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賣出40萬杯,隅田川當「鮮咖啡」的代言人

2020-12-09 虎嗅APP


定位理論之父艾·裡斯先生曾說:「定位的核心就是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找到空白的小格子,並佔領它們。」


20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人還沒有喝咖啡的習慣。1988年雀巢進入中國後,率先搶佔了這個市場,以各種方式努力佔領著消費者對「咖啡」的認知空白。


它成功了。


很多人喝的第一杯咖啡,都是雀巢。有輕微香氣的、喝完可以提神的粉末,構成了我們對咖啡最初的印象。


後來電商零售咖啡的形態越來越豐富,有包裝精美的凍幹咖啡,有主打各類精品概念的掛耳咖啡。


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基本局限於「提神」、「高品位生活」等概念。那麼對於電商零售咖啡,消費者心智中新的空白在哪裡呢?


在隅田川咖啡的眼裡,是「新鮮」——


以創新科技和工匠標準開創「鮮咖啡」品類,打造更加新鮮的掛耳、咖啡液等咖啡產品,滿足顧客的高品質咖啡需求。


這就是隅田川咖啡的鮮咖啡品類戰略。


隅田川主打「鮮咖啡」品類戰略


2015年9月,隅田川咖啡創立於日本大阪,今年8月獲得數千萬融資,預期年銷1.5億杯,日均賣出40多萬杯,主要的產品包括掛耳鮮咖啡、膠囊鮮萃咖啡液、袋泡鮮咖啡、 凍幹咖啡等等。


除了開創「鮮咖啡」品類,隅田川的另一個標籤是「潮咖文化」。


隅田川另一個標籤是「潮咖文化」


本月31號,隅田川在日本的實體店TASOGARE COFFEE即將迎來四周年慶。在日本,隅田川已然成為潮咖文化的代名詞,更是亞洲最大的搖滾音樂節——FUJIROCK唯一入駐的咖啡品牌。


隅田川大阪咖啡店及店員合影


在中國市場,隅田川同樣注重咖啡文化的傳播。


比如前幾天它就帶著和國金證券聯名的「V60牛氣掛耳鮮咖啡」進入了羅永浩的直播間,引發金融圈和股民群體廣泛關注;與Soul App開展的聯合徵集活動亦如火如荼進行中,旨在面向年輕群體傳播潮咖文化。


我們了解到,隅田川的銷量一直都很可觀。


據悉,至2020年7月底,隅田川咖啡位居天貓掛耳咖啡、咖啡液、咖啡粉三個類目銷量第一,此外還廣泛進入線下精品商超、酒店等線下經銷渠道,整體業務銷售額年均實現3倍以上的高速增長。 


隅田川究竟如何俘獲中國消費者,並保持高速增長?它主打的「鮮咖啡」心智戰略又是如何生效的?


FBIF最近對隅田川做了採訪,深度了解了這個年輕的咖啡品牌,和它想要佔領的「新鮮」賽道。


隅田川:新鮮,是咖啡的靈魂


由於咖啡本身就是一種從農產品演變而來的標準化商品,它的口味和便捷性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傳統的速溶咖啡很方便,可是經過深加工,咖啡的風味也幾乎消失殆盡,在一些人眼中,就成了「沒有靈魂的提神飲料。」


現磨咖啡保留了風味,能品味到咖啡的油脂感、平衡度,但是願意花時間選豆、研磨、衝泡、萃取、過濾、調配的人,少之又少。只能滿足極少數消費者在個別情況下的需要。


在各個咖啡品牌還在速溶、現磨這兩個賽道混戰的時候,隅田川提出了一個新思路:給消費者的咖啡,「方便」且」新鮮「。


隅田川的掛耳鮮咖啡、膠囊鮮萃咖啡液、袋泡鮮咖啡、 V60掛耳鮮咖啡


以隅田川主打的掛耳鮮咖啡為例。


隅田川的掛耳鮮咖啡


掛耳咖啡起源於日本,是一種咖啡豆磨粉後裝濾袋密封的可攜式咖啡,由於較特殊的外形構造,能夠比較方便地以滴濾的方式完成咖啡衝煮。



而為了隔絕空氣的氧化和受潮,每個掛耳外袋都會經過充氮保鮮,咖啡業內衡量保鮮效果的核心指標是殘氧量。



所以,控制殘氧量,就成了隅田川產品研發的重點之一。哪怕是針對追求方便快捷的大眾消費者推出的袋泡鮮咖啡、膠囊鮮萃咖啡液,凍乾鮮咖啡,隅田川也在突出自身新鮮的差異點。


比如膠囊鮮萃咖啡液,可能是國內唯一採用充氮保鮮的同類產品,殘氧量控制到低至0.6%的水平。


隅田川的膠囊鮮萃咖啡液


還有凍乾產品。雖然這種技術近幾年十分風靡,但深加工難免會造成咖啡風味的損失。


隅田川的凍乾產品


隅田川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原料選用了100%阿拉比卡新鮮原豆及先進的零下50°凍幹技術,儘可能地保留了咖啡的風味。據悉,隅田川的凍幹咖啡上線45天即完成250萬杯銷售,入選天貓「超級單品」。


不過,隅田川的思路很清晰,不止品類聚焦,產品也聚焦,雖然產品線豐富,但他們目前主打的產品仍是掛耳鮮咖啡。


隅田川在和我們交流時也談到,在他們看來,咖啡的終極戰場是掛耳咖啡。


隨著消費者對咖啡產品及文化理解得越來越深,方便、快捷將不再是它們消費咖啡時首要的考慮因素,咖啡的風味、香氣以及親手衝泡的過程帶來的儀式感,可能才是他們選擇咖啡的最大驅動力。


品質,是對消費者最好的疼愛


雀巢之所以能成為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很便宜,90條咖啡只要99元,換算下來一杯咖啡不到2塊錢,碰到搞活動還可以送個杯。


然而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消費者對咖啡品質的要求逐漸增加。


哪怕在速溶咖啡市場領域,雀巢仍然很強勢,但其實它的市佔率已由2014年的76%下降到2018年的28.3%,新進入者的崛起搶奪了雀巢的市場份額。


而線上線下的精品咖啡,雖然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但價格也水漲船高,一般至少要30元/杯。咖啡館裡咖啡師親自手調的咖啡,還存在著出品不穩定,難以保證口味一致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隅田川的發展機會。


隅田川給我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曾經有想在食品行業創業的朋友,也想做咖啡,於是專門去雲南調研,投入大量精力之後發現,國內的咖啡產業鏈能力和日本仍有一定差距,充氮技術也不夠成熟,所以產品很難達到隅田川的新鮮程度。


這也是咖啡業內非常好奇的一點:隅田川是如何做到性價比極高的?換句話說,何以做出隅田川這樣有成本優勢,也有品質的優勢的「口糧咖啡」的?


我們在和隅田川聊過之後,覺得它的優勢主要在高效的生產效率和供應鏈,以及烘焙技術和保鮮萃取技術,下面具體講講:


首先,掛耳咖啡本身來源於日本,而隅田川直接在日本生產,中國工廠普遍為50~60包/分鐘的低速生產,日本可達200包/分鐘。這和國內的生產效率是量級的差距。


而且,隅田川使用的原料都是來自於巴西、哥倫比亞等地的當季鮮豆,新鮮採摘,送到工廠。



其次,據隅田川介紹,它們的一個工廠裡可能只需要4、5位工人,因為生產端基本可以實現全自動化。


而烘焙層面,國內大部分是50公斤級的烘焙技術,隅田川可以達到200~250公斤級,且參與烘焙的師父是有37年烘焙經驗的「咖啡匠人」。綜合了這些條件,隅田川才能保證烘焙的每一鍋豆子,口味幾乎一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隅田川在保鮮、萃取環節的技術優勢,它將先進的充氮保鮮科技應用在咖啡產業,將包裝內殘氧量控制低至0.6%,鎖住咖啡的醇香與鮮味。


隅田川產品的殘氧量檢測報告


我們也了解到鮮咖啡品類戰略,是隅田川未來的發展重心,會持續在殘氧量這個指標上發力,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鮮咖啡」。


營銷,是為了傳播咖啡文化


可能很多人感知到的咖啡品牌的營銷,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重渠道,像雀巢那樣,你閉上眼睛,回憶不起它的廣告,但卻能回憶起它方方正正擺在超市貨架上的樣子。


另一種是重情感附加,像很多新興咖啡品牌那樣,你有印象xx咖啡和你喜歡的樂隊合作了,買完這一次之後,卻怎麼也想不起那個咖啡叫什麼名字。


雀巢作為咖啡行業老大哥的資源、渠道,新品牌一時很難借鑑,而一味跨界聯名的苦果,星巴克早已嘗過:


曾任星巴克CEO的Howard Schultz在他的著作《一路向前》中談到,起初星巴克和很多CD、電影、書籍跨界聯名,向娛樂領域大力進軍,確實得到了短期的增長,但是也犧牲了很多用戶體驗。


他最後總結道:


過去的10年裡,為了實現增長、發展以及必要的運營規模,我們不得不作出一系列決策,但是回顧過去,很多時候確實忽略了星巴克顧客的感覺,或者像有些人所說的忽略了品牌的平民化。


在當時看來,大多數決策也許都是好的,它們本身也還不足以影響消費者的體驗。可惜很不幸,日積月累,這種危害是巨大的,破壞力也是極其可怕的。


的確,名目繁多的營銷方式能夠短暫地吸引人們,但可能無法留住他們。而且吸引來的人群很難對品牌形成持久的忠誠度,還會影響品牌原本的忠實用戶的體驗。


隅田川走了第三條路:面向大眾群體,進行咖啡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很多喝咖啡的是高考、考研的學生,或者年輕的白領,」隅田川表示,「市面上的咖啡有些添加了太多香精、奶精、植脂末,並不健康,我們的情懷就是給他們提供更新鮮、更健康、更優質的產品。讓他們在挑燈夜戰的時候,手邊能有一杯真正健康且好喝的新鮮咖啡。」


咖啡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學生和白領,圖片來源:極光數據


Soul APP是一款很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APP,目前總用戶規模過億,主要的用戶也是學生和白領。基於面向年輕群體傳播咖啡文化的考慮,隅田川選擇了和Soul App聯名。


「Soul是社交軟體,隅田川的咖啡是社交硬體。」隅田川給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類比。


在這個和Soul App聯名的叫做「尋找咖啡星系常駐民」的活動中,隅田川提供了3萬元基金和1000份掛耳鮮咖啡,徵集關於咖啡的各種形式的分享,優秀作品將會被採納,定製成隅田川的包裝。


截止10月26日,活動下已有2萬多人參與,有19萬多瀏覽量,且參與的用戶大多是Soul App上的優質原創內容達人。有人畫畫、寫詩、還有一位用戶用葉子雕刻出了隅田川的logo。



參與者的精彩作品,圖片來源:Soul App


此前和喜馬拉雅聯名的「喝咖啡,講故事」活動,則是另一種思路,想讓大家在喝咖啡的時間裡,靜下心來,暫時從生活的瑣事中逃開,在別人或自己的故事中放鬆幾分鐘。


也是在傳播咖啡文化之外,想給大眾消費者最熨帖的情感關懷。


最近和國金證券跨界聯名的「牛氣咖啡」的由來也很有趣。


由於V60產品的造型很像牛角,上市之初就有隅田川的粉絲親切地稱這款產品為「大牛角」,和股市的「牛市」有巧妙的呼應,取個好彩頭,而作為加班重災區的金融行業,也很需要咖啡香氣的慰藉。


隅田川x國金證券


結語


關於未來,隅田川表示自己會持續深耕供應鏈、繼續控制成本,保證新鮮。把新鮮咖啡送到更多消費者手中。在和其他咖啡品牌一起努力,擴大咖啡市場的同時,繼續聚焦自己的「鮮咖啡」產品。


對於近幾年咖啡行業層出不窮的「情懷」品牌,我們也詢問了隅田川咖啡的看法。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品牌玩法,還是以高情感附加值取悅粉絲,使其樂於支付高溢價。


相對來說,隅田川還是更加注重大眾市場,以更高品質和親民價格進行咖啡的普及和教育,也只有如此,咖啡文化才會在這片14億人口的土壤裡開花結果,才能為線下的精品咖啡從業者帶來更大的基礎客群和生存空間。


這是一種更大的情懷。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將掛耳引入中國,年產能數億杯的「隅田川」要做多數人的「口糧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隅田川引入的首款咖啡產品便是後來市場暢銷單品「掛耳咖啡」,自2009年引入,到2014年便已經在國內賣出100萬杯。林浩告訴36氪,掛耳咖啡一詞是隅田川團隊自創,這一產品原學術名「滴濾式咖啡包(Drip coffee bag)」讀起來拗口,因此取名「掛耳咖啡」希望更接地氣。
  • 將掛耳引入中國,年產能數億杯的「隅田川」要做多數人的「口糧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隅田川引入的首款咖啡產品便是後來市場暢銷單品「掛耳咖啡」,自2009年引入,到2014年便已經在國內賣出100萬杯。林浩告訴36氪,掛耳咖啡一詞是隅田川團隊自創,這一產品原學術名「滴濾式咖啡包(Drip coffee bag)」讀起來拗口,因此取名「掛耳咖啡」希望更接地氣。
  • 45天、250萬杯售罄、天貓超級單品!為何隅田川凍乾鮮咖啡如此火爆?
    如此競爭激烈背景下,隅田川新品凍乾鮮咖啡首發上線,仍遞交高分答卷——45天,250萬份售罄,天貓案例級「超級單品」!1、超級保鮮:真空凍幹工藝,鎖鮮新鮮口感速溶咖啡製造方法是一種高溫萃取工藝,通過熱氣噴射器噴射濃縮咖啡提取物,使咖啡提取物中的水分快速蒸發,留下乾燥的咖啡粒。這種高溫萃取工藝可實現大量快速的生產,成本也很低,但不好的是,在高溫熱萃、噴霧乾燥時,會讓咖啡本身蘊含的芳香物質被損壞,導致本身風味大打折扣。
  • 天貓NO.1掛耳咖啡「隅田川」獲融資,旗艦店已積累90萬粉絲
    鞭牛士報導 近日,興旺投資完成對天貓上掛耳咖啡頭部品牌隅田川咖啡的獨家投資。隅田川咖啡專注掛耳咖啡、膠囊濃縮咖啡液、袋泡咖啡等高質便捷的快消咖啡產品。2019年隅田川咖啡在天貓平臺掛耳/咖啡液雙類目年銷量第一。
  • 年銷1.5億杯,這個品牌想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
    最近,一貫低調的隅田川新聞有點多——先是在8月份,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新品鮮萃咖啡液在薇婭直播間首發,1小時內300萬杯售罄;凍干係列產品上線45天即完成250萬杯銷售,入選天貓「超級單品」。截止8月底,隅田川位居天貓掛耳咖啡、咖啡液、咖啡粉三個類目銷量第一。
  • 臺灣連鎖咖啡店去年賣出3億杯 拿鐵咖啡最受歡迎
    臺灣人愛喝咖啡出了名,不僅臺北市被《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票選為全球10大最佳品嘗咖啡城市,就連1年喝掉的咖啡數量也很驚人。據統計,光是臺灣連鎖咖啡業者,去年就能賣出逾3億杯,平均1天就喝掉超過82萬杯,而賣得最好的則拿鐵咖啡。
  • 千萬融資、年銷1.5億杯,隅田川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
    最近,一貫低調的隅田川新聞有點多——先是在8月份,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新品鮮萃咖啡液在薇婭直播間首發,1小時內300萬杯售罄;凍干係列產品上線45天即完成250萬杯銷售,入選天貓「超級單品」。截止8月底,隅田川位居天貓掛耳咖啡、咖啡液、咖啡粉三個類目銷量第一。那麼,這個鮮少在媒體露面的品牌,到底有什麼樣的品牌理念和產品哲學?
  • 一晚賣出16萬杯咖啡!星巴克也入鄉隨俗了?
    僅僅一個晚上,星巴克就賣出16萬杯咖啡!這是怎麼做到的?這還是那個高冷的「星爸爸」?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星巴克,真的變了!(文末小福利)處境危險,不得不拼!星巴克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星巴克中國區同店營收增長1%,低於美洲區和歐洲中東非洲區;門店交易量下跌2%,一季度在全球銷售區域中下滑率最高;全球各大區毛利率均出現下滑,中國區下滑最嚴重,下跌500個基點。
  • 全家便利店湃客咖啡 跟著陳意涵邂逅一杯美好
    上海2017年5月25日電 /美通社/ -- 最近,一則小清新的廣告,火遍大街小巷,陳意涵手捧一杯咖啡走在街頭,一雙細高跟鞋踏著落葉,她一邊走一邊隨手框取下街頭的美好。她說「我要帶上這杯湃客咖啡,去遇見,一杯說走就走,一杯莫扎特,一杯充滿陽光的自己……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
  • 全網賣出700萬顆,白領:咖啡變著花樣喝
    這冷萃咖啡也是日本人最喜歡咖啡中的一種,尤其是咖啡老牌子隅田川推出的冷萃咖啡新品——隅田川咖啡膠囊。在日本,它已有 2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隅田川就是日本人們常去的星巴克。這款咖啡進口到國內,非常受咖啡愛好者的歡迎。它在天貓咖啡液品類中,獲得銷量第一。
  • 肯德基開賣「咖啡月卡」 30天每天1杯1元
    作者:王菁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一周前,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開賣「咖啡月卡」,辦卡後一個月內,每天僅花一元就能喝到一杯現磨咖啡。
  • 掘金淘寶直播,星巴克一晚賣出16萬杯咖啡
    星巴克參與淘寶直播,一晚上賣出16萬杯飲品「天貓精靈,來杯咖啡。」「為您點到一杯熱美式,來自星巴克專星送……」9月16日晚,星巴克和淘寶知名主播薇婭合作,第一次參與淘寶直播。主播一邊介紹手中的星巴克杯子,一邊和星巴克定製版的天貓精靈互動,演示語音點咖啡。
  • 日本人做液態膠囊咖啡,10秒做出拿鐵,3塊一杯讓星巴克很難受!
    精緻的日本人愛喝液態咖啡膠囊,只要 3 秒鐘,撕開包裝倒進水裡,1 杯冷萃咖啡就做好了。來自日本的隅田川液態咖啡膠囊喝起來很不錯,無糖無脂肪,喝起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小小一顆全是進口冷萃原液,喝 1 杯成本不到 3 塊錢,不用排隊等待就能喝上星巴克。
  • 印度咖啡大王隕落,每年賣出1.8億杯咖啡,創始人卻跳河自盡
    咖啡起源於非洲,後隨著奴隸買賣,咖啡也隨著奴隸們被帶到了各個國家。現如今,咖啡已經成了全球都流行的飲品,與可可和茶並稱為世界三大飲品。全球咖啡的市場銷售規模達到了12萬億元,咖啡的市場可謂是無比廣闊,所以也湧現了無數個咖啡品牌。
  • 他們的雙十二—小店8天賣出3040碗牛肉麵、8000 杯咖啡,500多斤...
    8天時間,上海人喜愛的鹹蹄髈、臘腸、香肚已經賣出480斤,價格最貴的火腿也能賣出80斤左右,因為到店的滿減優惠,客單價也從一包香腸,提升到了兩包香腸,足足翻了倍。當被問及年齡稍大的客人在消費券的使用上是否有困難時,店主說,"不會呀。上海的老年人都很時髦,很多都是衝著消費券來的呢!"
  • 星巴克直播5小時賣出16萬杯咖啡,餐飲直播還能這麼玩?
    直播當晚,共有829萬粉絲觀看,直播5個小時賣出16萬杯咖啡,這相當於一家銷量不錯的店五個多月的業績。而之前奈雪的茶也在天貓的邀請下,與主播薇婭合作,試水了直播。一杯霸氣橙子+一杯霸氣芝士草莓+霸氣榴槤王軟歐包為一單。據了解,當天晚上賣出3萬7千單。
  • 隅田川創始人林浩:用特斯拉的方法做咖啡
    隅田川的咖啡幾乎可以還原咖啡館味道  圖片來源:隅田川  「如果你可以隨時隨地,以滿意的價格獲得一杯現磨咖啡,那就不會有零售咖啡這個事物存在。」林浩說。  理論上講,如果掛耳咖啡在研磨後得到「完美」保存,那麼用戶萃取飲用時,這杯咖啡幾乎和現磨咖啡沒有差距。而凍幹和濃縮咖啡液這類深加工產品,得到「完美」保存,也可以防止風味二次破壞。  所以零售咖啡的第一性原理是「鮮」。如果做到完全隔絕氧氣保鮮,掛耳咖啡就會無限接近現磨咖啡。
  • 天貓NO.1掛耳「隅田川」獲融資,美國推出「人造咖啡」成為新風口
    也有品牌繼續咖啡的方方面面引領者潮流。疫情之年,健康和安全無接觸成為我們每個都繞不開的話題,行業精英們開始思考如何更好的改善客戶的體驗,從一個更加長遠和有說服力的角度。1.李嘉誠投資的「人造咖啡」獲900萬美元融資2020年8月14日消息,農業科技公司Atomo Coffee(中文名為:分子咖啡)宣稱已開發出第一款不含咖啡豆的「人造咖啡」,該公司宣布已完成另外900萬美元的種子融資用於生產工廠的建設
  • 「網藍」咖啡攜10億資本入局!半年開店525家,賣出500萬杯咖啡!
    作者 | 李大為來源 | 網際網路品牌官(ID:szwanba)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沒有喝過瑞幸咖啡不要緊,可如果沒有聽說過瑞幸咖啡,那一定會被當做外星人看待。幾乎在一夜之間,它火遍13城、525家店,300萬用戶、賣出了500萬杯咖啡!
  • 資訊 | Family全家推單品咖啡,估計1年就能賣出5億杯咖啡
    ,挑戰小杯黑咖啡50新臺幣起跳市場,估帶動咖啡業績2~3成。    全家便利商店鮮食部長黃正田表示,今年全家販售咖啡已邁入第10個年頭,從內部銷售數據來看,臺灣消費者喝黑咖啡的比例大幅成長,去年購買黑咖啡的比例約2成,今年已達4成,成長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