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的「前世今生」】世紀「天路」_原創_中國西藏網

2020-12-25 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這裡是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極」,也是生存的極限之地。有一條鐵路,寄託著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想,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書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光輝篇章。築路,築夢,青藏鐵路猶如一條鋼鐵巨龍越過崑崙,跨過雪域高原,帶著全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蜿蜒向前……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國進入百廢待興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前進的步伐繼續邁動。西藏的經濟社會要跟上發展,就必須有一條運費低、速度快、運能大、全天候的鋼鐵大通道,因此,儘快修建進藏鐵路的呼聲日益高漲。


圖為青藏鐵路開工典禮青海省格爾木市會場翻拍:孫健

  殷切的祈盼

  1981年,時任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副政委、西藏軍區第一政委的陰法唐,通過在中央參加會議、寫請示報告、寫信等多種形式,先後多次向中央建議修建青藏鐵路。

  1982年12月9日,陰法唐和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巴桑一起給中央領導寫報告,提出加快修建青藏鐵路的建議,並設想青藏鐵路從南北兩路一齊動工,預計1990年修通。這一建議得到了黨中央的支持,並且很快將報告批給了當時的鐵道部部長陳璞如。

  1983年夏天,在北戴河,陰法唐向鄧小平匯報西藏工作,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修建青藏鐵路的問題。他問進藏鐵路走哪條好,陰法唐回答說:「還是走青藏線好。一是投資少,二是修得快。」鄧小平同志又詢問了青藏鐵路的裡程與工程預算後說:「進藏,看來還是要修青藏鐵路啊。」


圖為青藏鐵路鋪軌至風火山隧道翻拍:孫健

  1984年2月至3月,中央召開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陰法唐在匯報西藏工作時,又一次提出了修建青藏鐵路問題,並且再次呼籲,希望國家能夠儘早安排。

  1984年,青藏鐵路西格段開通運營,西藏各族人民渴望修建進藏鐵路的心情更加迫切。

  「天路」工程再次啟動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黨的第十五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對於青藏鐵路的修建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轉折點。10日下午,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熱地在西南組討論上發言說,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這是非常英明正確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項目已經輻射到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但都輻射不到西藏,請求中央儘快修建進藏鐵路,以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圖為青藏鐵路建設人員在崑崙山隧道施工翻拍:孫健

  隨後,按照會議要求,鐵道部對進藏鐵路的修建進行了周密、細緻的準備和科學、謹慎的研究,繼鐵道部領導多次赴青藏線考察後,又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對青藏、甘藏、滇藏、川藏四條進藏鐵路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和可行性論證,最終形成一份關於修建青藏鐵路格拉段的建議報告。

  2000年11月10日,是青藏鐵路建設史上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這天深夜,中央領導對建設青藏鐵路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修建青藏鐵路是十分必要的,對發展交通、旅遊、促進西藏地區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利的。我們應該下決心儘快開工修建。這是我們進入新世紀應該做出的一個重大決策,必將對包括西藏廣大幹部群眾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帶來很大的鼓舞。終於,擱淺多年的「天路」工程再次啟動。


圖為青藏鐵路鋪軌至拉薩站。翻拍:孫健

  五年鏖戰成功通車

  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段全長1956公裡,分兩期修建。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裡,已於1984年建成通車。新開工修建的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自格爾木市的南山口站引出,向南溯格爾木河而上,全長1142公裡。其中,格爾木至南山口32公裡為既有線,新建線路長1110公裡。


圖為鐵路運輸第一批物資到達拉薩翻拍:孫健

  2001年6月20日,國務院第105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了青藏鐵路建設方案,對該項目的運量、設計原則、主要設計指標、主要建設方案、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和經濟評價等方面又進行了深入研究後,同意該項目的開工報告。6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國家計委關於審批格爾木至拉薩段工程開工建設的請示》。

  至此,勘查近半個世紀、建設過程歷經一波三折的青藏鐵路,作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正式啟動,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歷史創舉。

  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典禮,分別在海拔3080米的格爾木南山口火車站和海拔3639米的拉薩河畔同時舉行。經過十多萬築路大軍歷時五年的艱苦奮戰,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建成通車。得知這一喜訊,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從雪域高原到沿海之濱,從祖國大陸到港、澳、臺再到海外,炎黃子孫無不歡欣鼓舞,無不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青藏鐵路,自孫中山先生提出到正式開通運營,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這一偉大工程不僅是西藏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了卻了西藏幾代人民盼望已久的心願。這是一條打通天塹、跨越雪域的「天路」;是一條增進團結、促進繁榮的致富路;更是一條攻堅克難、挑戰極限的英雄路。(中國西藏網 記者/孫健 部分內容參考自《背著火車上西藏》《世紀天路——青藏鐵路巡禮》《青藏鐵路•綜合卷》,及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資料)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青藏鐵路的「前世今生」】「天路」建設一波三折_原創_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這裡是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極」,也是生存的極限之地。有一條鐵路,寄託著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想,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書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光輝篇章。  讓鐵路攀上喜馬拉雅山   為了加強西藏與內地的溝通,促進西藏社會經濟發展,西藏和平解放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就開始考慮修建進藏鐵路的問題。  1955年3月9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國務院第七次會議時強調指出,要發展,就要修路。在這次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國務院關於西藏交通運輸問題的決定》。
  • 【青藏鐵路的「前世今生」】進藏,路漫漫其修遠兮_原創_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這裡是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極」,也是生存的極限之地。有一條鐵路,寄託著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想,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書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光輝篇章。
  • 青藏鐵路--綠色天路
    ,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然而,以彼時中國積貧積弱、科技落後的狀態,修建這樣一條高原鐵路可謂天方夜譚。,中國的建設者們使用了六種法寶,使青藏鐵路成為一條科技含量極高的鐵路。水質監測表明,青藏鐵路運營十餘年來,沿途河流水質無明顯變化。充分說明青藏鐵路的環境友好性,稱為綠色天路恰如其分。
  • 【青藏鐵路的「前世今生」】進藏,路漫漫其修遠兮
    【編者按】這裡是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極」,也是生存的極限之地。有一條鐵路,寄託著新中國幾代人的夢想,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書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光輝篇章。
  • 探秘青藏公路前世今生
    圖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青藏川藏公路通車60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營造繼承和弘揚兩路精神的濃厚氛圍,今日,本報記者將跟隨省交通運輸廳的工作人員重走青藏公路,重溫當年的崢嶸歲月,探尋沿途的滄桑巨變。臨行前,本報將帶著您一同探秘青藏公路的前世今生。
  • 我要去西藏之:那曲-沱沱河,唐古拉山前世今生的傳奇
    但是,在華夏兒女的心目中,唐古拉山的地位,卻一點不遜色於世界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其前世今生,都堪稱傳奇,其東段即是西藏與青海的界山。翻過唐古拉山,我們就算是依依作別夢中西藏,進入了「中華水塔」「清涼之都」青海省。
  • 青藏鐵路:「天路」就是幸福路
    翻開日曆,青藏鐵路已開通運營近13年。「唐古拉,伸手把天抓,人在雲霧中,飛鷹在腳下。」長久以來,無數的雪山、冰川、激流、峽谷,使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屋脊」,直到半個多世紀前,西藏還是各種交通方式都難以到達的禁地。
  • 神奇的天路——鏡頭中的青藏鐵路
    從驚雷翻滾的風火山口,到夏日飛雪的唐古拉山巔,穿過神秘的可可西裡無人區,到達聖潔的布達拉宮,一條「鋼鐵天路」綿延1000多公裡,在這片曾經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上架起又一條惠澤青藏人民的生命線。 青藏鐵路是中國繼三峽工程之後最受世界注目的一項重大工程,也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最宏偉的工程。
  • 歌頌青藏鐵路的歌曲為何叫《天路》
    連日來全國眾多電視頻道播出的青藏鐵路宣傳片、紀錄片,都把韓紅演唱的歌頌青藏鐵路的歌曲《天路》作為主歌或背景音樂,觀眾聽後無不為之震撼!其實《天路》是2001年專門為青藏鐵路譜寫的,但一直沉默了4年,直到韓紅在2005年央視春晚演唱後,才一炮紅遍大江南北。
  •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呈現動人築路故事
    中國西藏網訊 《天路》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深受廣大老百姓喜愛的歌曲;很多人都會用情哼唱幾句,不僅因歌詞感人,曲調更是優美。同樣,我也會經常哼唱幾句,尤其是:「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但是,你知道嗎?《天路》同時還是一部舞劇的名字!這是國家大劇院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根據歌曲《天路》改編而成的原創舞劇。雖然這兩部作品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反映的內涵相同:青藏鐵路是藏族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連心橋,是雪域高原脫貧致富、經濟發展的通天路,是雪域高原邁向世界、邁向現代化迎接新時代的騰飛路。
  • 青藏鐵路給西藏帶來了什麼?
    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青藏鐵路恰好全線通車9年,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天路」通車,究竟為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什麼?為各族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將為西藏的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讓我們看一看青藏鐵路通車9年後交出的答卷。
  • 天路——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鐵路
    歡迎乘坐天路列車去西藏!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這條鐵路實際上就在天上飛馳,這對乘客生理和心理上的衝擊是史無前例的新奇和巨大,而這一令人瞠目結舌的經歷更令人永生難忘。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通車營運,開創了人類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空前絕後,被美譽為「天上的鐵路」,的確名不虛傳。
  • 軍旅作家入西藏三年 實錄青藏鐵路全景
    「上行列車」從作者手執一張站臺票走進西藏開始,經歷十一站,講述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在修建青藏鐵路上的決策細節、青藏鐵路修築中的難題以及築路人鮮為人知的故事:「下行列車」則用鐵路道岔來結構,一個道岔講述一段跟青藏鐵路有關的歷史。徐劍表示,把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寫作方式,是因為青藏鐵路涉及的不僅是一個修建工程,這條路本身就還和西藏的歷史、文化等相關聯。
  • 青藏鐵路:通往「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路
    青藏鐵路:通往「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路時間:2018-06-18 21:53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從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拉薩車站獲悉,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於2006年7月1日實現通車運營以來,截至2018年4月30日,青藏鐵路輸送進出藏的旅客達到
  • 青藏鐵路貨運繁忙
    人民網-圖片頻道 原創稿青藏鐵路起於青海省西寧市,途經格爾木市、崑崙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全長1956千米,是重要的進藏路線,被譽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運營。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選amp;quot;全球百年工程amp;quot;,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青藏鐵路推動西藏進入鐵路時代,密切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的時空聯繫,拉動了青藏帶的經濟發展。彭寰/攝
  • 醉美天路!從起點美到終點,青藏鐵路沿線景點盤點
    願有生之年,來一次說走就走的西藏行!文/客過非「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韓紅的《天路》久久迴蕩在我耳邊。#的別稱,是中國大江南北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 從「神奇天路」看中國發展新理念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2005年,一首《天路》將青藏鐵路帶入大眾視野。國慶期間,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將這條「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鐵路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讓我們透過這條「神奇天路」驚嘆中國鐵路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感受到美麗中國的發展新理念。
  •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2020-10-08 19:21:17 參與互動   坐著高鐵看中國:一小時,領略京張高鐵的前世今生
  • 《青藏鐵路-天路之旅》作品大賽開賽
    專題:青藏鐵路7月1日全線通車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 題:中國文化短波  八十五輛紅色旅遊專列將開往全國各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五周年。今年六月至十月期間,國家旅遊局將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沿著輝煌的足跡」——全國八十五列紅色旅遊專列紀念建黨八十五周年大型主題活動。
  • 他是「天路」背後的功臣,他改寫了外國人對青藏鐵路的預言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它穿越世界屋脊,打開了青藏高原走向繁榮發展的一扇窗;它改寫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讓「坐著火車去拉薩」成為年輕人旅遊的新時尚。昨晚,東方衛視大型文化紀實尋訪節目《閃亮的名字》第二季走近這條「天路」背後的科技功臣張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