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愛情》: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

2021-01-11 影視凌凌漆

今天七夕了,突然有人問,你覺得哪部電影裡面的愛情最美?

我腦海中第一反應,瞬間想起來的,就是這部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

這部影片改編自野夫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導演,蘆芳生、楊採鈺主演。影片以1980年代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大學生關雨波(蘆芳生飾)與老同學成麗雯(楊採鈺飾)之間的愛情故事。

因為同樣是霍建起導演的另外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不僅色調優美,畫面精美,而且在國內外榮獲諸多大獎。因此,文章的標題就借用了這部電影名字的起法,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

山,水,人

電影中營造出的世界,位於湖北利川,環境優美,風景迤邐。對於戀愛中的情侶來說,這裡絕對是一個適合觀賞的旅遊勝地。

電影中雨波和麗雯的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

多年以後,雨波在這裡遇到了自己暗戀的高中同學麗雯,一個激情澎湃,興奮異常,一個若即若離,心事重重。

在我看來,電影中的山,水,都是有靈性的。山,層巒疊翠,綠樹掩映,有一種靜謐的美,也有一種厚重的美。水,靜靜流淌,清澈透明,仿佛一位仙女,在那裡訴說著她的美麗。

山與水,厚重與靈動,在它們的身上,能夠看到一種外在的美,內在的美。它們既是美的象徵,也是愛的載體,既寓示著愛情,浪漫,又象徵著曲折,靜謐。

主人公行走在山間小道上,淡淡的雨滴灑落身上,空氣溼潤,花草芬芳。那一刻,仿佛山與水同時靜止,共同化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既鬱鬱蔥蔥、幽深壯美,又綠樹成蔭、恍若仙境。

包裹在夜色下的山,無比寧靜,仿佛透過螢屏,能夠聽得到它的呼吸。就像他們兩個的愛情,是那樣的靜,那樣的純,那樣的真。誰也不願意破壞這種寧靜,就讓它這樣靜靜地呆著,看著對方。

電影對於這種靜的處理很到位,很有藝術感,鏡頭過處,沒有很快一閃而過,而是慢慢地搖啊搖,就像搖籃中的嬰兒一般,在月色下睡得那樣甜蜜。

「我們的關係已經開始走近,但是,真正的愛情表白,卻像赴湯蹈火一般艱難。」伴隨著這句旁白出現的,是雨波清脆悠揚,絲毫不會打擾到夜色寧靜的口琴聲,麗雯憂鬱惆悵的眼神,望著山寨靜靜發呆的側臉,以及在兩人之間那盞閃著微弱燈光,處在畫面最微小的位置,卻又仿佛始終在微笑的燈籠。

這個畫面太美,美的讓人陶醉,不願醒來。

雲,天,情

白雲,藍天,是一種優雅,也是一種透徹,傳遞著主人公雨波和麗雯的愛情。

在我看來,那個年代的愛情,是含蓄的,隱忍的,是躲閃的,捉摸不定的,是有隔膜的,隱含的,也是真誠的,尊重的。

雨波和麗雯,他們互相愛著對方,卻又都放在心裡,不去表達,害怕表達,誰也不會捅破這塊窗戶紙。

在這裡,電影多次出現白雲和藍天的畫面,我想,這裡傳遞出一個意向,那就是用更廣闊的天空和更美麗的雲朵,來象徵他們愛情的真摯與寬廣。

這是一種愛情,也是一種致敬,對於那個年代愛情的致敬,對於那種純樸,純真,返璞歸真的生活的致敬。

在雨波要離開山寨的前一天晚上,他和麗雯坐在餐桌前,兩人沉默不語,麗雯送給他一件毛衣,是這麼多天以來她用內蒙的毛線打的,而雨波卻把他隨身攜帶的那把口琴送給了麗雯,「留個紀念吧!」在麗雯伸手接口琴的一瞬間,鏡頭有個大的特寫,他們兩人的手,都放在這個口琴上。

這把口琴對於雨波來說,不僅僅是陪伴,是音樂,還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他靈魂的一種象徵。

每次看到這裡,都會有種別樣的感受。在我看來,那不僅是定情信物,更是一種精神寄託,一種靈魂的存放。

雨波後來成功了,做生意也掙了錢,生活的更加體面,每天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風光無限。但是,為什麼他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所適從?他會感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許,在無數個夜晚,他輾轉反側,睡不著,睡不踏實,物質的富有不能代替精神的空虛,心裡仍然想著遠方的人,遠方的山,遠方的水,遠方的雲,遠方的藍天。

珍藏,夢境,遺憾

這種愛情,是充滿夢境,卻留有遺憾的愛情。是可以永久珍藏,卻不太完美的愛情。是飽經滄桑,卻不那麼平淡的愛情。

可以說,影片最後不完美的結尾,提升了影片的內涵。在這裡,我看到了一種不一樣的表達,對於愛情,對於人生的另外一種詮釋。

在我看來,這種悽美的結局,恰恰賦予這部電影一種生命力,一種穿透力,有著更深的現實意義。

因為失去,它的珍藏和記憶,才變成了最美的畫面,也成為了我們心中最重的份量。

等影片最後,雨波再次回到小鎮上,看到麗雯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他的心情無比沮喪,他望著這裡的一草一木,仿佛一個個都浸透了他們的感情,也寄託了他對於愛情的美好想像,但是,如今人去樓空,物是人非,然而,留在他心中的,依然是那份沉甸甸的愛。

這樣的結尾,無疑是厚重的,飽含深意的,雨波在一次次的人生經歷與覺醒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救贖,重新喚醒了內心對於真善美的追求,敬意。

可能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平凡的人,普通的人,影片開始,他來到這裡,頹廢,失落,以酒洗面,麻痺自己。後來,他遇到了麗雯,在邂逅中重逢了愛情,讀懂了愛情。就在這個時候,他卻離開了愛情,重新回到了追求世俗的成功的道路。最後,他成功了,功成名就了,卻又陷入了失落,醉生夢死,這時,他又回到了山寨,無奈自己的愛人已經永遠離他而去。

來到山寨,離開山寨,又回到山寨,他變了。但是,山寨始終在這裡,山寨沒有變。

在這個山寨裡,曾經有一份帶給他溫暖,感動,讓他可以反覆回憶的愛情,這就已經足夠。難道不是嗎?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好運。

相關焦點

  • 那山那草那條河 那天那雲那暮色
    那山那草那條河那天那雲那暮色魅力呼倫貝爾草原腹帶地藍天碧草下的莫日格勒河,恰似彩帶飄落在人間,婀娜多姿般河流就如母親一般,默默地凝視著草原兒女的遷離與回歸,感受著草原上的歡樂與悲傷。
  • 湘西的那山,那水,那橋
    青翠欲滴的山上被白色的大字點睛了,山仿佛都站起來了,你走它也走,走出好遠還能看到那些標語。小時候總想是那座山在移動嗎?跟著我走嗎?現在才明白原來是貼的那些字、寫的那些標語是寫在山頂上的,所以走很遠還能看到。
  • 再訪懷集洽水鎮,感受那山那水那情
    2020-09-30 09:48:02 來源: 懷集領域網 舉報   那山那水那情
  • 老家的那山那水
    老家的那山那水 文/李洪玲 在雲貴高原旅遊,飽覽了七彩雲南秀美的山川,徜徉在古色古香的麗江古鎮,徘徊在西南邊陲的茶馬古道……此刻,使我不禁想起了那山那水,那莊那疃,那人那事--我的家鄉、膠東半島萊陽丁字灣畔的一個叫西蒲的山村裡
  • 美麗鄉村建設,溫州鹿城區山福鎮的那山那水那人
    作者介紹,溫州旅遊體驗師謝綺頻: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旅遊體驗師用鏡頭尋找「鄉情鄉約鄉韻,那山那水那人」,山福鎮第二期主題攝影志願服務走進金岙村和江南上村,一幕幕感人的瞬間留住心底。八月的驕陽,火辣辣地灑向大地,走在路上,感到熱浪滾滾。但對我們志願者來說我們那一顆公益的熱心更熱。
  • 那山那谷那水
    而今日的那山、那水、那谷歷盡千年萬年之後。 還是那樣叮咚作響,只不過她野性的美,她的嘶吼,她的滄桑已被圈養成人文的修飾,但徜徉其中時所有未經雕琢的,無時無刻不在衝刷著她的熱情。 探其谷、山、水源頭時,她們的幽深、陡峭、平緩在光滑的石壁中延伸,一直消失在清冽山泉的汨汨中,水底青苔的匍匐中,谷頂樹木的交錯掩映中。
  • 徐州籍詞作家殷召輝《那山那水》QQ音樂首發
    「山是湖的眉,湖是山的眼,山水相依雲漫漫,一夢思戀千萬年。杏花白桃花豔,雲龍山水映嫵顏,倩影近歌聲遠,鶴飛高天向雲端。那山那水那片天,誰的遇見誰的緣。你的留戀我的家園,那山那水那片天,誰的遇見誰的緣。《那山那水》的歌詞出自徐州籍詞作家殷召輝, 徐州的山山水水滋潤了萬物的生長,同樣怡養著詞作家殷召輝的身心。尤其是五A級的雲龍湖風景區更是徐州人的驕傲,春風十裡的桃紅杏白,雪花飄映的冷豔水墨,無不激越人們久閉的心扉,滌蕩久落的塵埃。
  • 那山那水那人,大連莊河優聖美地雲盤谷一日遊
    工作之餘的休閒聖地,可以相約上好友或一家人出行,來這裡感受山的美、水的綠,領略這裡的風光,品嘗地道的農家菜。在這裡,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農家院子裡的大公雞。農村早晨的空氣特別新鮮,如若睡不著,可以早點起床來感受一下鄉土的氣息。這裡的人們很樸實,鄉村的院子裡都會種滿蔬菜:小蔥、大白菜、土豆、地瓜、芸豆、茄子等。
  • 槍桿巖:那山 那水 那人 那事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槍桿巖今天的大美,早被大明開國名相劉伯溫一語言中。因山,因水,槍桿巖特別。鬼斧神工的造化,不僅成就槍桿巖不可複製的孤峰,也成就槍桿巖周邊的危崖暗流——竹葉溝的溪流在槍桿巖下注入彭家洞,出洞流入達那河,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又一頭鑽進天生橋下的伏流,流過「洞內有洞、天外有天」的九洞天;五指山的餘脈崔嵬而下,在槍桿巖對面造就手扒巖,再往前,誕生了梯子巖,它們無不壑幽崖峭、無不水媚山雄。
  • 微電影《那山那情》首映!
    9月11日,由中共白山市江源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江源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微電影《那山 那情》正式首映,展現民族文化的原創歌曲《罕王發跡的地方》正式發布。首映式現場視頻製作:於廣澤首映式在江源區政府廣場舉行。
  • 那山那水那草原
    那山那水那草原拈花一笑我想去遼闊的那拉提草原走一走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看花兒在陽光下綻放追逐落日觸摸星星把心事放飛
  • 推薦|那山,那水,那人,那片碧綠的大草原
    那山溫婉的輪廓,連綿不斷,繁密的青草輕輕落在矮矮的山包上,遠眺而去,宛如微微漾起的層層碧波。白雲恣意地徜徉在頭頂的蔚藍中,在無垠的碧波上投下一片片倒影,於是,便成了地上的羊群。此時,這片草原的群山又會早早回歸寂靜,只留下半彎月牙,漫天繁星,以及迴蕩在空曠草原的頭狼的嚎叫……那水沒有江湖的波瀾壯闊,亦沒有大洋的海納百川,內蒙古大草原上,最多的,或許只有曲曲折折,潺潺而動的小河,以及澄明如鏡,靜靜守候在草原一旁的湖泊。
  • 那山那水那古村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宋至和元年歐陽修門生、龍池縣令徐無黨有記載:「有野人十餘家……問其人之姓氏與其年幾許,皆不能道也。又問今何年,雲亦不能知也。」徐無黨筆下的這個小村落,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撲朔迷離,神秘莫測。
  • 閬中天宮院:那山、那水、那一片人間仙境
    那山、那水、那一片人間仙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心中的桃花源。而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處: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家家有花、人人有愛、可以讓我心停留的地方。你心中的桃花源是否和我一樣呢?它坐落在山水之間,山、水、古建築群融為一體,自然天成,既藏風又聚氣,觀星象、習術數、擇福地,好一塊山水寶地。這裡山勢延綿起伏、雲蒸霧繞,好似天帝、神仙居住的宮殿...輕輕地跨入幽靜的山門,一陣輕風掀起了我的紗裙;清脆的鳥鳴聲縈繞在我耳旁;一縷清澈的陽光透過神秘的大殿,帶我進入了這座神奇的院落。
  • 《那山那人那狗》那山靜默無言,那人溫情相伴,那狗卻不是我
    踏過光滑水亮的青石板小巷、踏過村口的青石小橋、走過小窄山路,遠處霧靄親吻山野、走過林間小徑,蟲鳴偶爾陣陣……在這個兒子初來乍到上任鄉村郵員的第一天,在這個父親卸下重任陪同兒子熟悉路線的最後一天,兩人一前一後緩慢而行,那條叫做」老二「的狗歡快蹦躍。
  • 天賦河套第六屆「那山那水那雲」中國畫作品巴彥淖爾邀請展
    8月7日,由巴彥淖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巴彥淖爾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蘇新華傳媒蘇州分社、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巴彥淖爾市美術家協會主辦,巴彥淖爾市民族美術館承辦的「『天賦河套』第六屆『那山·那水·那雲』中國畫作品巴彥淖爾邀請展」在巴彥淖爾市民族美術館展廳開幕展出。
  • 那山那水那人:溫州旅遊體驗師山福鎮公益拍攝記
    溫州旅遊體驗師謝綺頻: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在烤得要化的日子,用鏡頭尋找「鄉情鄉約鄉韻,那山那水那人」。今天,山福鎮第二期主題攝影溫州旅遊體驗師志願服務走進金岙村和江南上村,一幕幕感人的瞬間留駐心底。
  • 森森竹海賞秋色丨那人那山那水那景還有那忘不了的情
    我和三公山有緣,那裡的山,那裡的人與我有不了的情結。奶奶的娘家就住在山裡。十多歲那年的春上,奶奶帶著我進山走過二十多華裡的山路,耗了大半天的時間,那是我第一次去的三公山。初次進山,頑皮的我除了好奇還是好奇。色彩斑斕的花草,清香悠悠,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嶙峋怪狀的奇石,小的像鳥雀,大的像猛獸,真是看什麼像什麼。
  • 周末時光丨那山 那情 那座城(附語音)
    講完這個讓人慨嘆的愛情故事,李所長告訴我們引進美麗的芝櫻花的初衷:「大家滿意,我也深感幸福。」這應該也是園林人的心語。因為園林人在這片土地上也一直堅守,一直堅信,一直艱辛付出著……站在花海中,這位富有激情的園林科技工作者接著說:「由於將軍山土質堅硬,當時施工時只能用大型挖掘機施工,鏟車碰到堅硬的巖礫冒煙,施工的艱巨程度一般人難以想像。
  • 「天賦河套」第六屆「那山·那水·那雲」中國畫作品巴彥淖爾邀請...
    8月7日,「天賦河套」第六屆「那山·那水·那雲」中國畫作品巴彥淖爾邀請展在市民族美術館展廳開展。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塗海燕,巴彥淖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瑞、巴彥淖爾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白建軍出席此次開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