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的時候,總是在高山石壁上用白色石灰寫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吃苦。
青翠欲滴的山上被白色的大字點睛了,山仿佛都站起來了,你走它也走,走出好遠還能看到那些標語。小時候總想是那座山在移動嗎?跟著我走嗎?現在才明白原來是貼的那些字、寫的那些標語是寫在山頂上的,所以走很遠還能看到。
湘西的山每一座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望紅軍山、天柱山、問天山、羊峰山、貓山,不知道這些山的名字是誰取的,叫了多少年代。但能看得見眼前的山巍峨地矗立在那裡,一年四季更換著自己的衣裝。
有山花爛漫的春天的山,春山鳥空鳴;有櫻桃紅了夏天,風動樹葉搖影的山;有秋天飄落樹葉吟唱之山;冬有樹木靜待春風站姿的山。一座座青山緊相連,朵朵白雲繞山間,小時候我的作文題就是左一篇山,右一篇山。
湘西的山太多了,小學讀完了山還沒寫完。湘西的山每座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個性,奇石異峰能問天的問天台,可以在山洞裡借碗的仙人洞,山是小學時作文篇篇,山是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
湘西美,美就美在山和水。水依著山,山戀著水。它是小溪潺潺清流,也有泉水叮咚響奔向遠方之水,它可以穿過很多崎嶇的山崗,到達河流奔向遠方。
我們就把一生的情,囑託奔向遠方的泉水,到達海洋時一定要輕輕唱一唱家鄉。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世界非遺千年土司王朝,有情海碧波的猛洞河,有驚魂未定的峽谷奇潭,有十八洞村純天然礦泉水走向全國。
要講水還是我們土家山寨裡的水,小時候家的環境就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枯藤老樹伴著小橋流水,遠方的客人進了山寨第一句話開口就說:喝口你們山寨裡古井泉水吧!
泉水喝下後,清甜沁人心脾,真是流連忘返,不願回家去。湘西的水靈透、晶瑩、明亮,你心中的心事它一照就照到臉上來,罵著你清亮亮的水喲,叫我怎能不戀你、不想你呢?
湘西現在有了太多奇觀的橋,高架橋最出名的是湘西矮寨大橋。世界四個第一,亞洲第一個跨度最大的吊索橋。
但在我心裡還是我們山寨門前長長一座風雨橋,也簡稱楓橋或廊橋、花橋,它始建於唐宋年間,整個橋全是木頭的,年代久遠了,每一根橋柱、橋板被歲月磨得亮晃晃的,這種亮是久遠的亮,是歲月的磨痕。
多少代人的故事匯聚在那裡,橋身全是木柵欄板,雕龍畫柱,多少愛情故事刻在了那裡,橋下涓涓細細的流水小河喲,橋上男女老少避風躲雨的談笑風生的地方。
寫了多少次這座風雨橋,總覺得寫不盡我對它的愛戀,難用文字描述出建築的精美與詩意。它曾渡過無數的古人,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坐在廊橋裡看古時的月亮,靜聽古人遠嫁的新娘,過橋時一步一回首的難捨難分。
我要怎樣才能用文字表述出來我對這座古老的風雨橋、花橋的眷戀呢?有多少男女在這座廊橋遺夢呢?
排列湘西的橋,矮寨大橋,猛洞河大橋、十八洞村河西橋……在我心裡還是山寨裡的風雨橋最令我難忘。