品牌在內,近些年長期用戶教育卓有成效,咖啡零售市場繼續分化並沿兩條主線展開:一類線下咖啡館方向,主要是做星巴克平替,一類是衝調方向,主要是是對雀巢速溶咖啡的升級。從模式來看,前者更多是在挑戰「第三空間」理論,探索外賣、檔口、跨界等新場景,後者則以咖啡濃縮液、凍乾粉、掛耳咖啡等多種產品形式,走品質升級路線。
36氪近期接觸的「隅田川(TASOGARE)咖啡」,是當前中國衝調咖啡領域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據悉,至2020年7月底,隅田川咖啡位居天貓掛耳咖啡、咖啡液、咖啡粉三個類目銷量第一,此外還廣泛進入線下精品商超、酒店等線下經銷渠道,整體業務銷售額年均實現3倍以上的高速增長。
自創「掛耳咖啡」一詞,隅田川要走「咖啡口糧經濟」路線
隅田川品牌創始人林浩是一位「日本通」,2000年赴日留學,畢業後曾就職於日本電信公司NTT,2008年回國創業,創立隅田川品牌之前,已經在咖啡商貿行業摸爬滾打了近6年多的時間,並拿到了日本UCC和AGF等一系列高品質咖啡品牌代理。
值得一提的是,隅田川引入的首款咖啡產品便是後來市場暢銷單品「掛耳咖啡」,自2009年引入,到2014年便已經在國內賣出100萬杯。林浩告訴36氪,掛耳咖啡一詞是隅田川團隊自創,這一產品原學術名「滴濾式咖啡包(Drip coffee bag)」讀起來拗口,因此取名「掛耳咖啡」希望更接地氣。
結合中國團隊產品創造力和日本成熟咖啡供應鏈體系,團隊在2015年正式推出隅田川品牌,主打2元~5元價格區間的「咖啡口糧經濟」。
與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第三空間」不同,隅田川在社交、辦公場景之外,有更廣泛用戶基礎和場景應用能力,滿足多數消費者對親民價格、高品質的「口糧咖啡」需要。雀巢在這方面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一項數據顯示,2018年雀巢條狀三合一速溶咖啡賣出達20億根,以其為主的整個三合一咖啡市場當年銷量約為58億根,且雀巢佔了中國地區相關市場接近70%佔有率。
但近兩年雀巢市場佔有率呈下滑趨勢。根據雀巢財報,2020年上半年雀巢公司實現2.8%有機增長,但中國地區業務表現欠佳,一季度兩位數下滑,二季度略有改善至增長持平。線上渠道變化尤其明顯,除隅田川外,還崛起三頓半、時萃、永璞等新銳品牌。
儘管同在10元以下低價格帶,林浩認為隅田川與三頓半分屬完全不同兩個賽道,二者是在不同產品、場景方向的延伸。隅田川是大快消打法,看到的是衝調咖啡領域內從1元~1.5元區間,向2元~5元的升級可能。
豐富產品線,為不同咖啡消費人群提供每日口糧
立足於提供口糧經濟的隅田川為不同的咖啡人群提供了不同產品形態的咖啡,主要包括掛耳咖啡、液體咖啡、袋泡咖啡、凍幹咖啡、咖啡豆等產品,且不同系列產品有細分定位:
1)掛耳咖啡,具有儀式感的精緻生活享受;
2)袋泡咖啡,簡單快速的咖啡需求;
3)液體咖啡,更多趣味玩法,用戶的自我表達和創造;
「掛耳咖啡和袋泡咖啡最大區別在於,掛耳咖啡教育成本太高。」林浩告訴36氪,不少咖啡消費者仍對掛耳咖啡感到陌生,會誤當成凍乾粉來衝泡;與之相對,袋泡咖啡要簡單很多,與袋泡茶類似更容易被大眾消費者接受。
隅田川咖啡產品系列,圖據官方網站
液體咖啡操作最為簡單,加水調製即可飲用,更為廣大的年輕消費者提供了自我創造的空間。除基礎款咖啡濃縮液外,隅田川開發了微甜、焦糖瑪奇朵、抹茶、巧克力等豐富風味濃縮液產品,可以用於自由DIY布丁咖啡、冰淇淋咖啡、氣泡咖啡、牛奶棉花糖咖啡等衝調咖啡飲品。
隅田川咖啡濃縮液,圖據官方網站
同樣是做速溶升級,眼下咖啡市場咖啡凍乾粉同樣走熱,並且技術相對成熟,主要分為噴霧乾燥、冷熱萃凍幹、二次造粒三種方式;由於高溫加工導致咖啡揮發物損失,噴霧乾燥咖啡粉通常被認為風味不及冷凍乾燥的粉末。相比之下,冷凍乾燥依賴於低溫和升華,因此可以保留更多揮發性咖啡芳香成分。
隅田川在上個月上線了品牌凍幹咖啡粉產品,該款產品採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並在上線一個月即被天貓選為「超級單品」。
學習日本經驗,反哺國內產業鏈
「口糧經濟如果缺乏了產能基礎,就如同一棟大廈缺少了根基,沒辦法做到產品穩定、產量穩定。」林浩告訴36氪,穩定的供應鏈並不只是價格高低,而是無論消費者走到哪裡,隅田川都能提供相應的產品且價格貼近大眾。
深耕供應鏈也是隅田川最鮮明特徵。目前隅田川品牌的掛耳咖啡、膠囊濃縮咖啡液產品100%日本進口,且具有顯著產能優勢,咖啡年產能達數億杯。2020年,隅田川掛耳咖啡年產能預計較2019年提升300%以上,隅田川膠囊濃縮咖啡液產能預計較2019提升達500%,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咖啡產品需求。
隅田川位於日本的品牌咖啡館,受訪者供圖
事實上,相較於日本,目前中國咖啡產業鏈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以掛耳咖啡生產線為例,中國普遍為50~60包/分鐘的低速生產設備,而日本可達到200包/分鐘。在汲取日本產業鏈經驗的同時隅田川正在積極參與改進國內產業鏈,投資核心設備,參與生產線的設計。
對於隅田川這樣一家創業公司來說,眼下更多「希望做最擅長的事情」,除線上電商渠道外,隅田川還「全速推進」精品商超、便利店等零售渠道,此外也在發力酒店、團購等業務,品牌擴渠道進入野蠻成長期,已鋪設零售終端超過2萬個,用林浩的話來說,隅田川打法很簡單,「用戶對口糧咖啡的需求在哪裡,我們就去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