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被家長認為「沒出息」的孩子,反而將來混得更好,別瞎糾正

2020-12-21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隨著阿里巴巴在紐約成功上市,馬雲的名字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家喻戶曉。馬雲長得其貌不揚,也沒有任何家庭背景。他甚至連學歷也並不出眾。馬雲兩次參加高考,才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也許他的成功,就是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所以成為中國新首富,他的成功也並不是偶然的。

馬雲的成功也許是不可複製的,但是我們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向著成功的方向努力,成為有出息的人。我們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有出息,經常會首先看他的學習成績怎麼樣。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也有的家長經常斥責孩子「沒出息,因為孩子很不聽話。」

孩子有沒有出息,不是根據學習成績、聽不聽話就可以判斷的。有一些孩子他們小時候看起來沒有出息,將來卻可以混得不錯,家長別瞎糾正:

1、固執、不怕困難的孩子。

玥玥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她學習成績一般。每天到寫作業的時候,媽媽總是批評她,因為這個孩子特別犟。剛認識的「忙」字,玥玥不會組詞,媽媽教她組成「忙碌」。可是她偏偏不寫,自己想半天想出來一個「幫忙」。「幫」字她不會寫,還要寫拼音。媽媽經常因為輔導她作業而生氣。

孩子很固執,家長有時候會非常生氣。但是我們都知道,「世上無難事,只要能登攀」這句話。有一部分孩子,他們看起來並不是很聰明,但是他們這種不服輸的「固執」,恰好是很可貴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有些小聰明,但是做事情不能堅持,容易半途而廢。看起來有點固執的孩子長大以後,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讓他們不管做什麼事都更容易成功。

2、愛搞破壞,調皮的孩子。

曉朗今天被家裡的貓咪抓傷了,媽媽只好帶著他到疾控中心打疫苗。媽媽在回來的路上,一直在批評他:「貓咪好好地在睡覺,你揪它尾巴幹嘛?整天就知道調皮,一點也不讓人省心」。曉朗是個出名的搗蛋鬼,每天精力旺盛得很。他整天上躥下跳,像只皮猴子。姥姥經常說他,「老鼠窟窿都要摳三把」。樓上樓下的鄰居,也被他吵得怨聲載道。

人們都說「七歲八歲萬人嫌」,如果孩子特別調皮,爸爸媽媽管起來確實費勁。有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覺得,這孩子這樣不服管教,長大了也不會有多大出息。

但是其實調皮的孩子往往更聰明。他們大多思維敏捷,反應很快。他們運動能力發展很好,而且超級自信。所以,很多調皮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混得不錯。

3、自來熟,樂於分享的孩子。

茗茗是小區裡的「孩子王」,媽媽給他買了一個風箏,他立刻就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放。媽媽說:「我們不去找別人了,媽媽陪你放,不就行了。明明說:「一個人玩太沒有意思了。」明明經常這樣,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從來都不吝嗇和別人分享。媽媽經常說他是個「自來熟」,和誰都都能成為好朋友。

有的家長總是說,孩子有點「傻」,從來不知道護著自己的東西,什麼都捨得送給別人。這種樂於分享的品質,也是很不錯的。樂於分享的人,能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他們人緣好,所以更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他們更懂得如何和別人溝通和團結合作,具有領導才能。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懂得和別人分享,走上社會就會混得不錯。

4、玩起來認真專注的孩子。

用媽媽的話說,陽陽真是個特別特別貪玩的孩子。玩沙坑、玩積木、畫畫,只要是他喜歡玩的,一呆就是幾個小時不動地。他只要玩起來,媽媽喊他多少遍也不理會。媽媽經常因為他這樣,就跟他著急。

孩子玩起來很專注,在媽媽眼裡可能就是太貪玩了,孩子怎麼這麼「皮」。其實玩起來認真,也說明了孩子的一大優點,就是專注力很強。

有的家長總是想要主導孩子,我讓你玩的時候你就玩,讓你停就趕緊停下來。孩子的專注力,就是在爸爸媽媽的催促中,被一點點破壞掉的。孩子專注力強,學習起來更用心,學習成績也更好。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專心地玩,爸爸媽媽最好不要故意打斷他。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金子總會發光。

相關焦點

  •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趁早,別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一旦忽視了,孩子的惡習可能會慢慢增多,以後就難以挽回了。根據經驗,以下這4種孩子長大了之後最沒有出息,容易成為家庭的負擔。這一切跟都父母這4點有關,別忽視!
  • 這四種孩子,看似沒啥出息,長大後卻混得最好,是家長的榮幸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們都會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來判定,將來是否「成才」,這幾乎是父母的「共識」。卻常忽略了一些看似調皮搗蛋,長大後有出息「潛質」的孩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拿我一個同學來說,小時候是出了名的調皮搗蛋,學習成績更是不堪入目,在初中畢業的時候,有位老師還當著全班同學們的面指責他「這種人長大後是沒出息的,大家別學他」。
  • 這4類孩子其實是「假聰明」,長大後反而沒出息,父母再瞎高興了
    特別是這4種孩子,表面上看似精明,人人都說他們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令人討厭,如果父母在6歲前沒有及時糾正,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可能會受到影響。這4種孩子看似「精明」,實則令人討厭,6歲前不糾正就晚了自來熟的孩子孩子的自來熟表現在不怕生人,好像很容易交朋友,和他人交流時感覺很親密,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真棒
  • 這4種孩子看著聰明,長大後可能沒出息,家長該及時管教
    這4種孩子看著聰明,長大後可能沒出息,家長該及時管教我們總喜歡去看別人家小孩聰不聰明,來跟自己家孩子做對比,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小時候聰明並不能決定什麼,有可能孩子長大之後反而沒出息!#智慧父母指南#許多聰明的小孩,非常受長輩疼愛,家長們也覺得臉上有光,在上學之後,這些孩子成績優異,家長就會把成績看作最高的衡量標杆,認為孩子就是聰明,以後肯定能成大事,但是現在社會不再把成績看作唯一標準了
  • 「人來瘋」的孩子並不是活潑的表現,家長及時糾正,才能避免影響
    家長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一個孩子在自己面前明明非常的乖巧,但是一旦家中來了客人,他們反而變得很鬧騰,總是非常的調皮,想要去阻止孩子卻怎麼也停不下來。唐女士最近就有著這樣的苦惱,因為節日的原因,家中總是會來許多的客人,這讓唐女士沒有想到,這反而給了孩子許多表演的機會。
  • 孩子總穿反鞋,家長需要糾正嗎?你可別光覺得好玩
    有時候他穿鞋子,我不管,自己反而能穿對;但有時候我給他按順序放好了,他卻會穿反。有一次,孩子把鞋穿反了我也沒看出來,直接帶著上街了。在一家玩具店挑選玩具的時候,好心的店員提醒我說孩子的鞋子穿反了。我不好意思的說是孩子自己穿的,我都沒有發現。店員說很正常,她家孩子當初也是自己老穿反鞋,她老公還一度懷疑孩子是不是腦子不靈光。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四種媽媽,希望你不在其中!
    同樣是給乞丐一塊錢,兩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卻不一樣,媽媽不一樣的價值觀,卻會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決定孩子今後不同的格局,若干年以後兩個孩子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樣的。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家看孩子,一天中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也是媽媽,媽媽的行為舉止、價值觀等會影響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這也許就是大多數家長眼裡「有出息」的孩子該有的樣子吧。如果說成為何同學這樣「有出息」的孩子很難,那成為一個「沒出息」的孩子有多容易?只要父母不重視、不培養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不做出任何改變就行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成長的起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以下句子掛嘴邊的孩子,長大不受歡迎情商低,家長早糾正早好
    按照我的觀察,日常的言行舉止最能體現孩子的情商發展趨勢,我們不如通過口頭禪和常用句子來分析。比如說,常把以下句子掛嘴邊的孩子,長大不受歡迎情商低的概率就高一些,家長還是早糾正早好。哪些口頭禪是情商低的表現?①「不怪我,不是我幹的!」
  • 家長,別讓孩子做這2種事,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
    家長注意:別再讓孩子做這「2種事」了,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人的身高70%受基因影響,剩下的30%與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後天的因素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幾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高一點,擁有高挑的身材,在將來找對象、就業等方面有更多的機會。尤其是本身身高不太高的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身高上遠遠超越自己。調查發現,在生活中,為了讓孩子的個子長得更快,不少家長想盡了辦法。
  • 孩子總是「人來瘋」?父母別急著斷定「沒出息」,三大優勢很明顯
    有些孩子平時在家沉穩懂事,但有時又像「人來瘋」一樣,完全放飛自我,與平時的表現完全就是兩個極端。這類孩子往往不被家長認同,也會被他人詬病。大家普遍認為「人來瘋」的孩子沒出息,容易惹人厭煩。何謂「人來瘋」?
  • 孩子感冒咳嗽時,這4種食物家長別給孩子吃,不然可能會加重病情
    那麼,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們除了就醫之外還應該怎麼做呢?大多數家長看著孩子受苦的時候,心就比較軟,孩子平時被禁止的東西反而會在生病時放開了。比如說孩子想要個什麼玩具,孩子生病了沒有提出來,這東西也會被拿到面前。孩子想要吃什麼東西,也是立馬就到眼前,對孩子好的不得了,這也是有些孩子喜歡生病的原因。
  • 孩子摔倒了,家長常見的4種做法不可取,會導致孩子沒出息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是一種選擇,只有兩個答案。但是,家長對孩子摔倒的態度卻有4種,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家長常見的4種做法不可取,會致孩子沒出息1.譬如,我們覺得死亡可怕,但是孩子不知道死亡的涵義,自然也就不明白死亡的可怕之處。但是,孩子看到家長驚慌失措的場面,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摔跤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樣,孩子每次摔倒都會覺得恐懼而哭,而不會單純覺得痛而哭。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摔倒根本不會哭,是被大人的舉動嚇哭的。
  • 孩子平時乖巧,媽媽在,反而不乖?娃內心的苦衷,家長別太晚知道
    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大部分家長的回答可能是:媽媽。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從寶媽懷孕開始,寶寶和母親就建立了緊密的連接,這種關係是別人難以替代的。有經驗的寶媽可能知道,每當你回到家,孩子總是黏在身邊,無論媽媽在做什麼,寶寶都緊跟其後,生怕你又離開。但如果你不在,孩子反而會比較乖,這又是為何呢?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多說3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那麼,孩子會頂嘴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家長們的言而無信這是很多中國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有時候糊弄一下就行了。家長沒有「威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很雙標。比如有些家長會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得好好學習,好好表現」,或者「你可不能像你爸一樣,你得會xxx」,這難道不是大型雙標現場?
  • 這幾種孩子看似會沒出息,長大後卻是混得最好的,是金子總會發光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思想也在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把心思放在培養孩子的方向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長大以後有所作為,但是許多孩子在小時候的表現並不盡人意,和家長想要的表現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家長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以後會沒有出息,那麼是否真的如此呢?
  • 父母怪孩子沒出息,在農村,不如讓孩子去做這幾種職業
    長大以後,父母嫌棄孩子沒出息,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也未必農村條件有限,好多孩子爸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打工。誰來管孩子們呢?爺爺奶奶。他們生怕孩子磕著碰著。於是就比較溺愛孩子要啥買啥就差摘星星摘月亮,孩子在這種環境保護下長大,逐漸變的嬌生慣養。
  • 孩子吃飯時總喜歡玩玩具,家長可不能馬虎,壞習慣越早糾正越省心
    可能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邊吃飯邊做其他事,感到非常頭痛,認為孩子的這一做法非常不好。但是對於孩子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往往會感到非常納悶,並不清楚究竟是什麼緣故,導致孩子有這壞習慣的,這主要和以下這幾個因素有關。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