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1月21日上午,體驗營在金門大學舉行了開營儀式,為本次活動正式揭開序幕,開營式結束後,金門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為營員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文學傳播的魅力:以金門學、南明文學的輸出為例」的主題講座。下午體驗營參訪了瓊林社區、碧山社區和燕南書院。以下為圖片紀行,內容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1月21日丨金門開營 社區參訪
2019年1月21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金門大學舉行了開營式,體驗營大陸領隊,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朱小健常務副院長,體驗營副領隊、《旺報》社長室慶正主任,鳳凰網李小鳴副總編輯,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陳益源院長,金門燕南書院楊樹清院長,北京師範大學留學生辦公室趙成主任等領導嘉賓,來自海峽兩岸的30名大學生,媒體和工作人員等50餘人出席開營式。
開營式合影
開營式後,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先生給營員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文學傳播的魅力:以金門學、南明文學的輸出為例」的主題講座。楊院長分享了自己在金門的成長經歷,講述了很多關於金門歷史變遷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通過楊院長的講座,大家對金門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具體深入的認識,對金門這樣一個大的「社區」概念有了新的了解和看法。
楊樹清先生講座
午餐過後,體驗營一行來到了享譽世界的金門酒廠,並親口品嘗了聲名赫赫的金門高粱酒。金門高粱酒使用金門特產的「旱地高粱」,加上當地甘甜的泉水,利用傳統古法釀造出香、醇、甘、冽的高粱酒,風味獨特。
金門酒廠參訪
接著,大家來到了瓊林社區。瓊林村是擁有超過八百年歷史的古聚落,在歷史上出了不少登科者,代表著金門鼎盛的文風。營員們親身體驗走過了長達1,355米的瓊林戰鬥坑道,見識了金門最大規模的民防坑道。營員們還看到了極具藝術特色的「花磚牆」,這是由當地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們一同以傳統磚土窯燒製成的花磚拼貼而成的牆面,滿牆的木棉花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瓊林社區
與你們
一起走長長的地下坑道
一起為擋路煞「風獅爺」拍照
風獅爺
營員們還參訪了碧山社區,碧山社區以其「高顏值」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整個社區村落裡,隨處可以各式各樣可愛的彩繪圖畫,這是由繪本畫家劉瑞琪帶著安瀾小學的小朋友和社區志工,一起完成的金門第一座彩繪村。童話繪畫風格與閩式建築、洋樓建築搭配,讓人彷佛進入了童話故事的場景中。碧山社區不僅「有顏」,還「有才」!金門睿友文學館的館長陳長慶先生為營員們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還現場用閩南語給大家朗誦了關於碧山的詩歌。
睿友文學館參訪
陳長慶館長分享
最後,大家來到了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燕南書院,古燕南書院是朱子在金門的講學處,可謂是當地的文化地標。在燕南書院可以鳥瞰整個金城鎮的美麗風光,書院門口印刻著朱熹的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燕南書院
金門的行程到此暫告一個段落,明天體驗營一行將搭乘飛機前往臺北進行下一階段的體驗,臺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