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燕雲十六州指的哪裡你知道嗎?

2020-12-11 騰訊網

在古代燕雲十六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一個國家必須重兵把守的地段。在影視劇裡面,燕雲十六州也是反覆強調,那麼燕雲十六州是指哪些地方呢?

據相關資料顯示燕雲十六州指:幽州(今北京市區)、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區)、儒州(今北京市延慶區)、檀州(今北京市密雲區)、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間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媯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武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蔚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應州(今山西省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市東)、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區)、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如果把這些地方加起來相當於今天北京和天津的全境,還有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區。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燕雲十六州處在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如果這些地方丟掉,北方將無險可守,戰亂必將禍及中原。但是在公元936年,我國古代臭名昭著的大漢奸石敬瑭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居然把燕雲十六州如此重要的地方割讓給契丹。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間接導致後來的宋朝在面對強敵時候無險可守,長期受到戰略危機。直到元朝滅亡,朱元璋建立明朝才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相關焦點

  • 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時間:2017-05-16 12: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燕雲十六州是誰收復的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州?
  • 什麼是「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山西北部地區(雁北地區,大同及朔州)。
  • 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或燕雲之地,古中國地理名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
  • 從燕雲十六州到三八線、上甘嶺
    這一切,還得從燕雲十六州說起。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在哪個地方呢?古書記載, 燕雲十六州指的是「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新州、媯州、儒州、武州、雲州、應州、寰州、朔州、蔚州」。這十六州在今天大概就是指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一帶。
  • 誰是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第一位王者?你恐怕想不到
    你的關注,我很在乎;你的點讚,我很欣喜;你的收藏,我很榮幸;你的轉發,我很榮耀。燕雲十六州,指的是今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以及京津地區這一大片地方。這裡和長城結為一體,自古是中原王朝抵禦蠻族入侵的關鑰之地。
  • 北宋統治者為何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 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
  • 北宋為何一直要收回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在今北京、天津北部和河北、山西北部,又稱「幽雲十六州」,包括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雲州、儒州、媯州、武州、新州、蔚州、應州、寰州和朔州,所處地勢易受難攻,極具戰略價值。本來燕雲十六州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統治區域,但是在唐亡後天下大亂,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求助契丹幫其稱帝,從此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後才重新回歸漢人的江山。也正是因為燕雲十六州戰略意義重大,才讓北宋受威脅一百多年,北宋也一直想收回這十六州,也在北宋末年聯合金國滅亡遼國後獲得了這夢寐以求的土地,可惜沒多久自己也被金國滅了。
  • 失去燕雲十六州,於北宋而言意味著什麼?
    而這曲子唱的,正是燕山一帶的百姓們對契丹殘暴統治的詛咒和對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期盼。而對於北宋而言,失去燕雲十六州,"得到"的不僅是當地的百姓怨聲連天,還有不少其他的損失。"燕雲十六州",即今天的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及北京一帶。
  • 宋朝發動三次戰爭想要收復的燕雲十六州,實際意義上從未屬於宋朝
    燕雲十六州,又叫幽雲十六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和雲州為中心的十六個州。我們都知道,五代十國之後,幽雲十六州便掌握在契丹人手裡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宋朝一共發動了三次戰爭,但始終未能如願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大宋朝廷發起了第一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爭。
  • 宋朝錯失四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是宋朝時期所有漢人心中的痛,一直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能人異士,民間也多為之莞爾,可以說誰要是收復了燕雲十六州誰就是當時的民族英雄。其實宋朝有四次絕佳的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一一錯過,沒錯就是錯過了。
  • 《燕雲十六州》宋遼爭奪的始末,遼國需要,大宋更加需要
    燕雲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塞外民族爭奪的關鍵屏障,燕雲之地佔據居庸關及盧龍塞天險,地勢險要不說還易守難攻,一直都是中原王朝必須佔據的地方,由於後晉高祖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燕雲十六州問題就成為中原王朝與遼的一個重要問題。
  • 燕雲十六州有多重要?宋為什麼一定要收復它此地與今天的關係是?
    燕雲十六周到底是何所在?位置在哪裡?一、燕雲十六周位置:通過看目前正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不少人可能對幽雲十六州就有所了解了,該劇裡在時間與人物上有許多正是講的五代、北宋與遼的故事。燕雲十六周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屬於華夏民族。
  • 燕雲十六州地形圖,山川地勢一目了然,北宋王朝永遠的痛
    燕雲十六州素來是中原沃野抵禦外敵的北部屏障,其重要性體現在丟燕雲則必禍中原。這裡屯田牧馬兩者兼可,對黃河下遊形成了居高臨下的俯瞰態勢。其中的「燕」指幽州,耶律德光將之定為遼國南京幽都府;「雲」指雲州,遼興宗耶律宗真時改為遼國的西京大同府。
  • 燕雲十六州:北宋王朝的遺憾之地,何以看盡華夏千年興亡?
    燕雲十六州一直以來是我國一個重要的軍事地區。自五代十國以後,有四百餘年落入北方少數民族之手。成了兩宋朝整個的遺憾。很多人說北宋武力不振,積貧積弱。經常被少數民族吊打。那這全部都是宋朝自己的責任嗎?只是因為它重文抑武的國策嗎?不惟如此,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因素。
  • 燕雲十六州在哪?有多重要?以至於北宋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中原政權與草原民族戰爭的場地,也是漢民族北方包括長城左內的邊塞地區。北方草原民族佔領這個區域等於打開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門,他們的騎兵鐵騎一路無阻到達黃河北岸,所以失去燕雲十六州北宋一直視為隱患才不悔餘力的奪回要回燕雲十六州。
  • 燕雲十六州分別對應現在的哪些地方?中原王朝為何因此糾結數百年
    那麼燕雲十六州究竟是哪十六個州?又分別對應現在的哪些地方呢?那麼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究竟有多重要呢?首先,他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重要軍事屏障。燕雲十六州的北部是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山脈,這兩座山脈猶如相連的兩座城牆,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軍事防線;燕雲十六州的中部,是奔流不息的桑乾河和拒馬河,這兩條河流均屬大型水系。險峻的山川、奔騰的大河加上綿延不絕的長城,遊牧民族的騎兵要想由此南下進攻中原王朝,其難度可想而知。
  • 看懂「燕雲十六州」,就會明白為何失去它是漢人的400年之痛
    契丹在獲得這一地區後,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居住在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給契丹王朝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帶來了改變,農業經濟遂取代遊牧經濟一躍成為契丹的主要經濟方式。而後,燕雲地區成為了契丹的農業經濟中心,也是主要的賦稅來源地。僅燕京析津府一地「兵戎冠天下之雄,與賦當城中之半」《遼代石刻文編》這段引文表明了燕雲十六州在契丹王朝的財政地位。
  • 同樣是開國精銳之師,為何明朝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宋朝不能
    開國初期,宋朝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收復了,歷史原因是很複雜的,是由各種因素構成的。(燕雲十六州區位圖)第一,掌握燕雲十六州的對手不一樣。明朝初年的時候,是掌握在直接對手的手裡;宋朝初年的時候,是掌握在間接對手的手裡。什麼意思呢?
  • 「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宋太祖和宋太宗誰的責任更大
    公元939年,為了換取遼國對自己的支持,後晉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即 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石敬瑭此舉讓自己背上了千古罵名,也給後面的中原王朝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為了從遼軍手中收復幽雲十六州,柴榮、趙匡胤和趙光義三代帝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 圖解雍熙北伐,北宋自此無緣燕雲十六州
    作為回饋,石敬瑭將所屬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從上圖可以看出,燕雲十六州佔盡地勢險要之處,涵蓋了現在的京津冀、山西東部,甚至部分河南北部地區,並且把燕山和太行山盡收囊中。遼國得此十六州等於隨時可以自由出入中原,如同一把利刃架在了中原王朝的脖子上。北宋發動北伐,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