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荒山丘如今竟成了村民的「搖錢樹」,鞏義這個小山村火了...

2021-02-19 鞏義融媒


從康店鎮莊頭嶺上放眼望去

只見碧綠的梨葉隨風飄動

一個個黃橙橙、水靈靈的大鴨梨讓人垂涎欲滴

整個山頭果香四溢

果農們忙碌的穿梭在梨園中

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笑容

 

 

近年來,康店鎮一直順應國家強農惠民政策,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使一個昔日荒涼的丘陵變成了滿山果園,過去的農民都華麗轉身成了今日的農業老闆。

下午,記者走進了果香四溢的康店鎮莊頭村莊頭嶺的梨園,果農們則忙碌的穿梭在梨園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笑容。在這其中幾名專程從溫縣趕來採摘的遊客,對梨的口感是讚不絕口。遊客邱女士:「這個梨不錯,我每年都來買,吃上癮了,到了這個季節就會給店家打電話,我們就過來了,並且還會在網上購買這裡的梨,這次專門來梨園採摘,吃著更不一樣,又吃了、又買了、又摘了,享受了。」

 

據了解,過去嶺上地理條件不好,沒有公路,不通水電,常年乾旱少雨,農民過著種在人、收在天的生活,每年的糧食產量低,收入少。種了10畝果樹的果農焦建英告訴記者,自從開始種果樹,每年的收入比原來翻了好幾翻,生活是越來越好,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以前俺這地是十年九旱,風調雨順的時候畝產四五百元,現在種上這以後,每年畝產能收入個四五千、五六千元吧,總而言之收入是比較大的,一年像俺種個十來畝地也就是四五萬、五六萬塊錢,夠俺花了,顧住俺的生活。」

如今,莊頭嶺上3000畝地不僅都種上了果樹,村裡還為此修了路、通了水、電,莊頭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果樹也變成了家家戶戶脫貧致富的「搖錢樹」。王成軍:「以前我是在縣城做生意,感覺現在的網店一開生意越來越難做,俺家就是康店莊頭的,回來以後發現俺這莊頭嶺現在發展的比較好,我趁著現在發展三農,我回來在俺這果園附近建起了農家樂,幹了幾年以後收入也可以,幹著也比較輕鬆,以後我感覺幹這農家樂是信心百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今,荒涼的莊頭嶺種滿「搖錢樹」,漫山遍野飄果香,「要致富、種果樹」的發展理念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結滿了累累碩果。康店鎮莊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郭獻利:「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我們嶺上的畝產基本上達到1萬或者1萬多,平均這一畝地的收入在8000到1萬塊錢,包括農家樂,一年的收入大概就在二三十萬塊錢,徹徹底底的走上了富裕路。以後在原有果園的基礎上,我們要搞精品園,要把水果加工成精品,要把我們的農家樂,把我們的邙山嶺,打造成小吃、休閒、觀光的好地方。」


來源:鞏義新聞廣播

編輯:李利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本公眾號大部分文章版權均屬鞏義新聞廣播所有,任何媒體、網站、單位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鞏義新聞廣播」,違者本公眾號將依法追究責任。

二、本公眾號所轉載的文章資訊信息等,其版權均歸原機構或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資訊信息,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糾紛本公眾號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三、本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大部分屬原創作品,部分文章由通訊員經主管領導籤字審核後報送,文責自負;轉載的文章部分搜集自網際網路,編輯人員均已註明轉載出處,部分轉載文章沒有註明的,即表示在轉載時沒有發現「信息來源」、「作者」等字樣,絕非故意漏寫。

四、鞏義新聞廣播聲明:任何瀏覽者在任何時間瀏覽本公眾號任何信息,即表明已閱讀本公眾號版權與免責聲明。

聯繫電話:0371-68396956   

郵箱:gongyidiantai@163.com

地址:鞏義市杜甫路1號廣電大廈6樓

相關焦點

  • 鄉賢回歸 山村蝶變丨天台這個昔日的窮山村,如今美極了
    而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偏寂的小山村,破舊的房屋,光禿禿的山坡,村民常常為幾寸地、幾毛錢的利益發生爭吵……這些景象,都被陳立鑽看在眼裡。這位少小從塔後村離鄉的「風雲浙商」,如今更願意回來當好一個「老村民」,「作為一名鄉賢,有義務來幫助家鄉振興。」他說,「長期以來,農村優秀人才一撥撥出去,留守的多為老人,如果沒有人去教化,沒有人去引導,鄉村振興只能是空談。」
  • 雲南西疇:昔日貧困山村,如今旅遊勝地
    來源:人民日報昔日貧困山村,如今旅遊勝地雲南西疇 奮鬥換來好生活人民日報記者 李茂穎「那片過去是石旮旯地,種上包穀,水一衝,土裡什麼都不剩。」田地有了,2016年西疇縣引進文山浩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引進獼猴桃優良品種,上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改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帶動周邊村寨村民增收。三光村成了小康村、生態村。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變身旅遊勝地。三光村村委會多依坪村小組的高仕仙成了第一批受益者,光是農家樂生意,一年就能掙上十幾萬元。
  • 小山村發現神秘「水潭」,村民將它抽乾後,竟發現大秘密!
    小山村發現神秘「水潭」,村民將它抽乾後,竟發現大秘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不知不覺中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驚喜,比如今天我們要聊到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就找到了一個看見過來神秘水潭。抽乾水之後才發現了水底的世界奇蹟。
  • 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
    雷曉峰 攝中新網九江12月22日電 題: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作者 嚴慶冬日暖陽下,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民族文化廣場乾淨整潔,畲族同胞們正伴著聲聲鑼鼓舞起稻草龍;扶貧基地裡,一株株吳茱萸藥材苗、尖慄苗正迎風招展,低改油茶林開滿漫山的山茶花。
  • 河北昔日貧困小山村,今成打卡聖地,十一假期客流超萬人次
    15萬元人民幣的值,這個事件的不斷傳播是的曾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一時之間邊火熱了起來,帶火這個小山村的其實就是「駱駝灣生態旅遊」。它的走紅,也使得這個小山村內部的人員河北昔日貧困小山村,今成打卡聖地,十一假期客流超萬人次,現在全縣地區的精品景區的數目達到7家之多,通過景區的不斷開發和建造,這個地區的四個鄉鎮,極其12個村莊的經濟都在很好的上升趨勢,周邊的很多的人員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經營者的行列之中。
  • 班公柳——村民的「搖錢樹」
    一路前行連綿的大山碧綠的湖泊伸手可得的白雲讓人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被這惡劣的環境震撼一路上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河谷溼地的那片綠色而在位於日土縣熱角村的幾棵百年古樹引起了我們的好奇熱角村村黨委第一書記多吉次仁說那是村裡最老的班公柳也是村裡的「搖錢樹
  • 昔日「救命糧」,如今「搖錢樹」……嵩縣宋王坪村「點薯成金」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黃盈盈 王博博昔日,紅薯湯、紅薯饃、紅薯飯,紅薯是嵩縣九皋鎮宋王坪村群眾擺脫飢餓的「救命糧。」如今,紅薯苗、脫毒紅薯、新鮮紅薯,紅薯已成為宋王坪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村裡67歲的李章,現在每天只要一接到電話,就會到村裡的紅薯育苗大棚,為前來購買紅薯苗的商戶剪紅薯苗,剪一棵苗將近一毛錢,每天能收入80元。「最多一次我一天掙了170元呢!」6月14日,說起這份工作,老太太開心的笑了。
  • 光山縣南向店鄉有棵「搖錢樹」
    在河南省光山縣南向店鄉環山村白果樹灣村民組,有一棵1000年以上銀杏樹(農村人叫白果樹白果樹灣村民組銀杏樹(雌性),經縣林業部門鑑定,樹齡1000年以上,樹高22米,地圍50餘米,東西冠幅17米,南北冠幅16米,粗達5人合圍,枝繁葉茂。據該村支部書記金釗介紹,這棵千年銀杏樹,曾經是白果樹灣村民組的「功臣」。昔日「皇糧國稅」、鄉村統籌提留年代,每年出售的白果收入抵得上該村民組上繳的所有稅費。雖說白果現在不值錢了,依然給村民留下了不少鄉愁記憶。
  • 昔日村民吐槽髒亂差 如今集士港嶽童村儼然成了公園
    未來五年,寧波要大大提升小城鎮的「顏值」,打造成為潔淨宜居、詩畫風情的美麗家園。  其實,這兩年,寧波有很多小城鎮已經實現華麗轉身。在四明山麓的四明山村,一個高大上的居住小區即將建成;在嶽童村,高層新居清溪環繞,風景秀麗;集士港的老街,沿街更加整潔有序……集士港鎮,城市「西門戶」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
  • 漁業養殖成麗水市遂昌縣湖山鄉坪峰村民的「搖錢樹」
    漁業養殖成麗水市遂昌縣湖山鄉坪峰村民的「搖錢樹」2015-06-04 17: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近年來,村黨支部利用庫區資源,拓寬發展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努力為村民謀福祉。近日,記者走進湖山鄉坪峰村,沿途峰巒疊嶂,曲徑幽幽,流水潺潺,一路飽覽湖光山色。在坪峰村九峰巖小逆口生態漁業養殖場,記者見到一位村民正在檢查養殖場攔網,防止魚苗流失。他告訴記者,這不是普通的養殖場,而是全村人未來的「搖錢樹」。
  • 桂中腹地廣西來賓:昔日貧困山村蛻變成宜居「明星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桂中腹地廣西來賓:昔日貧困山村蛻變成宜居「明星村」  中新網來賓7月22日電(楊陳 陳沿佑)夏日午後,水渠邊,婦女們叮咚的錘洗著衣服;柳樹下,老人們聊著家常孩兒環繞;亭子裡,一位村民正在給村裡有喜事的人家寫著紅對聯……這是中新網記者21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在桂中腹地廣西來賓市象州縣納祿村看到的情景
  • 趙本山一夜帶火「象牙山」,如今村民設立門票收費,面目全非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好像有些特點的東西都可以被冠之以「網紅」的稱號,如果一個東西火了,大家會紛紛搶購或者販賣;如果一個人火了,就會有千千萬萬的人追捧效仿;如果一個地方火了,當地人便會想方設法從中獲取利益。所以說,一旦成為了網紅,那就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 湖北鄖西坎子山村:大梁山「愚公」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人民網鄖西9月19日電(金雨蒙)湖北省鄖西縣坎子山村,坐落在絕壁上的村落。山高石頭多,出門靠爬坡。然而如今這個秦楚交界、海拔近1800米的少數民族山村,卻有著一條寬敞的進山通道。這條路多虧了大梁山的「愚公」魏登殿。
  • 鞏義這幾個村,又出名了!
    給費現召提供崗位的企業是鎮西街社區的村集體經濟,生產實行計件制,工資每月準時發,最主要的是工作時間彈性可調,於是來這裡上班,就成了鎮西街社區很多家庭婦女的選擇。鞏義市竹林鎮鎮西街社區居民劉冠星:離家近,孩子小,兩個孩子,能照顧孩子,也方便照顧家庭,每個月工資三千多,比較不錯。
  • 昔日窮鄉僻壤,今日世外桃源——巨變的劉家山村
    如今走上旅遊開發致富之路,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新建小學校舍,公共活動場所,村衛生室、拆遷改建危房,豬、牛集中圈養,新建旅遊公廁,開發旅遊景點,作為首批家園建設試點村,不到二年時間,發生巨變,昔日窮山僻壤,破敗蕭條的山村,成為極具旅遊觀光價值的高山花園 村寨。
  • 鞏義:魅力山城東五鎮醉美南山公路上這家「豆腐店」火了!
    「你一個賣豆腐的,為什麼能這麼火?」看著南山旅遊通道上這幾天來來往往的車絡繹不絕,樸實的村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賣豆腐。」劉路軍笑著解釋到。不賣豆腐,為什麼叫「豆腐店」?或許看到全名「藤原豆腐店」很多人就會明白了。
  • 被趙本山捧「火」景區如今怎樣?村民開民宿掙錢,沒人願意幹活了
    國內也有一個景點,就是憑藉著電視劇紅起來的,更是得於被趙本山捧「火」了,不過如今過得怎樣呢? 目前來說,似乎給人印象不太好,村民開民宿掙錢,沒人願意幹活了,你知道這個景區在哪裡嗎?被趙本山捧「火」景點就是象牙山村,大家對於這個名字應該非常的熟悉,。
  • 臺灣最火小小彬,被後媽當搖錢樹,遭遇童星瓶頸如今成這樣
    提起童星,大家腦海中一定會聯想起像關曉彤,楊紫這樣的童星,如今在娛樂圈已經成長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不過,在海峽對岸同樣有一位小小年紀成名的新星,他就是小小彬原名叫做溫玄燁,據說,因為父親崇拜清朝康熙皇帝,故而取名叫做「玄燁」,聽上去挺滑稽的,看見小小彬的模樣相當可愛,讓不少藝人愛不釋手
  • 【決勝2020】阜平駱駝灣、顧家臺:當年貧困小山村 如今網紅打卡地
    河青新聞網訊 被習近平總書記記在心上的兩個小山村駱駝灣、顧家臺,如今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在這個豐收之後的深秋季節,記者再次走進阜平這兩個小山村。
  • 昔日閉塞山村 今成旅遊打卡地
    追夢人:田文書  勸說老人拆掉自家的房子改建成賓館,他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更成了全村的致富帶頭人。田文書帶領村民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村民們脫貧了,錢袋子鼓了,幹勁兒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