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今年以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不斷創新年報工作理念,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定「322」工作思路,切實推進企業年報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截至6月1日,全省已有57.8萬戶企業採用「指尖辦」的形式完成了2019年度報告公示工作,公示率為71%,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工作人員正在對企業年報進行分析。孫浩/攝
1
抓好「三個對接」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確保年報工作不滯後?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的做法是,強化「部門行為」「政府行為」作用,使年報工作成為「企業報」「部門幫」「政府推」的綜合工程,在企業年報中找到社會各界攜手的共同著力點,努力提高年報公示工作的社會知曉率和實際操作性。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處長王小慶介紹說,一是抓好與各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協調對接,結合疫情防控志願者活動,將年報宣傳海報送進工業園區,送到企業門口,進行點對點的宣傳;二是抓好與商務部門的協調對接,利用「多報合一」的宣傳時機,組織6791戶外商投資企業及時報送年報;三是抓好與市場開辦方、街道社區的協調對接,動員基層幹部、社區幹部等各方面力量,深入企業、商戶進行實地走訪、摸底排查,宣傳講解年報政策,做好督促指導。通過抓好「三個對接」,全省開發區、工業園區的企業、外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年報率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4%和6%。
2
加大「兩個力度」
王小慶告訴記者,提升年報公示率,關鍵在於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年報工作的社會知曉率,在全社會形成按時年報、主動年報的良好氛圍。
為此,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努力加大宣傳力度,早在今年1月初就開通了「年報諮詢電話」,及時回答企業提問;從3月份開始,先後4次通過簡訊平臺,向省屬應報而未報年報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聯絡員群發「年報提示簡訊」,累計發送簡訊達10餘萬條;6月5日,在當地主流媒體刊登「年報提示公告」,盡最大努力向全社會廣而告之年報相關事宜。
同時,始終堅持「立體宣傳模式」。設置年報宣傳欄,張貼年報填報須知及宣傳海報;增設上網電腦,設置年報自助服務區,輔導企業填報年報;編印2000份企業年報公示一次性告知單在省局登記窗口發放,統一印製萬餘個年報宣傳袋並寄發至全省各市、縣,做實社會宣傳。在省局官網、公示系統設置年報宣傳欄,公布年報申報流程圖及填報須知。在地鐵、公交、樓宇電梯、銀行網點以及廣播、電視媒體播放企業年報公益提醒廣告。設計、製作年報及公示系統宣傳動畫微視頻和VR視頻,通過網站、微信等渠道廣泛傳播。通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廣發宣傳年報的時間、方式、操作流程、年報的意義、不按規定年報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等,做新特色宣傳。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還加大對「殭屍企業」的清理吊銷力度。今年1月以來,全省已吊銷「殭屍企業」107543戶,責令長期不經營的224330戶企業辦理了註銷登記。還啟動了對未公示2017年和2018年兩個年度年報且不納稅的企業的清吊工作,已經立案64戶,全部通過案件核審。
3
實施「雙輪驅動」
據介紹,在年報工作中,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以「督促檢查+加強服務」為切入點和推動力,雙輪驅動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年報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4月10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門召開了全省信用監管暨年報工作視頻會議,將年報工作責任進一步分解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其認真履行督促指導職責,確保本轄區每家企業、個體戶能夠按時履行年報公示義務。從6月8日開始,對各設區市、省管縣企業年報公示情況進行通報,對工作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的單位進行督導和約談。
市場監管部門還實施「電聯篩查」,主動加強與未經營企業的聯繫,了解企業復工情況。對因受疫情影響未開展生產經營的企業,暫緩納入清理吊銷名單,並指導企業做好年報補報工作;對因疫情停產或倒閉的企業,則主動引導其登錄江西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企業註銷網上服務專區申請註銷,為大幅降低年報基數打牢基礎。
據統計,今年2月至今,江西省共指導企業補報年報4364戶,引導17460戶企業辦理了註銷,其中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利用電話、郵箱、微信群等手段遠程開展年報指導200餘次,為34戶抗疫重點企業辦理了異常名錄移出手續,為1戶抗疫重點企業縮短了失信記錄公示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