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大學開營 瓊林、碧山社區初探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1月21日上午,體驗營在金門大學舉行了開營儀式,為本次活動正式揭開序幕,開營式結束後,金門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為營員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文學傳播的魅力:以金門學、南明文學的輸出為例」的主題講座。下午體驗營參訪了瓊林社區、碧山社區和燕南書院。以下為圖片紀行,內容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1月21日丨金門開營 社區參訪

2019年1月21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金門大學舉行了開營式,體驗營大陸領隊,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朱小健常務副院長,體驗營副領隊、《旺報》社長室慶正主任,鳳凰網李小鳴副總編輯,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陳益源院長,金門燕南書院楊樹清院長,北京師範大學留學生辦公室趙成主任等領導嘉賓,來自海峽兩岸的30名大學生,媒體和工作人員等50餘人出席開營式。

開營式合影

開營式後,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先生給營員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文學傳播的魅力:以金門學、南明文學的輸出為例」的主題講座。楊院長分享了自己在金門的成長經歷,講述了很多關於金門歷史變遷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通過楊院長的講座,大家對金門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具體深入的認識,對金門這樣一個大的「社區」概念有了新的了解和看法。

楊樹清先生講座

午餐過後,體驗營一行來到了享譽世界的金門酒廠,並親口品嘗了聲名赫赫的金門高粱酒。金門高粱酒使用金門特產的「旱地高粱」,加上當地甘甜的泉水,利用傳統古法釀造出香、醇、甘、冽的高粱酒,風味獨特。

金門酒廠參訪

接著,大家來到了瓊林社區。瓊林村是擁有超過八百年歷史的古聚落,在歷史上出了不少登科者,代表著金門鼎盛的文風。營員們親身體驗走過了長達1,355米的瓊林戰鬥坑道,見識了金門最大規模的民防坑道。營員們還看到了極具藝術特色的「花磚牆」,這是由當地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們一同以傳統磚土窯燒製成的花磚拼貼而成的牆面,滿牆的木棉花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瓊林社區

與你們

一起走長長的地下坑道

一起為擋路煞「風獅爺」拍照

風獅爺

營員們還參訪了碧山社區,碧山社區以其「高顏值」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整個社區村落裡,隨處可以各式各樣可愛的彩繪圖畫,這是由繪本畫家劉瑞琪帶著安瀾小學的小朋友和社區志工,一起完成的金門第一座彩繪村。童話繪畫風格與閩式建築、洋樓建築搭配,讓人彷佛進入了童話故事的場景中。碧山社區不僅「有顏」,還「有才」!金門睿友文學館的館長陳長慶先生為營員們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還現場用閩南語給大家朗誦了關於碧山的詩歌。

睿友文學館參訪

陳長慶館長分享

最後,大家來到了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燕南書院,古燕南書院是朱子在金門的講學處,可謂是當地的文化地標。在燕南書院可以鳥瞰整個金城鎮的美麗風光,書院門口印刻著朱熹的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燕南書院

金門的行程到此暫告一個段落,明天體驗營一行將搭乘飛機前往臺北進行下一階段的體驗,臺北見~

相關焦點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初見 兩岸學子共敲和平鍾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飛臺北 體驗營參訪北投社區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參訪桃米社區 思索家鄉社區營造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1月25日,體驗營一行來到桃米社區,它是在震災後以生態為主軸轉型發展,是目前臺灣各社區營造中頗受矚目的個案。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體驗營走進鹿港 體驗小鎮文化特色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三峽、蕭如松文化園、北埔社區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2019年1月23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體驗營來到新北市三峽鎮。上午,營員們一行去到李梅樹紀念館、三峽祖師廟和三峽老街參訪。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高雄結營 佛陀紀念館交流分享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第十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去哪些地方?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於1月20日-1月27日在臺灣地區舉行。營員們將從金門出發,途徑金門、臺北、三峽、臺中、鹿港、埔裡、佛光山等地,體驗當地的社區營造文化。在臺灣地區,自1960年引進「社區營造」概念後,臺灣提出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並從「人、文、地、產、景」等角度發展出一套貼近社區需求、利用社區文化資源、啟發社區創意的政策推動方式。本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社區營造文化。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結營
    2019年1月26日,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結業儀式,為此次「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業儀式由《旺報》社長室主任慶正主持,《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等活動聯合主辦方代表出席結業儀式並為營員頒髮結業證書。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開始招募啦!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即將迎來第十期,本期活動在臺灣舉辦,主題為「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招募!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即將迎來第十期,本期活動在臺灣舉辦,主題為「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
  • 日遊瓊林‧帶你邂逅金門本色!日遊瓊林遊程攻略大公開
    民防館→怡谷堂→隘門群→出磚入石出磚入瓦→社區總體營造頹屋保存→十一世宗祠→家廟後壁風獅爺→蔡氏家廟→十世宗祠→介紹屋瓦上的厭勝物→瓊林聚落的牡丹穴風水池→保護廟→北風獅爺→介紹瓊林聚落閩南建築的特色,沿村莊走回集合的地方→解散。
  • 社區營造讓成都經開區社區走上「大運」快車道
    據了解,這是正在開展的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2019—2020年城鄉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項目結項評審會。評審會分為兩個組別、分上下午兩場進行。接受考試的38家社會組織按抽籤順序分別接受社治專家、居民群眾的提問,與會評委根據每個社會組織項目書、計劃表和最後呈現的財務記錄、結項成果等一一對應打分。
  • 金門瓊林蔡氏宗祠
    瓊林本來以陳姓為主,明代時開基主陳十七郎入贅蔡家,子嗣繁衍後,少數的陳姓也就搬遷他處,蔡家遂成為瓊林的單姓,幾代下來,陳氏子孫眾多,人才備出,成為金門地方上相當有名望的大族後,便開始建造家廟。六世以後蔡氏逐漸分房分派,只要其中有各房各派的人中進士,就建造一座宗祠。但不論有無討得功名者,都得祭拜蔡十七郎,因此十七郎所住的屋厝也就改建為家廟。
  • 臺灣政治大學黃品涵:真希望這樣的時光 能再延長一些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來自兩岸的30名大學生營員先在金門參訪了獅山炮陣地、金門文化園區、瓊林社區、碧山社區、燕南書院等地,體會到金門在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僑鄉文化交融中產生的社區營造特色。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兩岸學子合力敲響「和平鍾」,鐘聲響徹金廈兩岸。
  • 市政廳|對比金門的社區營造,我們對待遺產的方式出了問題
    編者按:這裡是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林美吟在5月12日清華同衡學術周「在地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的發言。原題為「歷史環境的社區營造」。這裡借用主辦方清華同衡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中心的話:文化遺產保護如何承續地方精神?
  • 劉遠澤:我所認識的臺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探尋臺灣|臺灣社區營造考察之旅!
    林美社區位於礁溪鄉近山側,總面積約有824.7公頃,山地就佔86%以上,海拔皆在400公尺內,除了蒼翠林木外尚有多處湖泊、瀑布、溪流,居高臨下可鳥瞰整個蘭陽平原。著名的佛光大學、淡江大學宜蘭校區、礁溪高爾夫球場、草湳湖及林美石磐步道、林美資源回收場生態池皆在社區內,已成為膾炙人口的觀光勝地。
  • 浦東社區舉辦臺灣社區營造經典案例分享會
    原標題:通過社區營造留住社區記憶 浦東社區工作者分享臺灣經典案例 日前,上海浦東新區社區服務中心舉辦了「我們眼中的臺灣社區營造」分享會,其中,「凝聚社區共識」、「議題型社區」的打造、環境汙染的整治等內容對浦東眼下的社區建設頗有借鑑。
  • 泉州2019社區營造決賽收官 4個社區獲評「試點社區」
    最終,鯉城區金龍街道玉霞社區(玉樹霞風隊)、豐澤區華大街道華大社區(華新社造研學營)、東湖街道東鳳社區(鳳凰隊)、洛江區雙陽街道陽江社區(新生陽江隊)被選為2019年社區營造「試點社區」,各獲得200萬元的營造項目補貼資金。「今年是泉州開展『社區營造』活動的第3個年頭,社造理念深入基層社區,效果顯著。」
  • 遊金門逛特色瓊林裡宗祠古蹟 密度高稱全臺之冠
    中新網1月10日電 開放觀光後的金門,給人印象是樹多、路多,其實還有宗祠多的特色,尤其蔡姓聚落的金湖鎮瓊林裡,以「七宗八祠」之勝,堪稱金門、也是臺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