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印象:那山,那人

2021-02-17 遇見閩侯


這就是我們閩侯孩子眼中的家鄉山水家鄉人。有共鳴嗎?歡迎在文末發表評論。

  好一座巍峨靈秀的翠旗名山!

  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盤旋了半個多鐘頭後,我們終於到達了旗山國家森林公園門口。極目四望,但見層巒疊嶂上、幽谷深壑間,鋪天蓋地的綠色。密密匝匝的樹木負勢競上,直指幽藍的天空,穿行在遮天蔽日、涼爽沁人的林間小徑上,如同穿行在一張碩大的綠色蟬衣中。聽著林間秋蟬慢條斯理的長鳴,鳥兒和昆蟲快樂的啁啾,貪婪地吮吸著森林的氣息,感覺五臟六腑都被蕩滌得乾乾淨淨,身心有種說不出的舒暢。

  在旗山古木園,我見到了躲過一次次人禍天災,頑強生活到今天的千年珍稀古木林。古木仍然鬱鬱蔥蔥,靜靜佇立著,像緊挨著的參天巨傘。秋風掠過,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正在訴說著什麼。我知道,他們一定是在訴說千百年來他們與山裡人融洽相處的生活,訴說對庇護他們的山民們的感激吧!

  如果說旗山的樹木是一個英俊瀟灑的偉丈夫,那麼旗山的飛瀑就是一位風姿綽約的仙女子。旗山的飛瀑那麼纏綿,那麼深情,那麼有靈性……一定是造物主給閩侯的恩賜。她徜徉在密林逼仄的碎石小徑上,發出一陣陣或清亮或低咽的「譁——譁——」聲,多情溫柔地陪伴著我們,呼喚著我們。

  猛地鑽出密林,仰頭一望,嗬!一條晶瑩剔透、玲瓏跳擲的細長玉帶正從萬仞懸崖之巔、藍天遊雲之中凌空衝下!飛瀑濺擊在突巖斷崖上,便潑玉濺珠般,升騰起一片白茫茫的霧靄,在陽光照耀下,霧靄化成一條橫亙在深壑斷崖間的彩虹。飛瀑彩虹交相輝映,如仙如畫,超凡絕俗,令人目不暇接。

  飛瀑之下,是綠汪汪的潭水,如「翡翠」一般。我忍不住下到潭邊,輕輕掬起一捧清涼的瀑泉,讓它輕吻我的臉頰。剎時間,臉上的汗水全消,周身洋溢著暢快的清涼。我的心似乎也醉了,恍惚之間,整個人已隨著飛瀑一齊飄飛,飄到一個澄澈空靈的仙境中去。

  旗山的美,不僅美在無與倫比的山水,也美在千百年來守望這一方青山綠水的拙樸厚道的山裡人。旗山景區內,有一個叫雙峰的小村落,僅二十餘戶人家。與山外的喧囂浮躁相比,這裡一切都顯得平靜安適,從容悠閒。午後小憩片刻,我徜徉在村中的小道,路上行人稀少,空曠冷清,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犬吠,打破了小山村的幽靜。陳舊但整潔的兩層土木結構的農舍,靜靜地躺在路邊山腳下。午後的秋日懶洋洋地掛在農舍的風土牆上,給剝落的土牆鍍上了一層金粉,很是奇妙。

  村口的石橋邊,一位賣茶葉蛋的老大爺仰面靠在舊竹椅上,半閉著眼,拿著破蒲扇,陶醉在碟唱機裡傳出的閩劇中。一旁煲鍋裡正泡著黑褐色的茶蛋,空氣中瀰漫著茶蛋的芳香。幾步外的木屋下,三個賣山貨的大媽趁著閒暇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談著什麼。不遠處,一群十歲上下的孩子,嚷著、跑著、笑著,正沉浸在不知名的遊戲中。

  一陣「嘎嘎」的叫聲吸引了我。循聲望去,不遠處一口水塘裡,一大群蛋鴨歡快地嬉戲。一位養鴨漢悠閒地拉著長腔吆喝著,用長竹竿拍打水面,試圖將水塘中的鴨子趕到岸上。晚霞射在養鴨漢的身上,定格成一張絕妙的逆光照——好一幅旗山田園牧歌畫!

(被稱為「東南第一剎」的萬佛寺就在旗山山麓•張振桔 吳心鈺/攝)

  夕陽漸漸墜下山巔,我的心中突然生出些許感動。生活在這青山綠水、淳樸鄉風中,不正是一種平凡而珍貴的幸福嗎?原來,人與大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也可以相處得如此和諧融洽。原來,美好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拙樸無華、從容不迫!我恍惚看到,我們所憧憬的中國夢就如眼前的萬山青松翠柏,生機盎然,蓬勃生長!

「我的家鄉山水,我的家鄉人」中學組優秀徵文選登

閩侯二中高三(12)班  葉倩/文

指導教師:陳鋒

新媒體編輯:南方 疏雨 彼岸

我們的說法你同意不?
歡迎點擊右下角參加評論哦!


遇見閩侯歡迎關注閩侯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號      yjminhou(長按複製搜索關注)

遇見不一樣的閩侯,遇見不一樣的你。

打造70萬閩侯人的掌上家園。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那山  那水  那人——溫滴樓鎮康家村龍王山水莊園印象
    那水 那人——溫滴樓鎮康家村龍王山水莊園印象作者:楊華 久居城市的人,總想親近山水、回歸自然。從友人發來的照片和報導中,對那山那水有了一些印象。但色彩豔麗的照片,總是讓這景色與我隔了一層什麼,無法觸摸真切。於是這種想與之親近的心情就更為迫切。龍王山水莊園那頗富特色的山門內,左側是高崖碧水、右側有林中木屋,讓我立時將眼前景色與照片重合。
  • 那山,那人,那歌——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點開這首由湖南省委基層黨建辦與湖南廣電聯合製作歌曲《牽著春風進山村》,聽後讓人耳目一新、振奮人心。這是一首歌聲婉轉、節奏歡愉的民族歌曲,以湘西秀美山水為背景,以十八洞村等地為拍攝點,一幕幕慢慢鋪開了近年來扶貧幹部與貧困村民的感人故事和山村巨變。短短5分鐘,不僅唱出了7千萬湖湘兒女緊跟中央走、打贏扶貧攻堅戰的壯志豪氣,而且唱出了湘西人民自力更生、敢想敢幹的血氣方剛。 那山。
  • 旗山,旗山,雪中的你!
    一場落雪中,旗山也換了新顏。馬兒在暴雪中狂奔!
  • 【三秦文學】那山,那谷,那人
    那山叫狄青山,那谷稱重耳谷,上山下谷,谷山相襯,位於子長市高臺鄉。那山,是巍峨的。高聳入雲,屹立於黃土高原之巔,一覽眾山小,流雲飛渡日。站在峰頂遠眺,清風徐徐,四周層巒疊嶂,雲蒸霞蔚,煙嵐如畫,北國風光盡在眼前,高原景致滌蕩心胸,凡塵俗事瞬間拋之,眼前豁然開朗。
  • 《那山、那路、那屋、那人》——黃澤寧
    那山不高, 因為它特別...... 它是山裡山; 那路不寬, 因為它崎嶇...... 羊腸小道。 那山光禿, 草木零稀。
  • 那山那村那人
    那傳說中的「蟠龍玉洞」和「杏嶺丹霏」又在何處呢?正在我們納悶的時候,忽然就看到了一處臺階,據說有99級,拾級而上,一處仿古建築映入眼帘,旁邊是寫有「蟠龍玉洞」的一處洞穴,東邊是撰寫在石頭上的兩篇詩作。「杏嶺丹霏」就位於蟠龍玉洞的東南方,只有等到春天杏花開放的時候才能出現。對於「蟠龍玉洞」,清人黃恩彤贊曰:「懸瀑吟風籟,平池舞雪湍。靈源冬不涸,始信有龍蟠。」
  • 【我曬我村】那山那'海'那人,美麗新維豐
    路在懸崖邊亂石堆一邊,安不安全全靠天那山---峰迴路轉百道灣,山高林密風清涼。那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維豐水源多為山間清泉但水源分布不均,吃水不便。那山----揭開了華麗的篇章,終將逐步輝煌。那海----維豐雲海       維豐村第一書記(文舉):建南維豐,一個曾經並不起眼的地方。我以前在建南工作幾年,維豐給我留下印象的,除了那五棵古松和一棵鐵堅杉(當時以為是紅豆杉),好像沒有別的。         今年,我與維豐再次結下不解之緣,是因為精準扶貧、「第一書記」的緣故。
  • 專家:可能是旗山
    「灰太貓」表示,從前日下午3時28分到4時他下山,那座山都一直存在,所以不可能是雲霧形成的,他堅定地認為,自己拍到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   從「灰太貓」拍的照片看,正對著瞭望臺處確實有座連綿起伏的山脈,在雲裡若隱若現。而他10月份拍的照片中,卻沒有這座山脈。  難道真是海市蜃樓?網友們議論紛紛。
  • 雪後的蓮花湖、旗山公園
    與蓮花湖公園不同,旗山公園有陽剛,或許它是山,本來就會有種雄壯之感,再加上有漢武射蛟的傳說,讓旗山公園更顯剛性魅力。白了頭的旗山上妙趣橫生,處處都能拾得詩意時光。在樅陽,有蓮花湖和旗山公園,何必再去外面尋雪鄉。旗山公園上的植被多為原生態,一場大雪,更富於了它們另一種美。冰松青翠欲滴,讓人心生愛慕。
  • 封山數月,旗山的猴子「佔山為王」了嗎?說說我的猴山歷險記
    春天裡的旗山五月的某一天,聽說公園有限開放,一腳油門就上了山。那目光,讓人不寒而慄。當我退到所謂的安全距離後,猴哨兵停下了進逼的步伐,但目光依然兇狠地盯著我。往前方看,這樣的猴哨兵還不止一隻,我勢單力薄,不敢冒險,瀑布之行只能半途而廢了。
  • 《那山那人那狗》那山靜默無言,那人溫情相伴,那狗卻不是我
    踏過光滑水亮的青石板小巷、踏過村口的青石小橋、走過小窄山路,遠處霧靄親吻山野、走過林間小徑,蟲鳴偶爾陣陣……在這個兒子初來乍到上任鄉村郵員的第一天,在這個父親卸下重任陪同兒子熟悉路線的最後一天,兩人一前一後緩慢而行,那條叫做」老二「的狗歡快蹦躍。
  • 【美文欣賞】《那山,那谷,那人》作者:郭曉
    那山,那谷,那人文∕郭曉  那山叫狄青山,那谷稱重耳谷,上山下谷,谷山相襯,位於子長市高臺鄉。  那山,是巍峨的。那從小生活的殿堂,正為爭權奪利上演著一場血雨腥風、骨肉相殘的大戲。多少人在期待定國安邦,多少人在等待自己的王。那佳人,那自己的母親,那些手足,他們可否無恙?此刻,是否也在望月傷悲,憑欄悵惘?
  • 《那山那人那狗》:記憶裡總是鬱鬱蔥蔥
    《那山那人那狗》,我能想到關於這部電影的記憶總是鬱鬱蔥蔥,一片翠綠,對於劇情已然模糊,如同電影的海報一般,一片模糊的綠色主調,大概是距離上次觀影時間太過長久的緣故。模糊的記憶裡我卻清晰地記得電影劇情的平淡如常,沒有曲折,沒有強烈的衝突,只有那山,那人,那狗,行走在湘西如畫的鄉間,淡淡的感覺,溫馨的平常,對我的觀影胃口。今天心血來潮重看了此片,也許是年齡漸長,不再單純如少年,當初觀影的感覺如今還在,而今觀影時多了幾分思索。
  • 《那人那山那狗》:堅持不懈的意義
    關於《那人,那山,那狗》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湖南的西南山區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時代和這個地區都很遙遠。影片中的綠色展現了山上的美景,遠處的音樂喚起人們內心的寧靜。我父親在那條危險的山路上走了多年,但他工作努力,沒有得到一個模範工人,沒有得到一個優秀的幹部,最後提前退休了。但是慢慢地當我意識到山裡的人被封鎖時,我想敞開心扉。這五位婆婆以為自己已經走出了大山家庭。當他們拿到「信」時,他們用手輕輕地撫摸信封。雖然信裡只有幾個字,但他們還是很滿意。
  • 那山那水那人:溫州旅遊體驗師山福鎮公益拍攝記
    在烤得要化的日子,用鏡頭尋找「鄉情鄉約鄉韻,那山那水那人」。今天,山福鎮第二期主題攝影溫州旅遊體驗師志願服務走進金岙村和江南上村,一幕幕感人的瞬間留駐心底。走進山福鎮江南上村,還沒碰到村支書,村裡居民們坐在門口那一幕悠閒的景象,讓我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 廣西( 2 ) ——那山 那坡 那人
    東面是山,西面是山,南面是山,北面也是山。山拉著山,山靠著山,山疊著山,一層一層,那坡的山好像永遠剝不盡的竹筍。  在壯語中「那」就是田野的意思,「坡」就是山坡,那坡就是「山坡上的田野」的意思,記者覺得用「那坡」來形容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邊陲的百色市那坡縣的地貌特徵是最貼切不過的啦。
  • 那山,那水,那茶
    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說到武夷山,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有著丹霞地貌被稱為福建第一名山的小武夷。
  • 那山,那人,那Chamois(上)
    嗯,同樣的道理,你之所以還沒有見過Chamois,是因為還沒有遇到帶你去看的那人(們)。這世上有的事真心奇妙,去年年底還站在米蘭大教堂上遠眺城北面的阿爾卑斯(詳見 難忘義大利之旅:米蘭-佛羅倫斯-羅馬)。斷沒想到差不多快一整年之後,真的就行走在了那片山中。而這一切,都源於3月裡讀到的一篇推送:知更鳥為什麼去北京?| 建築大王愛自然。
  • 《1980年代的愛情》: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
    因為同樣是霍建起導演的另外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不僅色調優美,畫面精美,而且在國內外榮獲諸多大獎。因此,文章的標題就借用了這部電影名字的起法,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山,水,人電影中營造出的世界,位於湖北利川,環境優美,風景迤邐。對於戀愛中的情侶來說,這裡絕對是一個適合觀賞的旅遊勝地。電影中雨波和麗雯的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
  • 推薦|那山,那水,那人,那片碧綠的大草原
    那山溫婉的輪廓,連綿不斷,繁密的青草輕輕落在矮矮的山包上,遠眺而去,宛如微微漾起的層層碧波。白雲恣意地徜徉在頭頂的蔚藍中,在無垠的碧波上投下一片片倒影,於是,便成了地上的羊群。羊群旁的小羊倌兒,露出自己紅彤彤的臉蛋兒,一邊揮舞手中的細皮鞭,一邊放聲地吆喝,把頑皮的羊羔重新趕回羊群……日薄西山,隱匿於溫柔夕陽下的群山,展現出無盡的旖旎與柔情,羊群的叫聲息了,山的輪廓也漸漸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