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薯」你行 看小土豆如何發展成大產業

2020-12-20 每日甘肅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小英)如果說,一種農作物能撬動一座城的發展,定西馬鈴薯必在其中。從「救命薯」「溫飽薯」到「致富薯」「小康薯」,馬鈴薯在甘肅定西的地位從未被超越。

9月24日至28日,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在甘肅定西召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馬鈴薯主產縣代表和國內馬鈴薯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的企業代表齊聚定西,以「薯」為媒,探討馬鈴薯產業發展大計,推動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

「薯」你行 助脫貧 促發展

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村的一處馬鈴薯種植基地

民以食為天。

曾被稱為「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早在1996年,就由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洋芋工程」。隨後,定西縣(今安定區)積極組織實施這一工程,提出「人均種植一畝馬鈴薯」計劃,將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列為全縣農村工作的重點和解決群眾溫飽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此之前,馬鈴薯在當地並未規模化種植,主要是由農民自發種植、自家食用,規模小,無外銷。

此時,距離馬鈴薯從歐洲傳入中國,已有400餘年,在定西種植也近200年。

思路決定高度。「洋芋工程」實施後,馬鈴薯成為當地一張名片。

2008年,定西市提出打造「中國薯都」,馬鈴薯產業再次轉型升級,定西市也因此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

在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上,定西市委書記唐曉明表示,在馬鈴薯等富民產業的帶動下,定西市累計減貧80.0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31.7%下降到去年底的1.58%,安定、隴西、臨洮、渭源、漳縣5個縣區歷史性實現脫貧摘帽,通渭、岷縣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定西即將撕掉「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科技支撐 促鄉村振興 保糧食安全

剛剛採挖出的馬鈴薯種薯

在定西,每年9月底到10月是屬於馬鈴薯的季節。

黃土地上,成片的馬鈴薯即將被採挖,整車的馬鈴薯將運往全國多地。除了日常食用的土豆,運出去更多的則是馬鈴薯原原種、原種以及馬鈴薯的加工製成品。

目前,定西已成為全國馬鈴薯四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

發展馬鈴薯產業20餘年,定西市乃至甘肅省都不再局限於單一的馬鈴薯種植,而是同時在育種、加工、研發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借科技助力馬鈴薯產業化發展。如今,甘肅省共培育馬鈴薯新品種25個,年產原原種12億粒以上,佔全國馬鈴薯供種的60%,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建成安定、會寧2個百萬畝產業大縣,打造了一批萬畝以上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全省年銷售鮮薯500萬噸,加工轉化率為45%,已成為全國重要的鮮薯和精澱粉集散中心。

此次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上,集中展示了我國馬鈴薯種薯生產栽培技術、加工技術、機械設備、主食產品等。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桃林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馬鈴薯產業增值空間不斷拓寬,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馬鈴薯還有多少種可能?

馬鈴薯加工後的產品

寬粉、麻辣粉絲、酸辣粉、馬鈴薯全粉、馬鈴薯澱粉、馬鈴薯早餐餅、洋芋醋……這些只是馬鈴薯初步加工後的產品。薯魚卷、麵包土豆卷、土豆披薩、土豆壽司、芝士焗土豆、土豆涼粉……在定西舉辦的馬鈴薯美食節上,100多道以馬鈴薯製作的美食同臺亮相。

馬鈴薯還有多少種可能?

在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上,張桃林表示,我國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戰略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研發銷售6大系列260多種有本國本土特色的主食產品,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餐桌,促進了營養健康消費。

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會長金黎平表示,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減少、水資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作為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的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與三大糧食作物相比,其單產還有較大增加潛力,馬鈴薯產業的不斷發展,將對緩解中國食物安全壓力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鮮薯年產量達到1億噸。全國馬鈴薯加工企業達到5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的加工企業150餘家,年產能達170多萬噸。

相關焦點

  • 「特色產業扶貧深度系列報導之五」薯產業:小土豆華麗轉身——甘肅...
    2019年,全省馬鈴薯產業產值達到230億元,甘肅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年生產原原種12億粒,建成了定西安定區、會寧縣兩個馬鈴薯百萬畝產業大縣,帶動周邊種植30萬畝以上的產業大縣8個……昔日的「土蛋蛋」,變身貨真價實的「致富薯」「小康薯」,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依靠馬鈴薯實現脫貧致富。
  • 【媒體聚焦】馬鈴薯成為「致富薯」 ——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掠影
    站在高高山上放眼著看, 洋芋開花呀賽牡丹。 …… 無論是種植馬鈴薯、收穫馬鈴薯,還是銷售馬鈴薯,安定區廣大薯農都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誇家鄉的洋芋是「寶貝蛋」。
  • 廣東惠東:「四新」產業布局加速小土豆走向大市場
    400年前傳入中國的洋芋,曾是「救命薯」「溫飽薯」;上世紀60年代引進惠東種植的馬鈴薯,成了「致富薯」「小康薯」。如今,冬種馬鈴薯已發展成為廣東惠東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民生產業。今年4月30日,根據農業農村部第290號公告,「惠東馬鈴薯」獲頒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 戰貧記·第19期|河北德勝村蝶變之路:小土豆做出大產業
    總書記強調,要下好「精準」這盤棋,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打出了一套 「產業組合拳」。2019年底,全村貧困人口降至1戶2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700元,村集體收入實現133萬元。
  • 蜘蛛如何「御電而行」?
    1832年,達爾文正在「小獵犬號」上擔任博物學家。一日,他在甲板上發現了件怪事——一夜之間,甲板上多了上千隻小紅蜘蛛。此時,「小獵犬號」距離海岸足足有60英裡,蜘蛛是怎麼過來的呢?一個自然的想法,便是認為蜘蛛靠著海風,「御風而行」,抵達船上。
  • 從「新世界福音戰士」的製作看日本動漫產業的片段歷史
    他們真是太熱愛動畫了,這段時期熱映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更是給GAINAX打了劑強心針。「MACROSS」的成本並不高,它的動畫師都是些便宜得要命的大學生和業餘畫師,他們全是為了要做一番事業而來的動畫迷,其中就包括「EVA」的人物設定貞本義行。
  • 【賀】「關係動力學」成顯學 臺灣首間研究發展中心在政大揭牌成立
    在未來,AI人工智慧將會在社會上佔有很大比重,面對這樣多變且多元的社會,人類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能夠了解別人的感受、讀得懂人的表情、對話能力,還有與他人共創合作的等十分重要,懂得處理關係將成為許多人的重大人生課題,也是許多專家及學者想深入研究的一門學問,「關係動力學」儼然成為當代顯學,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更設立「關係動力學研究發展中心」並於上周五(4/12)正式揭牌啟用啦!
  • 快看快看~
    作為原原種的微型薯,顆粒雖小,卻處於產業鏈前端,被稱為「金蛋蛋」。壩上地區氣候冷涼,原本是劣勢,但原產於南美洲高原地區的馬鈴薯進入中國後,需要在高寒地區才能育出良種。德勝村原先有幾戶村民也在種植馬鈴薯原種,但是一直以來都是單打獨鬥不成氣候。實際上在2017年之前,村集體也想利用自身優勢整合全村資源,從事馬鈴薯原種種植。
  • 「海賊王」等作品真人化?小學館、集英社將發展相關產業
    「海賊王」等作品真人化?小學館、集英社將發展相關產業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6-03-25 16:51:47
  • 市場+技術+品牌薯立方走出農業發展新模式打造致富產業讓地瓜的...
    從創業初期,簡單的購入、加工到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地瓜在這裡幾乎被100%利用。500克以上的基本上送往實體門店,100克-250克的通過電商銷售,100克以下的加工成「拇指薯」,是孩子們愛吃的健康零食,附加值非常高。自主研發的凍烤薯,50克市場售價四五元。同時生產薯丁、薯泥、薯條等供應各大餐飲企業。宋章峰正在考慮把地瓜秧也作為養生菜賣出去。
  • 把「我愛你」翻譯成「今晚月亮真美」,是你看了假的夏目漱石
    —— 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問他的學生如何翻譯「I love you」,學生翻譯成「我愛你」,夏目漱石說:「日本人怎麼可能講這樣的話?『今夜月色很美』就足夠了。」後來在山下洋輔和椎名誠的對談集中,山下洋輔將「愛してます」(我愛你)描述成「月がきれいだな、星も、ある。」(月亮真美,也有星星),但是其中並沒有提到夏目漱石的名字,這句話是山下洋輔自己說的。
  • 小康路上見「薯」光——產業扶貧看甘肅系列報導之五
    其耐乾旱、喜冷涼的脾性,遇到乾旱少雨的定西,所產馬鈴薯以個大質優、色白體圓、薯皮光滑、薯型整齊、口感醇香、耐運耐藏和適合加工而聞名國內外。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裡,洋芋成了隴人「一年蔬菜半年糧」的寶物,不知救過多少飢腸轆轆的甘肅人。人們說:「甘肅洋芋蛋,只吃洋芋不吃飯」。對於此說,「苦甲天下」的定西頗具代表性,馬鈴薯早已是那一代人心目中的「救命薯」。
  • 「小土豆」催生扶貧「大產業」
    、外觀差、產量低等問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兩地產業扶貧協作不斷走深走實。幾年來,棗莊市和豐都縣按照「精準銜接、先行試驗、示範引領、推廣擴面」的發展思路,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科技支撐、金融支持」的「鏈條式」幫扶模式,初步實現了「小土豆催生大產業助推大扶貧」產業協作目標。2020 年,豐都引進滕州脫毒馬鈴薯種薯 3.7萬噸,在 27 個鄉鎮(街道)、254 個村、1631個社推廣種植面積 2萬餘畝。
  • 阿純攜專家帶你揭露「12道加工製程」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近年來快餐食品深受不同年齡層的喜好,時至今日,薯條仍是各大快餐店套餐最受歡迎的搭配組合。而《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曾於2009年進行市調顯示,消費者對「薯條」的第一選擇為「麥當勞」,麥當勞薯條得到6成以上受訪者的青睞,其餘速食店則不到1成。
  • 做大薯粉蛋糕 發展特色產業——爐觀鎮脫貧攻堅新招迭出
    「今年我鎮做大薯粉蛋糕,要求我村完成500餘畝紅薯種植面積,生產60萬斤紅薯粉半成品,力爭每畝增收1000元。我們響應鎮黨委號召,發揮本地優勢,儘快擺脫貧困責無旁貸。」一村民興奮地說。爐觀鎮屬相對貧困鄉鎮,地處新化西南腹地,距縣城15公裡,8.6萬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68戶,8119人。當地紅薯個大汁多甜而清爽,加工出來的紅薯粉味純質優,村民在這方面有一定基礎經驗。
  • 搞懂日本電車「急行」、「快速」、「特急」之間的區別
    東上線(池袋~小川町)快速急行>快速>急行>通勤急行>準急>普通東武東上線是只要買整理券,即可在夜晚搭乘到埼玉縣的富士見野途中不停靠的「TJ Liner」。如果照搭乘JR線的感覺,急行給人的印象是高於快速,東武鐵道則不是如此。西武鐵道
  • 佛教:人間「此界」與淨土「他界」如何建立連接,這3點告訴你!
    對往生到「他界」的主體─「中陰」在他界信仰上之角色進行探討。第二、探討將人世間的「此界」與輪迴系統之外的極樂淨土的「他界」連接在一起的議題。第三、探討「唯心淨土」思想,「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如何將他界(聖)與此界(凡)宿至零距離。
  • 「行·味」城市巡禮99特別節目完美收官
    行·味特別出品——「行·味城市巡禮99大直播」全面展現了上海各大商圈的特色!讓上海市民了解到每個商圈的優勢!「行·味城市巡禮99大直播」由FM93.4-上海新聞廣播、FM105.7-上海交通廣播、FM89.9-899都市廣播,三頻明星主播為你呈現!
  •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老街區變為新景點「老北京人的記憶」之一西打磨廠街形成於明初,因匯聚石器打磨匠人、店鋪而得名,曾與西河沿、鮮魚口、大柵欄並稱為「前門外四大商業街」。西打磨廠街210號,曾經的瑞華染料行。,將西打磨廠街打造成內涵豐富、極具活力與獨特魅力的,以國際創新力驅動的歷史街區。
  • 麥當勞「大薯日」,又有周邊能搶了!
    不過在這之前不知各位還記不記得一年一度的 麥當勞大薯日 呢?說到這次的大薯日除了周邊和去年不同玩法也有了新花樣今年的大薯日活動內容是可以給已經吃完的大薯大薯日的活動海報也是無時無刻提醒著你:大薯免費續大薯沒問題墨鏡戴上啊小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